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異時空之紅色間諜

小說博覽 第二十八章 大事件之代號「曙光」 文 / 給與永恆

    安逸旅店是一家小旅館,只有老闆和兩個夥計。!。!超。速!更。新老闆和夥計都是特科情報科的人員。對了緊急聯絡暗號之後,老闆馬把項勇和蘇明安排進了一個偏僻的客房,並命令一個夥計出去探探風看看情況。

    還沒等項勇和蘇明兩人好好喘一口氣,出去探風的夥計急匆匆回來報告,在街多了不少形跡可疑的人員。項勇這才想起自己把搶來的沃爾沃小汽車停在蒲柏路的路口是一個絕大的破綻,當即打算再次轉移。可是已經晚了,很快軍警就嚴密包圍了蒲柏路地區,開始了大搜查。

    為了緊急聯絡的方便,安逸旅店裡安置了一條電話線路。不過平時不允許使用這條線路和級進行聯繫。項勇得知旅店裡有電話後,馬使用電話和特科安全科科長顧順章取得了聯繫,匯報了被困蒲柏路安逸旅店的情況。顧順章得知情況的嚴峻不敢怠慢立即親自匯報了特科負責人周恩來。獲知『共產』國際支援的大功率電台和報務人員被困安逸旅店,周恩來決定由特科紅隊來執行救援任務,他命令陳賡,不惜一切代價救援轉移被困在蒲柏路安逸旅店的『共產』國際的報務人員和電台器材。報務人員和隨身攜帶的密碼最優先,絕對不能落到敵人的手裡。

    紅隊接到了命令之後立即偵騎四出,在情報科的配合下很快摸清了蒲柏路的情況。駐海的第二十六軍出動了整整一個營的兵力,把蒲柏路通往外面的大小路口給徹底封鎖,所有人員車輛許進不許出。調查科的特務在軍警的配合下正分成十幾個分隊,在挨家挨戶地搜查。蒲柏路雖然不算太短,但是按目前國民黨軍警特務的搜查速度,最多四個小時之後就會搜查到安逸旅店。很明顯,調查科不光想找到被困在蒲柏路裡的地下黨,而且還想以被困的地下黨為誘餌,進而抓獲更多前去救援的地下黨。

    陳賡,楊至成和文昆凜在紅隊基地裡開會討論救援方法。楊至成建議和安全科的同志聯合行動,因為安全科負責黨的重要人物和重要機關的護衛任務,也有相當的武裝力量,而且護送『共產』國際電台和報務人員這件事安全科一開始就參與了。文昆凜堅決反對這個建議,他指出第一、沒有這個必要,這個救援任務不是出動武裝人員多少的問題,就算集結海地下黨所有的地下武裝人員也無法和國民黨第二十六軍的一個營硬拚。而且出動人員越多越容易露馬腳。這次任務關鍵在於想出一個恰當的救援方案,用少量精幹人員來實施。而且還要快。第二、從紅隊本身的機密性和安全性考慮也不合適,紅隊是特科內最隱秘的部門,紅隊目前人員編制,基地所在這一切都是絕密,紅隊以外的人員只有周恩來知道,甚至於連紅隊本身的存在對大部分海地下黨組織的成員來說都是一個秘密。如果和安全科聯合行動,對將來會是一個安全隱患。文昆凜心裡在想特別是安全科科長還是那個「**歷史最危險叛徒的顧順章」,堅決不能讓顧順章有機會得知紅隊的任何詳細情況。楊至成雖然對文昆凜的安全戒心有點不以為然,覺得他過於不相信自己的同志,但是也沒有再堅持自己意見。

    一個接一個方案被提出,化裝轉移,就地隱蔽,武裝救援等等等……但是又一個接一個地被否決。因為都存在一個問題,每一個方案風險都很大,無法保證人員和電台的安全性。文昆凜腦子裡想遍了他所記得的穿越前中外特種戰,反恐怖戰的戰例,看看能不能有什麼可以參考的。終於,他從二零零四年二月俄羅斯的一支「格魯烏」特種部隊和車臣「黑衣天使」格拉耶夫游擊小隊的一個追捕戰例中得到了啟發,提出了一個瞞天過海、金蟬脫殼的方案。

    他的方案分為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利用國民黨調查科方面為了引誘更多的地下黨前去救援,對於進入封鎖圈的人員和車輛並不進行嚴密盤查這一點,把一輛卡車和一隊精幹的紅隊人員送入封鎖圈。除了帶必要的武器彈藥之外還要帶一些國民黨軍警的制服。

    第二部分、進入封鎖圈的紅隊人員分為兩組,一組人員開卡車帶那部大功率電台,用武力闖出封鎖圈,吸引國民黨軍警特務的注意力。

    第三部分、在第一組人員撤離的路埋伏一組人員運用爆破,狙擊等手段阻擊追蹤的國民黨軍警車輛,掩護第一組人員撤離。第一組人員撤到預定的地點後,用槍擊毀電台,然後拋棄卡車和被擊毀的電台,和接應小組會合後換車轉移。拋棄擊毀電台主要為了讓國民黨方面相信需要救援的人員已經轉移,而電台是因為在突圍槍戰的時候被流彈所擊毀而不得不隨車拋棄。

    第四部分、第一組隊員和要救援的對象化裝成國民黨軍警的樣子,利用國民黨軍警大舉追捕衝出封鎖圈卡車的機會混出封鎖圈實施轉移。

    這個方案最關鍵和最危險的地方就在第二部分,如果能夠順利地武裝衝出封鎖圈那就等於成功了一半。萬一在沖封鎖圈或者在突圍的路時卡車被打癱,那第一組的人員摧毀電台後邊抵抗邊徒步撤離。如果被包圍的話必須就地抵抗,為第二組人員的撤離爭取更多的時間。

    文昆凜的救援方案環環相扣,雖然第一組人員形同敢死隊,搞得不好就是九死一生,但是『共產』國際報務人員和密碼安全撤離的可能性卻很大。救援方案的提出者文昆凜主動提出自己帶隊第一小組,倒不是文昆凜故意在逞英雄,而是他考慮這種近乎讓第一小組送死的方案其實是很不得人心的,他自己帶隊可以最大程度抹消掉紅隊隊員心裡可能會有的怨氣,有利於他今後在紅隊的工作。而且第一小組的行動雖然非常危險,但是做好充足準備的話,成功突圍的可能還是很大的。另外成功的話他自己的功勞也是最大的。文昆凜沒天真地認為,在現在這個時代,就動動嘴皮子就改變歷史,指點江山。要想有一個不一樣的歷史,必須豁出去拿命去拼才行。

    陳賡經過反覆衡量之後同意了這個方案。文昆凜負責現場指揮兼帶隊第一小組乘卡車武裝突圍,楊至成帶隊第二小組化裝混出封鎖圈,陳賡任行動總指揮,協調第一,第二小組,伏擊小組,接應小組的行動。

    救援行動代號「曙光」。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