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玄幻魔法 > 星塵武裝

第一卷 凜霜覺醒 第72章 演說2 文 / 中土

    季良小作坊和大工廠的比喻,讓不少學生都鬱悶了。

    「我們的科技力量正在迅速恢復。高科技也是日新月異,異族呢?它們恐怕連文字都還沒有吧?」

    「你這是典型的異族威脅論!」

    「悲觀主義,誇大異族的強大!」……學生們議論紛紛。

    季良伸出雙手,示意安靜,然後道:「說我的論調是誇大異族實力。這個我不想多說,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我個人並不打算非得勸服大家接受我的論調。」

    「還在異族的發展不及人類的發展這個問題上揪扯的,我要說,請不要用人類的發展模式代入到異族身上。異族有它們自己的文明發展方向、進化之路。雖然它們大都是天賦異能,但論及環境適應性和能量運用,它們確實走在了我們的前面。它們的社會和經濟發展模式固然是弱項,但鮮明的等級制度和團隊運作的出現,大大彌補了不足。」

    「最後,說我是悲觀主義,這個我不認可。在我看來,異族確實強大,但是,我並不悲觀,我們並非無望取得勝利。而且,我們的政府,其態度同樣是積極的、樂觀的。」

    季良拉起北安政府這張虎皮,成功的再度吸引了學生們的注意力。

    季良道:「我們繞了一個大彎子,話題總算是轉回到了最初的概念上。現在多了一個相關信息,那就是我們知道,異族非常強大。然而,有能力和可以做到,這中間還有著相當多的不確定因素。比如說異族的內部問題,又比如說我們做出的反應。而這次的最初命題『積極主動的發動針對異族的游擊戰』,在我看來,就是我們北安所採取的針對性行動。」

    「我們要發展,同時要盡可能的遏制異族的發展。盡可能的阻撓其內部一統的完成;盡可能的不讓其誕生一個能夠統一各方的強大領袖;盡可能的阻撓異族的重兵集結;不讓它們形成龐大到足以摧毀城塞的戰力;不斷的進行遊擊戰、麻雀戰、破襲戰,利用多數異族缺乏戰術素養的弱點,破壞其正常的發展以及行動進程,同時,達到練兵、搜集情報等目的。」

    「這樣的主動作戰,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將戰火延伸至異族的區域,如此一來,我們的後方就得以安定發展,而我們的敵人,雖然不能說寢食難安,卻也不得不花費大量的時間、人力和物力來進行掃蕩和清理。」

    「在這樣的小規模戰鬥中,異族兵力上的優勢得不到有效發揮,派的人少了,我們可以聯合數個小隊對其進行一次有力的打擊,派的人多了,我們四散脫離,就算它們有本事佈個大大的陷阱,我們蒙受的損失也不大。」

    戰術課程,高校要到10年級才會講授,大多數冬令營的學生對之都是一知半解,此時聽季良結合實際、娓娓道來,一個兩個津津有味、甚至眉飛色舞。

    有學生提問道:「那萬一異族被這樣的戰術惹惱了,集中大軍來攻伐呢?」

    季良道:「大軍集結,自然不是件簡單的事。我們已經成功的將戰線推直異族的區域,它們有大舉措,自然瞞不過我們的監視。在集結的過程中,我們就有機會打一場局部戰,數量相同的情勢下,即使打野戰,我們也幾乎是穩勝異族的,集中力量,形成局部優勢、消滅其一部戰力,幾次下來,異族也就傷筋動骨了。」

    另一個學生道:「可是,像石陷那樣的大城市遺跡,內中潛伏的異族數量極為龐大,它們要傾巢而出,我們怎麼抗衡?」

    「首先,我們依舊能夠通過監視,而第一時間發現對方的異動。一旦是那種程度的戰役,自然不是我們北安一城所能扛下來的,事關這一域人類的生死存亡,自然是要聯合作戰。聯軍可以層層阻攔,一定程度的消耗其有生力量,並拖延其進軍時間,並且利用一系列戰術,製造各種有利於我方的機會。與此同時,我方的重要生產線以及人員進行轉移很隱藏安置,再然後就是據守雄城,必然能叫異族付出慘重的代價。」

    「而且,這樣的情況還得有一個大前提,那就是石陷的異族內部已經一統,有一個強力的領袖,可以讓下面各部能夠一絲不苟的執行命令。若非如此,它們的總兵力會相對有限,還會出現各種扯皮問題,比如物資分配,比如進攻計劃,比如面對我方的戰略戰術,採取怎樣的反擊措施等等。6城17鎮的聯軍、在統一作戰時固然問題多多,可比之異族聯軍,情形應該會好上很多。這點,有歷史上的三次聯合大戰為證。」

    講解到這裡,眾人自然已經完全明白了季良言之所指。

    說起來,其演講的內容核心也並非有多高明,通篇兩個概念,先論證異族的實力強橫,然後再詳細分析主動進擊的好處。大家只需將後一部分內容逆推一下,就能總結出龜縮防禦的種種弊端。

    「果然,悶頭發展是不行的,大工廠和小作坊,產出嚴重不平衡,而且短期內,我們無法與異族拉開質量差距。」

    「再堅固的城牆也不會被攻破,戰火延伸到自己家,怎麼算都是損失。」

    「嗯,我覺得以雪堡為節點,所構築的多點防區,這概念挺好。相互倚靠,形成網絡,這網絡可以警戒異族的大部隊動向,如果是少量,那就放進來剿滅,如果數量多啃不動,那就防守,呼喚其他雪堡的機動戰力來援。」……

    學生們議論紛紛,聽那話鋒,季良知道,他的言論算是被大多數人認可了。季良繼續補充道:「我覺得,我方選擇積極的進攻姿態,不僅是軍事層面做出的選擇,同時也有政治、經濟等方面的考量。相對安全區擴大了,商路更安全,加強了城鎮之間的物資流通。將觸角延伸到了城市遺跡,帶回來的盛世物資,極大的豐富了市場,生活相對而言舒適了不少,同時,民心也得以振奮。」

    「具體的細節表現可以說隨處可見,比如酒吧,這個行業可以說是隨著獵人和冒險者的出現才興起的,它帶動了一系列的產業發展。」

    「又比如說一些稱呼,以前城塞之外叫死地、叫鬼地,現在叫荒野,對比一下就會發現,這小小的不同反應的其實是一種心理狀態的變化,個人認為,能如此、是離不開政府的有意引導的。」

    「再比如這雪堡,它固然能殺敵,能拱衛北安,可消耗呢?為這些網絡運輸物資這不是成本?損毀修復不花錢?怪物不來這不是空耗?算算付出收益比,未必就划算,可還得干。大家聽著振奮啊,你看,我們父輩祖輩都得龜縮地下吧?現在我們有城塞了,而且在一步步擴大地盤,敵人都不怎麼來攻擊我們的後方了。我們的子嗣都可以重新上學學知識了。這就是進步,讓大家都感覺到的進步。穩定人心、積極發展。」

    季良最後總結道:「總體來講,戰略上我們要藐視敵人。這樣大家都積極進取,心裡負擔小,輕鬆愉快出效率。而戰術上我們要重視敵人。它們不是烏合之眾,我們得正視敵人、對其進行客觀評估,也要有將生存戰爭持續打下去的心理準備。」

    「個人認為,時間拖的越長,異族作為最適應這新環境者的優勢就會越不明顯,其文明底蘊相對薄弱的弊端就會逐漸體現,而我們正好相反,經濟復甦、科技發展,個體和群體素質全面提升,物資全面整合,戰爭武器不斷走下生產線……作為老牌文明的人類,擁有幾千年的文明史的基礎,其雄厚的一面將顯現,那時,我們將贏得種族戰爭的最終勝利。」

    「說的好!」許山帶頭鼓掌,這裡面自然是有幾分擁躉嫌疑的。

    其他學生也跟著鼓掌,還有人起哄般怪聲怪氣的叫了幾聲好,也算是借此狠狠的打下北軍大的臉。

    那尉官表情有些訕然,竭力表現出一副風度十足的樣子,道:「我收回之前有貶低之意的評論。季良同學能夠條理清晰、全面翔實的將目前北安一域的敵我態勢,以及我方採取的行動之意圖分析羅列,真的是出乎我的預料很多。我覺得季良同學的大局觀、軍事素養、都達到了一個很不錯的水平。這番即興的分析演講,都趕上北軍附畢業答辯的水準了,印象深刻!」

    尉官這番說辭,等於是當眾服軟了。一眾高校的學生們心中感覺舒坦,老師們也頗覺臉上有光,儘管季良還沒有上過一堂高校的課程,但他是高校一份子,這就夠了。

    曲終人散,季良成功的達成了自己的目的,當眾給自己長了臉。有趣的是,這北軍大的尉官在隨後的私下接觸中,頗顯大度的發出邀請:「高校畢業,直接、或者鍛煉1-2年,去北軍大深造,我可以當保薦人。」

    季良聽到這話,心中就是微微一動。作為北安及周邊地區最高等級的學府,一個小小尉官,可沒資格保薦誰進北軍大。

    果然,細聊之下,這位名叫高遠的尉官雖沒有之說,但季良還是通過其言談間的一些細節,推測出其背景深厚。

    有了這想法,季良措詞用句便越髮帶了幾分謹慎,他倒是沒打算攀龍附鳳,僅是想著能不能撈點實質性的好處。

    接觸時間短、沒有掌握足夠的信息,這高遠究竟是個什麼品性、季良還摸不太清楚。而且兩人認識的開端並不算好,所謂惺惺相惜、不打不相識之類的說法,,以季良一個遊戲宅的氣量格局,自然是不怎麼信的,甚至是想想都覺得身上一陣陣過電般酥麻。推己及人,換成他、季良自忖沒可能被當眾打臉、還能心中沒一點芥蒂。

    不過,即便有了這樣的認知,季良還是成功的邁出了很有些成長味道的一步:他厚著臉皮詢問高遠能不能給他搞張北軍大的聽課證。

    結果,高遠很痛快的答應了:「聽課證啊,沒問題!」

    這事過去後不久,高遠打了個電話,他在電話裡說:「我的工作,異常順利的完成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