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仙俠修真 > 天行劍

小說博覽 第二十章 滄海無量(上) 文 / 歐陽馥雪

.    【本書,敬請支持正版閱讀】

    第二十章滄海無量(上)

    海,是一幅怎麼樣的光景?自幼秋遠峰看到白雪皚皚鋪天蓋地一片冰天雪地純白玉潔將層巒疊嶂的高峰掩蓋,從小小一片雪花一星半點兒白裡看見無數雪花聚成面目潔白規模宏大的冰雪世界,便祈盼有朝一日能夠一睹天下河流澗溪不懼高山深谷阻撓彙集的滄海。

    見過各種潭水的清澈,河邊小溪的細水長流,秦淮河的的繁華與靜謐,京杭運河的波瀾壯闊,黃河的雄壯激昂,長江的奔騰豪邁,那麼就可以想像一下,海必定是彙集這些河水優點卻又獨具風處。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測試文字水印3。

    秋遠峰獨自盤膝而坐閉目凝神,耳中不時傳入蕭依雪嬌音嚦嚦的驚呼驚詫讚歎聲,東海越來越近,可是秋遠峰卻極力忍住了睜眼一看的衝動,因為他不想逐漸順著地形地貌一點一點的看。要的是,初一睜眼,整片海洋便立刻映入眼簾。

    這是一種純粹的感覺,無需點滴積累而是一觸及便是整個汪洋。

    高大桅桿上,船帆受風獵獵勁吹,巨船受力飛快行駛漸漸地遠離了陸地,越行越遠。

    蕭依雪此時異常興奮,顯然這也是她第一次看見海,難以掩飾的激動心情,時不時地拉著章若初訴說著激動的話語。測試文字水印1。

    章若初只是笑笑著伸手安撫她的情緒,海自然是她最為熟悉不過,年幼之時與母親住在遠離塵世的一個小島上,四面環海,朝夕相對的就是潮起潮落。然而年幼時的情景與現今又大不一樣,小時候覺得海真大廣闊無際,海真美湛藍湛藍與天空輝映,它伴隨著自己度過了無數個難忘痛苦孤獨寂寞的童年時光。

    等到成年之後,為了纖手會奔波勞碌應對各種各樣錯綜複雜的局面,依然游刃有餘。仔細想想是海在無形中塑造了她過人出眾的廣博胸襟與處變不驚的性格,少了一份女性嬌柔秀美矜持含蘊。

    那時章若初雖然身在陸地,心神卻緊緊依偎著寬廣無際的海洋。測試文字水印1。

    「海之大浩瀚無際,巨船在它面前不過滄海一粟,著實渺小。一望無際的海洋盡頭接連著天,好似沒有了界限,真美。」蕭依雪半響無語突然莫名感慨。

    章若初輕吟道:「海到無邊天作界,平生可意寄滄海。」在她一旁的陸怡香聞之欣然:「滄海寄餘生,是多麼美好的事情,浮生如夢能幾何,不知夢裡夢,何時清醒何時沉醉。」

    大船猶如一——遠深邃汪洋大海:「卻更襯托出海的深邃蔚藍。」

    蕭依雪笑問道:「章若初,我有點不明白。水清澈透明無暇,怎麼到了海裡就變成天空一般的顏色,連味道也變了?」

    章若初略一蹙眉,對於蕭依雪的提問也感啞然,「我只知道海水不能解渴,而且越喝越渴,至於水的變色唔無法解釋清楚,這或許是大海神奇之處吧。測試文字水印9。」

    蕭依雪凝神望向深藍色水幕,眼睛一瞬不瞬盯著似乎想要看穿水底的一切。

    時已隆冬,海上較之陸地略顯暖和,微風——烏雲陰翳下的大海稍稍顯得深沉肅穆。章若初扶欄道:「不同天氣不同時節,海千變萬化,展露五光十色的美麗風景令人目不暇接,流連忘返。」

    陸怡香拋開雜念放鬆心情欣賞海上風光,聽到章若初若有感觸的話,頷首道:「不錯,海之變化妙在光與影的交相映射。測試文字水印7。尚若此時落日夕陽,紅霞映漫天際倒影海上,彼此輝映,碧海藍天加上灼灼日照海浪微波如同萬點金光閃爍。面對著五顏六色波瀾壯闊的風光將會是何等愜意的賞析。」

    隨著陸怡香清脆婉約的描述,一幅海上夕陽落日圖宛如畫卷般在蕭依雪腦際一一展現,不由得心曠神怡。

    章若初水眸中亦是流露出艷羨神色,柔聲惋惜道:「可惜不逢時侯錯過了那樣的美景。」「的確可惜。」蕭依雪輕輕歎息一聲,忽然覺得似乎缺少一人,抬頭巡視一番果然沒有發現秋遠峰的蹤影,皺眉道:「奇怪,怎麼不見遠峰他人?難道還在艙內不成?當初可是他提議要來東海的,現在船已到海上他人卻沒了蹤跡。測試文字水印9。」

    一聽蕭依雪提及陸怡香也正在奇怪,船已經傳海約莫一刻鐘,這種場合怎麼可能缺少秋遠峰?除非他夜夜笙歌,此刻還在睡夢之中。

    「我們看海現實用眼睛用語言讚歎海之寬廣浩瀚,而他卻獨樹一幟在我們談話之時早已經潛入海水之中,你們自然看不見他了。」章若初莞爾微笑。

    蕭依雪微微一怔隨即笑道:「若初姐你別將他捧上了天,說的高深莫測。其實我猜想或許他是潛入水底摸魚去了。」

    「摸魚?」章若初從容的表情明顯一怔,接著啞然一笑:「依雪,你的猜測不無可能哦。測試文字水印7。」對於秋遠峰的特立獨行即使相識相愛有段時日,她也不敢有篤定說准。

    自然現在身在海水中的秋遠峰料想不到蕭依雪出奇的猜測之言,此時他摒棄一切雜念意識彷彿置身於奇異的空間,四周透著淡藍色的微光,猶如絲綢般輕撫**地滑過簾幕,映襯著柔美的跳動光波。

    對於聞名少見多怪的秋遠峰而言,海底一切令人大開眼界。舉目望去千奇百怪的動物在海水中自由自在悠哉地漫遊,有的魚兒側面看去大如巴掌,可正面對著秋遠峰時僅二三指寬,更令人詫異的是魚目緊湊在一起,即扁又平且窄看來挺滑稽可笑;有的細長如蛇,靜如處子,動則如離弦之箭;有些如米粒般細小微不可說;有的魚兒體型碩大,張著鋒利牙齒盡顯威猛不凡。測試文字水印9。

    從水中向上仰視,海水別有一番洞天福地。天空的透析清明愈顯明亮,無數光波經由水面射入襯著微波的反射構成的海裡水幕,光怪陸離的繽紛光影世界。

    海是什麼?秋遠峰置身海中卻無法說出一個所以然,也許大海並不需要自己表述,它就在這裡,靜靜的。

    經歷了滄海桑田,桑田滄海,在自己不知道有海的存在之前,它就已經存在無數個日夜。面對這樣一個時間如此久遠,地域如此廣袤,變化如此多樣的海洋,自己的語言豈非多麼蒼白無力、卑微寒磣。測試文字水印6。

    秋遠峰心存一念來觀海的初衷是想弄清楚,海何成其大天下江川河流莫可與之相媲美?憑借想像可以知道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可是當真正看見浩瀚滄海時所產生心靈乃至精神的震撼又是何等強烈,絕非單憑想像中的那種程度。

    從一開始,秋遠峰不驚動任何人悄然潛入海水中憑心靈去感應海的奧秘與博大,那種感覺不是在天山水潭可以同日而語。同樣是水之匯合,難道個中差別當真只是量多量少而已?

    待真切體會過後,秋遠峰又增添了新的疑惑。本質為水卻大有不同,一泓清潭與一片汪洋的本質區別在何處?想要從一泓清潭上窺到浩瀚汪洋的玄妙奧義,又是何其難也。

    相傳佛祖能從一粒米中看到世俗人生的千百姿態,一種米養千種人,對一粒米的態度可能滋養生出人生百態。有朱門酒肉臭的富庶貴胄的鄙夷不屑,也存在路有凍死骨粒米難求的飢腸轆轆者。有珍惜米粒之人亦有糟蹋之輩,有之為貪婪者也有犯罪者,凡此種種構**間百態。

    一枝一法界,一葉一如來。然而憑著秋遠峰那淺薄的世俗觀念以及粗陋的人情世故是很難從廣義上理解海之故成其大,因為他沒有佛祖通明參悟從一粒米看待眼中世界,除去這點,他只能憑著本能想像從一滴水延展到汪洋大海,最簡單純粹的映像。

    總而言之,天高幾許海有多深,它們無法言傳,只可意會。

    以秋遠峰的理解只能從武學角度揣測,想要形成與海對峙的力量純屬癡人說夢,自不量力。既然不能與之匹敵何不與其融為一體,將滄海之力轉化為己用。

    沉浸於冥想之中的秋遠峰顯然沒有意識到,這樣靜靜呆在海裡是多麼危險的一件事,居然忘記了先前見過的那幾條體型碩大張開鋒利牙齒的大魚。此時數條身軀龐大的鮫魚游弋在巨船附近,背上魚鰭露出海面劃出一道道剪刀腳。

    本書。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個(*^__^*),都會成為作者創作的動力,請努力為作者加油吧!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