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代漢

草莽 第059 漢高祖有碭芒之隱(中) 文 / 傅戍己

    第059漢高祖有碭芒之隱(中)

    蕭言緩步走出亭捨,只見:華表對面,一位衣衫襤褸的流民,牽著兩名孩童,低頭哈腰向臨巢亭長作揖央求什麼,而臨巢亭長卻連連擺手,堅決不許。

    或許是這名流民與臨巢亭長之間的私人恩怨,蕭言暗忖。

    蕭言對他人恩怨不感興趣,右手遮眉,眺望東方紅日,推斷時辰。漢世計時工具落後,無機械表,無電子錶,更無原子表,無論行軍打仗,還是朝政議事,時間大抵全靠日晷。至於鄉間平民,村裡或許也豎有日晷,但更多依靠人眼望太陽,模糊估量當日時辰。限於漢世貧乏物質條件,蕭言也漸漸被迫學會這種計算時間方法。

    以紅日傾斜度推算,時辰應在卯時之間,即晚於五點,早於七點,勉強算是早起時間。

    蕭言正在猶豫是否喚醒眾遊俠,忽見遠處那名流民,捨棄孩童、臨巢亭長,向自己撲來。

    蕭言沒料到此種變局,臨巢亭長也沒有料到。

    等臨巢亭長反應過神來,意識流民欲為何事時,流民已經撲至蕭言五步外。

    「喀!」

    蕭言拔劍出鞘,劍尖直指流民,沉聲喝道:「止步!」

    乍見蕭言拔劍出鞘,寒刃在手,這名流民心底突生懼意,腿腳不禁一軟,向前撲倒在地,哀嚎道:「別,別,別殺我,我沒有惡意!」

    臨巢亭長追過來,上前狠踢流民一腳,罵道:「馮老二,真想讓我扒你皮啊?」

    說罷,臨巢亭長拽起流民,向蕭言致歉:「蕭游徼你稍等,我立馬將這挫貨趕走。」

    蕭言揮手止住臨巢亭長,劍尖垂地,望向流民:「你找我有事?」

    流民先是下意識搖頭,反應過神來,又搗蒜似的點頭,眼巴巴的望著蕭言。

    「說!」蕭言言簡意賅。

    流民初始有點迷茫,繼而大喜過望,扭頭向遠處兩個小孩喊道:「大伢、丫頭,快過來。」

    臨巢亭長欲言又止,最後默默將流民扶起,長長歎息一聲。

    流民嫌小孩走路慢,遂將倆小孩一左一右抱入懷中,快步走近蕭言,先作揖拜見蕭言:「草民見過大人。」

    繼而,流民又弓腰說出目的:「男孩四歲,女孩三歲半,大人你要不要?絕對沒病!男孩、女孩都很聽話,男孩買回去做書僮,女孩買回去做丫鬟。窮人家孩子,賤命,養大不花你多少錢!」

    蕭言萬萬沒有想到,流民撲過來,竟是向他推銷幼童。

    「親生的孩子?」蕭言沉吟許久,才揉著額頭問道。

    聞聽蕭言此語,流民不禁眼圈一紅。但是,流民口中卻猶自向蕭言推銷:「男孩、女孩,都是親生的,不騙你!絕不是黑心拐人家的!況且,這年景,誰還蠢的拐孩子啊,自己家的,想賣都賣不出去。」

    「親生的也賣?」蕭言神情深沉,看不出喜怒。

    不知不覺,流民眼圈攢起一串淚珠,聲音變得嘶啞:「不賣不行,養不活啊!若不賣給好人家,我還能看著他們餓死不成?我命苦,吃了上頓沒下頓,餓死一死百了,可是孩子才三四歲,不忍心啊!」

    「這位大人,你行行好,就買了倆孩子吧!」流民又向蕭言哀求道。

    「都賣多少錢?」蕭言低聲問道。

    流民連連擺手:「不要錢,不要錢!只要你肯買,只要你肯養,一文錢都不要你。大人若是好心,覺得不給錢有點虧欠我,就用那些錢,買點好東西,送給孩子吃。我不要錢,也不敢要錢。」

    蕭言沉默無語。

    流民有點心急,又催促蕭言道:「大人,你行行好,就買了倆孩子吧!」

    一邊哀求蕭言,流民又囑咐倆小孩道:「大伢、丫頭,喊哥哥!跟著哥哥,你們就不用餓肚子了!」

    男孩卻扭頭抱住流民,突然哭起來:「我不要哥哥,我要媽媽……」

    流民一把摀住男孩嘴巴,輕斥道:「哭啥!真不吉利!再哭,誰願意買你啊!」

    臨巢亭長越過流民,小聲說道:「蕭游徼,馮老二的根底,我比較清楚。你若有興趣,我給你說說,這倆孩子的確都是馮老二親生的。」

    「馮老二逃難時,本來還帶著他婆娘。只是兵亂馬亂,天旱糧荒,淮南最缺的是糧食,最不缺的是人,馮老二和他婆娘,來到淮南後,一直沒找到安生地營生,多依賴乞討苟活。馮老二堅持不住,就尋思著將婆娘、孩子賣給好人家。他婆娘沒力氣,又沒姿色,不要錢賣,也沒有富戶肯買;窮人肯買但又何必賣。」

    「馮老二最後好說歹說,甚至倒出二百文錢,才將婆娘賣給合肥縣城一位商戶。原本馮老二還想將倆孩子捆綁一起賣給那名商戶,只可惜那名商戶竟嫌棄倆孩子太小,只吃不干浪費錢,不願養。這些天,馮老二一直尋人賣孩子,每次見到富人,他就纏人家,問人家要不用買孩子。我尋思著,只怕馮老二賣完孩子,他就要自殺尋死啦!」

    「馮老二曉得我刀子嘴豆腐心,不忍心對他,便一直纏著我,非要把倆孩子托付給我。」

    「只是馮老二養不起孩子,我也養不起啊!」

    「不瞞蕭游徼,我家婆娘素來心善。我是亭卒出身,久在官道,見慣流民。先前淮北流民剛開始賣孩子時,我家婆娘心懷憐憫,不顧家中貧困,強自收留四位孩子。四位孩子,外加我親生的倆孩子,六個孩子六張嘴,亭長這點俸祿,養不起啊!我婆娘為養活六個孩子,常常熬夜做女紅,為的就是多賺三五文手工錢。」

    「蕭游徼,你說我還敢再收留馮老二家倆孩子嗎?」

    「可憐人太多,救活一人,救不活一千人!世事如此,我等草民,又能如何?」

    蕭言自後世和諧年間穿越而來。和諧年間,社會或許有這種怨,那種憤,但總歸是和平時代,狠心賣自家孩子之事,終究寥寥無幾。

    治世之人,又能如何想像亂世的苦?

    但是,蕭言懂。

    和諧年間距離清末民國亂世,畢竟不足百年,且各種影像資料齊備,便於熱心歷史之人,一窺亂世悲慼。漢末亂世有狠心賣妻賣兒賣女之輩,清末民國亂世又何嘗沒有?好似,共和國那位因昔陽大寨起家的國務院副總理陳.永貴,其父親陳志如,民國初期,不就因為家境貧寒,忍痛賣掉妻子、女兒、幼子嗎?亂世之間,類似陳志如之人,可謂不勝枚舉,數不勝數。

    只是,知道是一回事,親眼見到又是一回事。

    亂世苦,苦愁煎。

    寧做太平犬,不做亂世人。

    霎那間,蕭言突然對三國亂世無比厭惡。

    兒時聽三國,英雄不勝數,智有臥龍,勇有五虎。殘卷半枕長阪坡,鐵馬冰河入夢來。

    初至三國亂世,蕭言對未來充滿憧憬,一枚枚將星謀士,哪個不曾留下少年記憶?能穿越至三國,能親眼見識英雄鬥勇、謀士爭心燦爛畫面,那該是多麼享受!

    可惜,萬事不如人願。

    或許蕭言底層出身,他尚未見到燦爛將星,便已被無數小民的悲慼震撼,重新認識到:什麼是亂世,亂世是什麼樣。

    巢湖賊、唐萬、眼前流民,紛紛畫面重複在眼前,令蕭言的三國夢,霎那間破碎:這就是三國?這就是少年時代曾經推崇的三國?

    當然,如今還不是三國。

    此時此刻,劉備尚未興,孫權還未霸,曹操仍未王,一曲三國戰歌,才緩緩拉開序幕而已。

    只是,才拉開序幕,便是如此淒苦,那未來紛紛擾擾,又將如何混亂?

    西元184年黃巾亂,六路滅吳晉一統西元280年。

    今日才是建安二年五月末,西元197年7月初。

    96年混戰,如今才過13年!

    一念至此,蕭言不禁打個冷顫:「我難道要在狠心賣子賣女的混亂年代,活過一生?」

    蕭言不甘心。

    後世,蕭言是共和國重點集團軍士官,偶爾也漫不經心念叨「軍人職責,保家衛國」。當時念口號時,渾不在意,此時記起,蕭言心底卻陡然騰起一種責任感,一種使命感。

    「也許,在力所能及之內,我應該做點什麼。」蕭言默默想道。

    臨巢亭長見蕭言突然思維發散,忍不住出聲喚醒蕭言:「蕭游徼……蕭游徼……」

    「嗯。」蕭言目光重回臨巢亭長、流民身上。此時此刻,流民懷抱倆小孩,還在眼巴巴的望著蕭言。

    「你且等著,我去去就回。」說著,蕭言回屋取來一串錢,遞給流民,囑咐道:「自家孩子自家親,還是自己養好。」

    「你沿著官道西去,先去廬江郡,然後或者轉道去荊北,或者渡江,南去東楚。未來數年,也就這兩塊地,較為安定些!」

    「努力活下去吧,給你孩子豎立一個積極榜樣。」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