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日耳曼全面戰爭

烽火連天 057 勝利之後的殺戮 文 / 杜克血蠍

    事實上,即便萬尼烏斯不命令歐希西迪斯出擊,戰局也已經不可逆轉。

    在這個年代裡,無論是希臘、羅馬、日耳曼、高盧,還是隨便哪個國家哪個民族的軍隊,大多數情況下並不會有某一方具有裝備上或者是技術上的碾壓性優勢。

    因此,通常情況下,在一場戰鬥中,最大的傷亡都不是發生在兩軍對壘操傢伙血拼的時候——這種時候,只要雙方都不是弱渣,就勢必會你來我往,精彩紛呈——雖然打得激烈,但是真正致命的卻很少。

    能夠啪唧一聲以不可阻擋的威勢將敵人一下拍死的,也只有萬尼烏斯這種頂尖戰力,才有可能做到——而且,還必須是面對不那麼牛逼的對手時才有可能做到——如果萬尼烏斯對上另外一個狂戰士,那也就只能卯足了勁對拼了。

    像那種「看到戰局僵持不下,頓時有些發狂,於是抽出寶劍殺入敵陣連斬好幾百人」之類的事情,也只有神話傳說中才會發生——而且,即便是神話傳說裡,那些大英雄們一打一打拍死的,也都是些沒名字的死跑龍套的,並沒有著名武士的存在。

    總而言之,在戰場上發出一擊必殺的攻擊,那是主角對雜魚的狀態——而大多數情況下,當雙方體力充沛士氣高昂的時候,所能做的只能是「捉對廝殺」,並不會帶來太大的傷亡。

    而真正能夠迅速的製造死亡的時候,往往是一方體力或者士氣耗盡,開始全面崩盤的時候——體力不足的無法抵擋敵人的攻擊,士氣耗盡更是會可恥的在戰場上逃跑而將毫無防備的後背留給敵人。

    這也就是為什麼歷史上,很多著名戰役雙方的戰損比都很誇張的原因——雙方勢均力敵的時候,根本就死不了幾個人,就算有受傷的也多半是擦傷,而大規模的殺戮往往要到勝負已分之後才會開始。

    按照萬尼烏斯的認識,這還是大部分的國家和民族都沒有戰地醫療手段,內科和外科技術也都極其低下。很多人受傷過重就意味著死亡的情況下——如果有完善的戰地救助手段,勝利一方的死傷只會更少。

    比如,萬尼烏斯所效仿的著名的坎尼會戰裡。漢尼拔以四萬多名士兵,迎戰羅馬近八萬大軍,而最後的結果,卻以羅馬人死傷四萬到七萬。迦太基一方僅有一萬多傷亡告終。

    更誇張的是,在之前的特拉西美諾湖戰役中,遭到伏擊的羅馬人死傷三萬餘人,而漢尼拔則只付出了一千五百到兩千人的代價。

    不過,即便是漢尼拔。也不是戰無不勝的——在最後決定迦太基命運的扎馬戰役中,儘管漢尼拔在步兵人數上擁有優勢,卻由於騎兵的失敗而輸掉了整個戰鬥——而這一戰裡,兩萬迦太基人戰死,兩萬迦太基人投降被俘,而羅馬人的死傷則不過是區區兩千餘人。

    而其中最誇張的,當屬希臘人和波斯人之間的馬拉松戰役——這場戰鬥中,兵力略微佔優的波斯人率先從中央突破了雅典人的陣線。結果卻被雅典人的兩翼圍起來來了個兩面夾擊——最終。按照萬尼烏斯的所知,波斯方死傷和被俘虜的人數達到了六千多人,而雅典一方的死傷則不到兩百。

    而當下,儘管兩個騎兵野戰軍團還沒有從塞姆諾內斯人的背後殺上來,但顯而易見的在拋石塔的打擊下塞姆諾內斯人已經士氣盡喪,不能再戰了——所以說。戰局已定,是該收割的時候了。

    大聲呼喝著。歐希西迪斯毫不遲疑的帶著他麾下那些穿著鎖子甲,披著罩袍的精銳斧兵們。高高的舉著大斧從日耳曼爺們槍的陣列中強行擠進去,之後毫不客氣的揮斧下劈。

    和那些密集的擁擠在一起的塞姆諾內斯人不同,萬尼烏斯這邊的陣列井然有序,而重裝精銳斧兵之間也保留了充分的距離讓戰士們施展。

    至於日耳曼爺們槍戰士們,則很有眼色的後退,將戰鬥交給這些重裝步兵。

    當然,也不是所有的爺們槍戰士都撤了下來——至少,前面的一排戰士仍舊盡忠職守的蹲在地上,用盾牌組成盾牆,保護著重裝精銳斧兵們的下盤——而且,這些戰士此時也都紛紛丟下了手中的長槍,掏出了短柄戰斧,一邊緩慢的推進,一邊不住的給地上的傷員補刀,或者砍斷那些沖得太近的敵人的腿。

    眼下,塞姆諾內斯人仍有數十萬人,在人數上仍舊佔據優勢。但問題在於,當塞姆諾內斯人被萬尼烏斯的軍隊包圍在中間之後,能夠接敵的就只剩下了最外面的一圈戰士——裡面的人擠擠挨挨,除了被動挨打之外沒有任何事情可以做,甚至連躲避石彈都做不到。

    而禁衛軍團的戰士們,則保持著一如既往的謹慎和穩健,緩慢但穩定的向前推進——戰士們每一步的前進,都勢必伴隨著無數塞姆諾內斯戰士的死亡——倉皇失措的塞姆諾內斯戰士們絕望的抵擋著禁衛軍團戰士們的進攻,卻完全無法取得任何成效。

    在禁衛軍團戰士們的帶領下,之前已經精疲力竭而且士氣低落的盟部戰士們又重新煥發了精神,再次在各自首領的率領下圍攏起來,加入了對塞姆諾內斯人的戰鬥。

    到了這種時候,戰鬥已經沒有必要再看下去了——就算塞姆諾內斯人再怎麼武勇,只要無法突破口袋陣,也就不可能翻盤。而伴隨著拋石塔一輪又一輪的齊射,以及禁衛軍團、諸部族野戰軍團和盟部戰士們的推進,口袋陣的包圍只會越來越厚——也就是說,塞姆諾內斯人只會離希望越來越遠。

    緊接著,就在萬尼烏斯準備從高台上撤下來的時候,他對面的方向揚起了滾滾濃煙——之後,一群騎兵拉成長長的隊列,狠狠地撞了進來——整個計劃中的最後一環也已達成,勒在塞姆諾內斯人脖子上的絞索被徹底拉緊了。

    如果按照之前萬尼烏斯和塞姆諾內斯人的約定,在這種戰局已定的情況下,繼續戰鬥就沒有必要了——萬尼烏斯大可以宣佈他的勝利,並且要求塞姆諾內斯人依約投降。

    但萬尼烏斯卻沒有下達這樣的命令,而是任由麾下的戰士們繼續展開殺戮,並讓拋石塔繼續投擲著石彈,擊殺著塞姆諾內斯人。

    這並不是萬尼烏斯冷酷無情,而是一種無可奈何的選擇。

    從戰前斥候的偵查情況來看,塞姆諾內斯人至少出動了四十萬戰士,而在他們身後的龐大車陣中,還保護和潛藏著數之不盡的老幼婦孺,以及部分用於保護老幼婦孺的青壯武士——按照萬尼烏斯的估計,塞姆諾內斯人的總數應該在一百四十萬到一百六十萬之間。

    這樣一個龐大的人口基數,即是一筆巨大的財富,也是一個巨大的威脅——即便按照最少的估計,塞姆諾內斯人也有一百四十萬,就算這次戰鬥殺掉他們二十萬人,也還會剩下一百二十萬人。

    這個數字,即便和日耳曼王國諸部的總人口——根據萬尼烏斯的粗略統計,這個數字大概在二百二十萬左右——相比,也達到了百分之五十多。

    這就是說,如果萬尼烏斯將這一百二十萬人全部吸納,他的王國就要將超過半數帶有敵意的異族人接納——對於隨時可能和羅馬人開戰的日耳曼王國而言,這將是一個巨大的不安定因素。

    所以,為了減少不安定因素,能夠順利的將塞姆諾內斯人的遺產接收、迅速的消化吸收,變成日耳曼王國自身的力量,在戰鬥中對塞姆諾內斯人造成足夠大的殺傷也是勢在必行的。

    從高台上下來之後,萬尼烏斯沉默的走到了自己麾下的兩名騎兵統帥身邊——因為禁衛軍團擔任的是口袋陣兜底的工作,騎兵顯然不能使用,所以萬尼烏斯麾下的兩支騎兵部隊都被當作預備隊而雪藏了起來。

    看到萬尼烏斯走了過來,兩個統帥頓時激動了起來——眼看著自己的同胞弟兄們正在大殺四方,而他們卻只能在後面看著,這種感覺實在是讓人有種抓心撓肺的感覺。

    「你們兩個也帶領你們的隊伍分別從兩翼出去,在兩側吊著,防備敵人從車陣裡發動的反撲——如果他們敢出來,你們就要把他們衝回去。」說著,萬尼烏斯擺了下手,「去吧。」

    「是!」得到這個命令,兩個騎兵統帥立即興奮對萬尼烏斯行禮,之後迅速的轉身跑回自己的隊伍,帶著戰士們出發去執行任務去了。

    派出了自己的禁衛騎兵作為摧毀塞姆諾內斯人最後抵抗的手段之後,萬尼烏斯走到了拋石塔的後面,在一張早就準備好的木床上躺下,一臉悠然的對衛兵命令道:「我先睡一會,除非出現了計劃外的狀況,否則的話到吃完飯的時候再來叫醒我。」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