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代漢

草莽 第168 戰呂布(一) 文 / 傅戍己

    第168戰呂布(一)躍馬向東行

    袁術姐姐嫁於楊彪為妻,袁茉兒是楊彪侄女,而欲娶妻袁茉兒的蕭言,自然即是楊彪侄女婿。

    楊彪楊文先,蕭言其實腦海裡有他印象。

    後世共和國和諧年間,中學語文教材曾摘選一篇三國演義為課文,名曰《楊修之死》。文中,楊修因「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取禍曹操,以致頭懸轅門,在億萬學子腦海裡留下深刻印象。再不懂三國歷史之人,也不免因為這篇課文記住楊修楊德祖。

    以雞肋之說聞名後世的楊修楊德祖,其父便是楊彪楊文先。

    換句話說,也即是:袁茉兒喊楊修為表哥,蕭言喊楊修為表舅。

    蕭言前時雖然知曉三國有楊修這號人物,卻沒有想到這位雞肋楊修,原來還是他蕭言表舅——楊修這位表舅未來倒霉樣兒,簡直絕似他岳父袁術。

    因被朱竹點明親戚網絡,蕭言心底不禁暗自咂舌:「果然是袁氏高門,隨便來位表舅,就是大名鼎鼎的雞肋楊修。嘖嘖,有時間問問袁茉兒都有哪幾家名門親戚,看我還能連上幾位三國名人。也是我幸運,曹操極其忌諱弘農楊氏,楊彪現在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楊修未來也因東西曹之爭取禍曹氏。否然,楊彪說不定還敢當眾將我拿下,罵我強娶袁茉兒呢。」

    感慨楊彪、楊修一番,蕭言忽然發覺問題,不禁抬起下巴追向朱竹:「不對啊,無論周叔父還是我那位姨舅,他們好像都在許都侍奉漢天子好吧?我率兵北征呂布,是去下邳,不是去許都,怎麼替公瑾{周瑜}送信?」

    「沒有錯。我家周郎說,十一郎既去下邳,必走許都。兩封書信由十一郎來送,再好不過。」朱竹說。

    既去下邳,必走許都?蕭言搖搖頭,心中並不相信周瑜言之鑿鑿的推斷。

    蕭言復將兩封書信遞還朱竹:「怕是公瑾誤會,此次北征呂布,前往許都拜見漢天子幾率,絕不會超過百分之一。送信之事,公瑾還是另尋他人吧!」

    「百分之一幾率,也是希望不是?兩封書信都是應酬言辭,沒甚重要的。我家周郎說啦,十一郎能送到固然是好,不能送到也沒關係。」朱竹笑著推回兩封薄紙書信。

    見朱竹如此說,蕭言只好收下:「那好,如果真有機會走訪許都,定將兩封書信交付周叔父以及我那位便宜姨舅。」

    兩封書信轉交蕭言,朱竹隨即揮手告辭離去:「十一郎,一路走好,早去早回啊!」

    蕭言手捏書信,目光遙望周瑜住處,一縷皺紋悄然爬向眼角:似周瑜這般智士,自然絕不會無故委託蕭言送信周忠、楊彪。那麼,周瑜托朱竹轉贈來的兩封書信,到底有何用意?

    細細觀察,蕭言發覺兩封書信皆未封口,信紙隨時可以抽出閱覽。周瑜如此遞信,顯然是告訴蕭言:信紙內容任你檢查,絕無相害巢湖之意。

    但是,誠如前面所說,周瑜不會無故委託蕭言送信,那周瑜真正用意為何?

    蕭言想不明白。

    既然看不透周瑜真心,那就索性先將兩封書信擱置一邊。想了想,蕭言將兩封書信塞入懷間,逕自去見陳矯:「勞煩陳功曹留住巢湖近十日,今日才能援兵廣陵,實在抱歉。」

    「當不得,當不得。校尉能於十日之內,集結千名悍戰北府兵,迅捷遠甚廣陵。」陳矯或真或假反誇巢湖兵。

    ======

    於是:

    九月十二日,蕭言為主,太史慈為副,合計將帥千名北府兵,搖船施水河,揮師東進。

    九月十四日,蕭言率千名巢湖兵,入駐合肥縣。

    入駐合肥縣城當然傍晚,東城廣陵郡兵傳來一條意料之中的壞消息:高順、張遼兩將,攻陷小沛。劉備勢弱,不得不攜若干親信,狼狽向西逃竄,其妻子家眷盡為呂佈兵所擄。

    蕭言熟知歷史,曉得劉備軍敗是正常,守住小沛才是不正常,心情自然不會因此條軍情稍起波瀾。反觀陳矯,則因劉備兵敗憂心忡忡,眉頭緊蹙一團,乍看起來貌似鎮定,其實卻心急如火,恨不得立即回返廣陵,拜見陳登。

    覺察到陳矯焦急情緒,蕭言假意自責說道:「唉,也是我巢湖勢弱,花費十日才勉強集結戰兵千人。我若能在陳功曹來訪巢湖之日,立即率兵急攻下邳,遷至下邳一部分兵力,劉玄德也不至於孤軍奮戰如斯。」

    「小沛兵敗,只能歎呂佈兵勇,惜劉玄德時運不濟,無關巢湖事也。校尉雖然仁心寬厚,卻也不可萬事攔在己身,未責人錯,先責己慢。」陳矯善意回勸蕭言。

    由於蕭言應諾合兵廣陵,雙方並無爭執矛盾,臉面尚好。且,又因為曉得陳矯、陳騫父子厲害,蕭言始終對陳矯禮遇有加,未曾故意為難他一次。有鑒於此,陳矯對蕭言印象極佳,日漸高看蕭言,不曾輕賤視蕭言為湖匪山賊。

    卻是望族與庶族雖有門戶之別,但是彼此交往時,無疑更注重彼此氣度。似陳矯這般人,他寧願結交一位形象宛若士族的庶民,也不願結交以為形象渾似流痞的高門子弟。當然,陳矯若是碰見類似後世南朝蕭齊時期的紀僧真,出身庶族,門第未建,卻又偏偏哀求蕭齊世祖皇帝蕭賾補他入士籍,那麼任憑紀僧真再儒雅有士風,陳矯也會百分之百鄙棄其人:高門望族,數百年綿延傳承,豈是你哀求能哀求來的?不知進退,毫無自知之明。

    閒話暫且不提。

    由於蕭言早知未來時勢衍變,所以雖知劉備兵敗小沛,卻依舊平心靜氣向東城縣進發。

    陳矯看不懂蕭言心意,試探問道:「曹操援兵未來,劉備業已倉猝潰敗,合攻下邳之事,或將成為水中花井中月。校尉緣何神情不變,繼續進軍東城?」

    蕭言笑道:「昔日陳功曹來訪巢湖,不是曾與我說:沛縣地在三州之間,扼守水陸要道,牽一髮而動全身,曹操必然不會容許呂布侵奪。夏侯惇雖敗,曹操主力必然更將捲土重來,逆擊呂布?合攻呂布,曹操兵為主力。劉玄德今日雖敗走沛縣,我又有何懼之有?」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