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代漢

小說博覽 第262 向西!向西!再向西!(六) 文 / 傅戍己

    第262向西!向西!再向西!(六)皖縣歸我有

    居巢縣是皖縣東方門戶,劉偕未戰而逃,致使皖縣局勢瞬間嚴峻起來——///

    時局無奈,劉勳不得不向荊州信使告罪,提前結束接風酒宴。然而,劉勳腳步尚未遠離宴席,又有一人連滾帶爬驚慌撲來:「郡守,大事不妙,巢湖兵攻來了。」

    荊州信使額頭不由得緊蹙一團:「稟報緊急軍情還得三番兩次,廬江郡吏治也恁混亂,怪不得被巢湖兵輕易奪取臨湖、居巢兩縣。攤上廬江郡這樣盟友,荊州兵戰力最少折損三成。前途晦暗啊,我得當緊考校廬江兵真實戰力,急速回報荊州,令州牧早作打算。」

    覺察到荊州信使看輕廬江,劉勳不由得升起慚恨情緒,心底大罵屬下讓他丟了面子。劉勳臉皮緊繃,揮手令來人退下:「巢湖兵軍情,我已知之,你且退下吧。」

    「是!」郡吏雖覺疑惑,卻乖巧聽從命令退避一旁。

    荊州信使急行兩步追上劉勳:「荊揚兩州習俗不同,聯盟作戰勢必需要諸多籌備。郡守巡視城防時,請准許我尾隨同行,一觀廬江兵軍容。」

    劉勳急欲追回臉皮,淡笑答許荊州刺史要求,率領一干郡吏逕自前往東城門。為挽回廬江兵形象,劉勳一路緩行,向荊州信使重點介紹皖縣城防:「我早知巢湖賊兵有一天要攻來,所以廬江郡治所遷至皖縣之後,便著重建設城防。莫說蕭言只遣三萬兵攻來,就是十萬大兵雲集皖縣,沒有三年時間,他也別想攻陷皖縣。前任廬江太守陸季寧(陸康)抗命壽春,袁術遣孫策攻之,孫策苦攻兩年,方才僥倖建功。皖縣城防甚於陸季寧時十倍,又有荊州為外援,蕭言縱然圍攻三年,也別想建功。」

    荊州信使跟隨劉勳巡視東城門一圈,心底雖然對劉勳守城三年不屑,卻也認為皖縣足以穩守三月:「皖縣城防雖固,然人心混亂,可急戰不可久戰,三月之後必然內亂如麻,以致有人主動打開城門。不過皖縣能守三月,足矣,一旦荊州集結戰船擊潰巢湖水軍,皖縣之圍自然解除。而且,廬江強則荊州弱,廬江弱則荊州強,廬江兵戰力低下,豈非我荊州之福?州牧稱霸南中國之日,不遠矣!」

    沿著東城城牆走一圈,劉勳自覺一切無礙,便準備返回縣城中心,替荊州信使安排住所.前時向劉勳稟告軍情的郡吏,發現劉勳準備結束城防巡視,不由得站出來:「巢湖兵自南而來,卑職以為南城門與西城門才是重中之重,郡守不可小覷敵兵啊。」

    「有彭蠡澤萬船水軍,巢湖安敢……嗯,你說什麼,巢湖自南而來?」劉勳猛地扭頭望向郡吏。

    郡吏大感莫名其妙:「八月二十一日,巢湖水軍突襲皖水河口,河口戍卒兵少難抗,幾盡全滅。還是皖水河中游某亭亭長,白日縱馬河邊,僥倖發現巢湖前軍正在沿著皖水河,向皖縣攻來……」

    「滾!」郡吏話未說完,劉勳一腳將他踹飛。

    腦門青筋虯露,劉勳右手哆嗦著指向郡吏,半晌說不出話來:「你……」

    皖水河是長江支流,皖縣縣城即是背靠皖水河而建。皖縣河口距離皖縣縣城大約一百四十漢裡,巢湖倘若一路急行軍,只需要兩日就能攻到皖縣城下。皖水河口本是皖縣南面防禦重心之一,但是由於荊州、廬江兩地水軍集聚彭蠡澤,拉起一支戰船數目高達一萬艘的無敵水軍,也就因之放鬆皖縣河口防禦。甚至,劉勳未來也準備引誘蕭言攻佔皖水河口,沿著皖水河進逼皖縣,待巢湖兵圍攻皖縣**時分,兩劉聯軍再順江而下,封鎖皖水河口,全殲巢湖兵主力。預期計劃內皖水河口本來就是讓給巢湖的,但是劉勳萬萬沒有想到巢湖水軍竟然如此大膽,未等兩劉聯軍示弱,巢湖水軍已經率先攻佔皖水河口。

    正是想不到巢湖竟然敢無視兩劉聯軍萬艘戰船殺向皖水河口,劉勳才不經意間鬧出笑話,誤把郡吏稟告南面軍情當作重複居巢縣方面兵情。儘管鬧出尷尬笑話,但是在場眾人誰也沒有關心此事,而是全部將目光投向劉勳。劉勳掃視一圈,然後揮手吩咐道:「都去南城門和西城門,聚集戰兵,加緊城防,準備作戰。」

    待眾郡吏一一退散,荊州信使忽然嚴肅追問劉勳:「倘若巢湖兵今晚攻來,郡守可有信心守住皖縣?」

    「難!」劉勳咬牙切齒說道:「自八月初以來,皖縣城防重心全在東城門,南城門、西城門雖然防禦設施相對齊備,但是人員不足,只有六成希望擋住巢湖兵今日明日突襲。不過,只要擋住巢湖第一波突襲,皖縣即可無礙固守三年。」

    荊州信使想了想,說道:「眾所周知,長江沿岸之爭,自古以來就是水軍先行,水軍勝則步兵勝。無它,唯有長江沿岸水道密集,得水路者得糧道,有糧道才能持久作戰。巢湖之所以橫行淮南,亦是有賴昔日擊潰孫策水軍;我軍若想擊潰巢湖,也要率先擊潰巢湖水軍。皖縣重要,但是擊潰巢湖水軍更加重要。」

    「你是勸我放棄皖縣?巢湖兵即將重兵圍城,讓我放棄皖縣無異於向巢湖束手投降。」劉勳斜視荊州刺史。

    荊州信使搖頭說道:「我不是勸郡守放棄皖縣,而是說相比於皖縣,彭蠡澤水軍更加重要。廬江水軍不能沒有郡守,廬江郡不能沒有郡守,郡守受困皖縣事小,無法協調水軍作戰事大。當緊之下,還請郡守將皖縣委託屬從,然後選拔數十親信精騎,與我間道急速前往尋陽縣與江夏兵匯合。只要郡守安全無礙,縱然今日皖縣城陷,明日聯軍封鎖皖水河口時,皖縣亦將瞬間歸降廬江。」

    劉勳沉吟許久,期間面色數變,最終還是吐出一字:「好。」

    「既是如此,當斷不斷,反受其亂,郡守請立即隨我出城,遠走尋陽縣。」荊州信使繼續勸誘劉勳。

    ……

    建安四年八月二十二日,荊州信使剛來皖縣還沒有吃完接風洗塵宴,就匆匆護送廬江太守劉勳遠走尋陽縣。就這般,一萬六千名廬江兵的兩位統帥劉勳、劉偕,一個未戰先逃,另一個亦是未戰先逃。先前口口聲聲的寧死不退、三年堅守,尚未經戰火考驗,已經成為一句空話。

    ======

    劉勳單騎出逃尋陽縣後,皖縣城內局勢更加混亂。恰在當日傍晚,巢湖前驅抵達皖縣城下。

    率先抵達皖縣城外的巢湖先驅,是近衛軍第一校尉第一部尉甲字營尉,只有五百六十名戰兵。甲字營任務本來猶如斥候,主要負責刺探軍情以及剿殺敵軍斥候,為後續部隊提供安全警示。只是廬江郡驚懼已久,甲字營一路行來,當地亭長戍兵之流,要不遠遠避開,要不就地投降,可謂是望風而降。甲字營尉衝至皖縣城外,發現廬江兵全部龜縮皖縣縣城,城外竟然連斥候都沒有部署。甲字營尉不屑撇嘴,拍手聚集各聯隊隊正,笑道:「雖然廬江兵不歡迎咱們,咱們也得和他們打個招呼不是?」

    甲字營由於其斥候性質素來多配騎兵,甲字營尉遂集中所有騎兵,戰馬馬尾捆綁帶葉樹枝,分散衝向皖縣縣城。馬蹄狂奔,樹枝揚起滿天土塵,灰濛濛的向皖縣壓去。因時至傍晚,天色漸昏,皖縣南城門守卒望見滿天塵埃,下意識以為是巢湖兵大舉攻來,準備夜陷皖縣。皖縣守卒正因主官逃離而人心惶惶,此時瞧見巢湖兵即將攻城,更是恐懼不安,唯賴漢世條件夜戰攻城不易,他們才沒有一哄而散。然而,也是皖縣的不幸巢湖的萬幸,皖縣戍卒正在慶幸夜幕降臨時,南城門軍侯突然記起一事:「巢湖兵本來就是準備趁夜攻城吧?聽說巢湖賊首蕭言淮北擒殺呂布那一戰,就是趁夜攻城。下邳是大城,防禦不知強過皖縣多少倍,曹操數萬大軍連月苦攻不下,結果蕭言一夜就攻克了下邳。巢湖兵傍晚趕來,莫不是要再現一夜攻克下邳之局?」

    記起淮北傳來的風言風語,南城門守卒陡然色變。沉默許久,忽有一人說道:「依我說,咱們降了吧!這皖縣,太守大人都不要了,咱還拚個啥勁?拚死了一條命,也沒誰念咱的好。死不怕,但是稀里糊塗的死,不值啊。」

    話不說則已,一旦說起,瞬間激起守卒怨念。怨念越說越大,最後南城門軍侯拔劍斬斷一縷頭髮,大聲道:「去開城門,降了降了。說起來,蕭言與劉曄昔日來廬江投奔劉勳時,我還見過他一面呢。劉勳當時連個縣尉官職都不肯給人家,蕭言發達後能不恨他?本來就是劉勳和蕭言的私事,咱廬江人何苦給他陪葬。」

    於是,巢湖近衛軍區區一營尉,不動一刀一槍,愣是撬開了皖縣城門。由於皖縣為廬江郡郡守治所,極具象徵意義,甲字營馬尾拖樹枝的小聰明,後來被某些文人騷客大書特書,甚至最終竟然載錄正史,傳名後世。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