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代漢

草莽 第082 周瑜在巢湖(中) 文 / 傅戍己

    第082周瑜在巢湖(中)

    「仲達(蕭言)可否引我漫步湖畔,一觀巢湖新景象?」周瑜問道。

    周瑜好言好語,蕭言怎好意思驟然強行拘禁他?

    因是,蕭言略一沉思,笑道:「能與公瑾共游巢湖,是我的榮幸。」

    說罷,蕭言轉首詢問楚永副官:「巢湖可有什麼值得游賞的夏日美景?」

    楚永副官答道:「巢湖南有……」

    孰料,周瑜卻善意打斷楚永副官話語,說道:「巢湖雖大,景色卻也就那麼幾處,往日游賞巢湖時,我早已看厭。我呀,今日就是想沿著湖畔走走,一觀巢湖新景象。」

    「我江南隨軍征伐時,得知山賊鄭寶聚於巢湖,截斷交通,抄略地方,殘害鄉民,乃是九江郡南第一大盜。當時雖有心討定其人,卻時勢不許。」

    「而後南方事定,我隨叔父丹陽太守(周尚),一起南歸壽春,回稟小袁將軍。幸得小袁將軍厚愛,授兵五百,用我為將,奉命駐戍陰陵縣城東南。因恨八百里巢湖為鄭寶所侵,遂請得小袁將軍虎符,允我自募糧草,南征巢湖。恰逢東城縣偶遇一人,名曰魯肅魯子敬,慷慨有壯節,願贈我三千石糧食,充作軍資,以伐巢湖。可惜,周某無能,竟愧對魯子敬信任,未殺鄭寶一人,便因舟船弩弓軍馬軍備短缺,不得不無功而返。」

    「本以為淮南局勢混亂,無有用兵時機,鄭寶或將繼續為禍數年。誰知突然有消息傳至陰陵:言仲達與子揚兩人,單刀殺鄭寶,降服六千賊兵,併入廬江郡。自那日起,我便留意仲達,恨不能早日相見,一問平鎮巢湖始末。」

    「前數日,小袁將軍外放我為居巢縣長,陰陵縣至廬江郡居巢縣官道,途經舒縣。當時,我本以為仲達與子揚共留舒縣,追隨劉廬江(劉勳)。舒縣是我本家所在,我思量,屆時,無論如何,也要多留舒縣一月,好生招待你們兩位。」

    「豈料,行至成德縣,偶然得知仲達竟然已經遠離舒縣,三日而撫巢湖遺民,編其戶,理其籍,救其民,一掃淮南乾旱蝗災晦氣。既知仲達不在舒縣在巢湖,我立即繞道合肥,順施河而來巢湖,一訪仲達。」

    「無論殄滅鄭寶巢湖賊兵,還是三日而巢湖遺民,仲達所為,皆令我感到不可思議。今日來拜訪仲達,我呀,就是想一覽巢湖新景象,瞧瞧你仲達究竟是何等奇人,竟然在短短一月之內,做出偌大功業。仲達,你不會介意我好奇吧?」

    聞聽周瑜一番誇讚,蕭言不禁汗顏:能被名傳千古的周瑜如此稱讚,受之恐慌啊!

    然而,恐慌之餘,蕭言忽然又有點覺悟:「原來不知不覺,我已經走進三國豪傑視野。」

    其實,卻也是蕭言過於糾結卑賤出身。

    單刀殺鄭寶,匹馬撫巢湖,又豈是庸人能為?

    劉曄是何等人物?陳壽為其作傳時,卻依舊不惜花費筆墨,重點講述其殺鄭寶之事。由此可見,單刀殺鄭寶所積攢的功勳名望,對劉曄的影響,並非蕭言如所想像的那麼簡單。

    倘若蕭言未與劉曄分道揚鑣,蕭言勳業自然將被劉曄光輝完全覆蓋。畢竟劉曄是淮南名人,蕭言只是市井遊俠,在眾人看來,單刀殺鄭寶的偉勳,自然而然要算在劉曄身上:區區遊俠,殺人之刀而已,何足道哉?

    但是,偏偏蕭言與劉曄分道揚鑣,偏偏蕭言又棄合肥縣游徼,聚集數萬流民,雄霸八百里巢湖。

    十八歲少年,率七十名遊俠,降民五萬,集兵三千,一統八百里巢湖。如此少年俊才,誰敢輕視分毫?

    尤其,蝗災過後,淮南滿地蒼荑,八百里巢湖魚蝦成為活命聖地。無數饑困流民,向巢湖蜂擁而來,使得巢湖在淮南郡的影響日漸擴大,有超過鄭寶痕跡。

    有蕭言一統巢湖功業在身,眾人再審視單刀殺鄭寶一事時,便不可能繼續無視蕭言。

    譬如周瑜,聞聽劉曄殺鄭寶時,他會打聽其中有沒有蕭言?蕭言為劉曄做過何事?不可能!

    縱然周瑜嘴上說的再好聽,他其實也是先因為巢湖知曉蕭言,再因為巢湖聯想起劉曄殺鄭寶:蕭言既然能在巢湖做出一番事業,證明其能力。那麼,其助劉曄收編巢湖賊兵時,顯然不可能庸庸無為。

    恰逢周瑜赴任居巢縣長,途中經過成德,一番打聽,終於獲知蕭言一切信息。

    少年離家,硬抗山賊呂甫。

    得遇劉曄,刺殺湖賊鄭寶。

    脅迫縣令,引軍南下巢湖。

    單槍匹馬,招撫五萬流民。

    率眾御蝗,天降蝗蟲瘟疫。

    其實。

    早在陳勝吳廣一聲「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怒吼時,中國便已徹底打碎「天生貴族」鐐銬,不再信奉貴族世世代代就是貴族。

    自劉邦建朔漢朝那一刻,皇帝劉邦起於貧寒,丞相蕭何起於貧寒,三公六卿亦起於貧寒。

    縱然漢世講究高門望族,但是所謂的高門望族,卻是努力鑄就,而非依賴天生。

    汝南郡望袁氏,四世三公,由袁良所創,袁良可是高門權貴?不是!

    廬江郡望周氏,世代京宦,由周榮所創,周榮可是高門權貴?不是!

    弘農郡望楊氏,世代不衰,由楊敞所創,楊敞可是高門權貴?不是!

    穎川郡望荀氏,八龍傳承,由荀淑所創,荀淑可是高門權貴?不是!

    當然,廬江周氏,可借勢汝南周氏;弘農楊氏,可借勢先祖楊喜;穎川荀氏,可借助先祖荀況。

    然,這些借助都是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都是外活。

    尤其是穎川荀氏,號稱傳承秦丞相李斯老師荀況。但是荀淑的祖父輩,他甚至都已不姓荀,而是姓孫!也即是說,漢末名士荀彧,其祖父的祖父,其實姓孫不姓荀。但是,穎川荀氏,依舊往荀況身上靠!

    又譬如法正,法孝直,他們法家,都改姓法四五百年啦,一樣往齊國王室田氏身上靠!

    這並不是說法正、荀淑冒稱祖先,而是姓族大家,往往主動吸納勳功人士,壯大門戶。好似劉氏宗室,倘若哪一支脈數代貧寒,宗室族譜就不再記錄其傳承。然而,倘若劉氏後代,突然出現傑出人士,譬如劉表、劉焉、劉備等等,漢庭必然為他們重新續寫族譜,引為漢室宗室支柱。這也是漢世族姓風俗之一。

    也即是說,倘若蕭言未來榮登三公之位,蕭氏族人必然也來驗證蕭言家族譜,引入蕭何後嗣。所謂的蘭陵蕭氏,不就是這麼興起的嗎?

    誠然,漢末是門閥政治。

    甲是門閥出身,能力值為40,乙是貧寒出身,能力值為70,則士族大抵樂意接納甲,而輕視乙,徒令乙大呼門第歧視,寒士出路無門。

    甲是門閥出身,能力值為40,乙是貧寒出身,能力值為90,則士族必然樂意接納乙,而勸退甲,另外為甲尋其他官職,為乙騰開道路。

    漢末社會,庶族寒士不是不能發家,而是相對於門閥士族,他們的仕途之路,更艱難,更辛苦。

    門閥士族一分力,庶民寒士十分力。就好比賈詡,憑借其無雙智慧,爬過無數艱難險境,他一樣能榮登三公之位。

    簡而言之,士族輕賤大多數庶民同時,卻也會高看庶民之中那些俊傑:不論袁氏周氏,往前數十代八代,誰家不是庶民啊?

    周瑜之於蕭言,便是如此。

    不是周瑜看淡高門庶族,而是他看重蕭言的才華,一如他看重魯肅,一如他歷史上看重呂蒙。

    鑒定蕭言才華是否為真,究竟有幾分,便是周瑜遠來巢湖的目的之一:耳聽為虛,眼見為實。

    三艘遊艇之所以與巢湖水軍比拚水戰技巧,便是周瑜在檢驗巢湖水軍戰鬥力同時,估量蕭言的帥軍才能。至於周瑜所言「一觀巢湖新景象」,則是他欲走訪巢湖,獲得第一手材料,觀察蕭言治民理政能力。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

    蕭言心思敏捷,一瞬間想明白周瑜用意何在。

    不過,周瑜所求,何嘗不是蕭言所求?周瑜欲瞭解蕭言真實能力,蕭言亦想讓周瑜為他打個分數,走出庶民望族局限,重新給自己定位。

    一念至此,蕭言爽快答應周瑜:「八百里巢湖,公瑾欲觀何方?」

    周瑜道:「巢湖上有施河,下游濡須河。我自施河而來,便去濡須河口附近走走吧?」

    「好。」蕭言點頭。

    隨蕭言離開之前,周瑜忽又與楚永副官說道:「陰陵無水,不能行舟。驟來巢湖,我這些親兵歡喜異常,不禁一時技癢,與你們比拚搖船技術,以致弄翻巢湖六艘遊艇。六艘遊艇損失,我以後加倍賠償,還請假軍侯不要介懷。」

    「不敢介懷,是卑職練軍無能!」假軍侯垂頭。這話雖對周瑜而說,卻意在蕭言。

    周瑜拍了拍假軍侯的肩膀,呵呵笑道:「別小瞧我的親兵喲!他們皆是歷經數十次水戰的精銳,你們僅僅訓練一月,便能輕鬆擊潰他們的話,天下可還有別人立足之地?」

    周瑜這話雖對楚永副官所說,其意卻亦在蕭言。他是在委婉勸諫蕭言:巢湖水軍表現差,是我親兵太強,而不是假軍侯無能。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