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異時空之紅色間諜

小說博覽 第三十二章 警報 文 / 給與永恆

    第三十二章警報

    六月二十五日上午十點。上海理華新路一百零五號,調查科上海情報工作部所在地。

    南京調查科總部派駐上海特派員楊劍虹和其副手鮑君甫走進了調查科上海情報工作部主任辦公室。

    楊劍虹是廣東人,和鮑君甫是老鄉。在「五四」運動時期,楊劍虹是上海洋務工會的負責人,其思想一貫屬於國民黨極右翼,按『共產』黨人的說法就是思想極其反動。楊劍虹和鮑君甫雖然平素在很多問題上談不到一塊,但是由於兩人是老鄉,加上在「五四」時期兩人合租一套房子,同吃同住,因而也成了密友。

    楊劍虹同時也是陳立夫的好朋友,調查科初具規模之後,楊劍虹被陳立夫任命為調查科駐上海特派員。由於特派員可以命令調查科上海情報工作部主任,實際上楊劍虹成了黨務調查科在上海的總負責人。

    今天楊劍虹和鮑君甫是接到了調查科上海情報工作部主任朱冬透的通知,說有重要情報匯報才雙雙趕到朱冬透的辦公室的。

    前段時間,朱冬透沒有把探查「令豐旅館」的有關行動匯報給特派員楊劍虹,只是擔心行動作無用功而已。現在既然已經查明那個「林峰旅社」就是上海『共產』黨設在公共租界內的一個交通站,自然沒理由不把工作成果匯報給楊劍虹。朱冬透也不想讓楊劍虹以為自己在故意架空他。

    「楊特派員,鮑先生,兩位請坐。」,朱冬透熱情地站起來迎接楊劍虹和鮑君甫,又讓秘書送上茶水。

    看到兩人在把辦公室沙發上坐下後,朱冬透從松江「歸家客棧」的突發案件開始說起,怎麼從一個粗製濫造的本子上發現的線索,又怎麼在全上海作探查尋找所謂的「令豐旅館」,怎麼通過跟蹤監視目標裡離開的人員來判斷是否共黨據點,一直說到跟蹤人員在南通遭遇的又一起槍戰。

    「根據南通警察局轉來的報告,在南通會友客店裡打死的四名共黨分子,決不是一般的人員,他們槍法精湛,戰術嫻熟,幾支手槍組成的交叉火力頂住了大隊警察八次進攻,最後子彈打完後,剩下的最後一個共黨分子竟然操起打空的步槍衝進警察堆裡肉搏,這在我們一般抓捕共黨的行動中是很少見的,他們肯定是軍人。這和總部所判斷的『共產』黨正在進行一項從瑞金匪區向蘇北匪區支援軍事幹部的推斷是相符的。」,朱冬透說道。

    「但是,只是從那四名共黨分子住過那家旅店就斷定那是上海『共產』黨的交通站是不是太草率了。」,楊劍虹聽完之後問道。

    朱冬透解釋道,「一名打死的女『共產』黨的行李裡發現一個記著『令豐旅社』的本子,在租界有一個叫發音近似的『林峰旅社』,又有四名前往蘇北匪區的『共產』黨軍人在這家旅館裡住了一夜。這決不是巧合,在秘密行動中也沒有巧合。雖然沒有更多的證據,但是從已有的這些線索已經可以斷定『林峰旅社』就是接待前往蘇北匪區共黨幹部的上海交通站。」

    鮑君甫接著問到,「那朱主任下一步打算怎麼行動?」

    「我打算通知租界巡捕房,請他們派巡捕對這個『共產』黨的交通站實施秘密抓捕。然後由我們的人或者巡捕房的巡捕控制這個交通站,等待其他共黨分子自投羅網」,朱冬透回答道。

    鮑君甫接著又問,「那為什麼不繼續監視這個交通站,通過跟蹤來往人員來順籐摸瓜找到更多的共黨分子呢,那不是更加保險麼?對交通站實施抓捕的話,只要走脫一個人,你的守株待兔的計劃就會化為泡影。」

    朱冬透苦笑回答,「通過監視跟蹤是更加保險,但是那個交通站的掩護是一家旅館,往來人員除了共黨分子之外更多的是普通的住店客人。要仔細跟蹤旅館裡進出的每個人員的話,我把手下整支行動股投進去都不夠。」

    朱冬透扳著手指算道,「現在我手下行動股的行動一組、行動二組加起來不到五十個人。如果分兩班輪流監視,一班最多算二十四個人,要安全跟蹤一個人起碼要兩個人交替跟蹤,這樣一班人最多只能跟蹤十二個或十二伙人。根據我們到目前為止的監視,那家『林峰旅社』一天要進出幾十伙人,最多的一次紀錄是一天內有三十一個人住店,四十五個人離開。而且,我也無法把整個行動股都一直投入到這麼一個案子裡。所以我們根本沒有這個人力,除非巡捕房也能投入大量巡捕來跟蹤監視。」

    朱冬透嚥了口口水接著說,「但這樣又帶來另外一個問題,隨著監視跟蹤人員的增多,被『共產』黨發現的可能也會跟著增多。所以我仔細考慮之後,還是覺得先把林峰旅社』裡的共黨分子抓住最為妥當,免得夜長夢多,雞飛蛋打。而且即使抓捕過程中有共黨逃脫,也並不一定不能實施守株待兔的行動,因為通過交通站前往蘇北匪區的共黨分子是從外地來的,他們在路上的時候是無法得知上海交通站被我們端掉的。」

    楊劍虹邊聽朱冬透的分析邊點頭,「朱主任分析得有道理。在現在人手不足,無法確保跟蹤監視的情況下,先抓獲交通站裡的共黨分子的確是最保險的做法。」

    朱冬透點頭笑道,「多謝楊特派員誇獎。」

    頓了一下,朱冬透有點不好意思地說,「租界巡捕房裡的那群洋人很難說話,每次和他們打交道都要扯皮很久,久聞鮑先生在上海交際廣泛,三教九流都吃得開,尤其在租界當局裡也有很多朋友。這一次不知道能不能請鮑先生幫忙和租界巡捕房交涉一下。請他們佈置人員秘密抓捕『林峰旅社』裡的共黨分子。」

    鮑君甫本來心裡就在打算怎麼盡快通知上海地下黨這個消息,聽到這個朱冬透的這個請求好比想睡覺有人自動送上枕頭,自然一口答應,說道,「這個沒問題,交給我好了,公共祖界警務處幫辦,探長譚紹良是我的同鄉,警務處督察長蘭普遜也有所接觸,這事應該不難解決。」

    朱冬透感激地不住道謝,「有勞鮑先生了」。

    楊劍虹和鮑君甫從朱冬透那裡離開後,借口要去公共租界巡捕房交涉,和楊劍虹分手道別。

    鮑君甫叫了一輛黃包車坐上直奔公共租界,等車伕拉了一段路,進了公共租界區域後,鮑君甫沒有發現後面有可疑的人物,就叫停了黃包車,下車步行了起來,直到他看到一家帳台上有部電話的路邊咖啡館。

    鮑君甫步入咖啡館,接過咖啡館服務生遞上的菜單,隨便點了一杯咖啡和一碟西式蛋糕吃了起來。在吃完後付帳時,他順手給了服務生一塊鷹洋的小費,在服務生滿懷感激的道謝聲中,鮑君甫隨口說了句想用下電話,服務生二話不說把鮑君甫引到了帳台,請他儘管使用電話。

    鮑君甫看看左右沒有人在注意他,飛快地撥通了潘漢年給他的緊急聯絡電話號碼,在確認了潘漢年後,鮑君甫用暗語三言兩語地告訴對方,公共租界裡費峽路上的「林峰旅社」已經暴露,周圍有特務監視,必須馬上撤離,而自己受命正要去租借巡捕房通知巡捕去抓捕旅社裡的人員。

    由於情報作業範疇的不同,潘漢年並不知道「林峰旅社」的底細。但是根據鮑君甫的敘述那應該是地下黨的一個交通站。潘漢年要求鮑君甫在保證自身安全的前提下,盡量拖延巡捕前往旅社去抓捕的時間。

    鮑君甫離開咖啡館後,看看時間已是午餐時分,又換了一家法式西餐廳飽餐了一頓蘑菇奶油湯,烤羊腿和紅酒山雞外加一杯三年的紅酒。

    酒足飯飽之後,鮑君甫先去公共租界警務處找到了同鄉幫辦譚紹良,然後在譚紹良的陪同下,一起去了警務處督察長蘭普遜的辦公室。

    鮑君甫把事情源源本本地對督察長蘭普遜敘述了一遍,對蘭普遜的任何問題知無不言。等全部說完差不多過去了近三個小時,到了英國人喝下午茶的時間。鮑君甫和盤托出的態度讓蘭普遜極為滿意。蘭普遜請鮑君甫一起喝下午茶,喝完再繼續談。

    鮑君甫輕鬆地品著加奶加糖加檸檬的英國茶,吃著正宗的英國茶點心。正宗的英國茶點心是用三層點心瓷盤疊盛起來的,第一層放置各種口味的三明治,第二層是英國的傳統點心司康餅,第三層則是小蛋糕和水果塔。鮑君甫按英國人的習慣先從下往上取著各式點心,邊吃邊和蘭普遜聊著早年在日本的十幾年的生活和留學生涯。蘭普遜饒有興趣地聽得津津有味。

    用完下午茶後,鮑君甫提出請租界巡捕房派出巡捕對「林峰旅社」裡的『共產』黨實施抓捕的請求,蘭普遜乾脆地答應了。

    但是鮑君甫特別點出了要實施秘密抓捕的請求,並隱約指出,為了確保秘密抓捕的成功實施,準備工作越仔細越好,抓捕計劃越具體越好,反正一時半會兒『共產』黨也不會跑。蘭普遜深以為然按鮑君甫的建議吩咐了下去。

    更多到,地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