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異時空之紅色間諜

小說博覽 第四十五章 特紅式手提機槍 文 / 給與永恆

    文昆凜儘管一開始就認識到自動火力在近戰巷戰中的重要性,但是在他的概念裡有名的老式衝鋒鎗無非就是英國的司頓衝鋒鎗,美國的湯姆森衝鋒鎗和後期的3衝鋒鎗,還有蘇聯的**沙衝鋒鎗。!。!超。速!更。新當然德國的-340衝鋒鎗也是一代名槍,在很多二戰的電影裡雙閃電標誌加-340衝鋒鎗就是德國精銳部隊武裝黨衛軍的象徵,不過在中國這片土地-340衝鋒鎗基本沒出現在硝煙戰火中。在外白渡橋阻擊戰中紅隊遭到了調查科特務七八支伯格曼衝鋒鎗下雨似的反覆掃射之後,文昆凜才意識到他竟然忽略了一支更加老式的衝鋒鎗,-1伯格曼衝鋒鎗。

    伯格曼衝鋒鎗誕生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由德國著名軍械設計師施邁瑟所設計,是世界第一支真正意思的衝鋒鎗。在一次大戰之後作為戰爭的剩餘物質進入了中國,很快被各路軍閥所青睞,往往作為利器裝備於特務營,警衛營等精銳部隊。

    文昆凜叫來負責改裝連射駁殼槍的宮克開一問才知道,海兵工廠早在一九二三年就開始了伯格曼衝鋒鎗的仿製。伯格曼衝鋒鎗雖然是世界最老的衝鋒鎗,但是性能卻並不差,製造工藝也很簡單,雖然比不二戰時期英國的司頓衝鋒鎗以工藝簡單粗糙,性能適中而著稱的名槍,卻比在它後面問世的美國湯姆森衝鋒鎗要簡單得多,除槍托和扳機座之外,所有零件都可以直接從標準圓鋼、方鋼材料或管材下料加工,簡單的說伯格曼衝鋒鎗具有生產簡單,經濟實用,可靠性高的優點。據宮克開所知中國很多大小軍閥都自己建廠生產伯格曼衝鋒鎗,儘管這些土製的伯格曼衝鋒鎗基本是用劣質鋼材和簡單的工具打造的粗製濫造產品,但是由於衝鋒鎗對射程和精度要求不高,這些偽劣產品依然在內戰中以密集的彈雨發揮了很大的作用。宮克開自己就以前在海兵工廠造過伯格曼衝鋒鎗,只要有合適的工具和材料,他能在一天內就做出除槍管和槍托之外的所有零件。

    知道自己犯了教條的文昆凜馬就安排了紅隊自製伯格曼衝鋒鎗的工作。比較難解決的是槍管和槍托加工。好在紅隊的五金小廠這段時間也進購了數台小機床,至少不用靠純手工來挖膛線了。但是這畢竟不是加工槍管膛線的專用機床,槍管廢品率竟然達到了百分之三十,這對材料來源本來就很緊張的紅隊來說是不可忍受的,還是後來宮克開和幾個精於機械加工的紅隊隊員自己動手改造機床,才使槍管廢品率降低到了百分之五。原本伯格曼衝鋒鎗的槍托和槍身組件連為一體是木製的,加工費時費力,文昆凜參照二戰英國司頓衝鋒鎗的設計提出用鋼板壓製成型來做槍身,並把鋼條彎製成槍托,考慮到紅隊的地下特工戰的戰鬥形式,文昆凜還要求槍托可以折疊。宮克開他們反覆討論之後,設計了兩種的手工壓制機械,用手柄搖動來帶動壓制機械內部的螺紋。一種用來壓制槍身,一種用來壓制槍托。把鋼板或鋼條放入模子後,只要把手柄搖到底就能把槍身或槍托壓製成型。槍身壓制較為費勁,壓制一個需要三十分鐘,搖動手柄的工人當中還需要休息。至於槍托只要十分鐘就夠了。文昆凜又堅持去掉了伯格曼衝鋒鎗槍管的散熱套。這樣進一步簡化了生產工藝。文昆凜雖然並不知道當初施邁瑟為什麼要在槍管外放這麼個散熱套,至少他知道二戰中的出現的各大國衝鋒鎗除了蘇聯的**沙衝鋒鎗還帶個散熱的槍管護管外,其他的衝鋒鎗都沒有這麼個累贅,現代的衝鋒鎗就更是沒有散熱套的設計了。

    經過二個多星期的試制,紅隊終於做出了第一支自己的伯格曼衝鋒鎗。雖然擊發原理和擊發機構與伯格曼衝鋒鎗完全一致,外形已經有了很大的不同,紅隊自製的伯格曼衝鋒鎗取消了散熱套和木製槍身槍托,換用鋼板壓製成型的槍身和可以向右折疊的鋼條槍托。當然口徑和海兵工廠的產品一樣,還是採用7.63毫米,子彈可以和駁殼槍子彈通用,使用三十二發直彈匣。在文昆凜看來紅隊的伯格曼外形倒有點像後來的司頓衝鋒鎗。經過試射,紅隊的自製伯格曼衝鋒鎗有效射程一百五十米,射速大致也是一分鐘四百發。精度不太理想,在一百五十米的地方散佈較大,其實子彈飛到兩百米還是照樣有殺傷力的,只是兩百米的距離就是指那不打那了。但是對於紅隊常有的近戰和巷戰而言這樣的精度已經足夠了,而且衝鋒鎗本來講究的就是近距離的密集火力掃射。在卸下彈匣和折疊槍托之後,衝鋒鎗可以很容易藏在大衣或者長褂下面。

    文昆凜把紅隊自製的伯格曼衝鋒鎗起名為特紅一式手提機槍手提機槍是那個時代的中國人對衝鋒鎗的正規稱呼,包含著特科紅隊的意思。特紅一式衝鋒鎗火力射程都比紅隊改裝的連射駁殼槍更強,但是體積較大,攜帶不如駁殼槍方便,正好和連射駁殼槍形成互補。從二八年起特紅一式衝鋒鎗和連射駁殼槍成了紅隊最看重的兩種武器。

    在特紅一式衝鋒鎗試製成功並批量製造裝備紅隊之後,文昆凜又指示宮克開在特紅一式手提機槍的基礎試制了小型化的版本。主要是截短了槍管,槍托也壓制得更加短小,採用二十發短彈匣。加裝手槍式握把,可以在不打開槍托的情況下直接射擊。特紅一式沒有手槍式握把,必須打開槍托才能有效射擊。這種小型化版本的自製衝鋒鎗,文昆凜起名為特紅二式手提機槍,有效射程降到了一百米,射速不變。

    這種小型化的特紅二式衝鋒鎗其實對紅隊來說和紅隊改裝連射駁殼槍比起來優勢並不大。體積還是比駁殼槍要大很多,射程威力卻和連射駁殼槍相差不大,唯一更好的地方就是更換彈藥更加方便。文昆凜做出特紅二式衝鋒鎗的目的也不是紅隊自己用,而是提供給在海的中央政治局常委的貼身警衛來使用。他們平時主要在室內警衛,特紅二式衝鋒鎗比駁殼槍更大的體積問題並不大,但是火力比一般手槍可彪悍太多了。

    第一批五支就通過陳賡全部提供給了周恩來的貼身警衛人員使用。周恩來的貼身警衛人員經過試用之後,對特紅二式的讚不絕口,特紅二式的短小精悍,火力猛烈給他們造成了深刻的印象。周恩來卻把這批衝鋒鎗又全部轉給了中央政治局其他常委的警衛人員,直到所有在海的政治局常委的警衛人員都裝備了特紅二式衝鋒鎗後,他自己的警衛人員才算真正用了特紅二式衝鋒鎗。

    由此**中央政治局的常委們也通過這支小小的特紅二式衝鋒鎗知道了某個化名叫夜風的『共產』黨員。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