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二章 背景知識 文 / 老矣
開銀爐是張家與王一之間的默契,王一盡心盡力為泰安糧油廠出謀劃策,張家也同樣支持王一在營口開辦銀爐。一旦泰安開始投產,其客戶必然廣納四海,關內,南部沿海,香港,南洋,日本,甚至有可能還會向歐洲和美國出售。那麼貨幣的問題就會擺在所有人眼前,因為銅幣數量有限,所以銀子就不可避免的被當做媒介。又因為銀子成色不同,價值就不同。所以當買賣雙方持不同成色的銀子交易時,就會非常的麻煩。
泰安也會遇到同樣的問題,並且數額一定巨大,與其把這部分手續差價讓給其他銀爐去賺,還不如交給王一開辦的銀爐去打理。而且張全寶隱隱有一個預感,王一這銀爐恐怕不會那麼簡單。
張敬孝此時已經歸隊,王一站在所有人面前,面沉似水!
「開始報數!」站在排頭的張敬孝高聲大喊道。「一!」
「二!」
「三!」
……
「一百二十!」
「一百二十一!」
張敬孝此時跑到王一身前,敬了一個後世的軍禮,高聲道:「報告大隊長,大隊全員一百二十一人,實到一百二十一人,報告完畢,請指示!」
「歸隊!」
「是!」
「全體稍息,立正!」王一掃視著在場所有人,然後高聲道:「同志們好!」
「首長好!」
「同志們辛苦了!」
「為人民服務!」
王一心裡挺高興,咱也算在這個時代過把癮。看著眼前的軍容,總算有點後世的意思,能有這番作為,可讓小太爺費了不少的心力。王一有值得驕傲的本錢,把左右不分的莊稼漢,訓練成令行禁止的士兵,這可不是能一蹴而就的。
這一百二十人是張家給王一選的那六十名識字少年和六十名保險隊員的集合,因為教室還沒蓋好,而且教材也沒有刻印好,所以暫時還無法開課。於是王一便想起了後世大學的入學軍訓,順便也讓這一百二十人明白什麼叫做規矩!當然,更重要是,讓他們知道他王某人是個誰!
王一治軍很嚴,基本上就是不苟言笑。在場所有人的年紀都比他大,有些甚至已經到了二十五歲,但在王一面前,都十分的聽話。當然,起初也有不聽話的,先關小黑屋,然後不讓睡覺,幾天下來,所有人也就都老實了。在嚴治的同時,隊員的待遇卻非常好,在這個年代吃喝不愁,那就是老大的好處了。如果再給點零花錢,外加上努力學習和訓練達標後的獎勵,哪怕養兩口人都不成問題。這也是王一手下沒逃跑的主要原因。
除了張敬孝之外,一百二十人共被分成了四個班,其中識字少年是文一和文二兩班,保險隊員則被分成了武一武二兩班。文武兩班都是清晨五點半起床,風雨不誤。半個小時後,開始集合跑圈,之後解散。在八點之前,時間自由分配。從八點開始直到中午十二點,文班上英文和德文,而武班在王一的帶領下,進行軍事訓練。午休一個小時,下午一點集合跑圈,然後進行隊列練習,兩點開始文武班共同上數學課,直到晚上五點吃飯。從六點開始,就是王一講故事的時間,同時也開展憶苦思甜教育。從七點開始,武班學習識字,而文班學習物理和化學。
其中有一點要順便提一下,就是王一講故事那一個小時。張敬孝曾經請教過,問先生為何如此安排。
王一一笑,給他做了一個非常簡單的實驗。隨手拿出一張紙,然後豎著寫下12,13,14。
「念一遍!」
「十二,十三,十四!」因為跟著王一上了數學課,所以這三個阿拉伯數字,張敬孝自然認識。
王一此時在12和13之間折了一條橫線,然後又在13和14之間折了一條橫線,這樣12和14就被藏在了背面。
「敬孝,看好嘍,這就是奇跡發生的時刻!」
王一在十二的左邊寫上了a,右邊寫上了c,於是——就變成了a,13,c。
「現在再讀一遍!」
「abc。」張敬孝大吃一驚,忙道:「先生,怎麼會變成這樣?」
「呵呵,很簡單!這就是背景知識不同照成的。我且問你,如果把你父親請來,他會怎麼念?」
「家父未曾修習過英文,因此只會讀13。」
「那要是一名只會英文字母,而不會阿拉伯數字的人呢?」
「那會讀成b。」
「那如果是既不會英文,也不會阿拉伯數字的人呢?……估計就只會覺得我弄了一堆鬼畫符吧!」
「先生說的是!」
「背景知識對一個人很重要,我們對事物的看法,處理問題的方法,都是它在潛移默化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它們一方面來源於我們的親身感受,也就是常說的經驗。這點很好理解!」
張敬孝點點頭。
王一此時繼續道,不過卻又加重了語氣:「但更重要的獲取方式,則是來源於書本。」
「原來如此!」
「可惜我手頭上沒有什麼課外讀物以供你們閱讀,所以就只能通過講故事的方式來盡量豐富大家的背景知識水平。」
「先生深謀遠慮!」這話張敬孝倒是發自真心。
「背景知識的重要,其實還不僅如此。敬孝啊,你知道,我們與洋人不同,那不同在哪呢!沒錯,我們的外貌特徵不一樣,但是你覺得如果把一個洋人從出生之後,就開始放在你們八角台張家撫養……刨除可能因為體貌不同而受到的歧視,你覺得最後他是滿口之乎者也的清人呢?還是一個正中的外國洋人?」
「多半還是我們清人的可能性更大!……先生,我明白了,這就是江統在《徙戎論》中所言的,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戎狄志態,不與華同。」
「哎……」這下到論王一說不出話了,前半句他知道,是出自《左轉》,至於江統的《徙戎論》,他就壓根沒聽說過了。不過還是連忙掩飾道:「敬孝,洋人雖然與我們不同,但也沒必要見面就拚個你死我活的。若能求同存異,自然可以交往,但若是互看不順眼,大不了老死不相往來。可如果要是侵犯了我們的利益……」王一此時眼中露出了寒芒,殺人多了,氣勢自然也是非同凡響。「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
張敬孝點點頭。
王一忽然打了個哈哈,繼續道:「當然了,談判桌上能得來的利益,自然沒必要動刀動槍的。畢竟誰的命都只有一條,若有必要,軍隊出去擺擺架勢,其實也就足夠了。」
大概是張敬孝把這段談話的內容告訴了自己的父親,以至於每天晚飯後,張全寶都會帶著自家的小輩前來聽王一講故事。估計也是這年代娛樂項目太少,再加上王一的嘴皮子實在是到了口吐蓮花的水準,以至於八角台附近十里八村的老百姓,都知道有了王一這麼個厲害的小說書先生。
弄到後來,附近村民每天都還會跑來佔座。當然,隊員們的位置他們是不敢占的。不過好地終歸有限,而為此起的糾紛,連王一都感覺有點無奈。
不過卻也有了個意外的效應,就是不少人跑來詢問,王一這邊還招人不?現在手下這一百二十人是張家找來的,而如今,若是王一願意,這些事情他完全可以自己搞定。
兩天之後,王一正準備帶著張敬孝以及手下十多名識字少年前往營口準備銀爐各個職位的應聘考試,沒想到卻有張家的下人前來找他,說張全寶有要事相商。
王一覺得奇怪,就立刻趕往八角台。
到了張家之後,張全寶立刻把他拉進了書房,沒想到屋裡還坐著另外一個人。
年紀四十出頭,留著長鬚,身材不高,看穿著,那是典型的清人打扮。皮膚黝黑,臉上微有皺紋,不過一雙眼睛精光內斂,嘴角帶笑,讓人如沐春風,絲毫產生不了隔閡。
張全寶此時介紹道:「這是內兄,在山西負責管理我家買賣的秦明秦萬峰。」
「萬峰啊,這就是我在書信中向你提及的王一,王賢弟!」
秦萬峰倒是沒覺得王一年紀太小,而瞧不上,相反很客氣地一抱拳,道:「王賢弟,久聞大名,如雷貫耳,秦老哥我這邊有理了。」
王一趕緊還禮,連稱不敢。
之後張敬孝也上來給他舅舅見禮,秦萬峰又對張敬孝一番誇讚。
三人落座後,張敬孝站在王一的背後,執弟子禮。本來王一沒那麼多規矩,可這張敬孝卻是個十足的強眼子,百勸不聽,後來王一也只得聽之任之了。
秦萬峰先喝了一口茶,然後笑看著王一道:「王賢弟,你是如何預料山西要出現一場大旱的?」
「是家父臨終遺訓,不過我起初也不太確定,後來只是問了問張大哥的意思,他說應該去查一查。」
「令嚴學究天人!可惜……」
張全寶此時倒是大驚道:「萬峰,莫非真出大旱了?」
秦萬峰一臉沉重地點點頭,長歎了一聲,道:「本來我也不信,可是入夏後,山西大部滴雨不下,後來我詢問熟悉天時的老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