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帝國的黎明

第300-360章 章113 樊山霸氣盡-2 文 / 鼓元吉

    ()

    西子湖畔,一輪旭日正冉冉從東方升起,將湖面照耀成粼粼金色

    黎明寂靜,早春沒有青蛙的呱噪,生們將白袍紮在腰間,或在湖畔誦讀詩,或引弓練體,朗朗讀聲中,不時傳來晨練的「哼」「哈」之聲和陳東等人一樣,吳子龍也保持著早起晨練的習慣他練了一遍「八段錦」,身上微微見汗,才收勢在湖畔散步,石庭堅等得意門生跟在他身邊,涼風拂面,師生眾人衣袂飄飄,一個個丰神俊秀,宛若神仙中人一般

    「百日苦行的效果非常好」石庭堅神色恭敬稟報道,「像鄂州李篤、舒州秦雲、泉州劉秉忠、清江晏鳴相、臨川黃元傑等輩,都在苦行中脫穎而出,在所經過的各州縣學裡,已經小有聲望了」

    「吾道不孤,後繼有人」吳子龍微微點頭,「公議推舉之事,和做學問道理相同樹欲枝繁葉茂,必深其根,方能經風雨如今人人只見到朝堂高位,卻不知在跟腳上下功夫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他搖了搖頭,笑容轉冷道,「先把人心鼓動起來,各州縣的案子加緊上遞到鄂州,刑部一直壓著不辦,再讓各地的廩生帶著苦主去刑部申冤,給陳少陽、溫循直增加壓力,這事情要趁熱打鐵,鬧得越大越好」

    「弟子領命」石庭堅躬身拱手,又問道,「恩師,聽說朝中在議論『保馬法』?」

    吳子龍只微微點了點頭,未置可否石庭堅遲疑一瞬,上前一步道:「恩師,此法名為保馬,實為助長兼併之風東南本來人多地窄,桑稻、桑棉爭田如今米價低迷,綢緞、布匹的價錢卻高,各地縣富戶紛紛改種桑樹因為樹一種好,便平不需要多少人力維持,所以江南的富戶紛紛從佃戶手裡把田地收回,兼營工商,廣建蠶場、絲場、布場等,獲利倍於種糧非但如此,富戶還大肆兼併良田種桑樹,致使許多百姓流離失所這保馬法,正是為了兼併土地而提出來的」

    石庭堅對兼併之事深惡痛絕,故而聲色俱厲地陳述厲害然而吳子龍只靜靜地聽著江南桑奪稻田的事,他早已知之,而且知道得比石庭堅還要詳細保馬法助桑奪良田,兼併土地之事,緣起自江南路一戶苗姓富戶

    兩年多前,遼宋鏖戰正酣,打仗、運輸輜重,樣樣都要馬匹朝廷為了抵禦遼人,不但從蜀中買馬,在民間高價購買餵馬的草料這姓苗也是利慾熏心,將蠶吃不了的老粗桑葉摻合在鮮草料中賣給草料場幾個月沒被覺,他摻桑葉的膽子越來越大,到了最後,居然一直沒事他才現,因為桑葉多_汁細嫩,嬌弱的蠶蟲雖然吃不了老桑葉,但餵馬卻綽綽有餘苗姓富戶後來乾脆就把桑葉賣給草料場餵馬

    原先所謂「春蠶不吃小滿葉,夏蠶不吃小暑葉」,桑葉一旦長老,蠶就不吃了,現在老桑葉居然可以餵馬,桑園的主人便又多了一大筆收入這個消息傳出去後,別家紛紛倣傚,還有人趁著秋冬季節,桑樹葉子稀少的時候,在桑園中栽種牧草,或賣或自養馬羊等牲畜

    栽桑養蠶,抽絲織錦,雖然頗費人工,但在人多地少的江南一帶,卻是最賺錢的行當之一所謂一樹桑樹一樹錢,桑樹又有「搖錢樹」之稱農家常用蠶沙來養魚,蠶蛹則可以養雞鴨,老桑葉可以餵馬養羊,馬糞、羊糞、雞鴨糞便又可肥田朝廷收購馬匹和草料的價錢一直居高不下,算起總賬來,種桑養蠶養馬的收益大大過了種糧食雖然不斷有人棄稻種桑,但南面稻穀源源不斷運進來,米價不但沒有升上去,反而還一直在下跌,這一年多來,改稻田種桑樹的人也就越來越多了

    對廣有田地的富戶來說,種樹和種莊稼大不一樣,只要成了桑林氣候,就不需要佃戶天天照料,採摘桑葉,養蠶,抽絲,紡織,甚至在秋冬兩季種些牧草,全都可以雇長短工來做所以,改稻為桑的風潮愈演愈烈,失地的農民就越來越多,有運氣的還能在桑園和工坊找到事做,沒運氣的朝不保夕,甚至到了無米下鍋的地步,還有一些咬牙上了去南海的大船在一些人大橫財的同時,另一些人飢寒交迫,怨聲載道若不是各地團練得力,只怕已經遍地盜賊了

    「恩師,兼併是亂國之道,」石庭堅滿臉憂色,勸道,「不能聽之任之啊」

    「庭堅,你憂國憂民是好的」吳子龍語重心長道,「但是,要分清楚輕重緩急現在,頭等大事,乃是爭奪各州學政的立場,爭取在年內搬到陳東,否則的話,大好時機就錯失了」

    「可是,恩師」他還待再勸,卻被打斷了

    吳子龍他搖了搖頭,語氣中已帶了些許嚴厲:「推動學政公議彈劾的事,絕不可放鬆現在禮部抱定了一個「拖」字,而我們就不能讓他們這麼拖下去侯煥寅從京東路逃了出來,拖得越久,京東路十幾個州的學政態度就越不好說另外,朝廷一直在暗暗推動在南海屯墾地建州立縣的事情,建州縣全部支持陳少陽,此事若成,他的相位就牢不可動,局勢也不可挽回了」

    「建州置縣?」石庭堅吃驚道,他沒想到陳東還有這一手

    宣和三年,趙行德上「拓海十策」,龍顏大悅,欽點為太學策論第一趙柯即位次年,便以陳東、岳飛分掌文武,經營拓海屯墾諸事朝廷征流民、裁撤廂軍,及各州縣收押犯人、贅婿、小偷、私娼,欠債不能歸還者,數以十萬計,悉數送到廣州市舶司牢城營,壯者為軍,弱者為民,以充實屯墾這一番舉動,當時可謂擾動天下

    理社結黨一案,清流士人有數百家貶謫嶺南,至此皆用為流官,陳東的門人弟子,許多也因此遠赴蠻荒之地,治理屯墾的百姓這些人才是陳東真正的嫡系人馬陳東、岳飛先後北上主持軍政後,即使遼軍南侵局勢最危險的時候,廣州市舶司也沒斷了對諸多屯墾地的支持,各種物資給得比從前只多不少遼宋戰局剛剛穩定下來,兵部便讓廣南路準備運送到北方的盔甲、火銃、震天雷、火藥等物資部分運送給在和蠻夷部落打仗的屯墾地方

    遼軍的南侵,對南海的屯墾百姓來說,可謂因禍得福最初兩三年間,流官和移民幾乎是從無到有地建起了一個個屯墾的據點,大量的勘測、開荒、興修水利等事,都是在這階段完成的還有很多人在和當地蠻夷的衝突中喪命靖康四年,屯墾剛剛初具規模的時候,遼宋爆了,南海屯墾地突然變成了遠離戰場的世外桃源大片國土淪陷,長驅南下的契丹人四處燒殺搶掠,迫使宋人不斷向南逃難這時,除了戶部持續將流民送往各個屯墾地方之外,從河北、河南、京東,甚至荊湖、江南的士紳,也紛紛坐海船遷居而來

    各個屯墾地都極大地充實了原先因為人少,有些地方被當地蠻人侵凌,不得不向附近的蠻納幣求和在實力大振之後,各地幾乎都將不服歸化的蠻人趕入瘴癘山區得的膏腴之地,有的被老移民分別佔據,有的則賣給來的富戶屯墾地雖然和來往客商做買賣,但還是秉承以農為本,移民大部分原先也都是種地的農民,因為當地氣候炎熱潮濕,極適合種植稻穀和甘蔗

    在篳路藍縷的艱難階段後,屯墾地栽種稻穀每年最多可以三熟,而種甘蔗比稻穀容易,此外還可大量採伐木材越來越多的海船滿載著木材、稻穀和糖塊運銷宋國本土,從江淮運回綢緞、布匹,從廣南運回瓷器、桐油、茶葉,以及銅鐵鉛錫等貨物

    這一兩年來,宋遼戰局已經穩定,而且朝廷大行學校推舉之制,因此,在陳東的支持下,各個屯墾地都開始要求建州立縣,開學校,推舉學政朝廷已經多年未開科舉,學校儼然已成為士子晉身仕途的必經之途,對屯墾地的清流士紳來說,沒有比子孫讀出仕加重要的事情因此,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在朝中各地上下奔走,廣為呼籲

    「南海建州置縣的事情,我已經在全力阻止,但是,也拖延不了多久了當初流放嶺南的士人,原本就是清流中的股肱人物,故舊親朋遍佈各州縣再加上這一兩年來,各地士紳遷居避禍南海的也為數不少於公於私,朝廷也不可能絕了他們子嗣上進之途所以,開春以後,各州縣加緊押解犯人到鄂州,各州縣廩生也要上京,壓禮部趕快召集學政商議彈劾丞相的事,或者乾脆不需要大家到鄂州,誰贊同?誰反對?直接在各地表個態度就行了」

    吳子龍細細地佈置交代,石庭堅靜靜聽著,暗暗心驚他原本也在奇怪,陳東是理社之,為何在社中勢力居然和吳子龍不相上下的樣子?若不是這一批老的清流士人放逐嶺南,陳東門人弟子,許多都陷在南海屯墾不能抽身,恐怕吳子龍也不會有如今這麼大的勢力,自己也不會有現在的位置和機會「陳相公還有這樣一批助力,等他們真的翻了身,可真不好對付」他思忖道,「難怪恩師著急要推動學政彈劾一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