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仙俠修真 > 仙朝帝師

小說博覽 第一百九十三章 謀劃 文 / 今夕何夕

    更新時間:2011-12-05

    (第二更)

    ——————

    「怎麼不往下念了?」

    呂風起問道,聲音中隱含笑意,也只有華飛這樣屈指可數的心腹才能見著呂風起稍減冷意的另一面。

    「這將軍」

    華飛撓了撓頭,只覺心思被從頭到尾都沒看他一眼的呂風起看了個透徹,憨笑兩聲再沒往下說。

    「以地品戰天品,百戰百敗無一勝績。」

    呂風起說著,轉過身。

    「可直到現在他都未死,非但沒有亂了方寸,且還不斷進步,卻讓那些虎狼們忘了他只有十七歲,忘了他只有地品修為。華飛,你十七歲的時候在做什麼?」

    華飛一愣,鎖面盔下的老臉紅得似炭,訕訕笑道:「將軍又不是不知,飛十七歲還在老家挖煤,後因看不慣工頭欺負俺家老頭子,遂將他刺死,東躲西藏了兩個月後被陸大人收留。」

    「你將工頭刺死,就不怕報復?」

    「這」

    華飛答不上來,只是撓著頭,一個勁的憨笑。

    「不過也是,若沒那次轉折,沒有兩個月的東躲西藏,餓你體膚,空乏爾身,磨礪心志,你也不會有今日的成就。我也如此不過你那年只是被數十名縣吏圍捕,逃藏之地不過百里山野。而他,則被天下虎狼圍捕,與他為敵的是整個大匡皇朝。」

    呂風起平靜的說道,可話語中自透著股跋扈天下的氣息,聽得華飛腦子一熱,手提長刀蹭蹭向樓外走去。

    還未走出兩步就被一雙修長而有力的手按住肩頭。

    「你是插翅虎,我呂風起麾下第一人,怎可自墮身份。」

    「這」

    「別這這這了,軍中私底下都喊你這將軍,你倒也看得開。」

    呂風起鬆開手,面朝閣底熱火朝天的兵演場面,低聲道:「眼下當務之急是西北秦國和西面齊國,這兩國假戲真做,愈演愈烈。至於那個百敗之將,且由他去,我忽然想看一看,百日之後,百敗之後,他能帶來怎樣的驚喜。」

    「這也好。」

    華飛嘀咕著道,又看了眼案邊的密函,撓了撓頭,收住腳步,心中的好奇卻癢得難耐

    「怎麼殺也殺不死?」

    佛龕前,白衣如雪的少年僧人跪坐蒲團,含笑翻看密函。

    「報!」

    腳步聲響起,手持鐵棍的僧兵匆匆行來,衣衫凌亂,滿頭大汗,棍頭尚粘著鮮血。

    看了眼對佛而拜的少年僧人,那僧兵放下鐵棍,先行一禮,隨後畢恭畢敬道:「師叔,細作已抓到。」

    「阿彌陀佛。」

    低喧佛號,少年轉過身,俊美的臉上掛著一絲祥和,二十未滿,已有大慈大悲之相,看得一旁的護法長老連連頷首。在傾天寺一干老僧旁,還站著個丰姿俊秀的青年,身高八尺,皮膚略微發黑,藏於華衣下的臂膀結實有力,腰間繫著一枚象徵他王室身份玉玨。

    「帶上來。」

    無華平靜的說道。

    僧兵領諾,轉出廟宇,少時押著個身形粗壯滿臉絡腮的大漢走進。

    那大漢雖被五花大綁,性命堪憂,面對佛前少年卻咧嘴而笑:「想不到秦王室最神秘的一衛竟是你傾天寺,嘖嘖,都說和尚打坐唸經清靜無為,如今看來,也不過如此。」

    一眾老僧不為所動,敲木魚,唸經文,滿堂梵音,旁邊的王室青年則若有所思的打量著無華。

    「阿彌陀佛。」

    少年僧人低喧佛號,淡聲道:「樊將軍只知佛義,卻不知佛心。佛心所在,往生也,今世種種,往生為報,既求來生,今世佛子與民,又有何區別。」

    話音落下,一眾老僧齊齊停下手中動作,詫異的看向無華,似是沒想到他會說出這樣一番話來,唯獨王室青年微微一笑,擊掌道:「無華護法妙言。這樊將軍為齊國細作,前日之敗全因他暗通敵營,害死我大秦兩千兒郎,小王欲請護法為我大秦除之,不知護法以為如何?」

    他剛說完,一眾老僧盡皆愕然,轉眼後,低念我佛慈悲。

    在寺廟佛前殺生,是為大忌,口稱小王的青年又怎會不知。

    可只有這樣才能爭取到天傾寺一脈全力相助。無華若是允下,在佛前行兇,落下把柄於己手,想來天傾寺也不敢食言。他若不允他不可能不允,無華護法身在佛前,心卻在塵世,他若不允,將再無機會出這寺廟,拜將領兵。

    青年如是想著,袍袖擺動,有意無意露出腰間的兵符,心中不免有些得意。

    「阿彌陀佛。」

    輕揮袈袖,僧兵手中的鐵棍落入無華手中,少年起身,緩步向樊將軍走去。

    「護法且慢!」

    「阿彌陀佛,護法莫要忘記住持叮囑。」

    「我佛慈悲」

    眼見無華二話不說,便要去殺樊將軍,一眾老僧瞠目結舌,連忙開口勸阻。

    佛門弟子不沾殺戮,如今正逢大變,無華聚合僧兵為秦王行事,老僧們尚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可眼下他竟要在佛前殺生,佛不成佛,廟不成廟,如何得了?

    「我佛慈悲?」

    無華腳步稍頓,念叨著,隨後含笑掃過驚惶不定的僧眾,揚起嘴角問道:「敢問諸位,如何證得我佛慈悲?」

    聞言,眾僧啞然,苦思冥想,半晌道不出個一二來。

    少年僧人莞爾一笑,手持鐵棍,立於佛前,望向巨佛似開似闔的大眼,許久,方才一字一頓道:「我不慈悲,方能證得我佛慈悲。」

    這話如晴空霹靂,炸響在諸僧耳旁,嗡嗡作響,隱隱間,只覺心底某處的磐石搖搖欲墜。

    王室青年也是一怔,眸中掠過異色,這抹異色中,白衣翩躚,行雲流水,降魔棍落下,正中樊將軍眉心。

    「砰!」

    大漢應聲倒地,顱腔碎裂,紅白之物瀉流而出,於佛前緩緩流淌

    大鷹在天頭盤旋,烈馬奔馳於山野,烏雲遮掩天幕,重若萬頃,轉眼後化作米粒大的雨珠。

    又花了十日,安伯塵終於繞過關南三國,來到關東。

    關東再往東便是東海,越接近東海,這天氣越是無常,時不時下一陣雨,安伯塵一人一馬馳騁於原野群山間,無處遮蔽,總會淋個落湯雞。安伯塵有地品修為,不懼雨淋,可野馬王卻吃不消。

    它雖是草原異種,天賦異稟,體力遠超同類,可畢竟不是妖類,日行千餘里早已疲憊不堪,再被大雨一淋,不生病才是怪事。

    「嗤!」

    野馬王打了個鼻嗤,晃蕩在大雨中,馬目通紅,蔫蔫無神。

    安伯塵歎了口氣,抬頭看去,遠處一馬平川,再無山野,遂跳下馬背,牽著野馬王向山坳走去。

    遠離中原地界,一路所遇兵將也少了許多,如今的安伯塵面對尋常天品大將已能撐過二十合而不敗,可終歸力量不濟,往往敗在二十合後。即便敗了,憑借暗中發動的秘術已經野馬王的神異,安伯塵也能平安脫險。

    一人一馬行至山坳,尋了個洞窟,可四下陰濕無法生火,安伯塵只能盤膝而坐,怔怔地望向洞外。

    看山不是山,看水已非水,槍道修至這等境界,放眼整個大匡也算了得,只可惜安伯塵元氣不足,尚無法躋身頂尖戰將行列。槍道突飛猛進,秘術偶爾也會用上兩招,安伯塵唯一的缺憾卻是許久未有神遊出竅,總覺乏悶。

    深吸口氣,安伯塵用手指在泥地上畫著圈。

    一圈代表一國一省,少時泥地上已出現十八個圓圈,加上京畿之地,統共十九圈。

    兩月前安伯塵一心想要逃往東海避禍,一路奔逃,從南向北,再向東,安伯塵疲於奔命卻也隱隱感覺著幾分古怪。按理說,他身中百日隨行符,天品修士祭出白火便能探查,若真是一心想要殺他,只需一兩猛將領軍圍堵,安伯塵哪還有命在。這一路所遇到的將領不是單槍匹馬,便是只領幾個百人隊,總之未盡全力。安伯塵擁有十里神目,隔著圍捕他的將士遙遙望去,卻能看見其後塵煙滾滾,儼然有大隊兵馬開出,卻非是奔他而來。

    魏國如此,關南三國亦如此,以此類推,秦齊楚三方大國也難免俗。

    事到如今安伯塵又怎會不知,從長門發難的那一刻起,他再度淪為棋子,非是那年琉京的開局之子,而是引動整個天下動盪的誘餌。

    匡帝以假面示人,發下海布令,大匡諸將皆可剿殺安伯塵,這無異於給諸侯們一個出兵的藉口。安伯塵逃得越遠,走過的諸侯越多,這亂局愈發難以收場。

    手指點中天峽關之北的那處圓圈,安伯塵喃喃自語道:「這一局究竟是長門布下,還是匡帝借長門之手所置?」

    匡帝佯裝昏庸,在安伯塵原先的想法中,大抵是因為朝野有敵,先行示弱,以求反戈一擊。現如今,大匡即將進入亂世,他非但不制止,反而推波助瀾,卻讓安伯塵愈發看不懂他在想什麼。

    大匡亂便亂了,只要家人無事,圓井村無憂,安伯塵也不會去想太多。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和世間萬般道理一樣,總在盛衰間輪轉。安伯塵想要的只是悟通仙塵間的那一線天涯,修他的大道,念著他的凡塵,如此即可。

    當然,那只是長遠的念想。

    從近處來說,首要之事,還是對付那個如今尚不知在哪的長門。

    逃了兩個多月,安伯塵也知道這樣逃下去終究不是個辦法,即便他躲到東海,可誰知道百日後回轉大匡,天下會變成怎樣一副模樣,那時候的長門有沒有佔得大勢。長門若是佔得大勢,他叛將的帽子便永遠無法摘除,安伯塵還想高頭大馬衣錦還鄉,讓爹娘樂一樂,怎願永遠背負叛逆之名。

    他是長門的眼中釘,而長門在安伯塵心中,何嘗不讓他深惡痛絕,除之而後快。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