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代漢

草莽 第132 合盟陳登(上) 文 / 傅戍己

    第132合盟陳登(上)

    壽春、成德、巢湖,一馬平川,無險可守。當袁術數萬大軍攻來時,巢湖三軍唯有以血肉之軀相抗。

    倘若巢湖、壽春交兵,無疑是人多勢眾的袁術,更具有優勢。尤其,即便巢湖僥倖擊退袁術,孫策隨時可能入駐歷陽、牛渚,自背後狠狠.插巢湖一刀。巢湖兩縣,皆是流民城鎮,向心力極弱,一旦兵敗,巢湖基業必將瞬間瓦解,而蕭言也將隨之化作喪家之犬。

    單是孫策來,還可依仗水軍攔截;袁術、孫策十萬步騎合擊,巢湖又將如何面對?

    遙聞袁術即將攻來,巢湖兵將紛紛神情凝重,壓力頓生。

    新建三軍可否抵禦袁術、孫策夾擊?

    倘若巢湖陷入危境,廬江劉勳會不會再橫插一腿?

    若是局勢朝最壞方向發展,劉勳、孫策、袁術三麵包夾巢湖,饒是巢湖四千戰卒人人皆是鋼鐵戰士,也必將被袁術、孫策、劉勳絞殺殆盡。

    幸好,自從蕭言為孫策誆騙,致使太史慈兵敗春谷之後,巢湖斥候警戒力度增強數倍,袁術大本營壽春由於是巢湖間諜攻略要點,也因之受益。壽春政局劇烈動盪,士氣低落,群臣各起異心,空門大開,袁術剛剛外遣軍令,使數縣屯兵集聚成德縣,便被巢湖斥候、間諜捕捉到蛛絲馬跡,急速回報太史慈,傳訊給蕭言。也即是說,此番巢湖、壽春對撞,蕭言唯一的優勢,便是提前知曉袁術攻擊方向,不至於毫無防備被袁術攻陷望洛縣防線。

    然則,在絕對實力面前,一切陰謀詭計都是浮雲。即便蕭言知曉袁術即將來攻,又能如何?

    巢湖又不能在巢湖北部變出一道鋼鐵長城,抵禦袁術侵襲!

    蕭言苦思許久,始終未能想出破局之策,只得向眾巢湖兵將集思廣益:「大家都說說,巢湖如何才能擊退袁術?」

    眾兵將面面相覷,無奈苦笑,尤其是太史慈舊時屬將,更是垂頭喪氣:他們若是能想出以少勝多的完美反擊策略,就不會有春谷兵敗!

    許久,楚永率先遲疑道出心中所思:「能否誘敵深入,決戰於巢湖水上?袁術步騎雖多,卻無舟楫水戰,我們如果揚長避短,棄陸地不利地形,改以水軍扼守巢湖,未必不能拖垮袁術。」

    誘敵深入,水戰致勝?

    楚永建議為眾人打開一條思路,令人不禁想起巢湖鄭寶年代。

    鄭寶時代,孫策駐兵歷陽,曾遣別部千餘戰兵,破擊鄭寶,入駐巢湖。然則,面對孫策強軍,鄭寶化整為零,藏於蘆葦之間,零散偷襲孫策兵,最終迫使孫策不得不放棄兼併巢湖心思,提前撤去兵馬。鄭寶能用誘敵深入之策,迫使孫策退兵,巢湖能不能效仿此計,騷擾袁術,最終迫使袁術退兵?

    然則,蕭言卻首先搖頭,否決楚永建議,說道:「誠然,袁術進軍巢湖,意在獲取谷糧軍備。然而,我若退避巢湖,借水作戰,袁術必然放兵抄略巢湖,揚長而去,雖不損巢湖戰兵性命,卻也摧毀巢湖存在根基。巢湖所聚,儘是淮北流民,唯因巢湖安穩,方才皈依校尉府,為我效命。巢湖校尉府若不能護佑巢湖田野房產,流民必將因之失望,心生他遷之意。真若如此,即便最終迫使袁術退兵,又有何用?屆時,巢湖必然零零散散,再難一統!昔日鄭寶未能凝聚巢湖人心,便是因此。」

    又是沉默許久,太史慈神情凝重,沉聲發表自己意見:「合肥為江淮要衝,兵家必爭,自古便是百戰之地。合肥為百戰之地,而巢湖是南方進取合肥必經之路,亦是壽春進攻南方的畢竟之路,非雄霸一方者,不可久守巢湖。即便今日袁術不來攻,明日孫策也必將日日進攻,不給巢湖一丁點喘息時間。竊以為,以巢湖一地,對抗袁術、孫策兩大江淮強敵,殊為不智。倘若堅守巢湖,非但今日危機難解,明日必將無限重複此類危機。」

    蕭言眉頭一挑:「子義意思是?」

    太史慈半拳擊桌,一字一句說道:「壯士扼腕,斷臂求生!」

    「斷臂求生?」蕭言不解。

    太史慈詳細詮釋道:「巢湖既不可守,那便索性不守。趁袁術集結兵馬,搶掠巢湖財貨之際,我們總帥四千戰兵,斜插廬江,挺進大別山,直走汝南郡,攜軍歸順曹操。樹挪死,人挪活,既然巢湖地處群狼覬覦之間,難得安穩,校尉何不遠走汝南,歸順曹操,一償夙願。汝南西界有陽安都尉李通,麾下亦有戰兵無數,我若求援李通,必可安全抵達汝南,拜謁曹操。」

    聞聽太史慈此語,眾兵將齊時色變,沉思片刻,又紛紛色動。畢竟,南有孫策,西有劉勳,北有袁術,巢湖四方皆是強敵,待在此地,委實不是長久之策。既然巢湖樹漢旗,拜許都,何不就勢遠走,安穩求活?

    聞聽太史慈建議,蕭言很是失望,既失望太史慈沒有赴戰之心,也對自己眼光失望:單憑巢湖百戰之地,或許根本無法經營一股可靠勢力,似太史慈之輩,竟然也是沒有丁點自信,未戰先逃。巢湖危地,不能給人安全感啊!

    繼而蕭言又遙想元末明初,彼時巢湖三將之所以能夠建功,還不是朱元璋的根基就在淮南?巢湖三將之所以選擇歸順朱元璋,還不是因為巢湖局限太小,難成大事,只能成為其他勢力的點綴?巢湖三將不歸順朱元璋,必然人為其所殺,地為其所兼併!

    「看來,孤單經營巢湖,本就是一個錯誤!欲守巢湖,必須掛靠強大勢力才行!」蕭言喃喃自語。

    只是,縱然是錯誤,蕭言又豈能說放下就放下?

    蕭言花費多少心血,才將巢湖經營成今天局面?尤其,倘若放棄巢湖兩縣十餘萬流民,蕭言攜軍歸順曹操時,和一群流寇有什麼區別?

    不甘心,不甘心承認失敗,不甘心放手巢湖。

    忽然之間,蕭言再次想起陳登,眼光陡然一亮:「如是巢湖合盟廣陵太守陳登,諸位可有信心擊退袁術?」

    太史慈先是一怔,繼而質疑道:「壽春間諜言呂布或將和好袁術,陳登是呂布麾下,自當與呂布連氣同聲,豈會與我巢湖合盟?」

    「子義且莫質疑,但說巢湖如果合盟廣陵,你可有信心擊退袁術?」蕭言說道。

    太史慈稍稍斟酌一番,問道:「大概合盟到什麼程度?」

    「猶若昔日丹陽、巢湖合盟。」蕭言說道。

    太史慈點點頭,說道:「真若如此,巢湖未必不可與袁術、孫策一戰。巢湖地孤無恃,四方受困,我才說其為棄地。真若能合盟陳登,未必不可一一兼併合肥、浚遒、全椒、阜陵、歷陽等縣,與陳登連勢一體,稱雄淮南,共同防禦長江,共同抵禦袁術侵襲。只是,校尉真有信心說服陳登合盟?」

    聞聽太史慈肯定回答,蕭言長舒一口氣,笑道:「百分之百信心!」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