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代漢

草莽 第128 周瑜三封信(三) 文 / 傅戍己

    第128周瑜三封信(三)推罪於吉

    華佗說道:「救命藥內暗藏有毒藥。救命藥醫治將軍膚表創傷,而毒藥則侵蝕將軍五腑六髒。如若毒藥份量不變,將軍或可苟延殘喘至明年正月末;倘若期間加重毒藥份量……將軍性命,全在用毒人掌控之中。」

    毒藥?

    下毒!

    乍聞華佗診斷,孫策病床前屬將全部赫然變色,懷疑目光齊時盯向孫權:數十日來,孫策所用藥湯,全是孫權所熬;孫策所用藥粉,全是孫權所碾;孫策所用藥膏,全是孫權所塗……若是有人下毒,孫權豈能逃過懷疑。

    反觀孫權,則即時跪倒孫策床前,不斷以頭撞地,切聲辯解自己無辜,請孫策明察是非。

    俗話說,人走茶涼。三郡文官武將前時眼見孫策病逝即在眼前,紛紛宣佈效忠孫權這位孫策欽定繼承人。由於即將迎來孫權當政,無數非孫策核心部屬官吏,全都改以效忠孫權,重視孫權本人命令,輕視孫策這位將死之人命令——畢竟,人皆有私心,他們更加看重眼前利益。

    哪怕心中認定孫權毒殺孫策,也有許多文官武將堅定站在孫權背後,希望以此表達忠心,從而得到孫權重用。漢朝之前數百年的春秋戰國混亂時代,殺兄殺父奪權之事,並不罕見,只要能成功,就是勝利者。因是,連續數人出列,或說華佗惡意搬弄是非,或說孫權沒有下毒必要,或說外人陷害孫權,或說巢湖內奸設局……總之,他們堅定認為孫權是無辜的,希望孫策不要立即拿下孫權,從而攪亂三郡政局。

    簡而言之,孫權名義主持三郡政務數十日後,如今已經尾大不掉,孫策即便控訴孫權下毒殺兄,也別想輕鬆拿下孫權,改換他人為繼承人。

    孫策病床前約有二十餘人,其中出列為孫權說情者,有七八人,其餘十多人則皆沉默相待。孫策目光一一掠過二十餘人,轉首向華佗問道:「華先生,吾病尚能救否?」

    「能!」華佗給予肯定回答。

    孫策臉色頓時緩和:「華先生有幾成把握?」

    「九成!」

    孫策又問:「需要多少時日?」

    「短則一兩月,長則六七月,將軍即可完全康復。只是,將軍腑臟受損嚴重,再想戎馬倥傯,卻是大為不易。」華佗答道。

    孫策點頭:「那便煩請華先生全力為我救治。華先生請放心,只要我活一日,就沒有人敢來害你。」

    聞聽華佗有九成把握治好孫策,群屬不禁訝然萬分。類如孫策核心部屬,全部即時恭賀孫策康復在即,反觀原本支持孫權的那**人,則面色灰白,雙手略略顫抖:時機觀望錯誤,他們站錯隊了!

    孫權此時不過十六週歲,謀斷有限,根本不能夠服眾御下,其之所以團結一批親信黨羽,完全是因為孫策病逝在即。倘若孫策本人即將康復,江東三郡數萬步騎,誰會跟隨孫權抗逆孫策?連原本支持孫權的那些人,都不敢反抗孫策。

    因此,華佗一句孫策康復在即,使得孫權瞬間成為孤家寡人,再也沒有人敢替他說話。

    恰在此時,張昭前跨一步,出列為孫權求情:「孫奉義(孫權)如欲毒害將軍,則將軍早死也。藥渣摻毒之事,顯然是賊子從中攪局,圖謀離間孫氏親情,使三郡陷入混亂。敵欲使我亂,我則偏不能亂,懇請將軍以大局為重,非但不要降罪孫奉義,更當使孫奉義繼續熬藥、碾藥、嘗藥,以此向三郡郡民宣告:孫氏親情非區區二三賊子所能挑撥。」

    孫策點點頭,使人扶起孫權:「自家兄弟,豈能相疑?仲謀且好生替我主持郡政。」

    繼而,孫策又追問孫權:「藥中摻毒,顯然是醫者所為。替我揀藥醫師為誰?」

    孫權再次跪倒在地,伏首答道:「大兄藥單為琅邪於吉所列,大兄所用藥材為會稽董厝所揀。」

    「於吉?」孫策目露一絲寒光。

    略略沉思片刻,孫策再問孫權:「立精舍,燒香讀道術,製作符水,救治鄉民,習俗有類黃巾餘孽的那個於吉?」

    「正是!」孫權答道。

    孫策問:「董厝與於吉可有關係?」

    「董厝曾經從學於吉。昔日蕪湖救治大兄,便是董厝言大兄病重,非是凡醫所能救治,所以使人急速召喚於吉來為大兄配藥。於吉當時說大兄對其多有不滿,恐將不服精舍藥湯,所以要求我們為他稍作掩飾。彼時見於吉所配草藥生效,大兄病情漸漸稍緩,我們也就順從聽從於吉建議,向大兄隱瞞醫者究竟為誰。此時知曉藥水內藏毒藥,才知於吉毒辣陰謀。年幼無知,乃至為賊人所騙,懇請大兄治我死罪。」孫權再次向孫策求罪。

    孫策長歎一聲:「於吉手段極似張角,未來必使江左再生黃巾之亂。我早欲誅殺於吉,安定三郡,可惜諸將念及於吉超絕聲望,無故殺之,有害仁義,所以一拖再拖,乃至今日為其所害。此皆命也!」

    二十餘位屬官全部跪倒孫策床前:「前時為於吉所騙,乃至為其求情,懇請將軍恕我等愚昧之罪。今日知於吉有類張角,外施恩而內結黨羽,欲亂三郡,但請將軍法令,即時發令捕獲於吉。」

    孫策目光轉向虞翻:「子布(張昭)好仁,不愛殺傷,捕獲於吉問罪之事,就麻煩仲翔(虞翻)啦!」

    虞翻拱手接令:「摧毀淫祀,教化人心,本是我輩職責。」

    於是,毒殺孫策罪名,暫時歸罪於吉。

    虞翻集結一隊禁衛步騎,急速追捕於吉、董厝。

    虞翻輕鬆活捉到嫌疑最重的於吉,但是禁衛步騎捕捉另一位嫌疑人董厝時,卻愕然發現董厝業已懸樑自盡。畏罪自殺,懸樑自盡不算奇怪事,但是令虞翻心生竇疑的是,根據仵作驗屍,發現董厝懸樑自盡時辰在昨晚——也就是說,毒殺孫策尚未被華佗識別之前,董厝便已經提前自縊家中。虞翻再使人搜捕董厝家人,則果然得知:董厝家人昨天傍晚急速出城,不知所去。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