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代漢

草莽 第214 賜婚(十三) 文 / 傅戍己

    第214賜婚(十三)當應直取幽冀,一問袁紹頭顱幾斤沉!

    何氏本家,原在兗州任城郡樊縣。

    何昌父親為何休。何休,字邵公,孝靈皇帝時名動京師,曾與東海大儒鄭玄鄭康成齊名並稱。

    何休雖有高才,其子何昌的才識,遠遠不如他。所以,待光和五年何休病逝後,何氏門第陡然衰落,為維持何氏富貴,何昌斷然借助何璇父親一脈,攀附於即將興盛的何進勢力。然而,成也何進,敗也何進,伴隨何進授首嘉德殿,何昌只能遷家避難,遠逃淮南。

    何昌與何璇父親遠來淮南,隱姓埋名,就食方井村數十月。何璇父親本是何進支脈,小戶出身,不堪何進敗亡打擊,故欲就勢安家成德縣。反觀何昌,則漸漸聯絡一些何休故友,試圖東山再起,重建何氏門第。由是,借助何璇父親病逝契機,何昌即時遠走廬江,先住六安縣,再遷灊縣,不但日益輕視庶民蕭家,連帶何氏支脈何璇也不願過多理會。

    尤其是何昌妻子柴氏,嫌棄蕭十一無文無武,堅決反對這門親事。待其聞聽蕭十一離家出走做遊俠,柴氏即時遣人送來悔婚書,徹底擯棄蕭、何聯姻,重新為女兒選取良家。

    蕭言魂穿漢末,儘管腦海裡存有何氏記憶,但是由於何氏悔婚業已三年,他也自然不願自討沒趣。直至蕭言興盛巢湖,偶然使人追蹤蕭、何兩家舊怨,卻意外得來消息:柴氏當年雖然遞來悔婚書,但是何昌卻沒有正式宣佈悔婚,而何蓁如今更是待字閨中,不曾許配他人——很顯然,何蓁、蕭十一婚約糾纏,並非蕭言想像中那樣簡單。

    當然,蕭十一是蕭十一,蕭言是蕭言。

    蕭言入駐巢湖後,先傾慕陳洛兒,再愛戀袁茉兒,卻是根本無暇再糾結瑣碎婚約。

    也是今日面對曹操.逼婚困境,蕭言才不得不把何蓁高高舉起,化作擋箭牌。

    何蓁這塊擋箭牌,或許不能婉拒曹操提婚,卻無疑能夠為蕭言贏取一定緩衝時間。

    閒話暫且不提。

    「妻家姓何。」有陳登提醒在前,蕭言從容回絕曹操提婚。

    曹操、荀攸、夏侯淵面面相覷,萬萬沒有想到蕭言如此應招。曹操反應迅捷,即時追問蕭言:「哪一地何氏,怎卻不曾聽過仲達提及?」

    「是廬江灊縣何氏,祖籍本在兗州任城郡,為前諫議大夫何休何邵公之孫女。」蕭言答道。

    曹操愈加吃驚,心想:「蕭言如此氣定神閒,難道不是誆騙我,而是他真有婚約在身?」

    荀攸及時化作活字典,為曹操介紹何休為誰:「何邵公從師羊弼,善公羊學,遠近知名。孝靈皇帝時,京師群儒,呼鄭玄為『經神』,呼何休為『學海』。」

    記起何休為誰,曹操又冷吸一口氣,使一腔提婚心思順時堵在咽喉。曹操動動嘴唇,卻不知該如何繼續話題,只好將目光投向荀攸,示意荀攸另辟新徑,打開局面。荀攸首先試探問道:「蕭揚武(將軍)與何氏婚期定在何年何月?」

    「婚期尚未定下。」蕭言答道。

    稍稍沉默片刻,荀攸決定快刀斬亂麻,直指問題中心所在:「自孝靈皇帝以來,漢家多難,先有十常侍亂政,後有董卓焚燒兩京,幸得司空臨危輔助,漢室才得以再立許都。然則,未等許縣萬事初定,袁紹忽又虎視眈眈,怕是待其剿滅公孫瓚,袁紹第二日便將率軍來攻許都。」

    「漢室存亡,只在瞬息!」

    「西有張繡,東有呂布,南有袁術、劉表,皆是賊子心性,欲借袁紹強軍,分食漢家屍骨。幸得蕭揚武強軍突襲,夜陷下邳,司空得以如期剿殺呂布,暫穩徐州。蕭揚武非但為司空福將,亦是漢家福將也!」

    「適逢漢室危亡之際,司空有意使蕭揚武留兵豫、兗,或屯兵豫州,抗拒袁術、劉表、張繡;或入駐兗州,北退袁紹。蕭揚武可願全力相助司空,使周公偉業再現本朝?」

    不意荀攸越過聯姻問題,直接吐露拉攏心意,蕭言立時進退維谷,不知該如何回答。

    曹操順著荀攸語氣說道:「誠如公達所說,仲達可願助我逆擊袁紹,安保漢家江山?若能得仲達鼎立相助,袁紹雖有四州之地,又何足為慮!」

    蕭言委婉拒絕曹操:「誠然,地不分南北,年不分老幼,皆有安保漢家江山之責。然則,下官在巢湖,近能剿滅袁術,斬斷袁氏一臂;遠能增兵陳留,與司空合戰黃汴水渠。是以,下官在巢湖亦能相助司空也!」

    「殺雞焉用宰牛刀!」曹操拂袖背手,緩聲說道:「東楚孫策,假父之名,今遇刺蕪湖,基業分崩可待;壽春袁術,三戰三敗,猶如塚中枯骨,覆亡在即;荊州劉表,割據本州,投鼠忌器,暮靄沉沉。此等碌碌群雞,焉用仲達宰牛巨刀!江淮時局,庸將即可為之,似仲達這般沙場豪傑,當應直取幽冀,一問袁紹頭顱幾斤沉!」

    聞聽曹操評價孫策、袁術、劉表,說孫策假父之名,說袁術塚中枯骨,說劉表投鼠忌器,蕭言頓時心生怪異感覺:「難道這是屬於我的『煮酒論英雄』,曹操不會再蹦出一句『今天下英雄,惟校尉與操耳』吧?」

    吐槽曹操自視甚高之餘,蕭言又苦苦思索拖延良策:「曹操勢強,雄兵數萬,非我巢湖能比,如何使其目光暫時從巢湖移去呢?」

    恰在此時,荀攸突然說道:「蕭揚武面顯猶豫,是否受制於戀鄉情結,不願北來?」

    聞及荀攸提起戀鄉,蕭言順勢展開話題:「誠如荀軍師所說,巢湖地在江南,時令溫暖,巢湖兵卒是以不耐北方苦寒。下邳冬風已使無數巢湖兵手生凍瘡,況乎幽州、冀州氣候?怕是巢湖兵初至冀州,便紛紛病倒臥床,非但無益於戰陣,更將成為司空累贅。南人與北人生活習性不同,還請司空體諒。」

    PS:算不算大名鼎鼎退婚流?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