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代漢

草莽 第112 火燒黃蓋(下) 文 / 傅戍己

    第112火燒黃蓋(下)

    巢湖水軍順江而下,編隊作戰,前列是三百艘遊艇,每艘遊艇載櫓槳手三人,戰兵一人,戰兵手擎火炬,戰船後綴火船。三百艘遊艇,分為四行,前兩行八十艘,後兩行七十艘,總體成棋形方陣。

    其次是十二艘新式樓船,空餘中央,兩側各分六艘,齊列並行,每艘樓船前後左右,稜形集結二十艘走舸護衛。每艘樓船,上載九斤火砲六架,強弓手二十人,強弩手三十人,其他戰兵四十人。

    再次是四百艘蒙沖方陣,集聚中央,團簇一起,橫列十艘,縱深四十艘。蒙沖所載戰卒,清一色人手一桿梨花標槍。

    而後是三十艘樓船,梅花狀佈局,為中軍所在。樓船佈局,與漢世標準樓船佈局等同。

    最後是五百餘艘走舸,清晰分為五列,彼此間隔大量水域。走舸半載戰兵,或舉弩,或持撩鉤,或持標鐵,或持長短兵刃。

    其間,更有兩百艘遊艇,滿載六名櫓槳手,傳令官兩人,奔馳戰場,傳遞將命,聯絡軍情。

    巢湖近兩千艘戰船,綿延千數米,浩浩蕩蕩,碾向黃蓋。

    船矮則目短,黃蓋是以不能盡觀巢湖軍情。瞧見巢湖前軍為三百艘遊艇和十二艘樓船,黃蓋不禁哈哈大笑:「果然是濫竽充數,巢湖船隻看似雖多,卻儘是遊艇小船,不堪衝撞!傳我軍令,全軍靜伏,待敵船行至一百步內,再發起衝鋒,一舉聚殲來敵。」

    隨著巢湖水軍漸行漸近,前軍斥候發現遊艇所載戰兵,竟然人人手擎火炬,立即向黃蓋傳遞警訊:「巢湖水賊或行火攻之計。」

    黃蓋處驚不亂,一邊吩咐後軍小船分散,一邊安撫諸校尉:「長江水域寬敞,我軍又只有戰船三百艘,躲避靈活,不虞火攻。縱然巢湖水賊放來三千艘火船,也無損我軍兵威。」

    水戰火攻,除非敵船靜止不動,否然,火攻之策,一般只能充作輔助,而不能倚為決定利器。似吳魏交戰,但凡吳國火攻建功,多是因為曹魏集結船隻,鐵鎖攔江,難以躲避。正是因此,雖見巢湖水軍放船來攻,黃蓋卻渾然不懼,坦然面對。在黃蓋看來,倘若巢湖火船較少,或避過,或搗沉,如此而已;倘若巢湖所放火船較多,他便順流而下,避入中江,然後掉頭再殺巢湖水軍回馬槍。畢竟,火船不可能應有盡有,遍佈長江的火船,巢湖能積攢一批,卻不可能積攢第二批。

    巢湖四行三百艘遊艇,依次解開繩索,引燃火船,偏至江邊,掉頭逆行,為後軍讓路。

    不過,三百艘火船雖然來勢洶洶,在黃蓋眼中,卻只能勉強算是騷擾:三百艘小型火船,分佈在數千米寬闊江面,殺傷力極其有限。黃蓋一邊穩住主軍,一邊傳達最新指令:「弓弩手預備,長兵器警戒,水手鎮靜不動,短兵器更換標鐵、長櫓,搗沉一切靠近火船。」

    巢湖水軍不宣而戰,縱火侵擾,顯然是敵軍而非盟友。黃蓋心道:「既然是敵軍,那我就該毫不留情,一舉摧毀巢湖水軍主力,使其不能再度為禍。」

    巢湖三百遊艇引燃火船,閃避長江兩側。與此同時,四百艘蒙沖加速前進,及時填補遊艇留下空缺,而十二艘樓船則早在遊艇放置火船之前,調轉方向,使六架九斤火砲對準黃蓋水軍樓船。待黃蓋樓船進入九斤火砲射程之內,三十名青壯立即拖曳起三十根長繩,為九斤火砲力矩蓄力。比起後世真正火炮,發石機極其不便,比如巢湖樓船所載九斤火砲,便便需要三十名青壯一起用力拖曳,才能將火球投擲八十步遠。巢湖新式樓船,搭設六架九斤火砲,單為保證順利發射,便需要常備一百八十名青壯,和十數位戰兵負責調整方向。好在,巢湖勢單力薄,所有拖曳火砲繩索的青壯,都是蕭言強行徵調流民,而非浪費巢湖戰兵拉縴。

    楚永將旗揮動,十二艘新式樓船試砲蓄力;楚永將旗下切,十二架九斤火砲依次發射引火球,獲取模糊數據。九斤火砲純碎使用人力蓄力,誤差之大,可想而知,十二發引火球,其中十一發,毫無懸念掉落水中,僅有一發,僥倖命中黃蓋水軍樓船。也是巢湖水軍幸運,十二發石砲命中一發,但是就這一發引火球,卻偏偏命中黃蓋主船。

    「砰!」

    火球砸在甲板,繼而向前彈起,狠狠撞向黃蓋一名親兵胸膛。九斤火砲雖然僅有九斤,但其威力,又豈是人力能抗?伴隨一口心頭鮮血,黃蓋這名親兵順勢被引火球輕鬆撞飛,其本人也瞬間陷入昏迷,僅存一絲呼吸。

    如此,十二架九斤石砲歷史性第一輪試砲,戰果如下:

    發射:12顆(引火球)。

    命中:1顆(引火球)。

    擊斃:0人。

    擊傷:1人。

    黃蓋主船變局,將所有人大駭一跳,沒有想到巢湖水軍還有這種招數。好在黃蓋自有大將風度,泰山崩於前而面不改色,略略就近掃視一眼引火球,平淡說道:「應是巢湖水賊貪戀拋石機威力,將其架至樓船,用以發射磚石。舟船散亂,拋石機又發射緩慢,且極難命中,未等其發射四五輪,我軍便已攻克其船。大家不必過於擔心。」

    孰料,黃蓋話未落音,各樓船其他五架九斤火砲,業已調整方向,再度發射六十顆毒火球,呼嘯奔向黃蓋水軍。得益於遊艇前時所放三百艘火船,這一輪六十顆毒火球超常發揮功效,足足「命中」十顆。只是所謂的「命中」,其中有六顆是砸在火船上,一顆是偶然砸在蒙衝上,僅有三顆真正命中目標樓船。

    九斤火砲第一次在漢末三國面世,戰果如下:

    發射:60顆(毒火球)。

    命中:3顆(毒火球)。

    擊斃:1人。

    擊傷:未知。

    雖然六十顆毒火球,才命中三顆,然而或許是命運之神站在巢湖一側,其中一顆毒火球,不但再次命中黃蓋主船,而且落點恰好就在黃蓋半步之外。

    毒火球與引火球不同,當砸在黃蓋身前時,立時因為劇烈撞擊而發生微爆炸——不是火藥那種爆炸,更類似於火種撞碎,星火四濺。

    「轟!」

    黑煙伴隨火星,噴濺黃蓋一身,鎧甲頭盔覆蓋處還好,但是黃蓋裸露在外的臉頰,頓時成為四濺火星犧牲品。饒是黃蓋大將風度,被毒火球洗一把臉後,也不禁鬱悶叫罵。只是,黃蓋才喘兩口氣,卻忽覺咽喉瘙癢難忍,忍不住劇烈咳嗽起來,與此同時,毒火球燻煙漫過黃蓋,更是瞬間將黃蓋雙眼刺激的滿眼流淚,再也不能睜開。

    瞧見黃蓋彎腰劇烈咳嗽起來,黃蓋諸屬將連忙趕來慰問,只是悲催的他們,才進入毒火球釋放煙圈之內,一票將校亦是齊時兩眼流淚,劇烈咳嗽起來。

    越咳嗽,越呼吸,越呼吸,越難忍,首次遇到毒火球襲擊,黃蓋主船上下失措,毫無應對辦法。船載戰兵,只能一邊閃躲毒煙,一邊眼睜睜看著黃蓋和屬將無助成為毒火球犧牲品。就這般,憑借無敵的幸運,巢湖水軍九斤火砲首輪攻擊,便成功攻陷黃蓋主帳。

    其實,也是黃蓋效仿孫策,每逢作戰,往往衝在最前方,乃至今日不幸成為悲劇。若是黃蓋學習蕭言,無恥躲入後軍指揮,巢湖水軍運氣再無敵,九斤火砲也不可能首輪發射,便一舉摧毀黃蓋主帳。

    就在黃蓋成為毒火球犧牲品同時,本來準備避過火船,或者擊沉火船的蒙沖、走舸將士,突然發現,火船忽然冒起刺激性毒煙,其功效或許遠遠不如毒火球,但是卻也勝於黃蒿燃燒氣味,逼的黃蓋兵呼吸不能。

    原來,蕭言勒令遊艇所放火船,目的不是火攻黃蓋,而是放毒煙,用植物毒氣攻擊黃蓋。巢湖所造火船,與普通火船不同,中間多出一件圓筒配件,圓筒上細下粗,中間塞滿各類化學植物,倘若順風,一切休說;倘若逆風,巢湖水軍便可抽掉擋板,使草藥逕自沉入江水,不復為害。今日也是黃蓋倒霉,恰是西風,無須毒火球砲轟黃蓋水軍樓船,這三百艘火船便率先建功,利用刺激性化學氣味,漸漸摧殘黃蓋兵戰鬥力意志。

    可憐黃蓋麾下三百艘戰船,他們哪裡有一丁點防禦毒氣攻擊的意識?面對三百艘火船爆發的毒氣攻擊,黃蓋兵頓時陷入混亂,尤其黃蓋本人,更是早早成為悲劇。

    依賴於毒氣攻擊,雙方未曾正式對壘交兵,勝利的天平便已向巢湖一方傾斜大半。

    遠遠望見黃蓋兵未戰先亂,巢湖兵頓時全部散去早先驚懼、擔心,士氣瞬間爆棚:「號稱戰無不勝的孫策,其實也不過如此嘛!」

    而後,四百艘蒙沖率先發起衝鋒,分為左右兩列,筆直衝向火船背後,劃過一個弧形,向黃蓋兵戰船覆蓋性投擲梨花標槍。

    前面說過,巢湖初建,水戰不精,為了揚長避短,蕭言勤伐山林,大量製造一次性梨花標槍,配備給蒙沖戰卒。如今,但凡巢湖蒙沖戰卒,蕭言訓練時,只有兩條軍令:一則,需要撞船時,猛烈衝撞敵船;二則,不需要撞船時,用力向前投擲梨花標槍。

    由是,四百艘蒙沖宛若海上游騎兵,一隊隊衝向敵軍,將手中梨花標槍,投向他們所看見一切敵船。

    簡單的要求,簡單的軍令,使得四百艘蒙沖完美執行蕭言戰略。

    也正是,這兩條簡單的要求,簡單的軍令,四百艘蒙沖成為黃蓋水軍噩夢。天地可憐,黃蓋水軍戰卒,尚且因為毒氣攻擊混亂時,卻不意黑壓壓梨花標槍突然當頂覆蓋而來。不比於毒火球低劣命中率造就的寒酸殺傷,四百艘蒙沖投擲的無數梨花標槍,覆蓋性集中攻擊,頓時殺傷無數,搜刮走一條條性命。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