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代漢

草莽 第099 蕪湖太史慈(下) 文 / 傅戍己

    第099蕪湖太史慈(下)

    「還望你我兩家,連勢互保,並存江南,共待北方王師到來。」巢湖使者說道。

    太史慈避而不答巢湖好意,似笑非笑說道:「我在江淮數年,卻不曾等來王師一人。」

    巢湖使者說道:「時勢不同焉!彼時,天子落難河東,中原昏暗,自然無暇南顧;今日,天子遷都穎川,內有曹操佐政,外有袁紹治軍,先破公孫瓚,再服呂布,總安兗、並、幽、冀、青、徐、豫諸州,中國業已初定。北方使者有言,司空曹操已聚豪傑,只待秋收農事完畢,便揮軍南下,平剿袁術逆賊。兩三月內,江淮必將雨霽霧散,再還漢家朗朗乾坤。」

    「曹操有南征之意?」太史慈神情略動。

    巢湖使者言之鑿鑿說道:「觀乎氣節時令,曹操南伐之日,不在今月月末,就在下月月中。」

    太史慈點點頭,思維忽而又跳躍至另一事:「使者論事條理,眼觀九州,卓爾不凡,不知現在巢湖所任何職,又可否告知姓名?」

    巢湖使者略略怔住片刻,很快又笑道:「本為成德縣鄉佐,掌一鄉戶籍,幸得我家校尉垂憐,用之為主薄,暫理巢湖內務。」

    「丹陽郡丞之位,尚待賢人補缺。使者可願留守丹陽,任職郡丞,助我破擊孫策?」太史慈忽然挖起巢湖牆角。

    巢湖使者笑著搖頭拒絕:「謝過郡守看重。然則,幸得校尉垂憐,委我重任,我豈能棄校尉而從郡守?卑職雖非君子,卻不敢忘恩負義。」

    見巢湖使者拒絕,太史慈歎息一聲「可惜」,就此揭過此事。隨後太史慈與巢湖使者雜七雜八交流許久,雙方初定合盟之約:「連勢互保,共抗袁術。」

    當然,所謂的合約,只是口頭上約定,並未商議具體工作事宜。畢竟雙方初次聯繫,太史慈信不過巢湖,巢湖也信不過太史慈。

    巢湖使者乘船離去後,太史慈屬吏紛紛質疑巢湖蕪湖兩湖盟約:「郡守,巢湖蕭言品性如何,我們一無所知,匆匆引為盟友,是否過於草率?」

    太史慈笑著安撫屬從:「之所以合盟巢湖蕭言,是我欲借其勢也!徐琨、孫策虎視眈眈,時有侵犯蕪湖之意,眾兵卒人心惶惶,未戰先怯,畏孫策如毒蛇猛虎。值此之際,若能引巢湖蕭言為盟友,得千艘戰船,必能堅固士卒抗擊孫策之心。巢湖蕭言,於我來說,猶如祖郎、山越之徒,多多益善!」

    「再者,盟約言辭而已,我又非真信他巢湖。而後,中江江口繼續加固防禦,務必嚴加提防巢湖突然作惡。巢湖蕭言如若真心與我合盟,自然大善;即使他心懷奸計,我亦可不懼。」

    聞聽太史慈一番解釋,眾屬吏紛紛點頭稱是:彼此利用而已,有盟約總要勝過無盟約。

    且說,巢湖船隊調轉船頭,離別蕪湖,逆流而上。巢湖使者辭別太史慈,一葉輕舟回返樓船之巔,眾屬吏紛紛來迎:「常言道,千金之軀,不坐危堂。示好太史慈一事,隨意遣派使者即可,校尉怎可孤身入敵營?」

    原來,蕭言憂心巢湖人才匱乏,無有外交能人,為保證一舉說服太史慈聯盟,蕭言遂假扮巢湖使者,親自來見太史慈。所幸,借助周瑜之事,蕭言污蔑孫策嫉賢,成功取信太史慈,贏得雙方彼此合盟基礎。

    聽到屬從略帶責備的關懷,蕭言毫不介意,呵呵笑道:「縱然巢湖是龍潭虎穴,我不也安然脫身?大家無慮。」

    屬從又諫言道:「性命大事,不可次次寄望於僥倖。」

    蕭言笑著擺手:「只此一次,再無以後。」

    ======

    無論如何,經蕭言親身勸說太史慈,巢湖、蕪湖總算表面結盟。

    因有巢湖水軍相助,太史慈雖未曾放棄遷徙涇縣計劃,卻自然而然向後推遲日期。既然結盟巢湖,太史慈又怎會放棄利用一番巢湖水軍?

    建安二年八月十二日,巢湖船隊再次來訪蕪湖,拜見太史慈:「巢湖週遭地勢平坦,多良田,少山川。少山川,則無造船良木。巢湖初建,缺乏各類船隻,懇請太史郡守允許巢湖入駐春谷縣,砍伐春谷山脈上好木材,用以造船。」

    春谷縣,地依長江南岸,與濡須河口相對。

    前面說過,孫策舉薦徐琨為丹陽太守,使其率兵入駐丹陽,攆走前丹陽太守袁胤,佔據東丹陽郡;而太史慈則借助山川之利,盤踞西丹陽郡,與徐琨對峙。也即是說,太史慈雖然自稱丹陽太守,卻不能切切實實有效控制各縣各鄉。似春谷縣,由於地臨長江,太史慈便不曾,也不願關注那裡。

    對於太史慈來說,春谷縣簡直是可有可無。太史慈將欲遷徙涇縣,準備依靠山川對戰孫策,又怎會經營長江沿岸的春谷縣?

    因是,對待巢湖蕭言的請求,太史慈果斷應諾:「春谷縣一切山川樹木,巢湖皆可隨意砍伐。當然,倘若巢湖造船有餘,可否暫送蕪湖數艘大船?」

    為感謝太史慈放任巢湖砍伐春谷縣樹木,蕭言又使巢湖船隊轉贈太史慈兩千石谷糧:「巢湖流民眾多,急需大量漁船,一時無法替蕪湖造船。為表歉意,再送郡守兩千石谷糧。」

    建安二年八月二十二日,巢湖船隊第三次來訪蕪湖,拜見太史慈:「時局混亂,常有奸賊,不事漁農,但以搶劫來往船客為生,昔日居巢縣長周瑜遭難,即是因此。他郡混亂,力有未逮,暫且不說,巢湖、蕪湖之間,卻不可使水賊繼續猖獗作亂。巢湖校尉有心新建警戒船隊,遊走蕪湖、巢湖之間,鎮守江道,清剿長江水賊,懇請太史郡守准許。」

    與巢湖結盟二十日後,太史慈已經略知巢湖虛實,漸漸相中巢湖萬餘輔兵、保丁戰力。太史慈探知蕭言性情,猜測蕭言或許真與孫策不合,遂準備將巢湖強行拉入戰局,併力對抗孫策。

    如何將巢湖扯入丹陽郡戰局呢?

    蕭言清剿長江水賊一事,顯然是一個不錯契機。

    因是,太史慈再次果斷答應巢湖所請:「長江水賊為禍久矣,吾亦深知此害!然則蕪湖水軍孱弱,又須抵禦孫策,無暇分兵剿匪。巢湖校尉清剿水賊,護保蕪湖、巢湖兩湖之間交通,此是大善事,唯恨屢屢煩勞巢湖,哪敢言准許不准許?」

    為感謝太史慈准許巢湖水軍日常巡警蕪湖、巢湖之間,蕭言又使巢湖船隊轉贈太史慈三千石谷糧:「天不棄漢民,巢湖今秋,略有豐收之跡象。得聞西丹陽多丘陵,少良田,或缺谷糧,再送郡守三千石谷糧,以充軍資。」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