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代漢

草莽 第215 賜婚(完) 文 / 傅戍己

    第215賜婚(完)男兒豪傑,本當縱橫五湖四海,豈可貪戀巢湖一地?

    「南人與北人習性不同,願留守巢湖,替司空扼師江淮。」蕭言順勢婉拒曹操籠絡。

    「呵呵呵!」曹操突然暢笑起來。

    曹操含笑說道:「昔日兵敗滎陽,士卒潰散,吾遂與夏侯元讓(夏侯惇)遠行揚州,得募丹陽甲士數千人。丹陽兵為我起家精銳,巢湖與丹陽相鄰,習性如何,我豈能不知?」

    「啊?」蕭言細中有疏,卻是忘記曹操第一批精銳正是從揚州丹陽郡募集,此時不禁尷尬起來。

    蕭言再回頭觀望荀攸,果見荀攸亦是滿臉含笑,顯然荀攸適才提及戀鄉情結,是故意挖坑等蕭言跳。

    不等蕭言從尷尬中回復,曹操又犀利問道:「仲達能夠逆擊袁術,合攻呂布,顯然與我心意向同,有意輔助漢家中興許都。既是如此,仲達卻又為何不願留軍豫、兗?難道仲達懷疑我曹孟德假公濟私,假借漢室之名,行兼併之實,有意侵奪巢湖七縣兵權?」

    不意曹操道破心中憂慮,蕭言神情更加尷尬,只得繼續敷衍說道:「不曾這般想。司空漸次討定兗州、豫州、徐州,豈會在乎區區半個九江郡。」

    曹操順著蕭言口氣說道:「然也!兗州有八郡,豫州有六郡,徐州五郡,三州十九郡,郡郡不弱九江郡。抗逆袁紹,多一九江郡不算多,少一九江郡不算少,九江全郡尚且如此,何況仲達僅僅平定南九江郡?請仲達務必丟棄此類心思,許都不缺巢湖七縣,許都更不缺巢湖數十萬流民。」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許都缺的是仲達這般的當世霍驃騎(霍去病)。」

    「得九江,無助於許都抗逆袁紹;得仲達,許都卻能勇戰袁紹,攻陷鄴城。」

    「吾眼中只有仲達一人也!」

    荀攸順勢說道:「九江郡有十四縣,陳留郡有十七縣,則九江全郡尚不如陳留一地也!仲達為天生俊傑,自當追隨司空虎步黃淮,豈可苟安八百里巢湖?」

    曹操點頭讚許:「男兒豪傑,本當縱橫五湖四海,豈可貪戀巢湖一地?許都倘若有賢不能舉,有才不能任,使仲達裹足巢湖微末之地,何談中興漢室,剿滅袁紹亂黨?」

    荀攸見蕭言依然遲疑,又加重砝碼:「蕭揚武能文能武,上馬可為將,下馬可為相,不僅能夠百戰百勝,更能一年興建巢湖,濟命無數流民。八百里巢湖尚且如此,遑論中原肥沃之地?統軍之餘,還請司空准許蕭揚武獨領一郡,為許都籌糧籌錢。」

    曹操即時點頭應諾:「吾亦有此意。」

    曹操斟酌一番,仰首凝視蕭言:「仲達倘若選擇留守許都,吾心意有二。」

    「倘若仲達有意對陣袁紹,吾當上表天子,表仲達為陳留太守,監軍東郡、濟陰郡,替許都鎮戍兗州。」

    「倘若仲達眷戀巢湖七縣,吾當上表天子,表仲達為汝南太守,監軍汝南、沛郡、九江郡、廬江郡,替許都鎮戍汝淮,抵禦張繡、劉表、袁術逆賊。」

    陳留太守!

    汝南太守!

    蕭言不禁冷吸一口氣:曹操開出的價碼好高!

    案,歷史典冊所載漢末戶籍:

    九江郡,下轄十四縣,在冊納稅人口約四十三萬。

    陳留郡,下轄十七縣,在冊納稅人口約八十七萬。

    汝南郡,下轄三十七縣,在冊納稅人口約二百一十七萬。

    陳留郡納稅戶籍是九江郡兩倍,汝南郡納稅戶籍是九江郡五倍。

    而巢湖七縣,雄霸南九江郡,則可以等同半個九江郡。也即是說,陳留郡納稅戶籍是巢湖四倍,汝南郡納稅戶籍是巢湖十倍。

    漢末是農業社會,無論軍事還是經濟,皆依靠龐大人口基礎。袁紹只能以能夠稱雄天下,無人不懼,不正是因為其下轄幽州、并州、冀州、青州等四地,實力極其雄厚嗎?尤其,蕭言倘若入職汝南,監軍汝南、沛郡、九江郡、廬江郡,簡直可以立時集結數萬強軍,與巢湖裡應外合,徹底粉碎壽春袁術勢力、舒縣劉勳勢力,將汝南郡、沛郡、廬江郡、九江郡,與八百里巢湖基業整合為一體。

    不能不說,曹操今日開出的價碼極高、極高!

    蕭言心中感慨:「原來曹操不是不重視我,而是極其重視我。」

    感慨間,蕭言突然心神一動,明白曹操為何如此大方:今日的曹操尚不是十年後的曹操。

    袁紹強敵即將來攻,曹操取勝希望渺茫,只是曹操不願赴呂布後塵,所以才會堅決選擇抗戰。曹操如今後退無路,不得不戰,猶如困獸之鬥——對於曹操來說,汝南郡也好,九江郡也好,徐州也好,都是虛幻存在,唯有聯合一切能夠集結的力量,粉碎袁紹進駐許都,才是曹操真正所求。

    曹操囚禁馬騰、張燕之類軍閥,全都在他徹底擊敗袁紹之後。

    擊敗袁紹強敵之前,曹操侵奪巢湖七縣,非但無益許都危局,更使周圍軍閥反感其人。

    擊敗袁紹強敵之前,曹操連塚中枯骨的袁術都不願費心征討,遑論江北的八百里巢湖?

    蕭言瞬間了然曹操心意:無論後來如何,曹操此時是真心拉攏蕭言。而且,曹操極力拉攏蕭言的目的,不是貪戀巢湖七縣地盤,而是相中巢湖兵無與倫比的戰鬥力。

    馬踏葛嶧山,可視為僥倖;南城積累戰勳,可視為陳宮挑撥;但是夜陷下邳呢?再說運氣,那麼數萬精銳戰卒圍攻下邳四十餘日,怎麼沒有其他人運氣呀!

    確定夜陷下邳是巢湖兵戰力體現,回頭再視蕭言先前戰功,誰敢再說蕭言僥倖?

    無名小卒驟然出名,無數人紛紛質疑,說他運氣使然;待無名小卒功成名就,眾人必將扭轉輿論,誇讚他少年已有崢嶸之像!

    面對曹操極其重視,蕭言又該如何取捨呢?

    就勢投歸曹操,北征袁紹,成為凌駕於徐晃、張遼之上的第六子良將?

    無視曹操誘惑,堅決回返巢湖,或坐以待斃,或圖謀取代孫吳霸業?

    立足汝南,連勢汝淮,趁官渡之戰,搖身一變,或取代曹操成為漢家周公,或學曹丕篡漢自立?

    三條路,三條不同抉擇。

    ……

    三岔口前,蕭言猶豫重重。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