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玄幻魔法 > 星塵武裝

第一卷 凜霜覺醒 第111章 食草者 文 / 中土

    穿過荒野,跨過那條明顯有著高過地面地基的高速路,幽魅獸潛行了大約10多分鐘後,來到了鋼筋水泥叢林的邊緣地帶。

    雖然頂著『遺跡』的稱謂,但實際上這些曾經的人類家園看起來最多也就是電影【我是傳奇】中那樣的效果,並不如何顯破舊,當然也沒有那種草長鶯飛、陽光充足的鳥獸樂園那樣的感覺,如果硬要找個相似的場景,電影【寂靜嶺】中落著灰燼、瀰散著薄霧的小鎮算是最為相似接近的。

    南邊百多公里外的北安城,給季良的感覺像是格陵蘭島以北的區域,終年只有雪、不見雨,像現在這樣的隆冬,房屋、道路、城市裡的絕大多數景致都被厚厚的積雪所覆蓋,由於降雪充沛,若非有專人清理,一冬天下來,恐怕積雪連房子都埋了。

    然而在這裡,在城市遺跡,情況卻並非如此。這裡的雪永遠只有薄薄的一層,彷彿邊落、邊就消失了一般。

    上天對這裡並沒有格外偏愛,一切都是人為的,這是群體效果的顯現,冰雪共振、黑暗共振,在城市遺跡中,溫度永遠要比外屆底6-8度,夜晚也更黑暗,普通的手電光源,連3米的照不出去。

    超過零下50°,有人居住的地方就會籠罩在濃霧中,這個時代的大多數人認為,那是人們的呼吸被凍住了。

    季良對這樣的說法自是有些不屑,認為這種解釋太過牽強,太覺得造成這種現象的,不光是呼吸,還有體溫等一切熱源,這熱源與低溫產生反應,就有了冰霧,城市遺跡中的森森霧氣,便是由此而來,越是霧氣重的地方,越是意味著那裡有居住的異族越多。

    季良努力爭取不打攪到它們,想要找一個模擬目標並不算困難,他想著在這之前,借幽魅獸的有用之身踩踩盤子,找到韋清他們藏匿的招商銀行,以便制定輸送物資時的路線。

    幽魅獸溜溜躂達的行著,像在閒逛,但動作輕盈,悄無聲息,這跟寂靜的只能聽到風咻咻的口哨聲的街景很搭調。

    太陽要不了多久就會消失於地平線,儘管這個時代的人們很少見到它喜氣洋洋、散發熱情時的模樣,但仍是有無數人對它頂禮膜拜。人類,是光的子民,追隨它的足跡行事,這夕陽昏黃的光芒,便是歸家的訊號。

    而另外一些存在,在這個時候卻變得蠢蠢欲動。它們不是吸血鬼,陽光並不能夠令它們死亡,但在白日,黑暗能量散逸的格外快,那效果就彷彿是一滴墨滴入清水中,攪動與否的差別。

    與人類的有意識的修煉不同,異族擁有戰能,大多是出於本能,吸納能量,它們生來就會,就像人類的呼吸一樣自然,而相對的,它們中沒多少會在意這種與生俱來就習以為常的事,而異族這一新興種族的文明厚度,也不允許它們以人類那樣的思維方式去解析和理解自己、自然,以及彼此的關係。而那些極少數的個例,嚴格的說,它們其實是傳承了人類的思維模式,並不能算是真正的異族。

    那種幽寂的感覺漸漸消失了,一種聲音,一種由行走、喉頭間的呻吟等等響動組成的混雜的音開始充斥這個城區。大音希聲,就像是同樣的音響音量,夜深人靜的時候聽著就比白天音量明顯大一樣,聲音一旦眾而多,即便沒有聽到明顯的某個聲響,也能感覺到那種變化。

    幽魅獸依舊保持著一貫的步調,季良不想將目的性表露的那麼明顯,他所做的就是盡量讓幽魅獸看起來像頭開始出獵的豹子,正在做著每天的必修課之一——巡視領地。

    當然,這裡的住民們並不覺得幽魅獸有那個資格,這裡是它們的地盤,幽魅獸只是一名未經允許的闖入者。

    對於未知的事物,大部分生物都保持著足夠的警惕,老獵人之所以能用金屬的敲擊聲驚走狼群,就是因為這種聲音非是自然之音,偏偏又和野獸們畏懼的雷電聲有些相似。

    默默的盯梢和窺伺不會持續太久,總會有膽大的跳出來,挑戰這外觀看起來很有幾分凶殘像的傢伙。就像第一個吃螃蟹和第一個吃西紅柿的人一樣,它們敢於冒險,並且樂意享受隨即而來的刺激。

    季良敏銳的察覺到了那種臨戰的氣氛,他不想打,他知道只要一打,他就露餡了,既然對方買表面威風的賬,季良決定順勢而為,插蔥裝象,爛唬一下看不好使。

    四足爬行的幽魅獸人立而起,曲臂撐胸,仰頭嚎叫,當然,根本沒有發生系統,肯定是喊不出什麼動靜的,不過它可以噴吐,虛影能量成束噴出,跟虛空中的能量產生中和作用,形成一道七彩的噴虹光劍。

    這彩虹光劍宛如煙花,就是看著華麗,但它確實挺唬人,噴光怪物,噴的還是七彩光芒,也就意味著囊括了所有屬性的能量,這是個什麼怪東西?竟然有此天賦!

    幽魅獸龍行虎步的昂然向前,那模樣彷彿是巡視自己地盤的領主,邊走邊看,有時候還稍作停留。

    季良成功了,他能感覺到那窗後、門旁、角落裡的蠢蠢欲動,但沒有生物明顯的出現在街道上、以及他的視線裡。異族們這種隱忍的謹慎表現又是滿意、又是戒懼。強大、謹慎、懂得隱忍,只這三條特點就足以構成一個極具危險的對手,而異族恰好三點都具備。

    季良不太清楚當初開拓者小隊是靠怎樣的一種方法潛入的,但可以肯定他漏掉某個至關重要的環節,以至於現在感覺自己就像一個16世紀行走在阿茲特克城市中的白人。

    隨著夜幕的降臨,點點晶亮的光芒出現在黑暗中,大多數冰寒和亮紫色的,個別是其他色,那是異族的眸光,用人類的角度解釋,全部都是純天然的基因覺醒者,運用能量,對它們來說就像人類使用自己的指掌。

    有那麼一瞬間,季良泛起一個念頭,他想知道這些異族是究竟如何生活的,有什麼工作,又有怎樣的娛樂,什麼會令它們開心,又是什麼讓它們痛苦。因為現在,當知道這虛影傀儡的毀滅已經成為必然,季良心中反倒坦然了,沒有憂慮、也沒有畏懼,所以異族的表現讓他聯想到了封建時代的那些信息閉塞的鄉村,律政難至、有自己的一套私法和判斷準則,以及一些稀奇古怪、其中至少半數代表了蒙昧好和落後的習俗,對陌生人,他們冷漠、甚至敵視,尤其是上面派來的徵稅官,假如那個村子的民風相當彪悍的話,差不多就是眼前這樣的情形。

    作為一個穿越者,季良對這個世界的瞭解可謂半路出家,不像生在動亂年代,長在艱苦時期的同齡人,從小耳濡目染,一說異族,自然而然就聯繫到了死敵、邪惡、血仇之類的字眼,季良不是,他除了有更為寬廣的視角,本身也沒有被應時代而生的教育洗腦,他有自己的一套分析方法,和觀點,更何況,他總是以『客觀』自詡,對待任何事物都抱有一定的懷疑態度,自然不會人云亦云。

    資料顯示,異族用以維持生命的,並非是肉類,更不是人類,以北安及已知的幾個區域為例,浩劫10年後,當時人類的所有大城市都已淪陷,異族的總數達到了第一次峰值,而在50年後的今天,它們的數量比當初還要多。

    有關資料記載,異族在地底大面積的種植一種植物,可以結出麥子一般的谷粒,但這植物對人而言是有毒的。異族們吃這種東西,不過產量似乎遠不足以支付龐大的人口需要。

    有冒險者稱,異族靠吸收黑暗能量和冰寒能量就能存活。這種說法被絕大多數人認為是無稽之談,並且扣了頂人奸的帽子。

    季良在經歷了地淵凍眠之後,算是親身體驗了那種靠能量維繫生命的感覺。再結合已知資料,他推斷,異族像他一樣,通過吸收能量,盡可能少的減少消耗,獲得了對飢餓的高忍耐力。死不容易,但餓肚子的感覺肯定不好受。然後,它們在一定時間裡,獲得少量的食物補充,就能夠維持生命,作為一種生物,異族就是靠這種辦法解決最基本的生存問題的。

    當然,吃喝拉撒本身對目前的季良來說不是重點,讓他在意的是『吃』、所引申出的種種。

    縱觀歷史,生存模式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其特性,在冷兵器時期,人類有兩大生活方式的分類,遊牧類,農耕類,前者相對而言是極具侵蝕性的,遊牧、遊獵、掠食、掠奪,這個過程的轉化很順其自然,天災一致,年限不好,又或人口膨脹,草原上養活不了那麼多人口了,那麼便向蝗蟲一樣結群去尋找食物。這是生存所需,是一切侵略行為的原動力。他們像風,靈動、遊蕩,可以和煦,也能夠摧枯拉朽,滌蕩橫掃。比較有代表性的就是蒙古,蒙古的鐵蹄踩踏歐亞大陸,創造了史無前例的輝煌帝國版圖,卻也炮製了無數家破人亡、飽受戰火蹂躪的例子。

    另外一種,農耕,他們從地裡刨食,鄉土觀念重,會積累、懂經營,長久以來、性格中似乎也沾染了土的厚重,穩健而善於忍耐,他們的防守能力很出色,但相對而言,侵略性要差很多,不是能不能打的問題,而是思想根源的問題,用一些草根的話說:窮鄉僻壤,還沒有我們那裡的一個鎮建設的好,這樣的城郭,我佔下來幹嘛?反哺你們?比較有代表性的就是宋,當時宋朝占年度全球gdp總額的90%,經濟之發達曠古爍今,一個小兵的甲冑被北面的蠻子們得了都能拿回去當傳家寶,沒多少人願意去打仗。

    總之,生存問題是任何生物都要解決的頭等大事,而選取那種模式,決定了其屁股坐在什麼樣的一個位置上,狼吃肉、羊吃草,生命不是兒戲、死了不能復活,但凡有辦法,沒有哪個生物願意過天天亡命的日子。至於那些打從心眼裡喜歡這麼幹的,十有**是社會產物,是個例,不能代表族群。所以,種田,在季良看來可是個相當了不得的標識,他意味著、至少在這片區域內,異族很可能是『食草的』,不對,應該說,是像人類一樣『雜食的』,它們有美食**,不介意吃點肉什麼的改善生活,但跟命比起來,它們中的大多數寧肯忍饑挨餓、靠那麼一點不多的糧食維繫。

    至於異族的凶殘,季良不覺的是浪得虛名,野人是人類,也很凶殘,非洲到了現代,還有食人族。造成這種現象的,是綜合原因,也是一種社會風氣的體現。

    這樣一分析,情況便有趣了,不算舊仇,人類秉持的,顯然是自己的正義,他們就是這個時代的初踏美洲大陸的西班牙人,而異族呢?阿茲特克?要知道當初在美洲,阿茲特克也曾一度因主場作戰,利用人數及地利,在對抗中佔據了大優勢,只不過歐洲人後勁足,以國家為單位,一發勁,落後的這邊就扛不住了。

    有了這些分析,季良也只是公正而客觀的看待異族,而不是把它們徹底妖魔化,儘管它們的外貌以人類的審美觀點看確實挺妖魔,但實際上就是一支在浩劫後崛起的新智慧種族。

    當然,這樣的認知不是為了同情異族鋪路,做人就要有做人的覺悟,屁股不能歪,季良自認不是那種有點能力就不知道自己祖宗姓啥,給點好處、訴訴苦就同情心氾濫,自以為可以替天行道,為了自然的平衡法則、替地球做手術、而向同類高舉屠刀的人。就算人類是地球的癌細胞,那麼就讓它徹底感染好了,只不過,在找到新的傳染寄生體之前,得防止現有寄生體完蛋,所以,殺人真的不要緊,關鍵是以何種名義殺,病毒也是可以相互吞噬的嘛,為了種族的強大,為了整個群體的健康,犧牲一半、甚至一多半人也是可以考慮的,但如果是因為同情異族,又或淨化世界神馬的,一個都顯多。

    「瞭解了,想通了,忽然之間,對異族沒那麼大興趣了。這個星球上,不需要兩個龐大的食草群體,而我個人,想要的是掠食者群體、來作為執行決定、以及保證目標達成的力量。這些異族,果然還是清除了的好。哎呀,現在想這些實在有點早,時間差不多了,高級別的異族差不多該出現了吧?興許會吧幽魅獸當稀有珍獸,試圖捉捕然後馴服也說不定。」

    事情似乎就照著季良想的來了,強大的異族確實出現了,只不過人家對養狗明顯沒什麼興趣,剛一登場,直接就是必殺技一級的攻擊!

    ps:免費章節到這章就算是正式完結了。今天下午編輯通知,作品可以上架了,具體情況,請看上架感言,謝謝大家的支持。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