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異時空之紅色間諜

小說博覽 第一章 威利德洋行的底細 文 / 給與永恆

    第一章威利德洋行的底細

    一九二九年八月七日,三個來自南京的國民黨秘密特工突然來到上海扣押了調查科派駐上海的特派員楊劍虹。並在次日一早把楊劍虹押回南京,軟禁在楊劍虹在南京的私人住宅中。楊劍虹在上海的工作由其副手鮑君甫全權代理。

    鮑君甫在一頭霧水中接管了楊劍虹在上海的所有權限,在南京黨務調查科總部還沒有派出新的駐上海特派員之前,鮑君甫成了實質上的國民黨調查科在上海的最高負責人。

    楊劍虹的突然被扣押和其在上海的情報工作沒有任何關係。

    半個月之前,出於國民黨內部的權利鬥爭,隸屬「太子派」骨幹成員的鐵道部長孫科突然呈文行政院,聲稱楊劍虹在鐵道部組建以前的交通部任職期間貪污。經過國民黨司法院的偵查,發現楊劍虹在擔任京漢鐵道管委會主席兼京粵路軍事時期臨時運輸委員會主席委員時,的確將購買萍鄉煤三百零八噸噸六百三十公斤的交通部撥款三萬六千銀元據為己有,然後採用銷帳的方式把帳做平。

    東窗事發之後,楊劍虹的上司和朋友陳立夫也無法替他脫罪,只能先把楊劍虹虛監在家裡。原本意氣奮發的楊劍虹遭此打擊後一蹶不振,八月十五日在家服毒自盡,於八月十九日搶救無效死於南京鼓樓醫院。

    楊劍虹的特大貪污案件的東窗事發和其後的自盡並沒有影響鮑君甫在調查科的仕途。

    前段時間鮑君甫在上海的豐厚的工作成績給陳立夫和徐曾恩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八月二十六日,陳立夫和新任調查科上海情報工作部主任戚鳴務一起到了上海。

    在理華新路一百零五號調查科上海情報工作部所在地,陳立夫鄭重其事地把一張蔣介石簽署的委任狀授給了鮑君甫。委任狀上寫著:「特派鮑君甫在滬協助辦理重要案件並處理之。此令。」

    從拿到委任狀的那一天起,鮑君甫不但在實質上而且在名義上也是國民黨派駐上海的最高情報官員,並化名為楊登瀛在上海展開活動。

    在特科情報科的配合下,楊登瀛在上海北四川路大德裡的過街樓上設立了國民黨中央特派員辦事處。潘漢年派遣富有地下工作經驗和戰鬥經驗的石連生擔任楊登瀛的貼身衛士。沒有幾天,才從蘇聯剛剛返回的章茵又被派往楊登瀛身邊作為他的私人秘書。

    章茵出身書香門第,又是莫斯科中山大學畢業的高材生,從小喜愛文學創作。章茵這個女中才子讓楊登瀛不由感到『共產』黨人才濟濟,在這個國民黨中央特派員私人秘書的有利位置上,章茵可以很方便地直接把重要的情報傳遞給特科情報科科長潘漢年。

    這樣,國民黨在上海設立的級別最高的情報辦事機關,等於一開始就在中央特科情報科的控制之下。

    在二九年九月,文昆凜和他的男男女女的同學們正式從聖約翰學院拿到了畢業證書。在這個時代,有了這份聖約翰學院的畢業證書,就有點類似於在未來的美國成為了常青籐聯盟的一員。(常青籐聯盟是由美國八所大學和一所學院組成的大學聯合會,都是美國首屈一指的大學,歷史悠久,治學嚴謹,許多著名的科學家、政界要人、商賈鉅子都畢業於此。在美國,常青籐聯盟被作為頂尖名校的代名詞。)

    畢業之後,文昆凜正式開始著手他醞釀已久的洋行業務。

    自己養雞孵蛋不如買雞生蛋,還在畢業之前,文昆凜就相中了位於黃浦江西岸的一家英資洋行——威利德洋行。這家洋行規模不算大,但歷史不算短,還在上海剛剛開埠的時候就存在了,也曾從事過萬惡的鴉片生意。現在主要從事棉布、藥品、五金、機器的進口生意和生絲、茶葉、羊毛、豬鬃的出口生意。偶爾還從事點小規模的軍火進口生意,主要是各類自動手槍和相應的各種口徑子彈。

    中國有句老話,叫「富不過三代」。這也算是中國的一個普遍現象,很多威勢赫赫的大富大貴之家,往往到了孫子輩就如大廈傾倒,若大產業數年之間就敗得乾乾淨淨。

    這句老話放在威利德洋行倒也一樣適用。威利德洋行創始人的孫子,威利德(三世)在中國出生,能說一口非常流利的中文。在上海灘這個物慾橫流的十里洋場,威利德也染上了中國典型的紈褲子弟的毛病,從小吃喝嫖賭無一不精。尤其喜歡賭博,在賽馬場、賽狗場,威利德往往一擲萬金。雖然威利德從小就喜歡賭博,對各種賭術瞭如指掌,但是他畢竟沒有預測未來的本事,威利德洋行的資金源源不斷先變成了一疊疊賽馬場和賽狗場的彩票,進而化為了無數廢紙。

    開始只是威利德洋行的流動資金,在流動資金耗盡後,威利德又把洋行的各種不動產,比如倉庫、辦公樓之類一一押給了銀行。雖說威利德在賭場上有輸有贏,但畢竟輸多贏少。在二九年七月,雖然洋行的各類生意還在勉強運作,但是洋行裡連一個值那麼點錢的花瓶都押給了銀行,加上缺乏流動資金,威利德洋行終於進入了破產的邊緣。

    文昆凜看重這個洋行近百年的生意脈絡,特別是藥品,五金,機器,軍火的進口網絡,對一切資源都極度缺乏的中國『共產』黨來說都是無價之寶。威利德洋行在英國、法國、美國、德國、日本都設有辦事處,差不多覆蓋了這個時代所有的世界級強國,雖然在這些國家裡少了個蘇聯,但是這對文昆凜來說倒也未必是壞事,至少可以避嫌。

    而且洋行就算負債纍纍,但是數十年的生意並沒有完全垮掉,文昆凜看得很清楚,只要幫威利德洋行還掉數筆馬上就要到期的貸款,讓洋行度過迫在眉睫的難關,再給威利德洋行注入一筆足夠的流動資金,使洋行的各類生意能夠再度順利運作起來,那麼威利德洋行本身就是一隻會下金蛋的鵝。所產出的利潤足夠還清其他的債務,當然前提是威利德洋行必須換個主人,不然再多的金蛋也會在賭場裡化為烏有。

    威利德洋行的負債纍纍知道的人很少,威利德雖然喜歡吃喝嫖賭,但是他從小長在商賈之家,至少威利德很清楚如果洋行的債務被人知道,恐怕洋行的生意馬上就會中斷,沒人會願意和一個隨時會破產的洋行作生意。

    開辦洋行是文昆凜的長久計劃,自然他早就把這個計劃匯報給了周恩來。周恩來很了解開辦洋行的好處,指示中央特科情報科予以配合。在尋找合適的收購對象的時候,文昆凜是通過了特科的強大情報網絡才發現了威利德洋行的底細。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就算威利德洋行現在經營慘淡,需要收購威利德洋行的資金也不是個小數字,另外威利德肯定會要求收購者來負責所有威利德洋行的債務。

    但這對文昆凜來說並不是太大的問題。周恩來曾經想要動用地下黨的金庫來幫助文昆凜收購威利德洋行。文昆凜堅決拒絕了周恩來的好意,他知道地下黨的資金並不充裕,而地下黨需要花錢的地方實在太多了。

    這筆資金,文昆凜決定向自己的家族,更準確的說,是向文鐵剛的父親要。

    文昆凜親筆給文鐵剛的父親寫了一筆長信,把威利德洋行的歷史,所經營的生意範圍,負債的底細,以及自己想要收購威利德洋行的打算都一五一十告訴了文鐵剛的父親,並明確提出希望能得到家族的資金支持。

    文鐵剛的父親商場生涯數十年,其商業眼光的銳利更加勝過文昆凜。當文鐵剛的父親通過文家的家族商業情報網絡確認了文昆凜的所言一切屬實之後,對自己兒子在商業上的用心很是感到安慰,深覺家族後繼有人,毫不猶豫通過渣打銀行匯給了文鐵剛一百五十萬銀元的巨款。

    二九年九月十二日。

    文昆凜親自去了外灘三十六號,也就是威利德洋行的總部,打算找威利德談判。

    外灘三十六號是一幢三層樓的花崗岩大樓,大樓前的羅馬柱配合著大樓上的浮雕,很有點文藝復興的味道。這幢大樓還是在威利德父親——威利德二世的時期建造的。

    文昆凜曾經想過,為了不至於因為自己年輕而遭到別人輕視,是否需要化點妝,讓自己看起來更加成熟一點。不過,文昆凜馬上打消了這個主意,暗罵自己在紅隊裡滾的時間太長了,什麼事情都想到化妝。經理洋行並不是自己的掩護身份,而是需要以自己的原本身份來經營的。化妝也許能得逞一時,卻也會暴露自己精於化妝的老底,得不償失。

    文昆凜就這麼以自己的本來面目走進了威利德洋行的三樓董事長辦公室。

    更多到,地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