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日耳曼全面戰爭

最終之戰 019 千秋萬代的基業 文 / 杜克血蠍

    波培婭到達的時候,萬尼烏斯正在家裡陪老婆孩子,同時跟著一群戰爭議會的老頭子們議定日耳曼王國的諸多法律。

    憑借後世穿越者那粗淺但絕對淵博——更確切的說法就是啥都知道一點點,啥都不是很清楚——的歷史知識,萬尼烏斯認為他自己很清楚的知道世界文明發展的進程。

    從最早部族中大家族的族長權威,到後來的習俗慣例,乃至後來被刻印和公佈出來的原則法條,直到後來詳細和明確的規定人們生活方方面面的法律體系,人類社會的基礎規則建設經過了一個漫長而曲折的發展過程。

    其中,很長一段時間裡,甚至存在著完全以個人的武力為準,生殺予奪由一人一言而決的情況。

    這樣的事情,自然是萬尼烏斯完全不能容忍的——雖然說等他歲數大了,死翹了之後,這個世界就和他沒關係了,可畢竟這個日耳曼王國也是他一手創建的,在自己死後就煙消雲散或者分崩離析這種事情想一想就覺得落了穿越者大軍的面子。

    所以,萬尼烏斯回到日耳曼青年公社,發現軍務和政務暫時都沒啥要他操心的事情之後,萬尼烏斯便興致勃勃的把戰爭議會的議員們以及四神聖域裡的祭司們全部拉到一起,開始商議和起草日耳曼王國「神聖法典」的事情了。

    促使萬尼烏斯在日耳曼王國未來還沒確定的時候就做這種事情的,還有另外一個很關鍵的理由——日耳曼王國內部已經出現了問題。

    眾所周知。目前日耳曼王國內部的生產方式基本上全部屬於「集體大生產」,而產生的各種物資基本上也是統一分配。

    這種分配方式在建國早期確實能夠有效的起到充分利用勞動力,提高生產效率,增加物資產量的作用。但時間一長。弊端也就體現出來了——干多干少一個樣,幹好干壞一個樣。

    不幹那是不可能的。但是出工不出力卻是有可能的。而且即便是風機委員會的委員們,也不可能整天在田間地頭當監工。

    所以,除了制訂基本的行為規範以及違規行為處罰的各種法律之外,「神聖法典」還有另一個重要的作用,就是明確日耳曼王國的政治制度,確立國家的社會階層,給所有人晉陞的途徑以及奮鬥的理由。

    於是。偉大的、神聖的、高瞻遠矚的、受到四大神靈祝福以及全體日耳曼王國公民支持的神聖法典制訂工作,就這麼開始了。

    首先,是明確日耳曼王國的制度——日耳曼王國是受到神靈庇護的,由日耳曼國王統治的日耳曼人的國家。

    當然。上面那句完全是廢話。但接下來這一句就非常重要了——日耳曼國王的統治權由神靈授予,由古老的十四個部族共同認可和支持,不容置疑,不可動搖。

    之後,神聖法典法典明確了國王所擁有的諸多權利——包括對外的結盟或者宣戰。對內的軍隊管理,以及管轄日耳曼青年公社、萬尼烏斯大學、風機委員會和工業協會。

    除此之外,為了不至於讓諸部族的權貴們離心離德,萬尼烏斯也對諸行省的城市賦予了高度的自治權——包括城市大小官員由城市議會選舉產生。城市官員可以自行處理軍務之外的城市日常事務,以及諸如此類的權利。

    內政外交都有了歸屬之後。則是軍隊統治權的歸屬——理論上,各行省野戰軍團向國王效忠。服從國王的命令,但實際上,各行省野戰軍團的主要任務是各自行省轄區的防衛——除非得到國王的命令,否則野戰軍團不得隨意離開行省。

    諸城市的長官乃至議會,對於野戰軍團的行動,只有建議的權利,並沒有指揮權。而諸城市的長官所能指揮的,是各城市裡的農兵。

    毫無疑問的,這種做法極大的分薄了原本作為諸部族領袖的首領和長老們的權利——相比於政務的處置權,日耳曼人還是更在意軍權的歸屬。

    所以,萬尼烏斯格外強調,諸行省野戰軍團的司令和各級軍官,除了這第一批的是由諸行省直接任命的之外,以後的官員將全部由各自野戰軍團內部陞遷而來。而那些萬尼烏斯大學軍事學院的畢業生,也將優先分配到本行省的野戰軍團中。

    於是,專門針對軍隊的士兵、將官的選拔、任命、提升,以及軍隊的訓練、駐紮、調動,神聖法典裡就額外增加了整整一部。

    而在軍隊和政府的體系之外,萬尼烏斯又額外重新定義了日耳曼王國內全體人民的身份和等級,將所有人由低至高重新定義為奴隸、自由人、公民、貴族和王族五個等級。

    其中,奴隸、自由人、公民這三個等級自然不必多費口舌——萬尼烏斯所做的,只是制訂了詳細的晉陞方式,使得一個奴隸也可以通過自己的奴隸晉陞為公民。

    而貴族,指的則是那些為國家做出巨大貢獻,因而獲得額外特權和榮耀的人——就目前的階段來看,所謂的貴族,就是從前的諸部族首領、長老以及他們的家人,外加日耳曼青年公社和禁衛軍裡的主官們。

    依照我大中華的傳統,萬尼烏斯將貴族又分為公、侯、伯、子、男五個等階,並且為每一等階又制訂了嚴格的考核標準——如果在職期間很好的履行職責,並作出突出貢獻,可以獲得提升;如果長期不任職,又或者在職期間表現不合格,則可能被降級;而作為一個普通公民,如果能夠做出巨大貢獻,則可能晉身成為貴族。

    最後的王族,顯而易見的是指日耳曼國王也就是萬尼烏斯自己,以及他的家族。

    和通常意義上的「血緣關係」不同,除了萬尼烏斯的父母、兄弟姐妹、妻子兒女之外,那些融血者,按照日耳曼人的傳統,也被理所當然的算做了王族。

    除了奴隸、自由人、公民、貴族、王族之外,日耳曼王國裡還有一個特殊的階層,就是祭司——這些侍奉神靈、主持祭祀的人按照神聖法典,不屬於以上五個階層中的任何一個。

    同時,他們也不具備任何職權——除了和神靈相關的事情之外,他們基本就屬於打醬油的。然而,萬尼烏斯給了他們超人一等的尊貴身份——不要說貴族,就算是王族,在祭司面前也要保持尊敬。整個日耳曼王國裡,能夠凌駕於祭司之上的,只有國王一人而已。

    用了整整三卷,萬尼烏斯和戰爭議會將整個國家自上而下的全部架構勾勒得清晰而且明確。

    接下來,包括私人財物的處置、個人之間糾紛的調解、婚喪嫁娶、學習訓練,以及萬尼烏斯和戰爭議會中諸多議員們所能想到的所有七零八碎的事情,所有人耐心細緻的討論,最後整理出整整十卷的條文。

    而波培婭到來的時候,萬尼烏斯剛剛完成了對神聖法典全部十三卷的最後審核,並命令萬尼烏斯大學法學院裡的學生們將這些條文用青銅澆鑄成青銅板,供奉在四神聖域裡。

    同時,法學院的學生們還需要將這些條文抄寫總計三十三份——原本放在日耳曼青年公社的戰爭議會大廳裡,而剩下的三十三份抄本,則分別送到十一個行省中,每座城市一份,軍屯區也派發一份。

    完成了為國立法的大事之後,萬尼烏斯突然覺得一身輕鬆,就好像他已經擊敗了凱撒似的——自此以後,只要日耳曼王國不亡,他萬尼烏斯也就會流傳千古了。

    而憑借超越這個時代上千年的農耕和畜牧技術,憑借超越這個時代上千年的法律,萬尼烏斯相信,只要自己能擊敗羅馬,在未來的上千年裡,日耳曼王國都不會亡。

    所以,眼下,作為日耳曼王國的國王,萬尼烏斯已經只剩下了最後一件事——擊敗羅馬。

    而想要擊敗羅馬,只靠新生的日耳曼王國是不夠的。甚至加上比爾及聯合王國、不列顛王國和高盧王國,也不夠——就更別提不列顛和高盧目前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國家了。

    除了這三家之外,萬尼烏斯還有四大兩小六個日耳曼部族作為盟友;厄爾維幾人、波依人和塞廣尼人也有人質在他手裡;薩瑪提斯王國和他結有姻親,而達西亞王國的國王則和他有密約。

    他要做的,就是在和凱撒的第一戰中擊敗凱撒,讓所有這些盟友看到擊敗凱撒擊敗羅馬的希望,以及由此而來的巨大利益——惟其如此,這些盟友才會真正站到他這邊來,惟其如此,反羅馬聯盟才具有和羅馬對等的實力。

    而之後,擊敗羅馬的戰爭才真正開始。

    就在萬尼烏斯既緊張又期待的盤算著該如何擊敗羅馬的時候,衛兵們帶來了一個消息——羅馬的使節團到了,正在外務區等待萬尼烏斯的接見,而使節團雖然有一位日耳曼人不認識的主使,卻同時還有一位日耳曼人很熟悉的人——波培婭。

    儘管還沒有見到波培婭,萬尼烏斯卻立即敏銳的意識到,這是凱撒和自己之間的最後一次談判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