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新紀元1912

第二卷 中國,一個春天的開始 第108章 什麼最重要 文 / 無語的命運

    第108章什麼最重要(第一更)

    「要知道,這,可是一本萬利的投資」

    一句話,從李子誠的口中吐出,然後又感歎的說一句。

    「咱們開給那些高級技工一個月五十塊錢工資,開給機工一個月二十五塊錢工資的時候,為什麼藕初你會贊同?」

    「因為公司需要這些工人」

    穆湘玥立即開口說道。

    「現在,公司是還沒製造出機車,可是現在公司卻能夠使用這些工人生產出紗機、麵粉機械,到明年六月,公司能製造20萬綻紡紗設備,僅此一項,公司獲利就可超過240萬元,而麵粉機械又可令公司獲利超過60萬300萬元的純利潤只是兩千一百二十三名工人在8個月中創造,所以,他們值這個價」

    看一眼李子誠,穆湘玥心裡忍不住嘀咕著,高薪引進這批工人,怕是你做的最划算的一筆生意,至於其它的,包括鐵路基本上不是虧本生意就是短期內見不到成效的生意。

    「嗯,這是兩千多名工人,8個月就給公司創造了300萬的利潤,平均每人創造了1400元以上的利潤,平均每個月,就算是1,如果咱們有20萬這樣的工人,一個月,就能創造3600萬的利潤,……」

    肘拄桌面李子誠點點頭,在嘴邊做起了算術題來。

    「董事長,算術不是你這樣的算的,咱們要考慮到市場,不能只考慮到生產」

    又一次,穆湘玥意識到自己的這位經理,壓根就不懂經營,這也是他為什麼當甩手東家,把所有的事物都交給自己的原因,可當甩手東家,就當甩手東家就是了,可偏偏卻還……奇思妙想不斷。

    「市場」

    雙眼一睜,李子誠又是一笑。

    「市場大的很,兩年,最多兩年以後,咱們要面對的市場,將會是有史以來最龐大的市場,知道我現在最擔心的是什麼,不是市場有多大,而是咱們的生產力有多大,能不能抓住千載難逢的機會發展自己,要是……」

    開玩笑,兩年以後,一戰打響,歐洲列強陷入戰爭,對華商品輸入降底到有史以來最低點,僅只是國內市場一年就是十幾億元大市場,而且還有龐大的海外市場作為支撐,歷史上日本工業大發展,正是抓住了一戰這個千載難逢的機遇。

    突然,話到嘴邊,李子誠一下頓住了,整個人陷入沉思之中。

    日本

    對,就是日本一戰前,由於日本國內利潤先天不足,而從國外掠奪的利潤又用於資本積累,使得利潤率下降更為,為了使經濟正常運轉,日本必須不斷從國外掠奪,日本商品,除在中國擁有特權同時用廉價而霸佔一定市場外,在國際市場上根本沒有多少競爭力,其自身還需要從國外進口機器、引進資本,一戰前,日本外貿連年入超,國家財政不足清償外債利息而面臨破產的境經。

    而最後挽救日本的正是一戰的爆發。一戰的爆發為日本帶來巨額利潤,一是歐洲各國向日本大量訂購軍用品物資,二是歐洲各國忙於戰爭,而幾乎停止商品輸入,從而為日本商品在亞非擴展市場創造了機會,正是一戰催生了日本工業的飛速膨脹。

    腦海中浮現出大學時關於日本經濟講座時,那位講師提起的日本經濟發展起源,李子誠的眉頭一皺,如果**公司能迅速發展起來,工業產能迅速增加,便很有可能斬斷日本的工業經濟發展,那樣的話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

    在一戰時,各國機械輸出的停止,使得中國企業為擴充產能只能進口日本機械,而本國商品產能的不足,又促使國內只能放棄因二十一條而起的「抵制日貨」,使得日本貨佔據了中國的市場,可以說,正是中國的市場滋養的日本工業,而最終,被中國市場滋養的起的日本,又為獨佔這一龐大市場入侵中國。

    而反觀中國,儘管歐洲列強由於集中注意力於戰時生產以及運輸船隻短缺,減少了對中國的出口,從而為華資工業的擴大提供了一個機會。儘管及早向國外發出了設備的訂單,生產設備仍主要來自國外使得大多數新工廠的開業不得不等到戰爭結束,訂購的機器實際到達之後才開工,而這時卻又恰好錯過了寶貴的黃金發展時期,而戰時積聚利潤,又被工廠採購設備,資金的耗盡使得企業無法抵禦戰後外國資本的低價傾銷,從而造成戰後民族資本企業大量破產、倒閉。

    市場,正是市場改變了中國兩國的最終命運。

    假如說,**公司現在能夠全面發展自己的機械製造業,那麼就可以在兩年後,向國內企業提供足夠的機械設備,這樣便可以阻斷日本機械的輸入,而中國輕工業崛起的同時,又可以阻止日本輕工產品的輸入,甚至可以向國外出口,在國外同日本貨爭奪市場,按照這種思路,就應該是……**生產機械、國商專注輕工,兩者一但合力,再加上國內抵制日貨的大前提,日本工業經濟根本不可能再有一戰時急劇膨脹。

    而經濟基礎,又決定上層建築,假如說,中國的輕重工業都數倍於日本,那麼日本還敢於入侵中國嗎?

    在腦海中勾勒出這一個連鎖反應的時候,李子誠突然發現**,不對,準確的來說是自己,自己現在即將開創的事業,不僅僅可以為中國打下一定的工業基礎,甚至有可能徹底改變歷史,挽救數千萬中國人的生命

    「對,這就是我們要做的事情」

    就在心裡對自己這般自語的時候,李子誠卻聽到穆湘玥在那裡開口說道。

    「誰能保證兩年以後就會有很大的市場,現在咱們就像是拾漏一樣,用分期付款去和外國洋行搶市場,等到他們反應過來之後,咱們一定會面對他們的傾銷,到那時……」

    「不用擔心」

    李子誠笑擺了下手,等他們反應過來的時候,就已經晚了。

    「市場大的很,只要這兩年,咱們能撐下去,就能不用擔心將業,咱們現在要專心辦好下面幾件事,一是到1915年元月,咱們要把鐵路修到西安,這是重中之重,這樣咱們的將來就能順著鐵路把沿線工業帶的產品鋪到陝西,甚至甘肅、四川,第二件事,就是港口,這兩件就基礎建設,交通不解決,商品就運不出去,設備也運不進來,第三件就是要把鋼鐵廠建好,生產設備需要大量的鋼鐵,嗯,還要建一家電解銅廠,生產電機還需要銅,第四件事,就是機械廠必須要盡一切可能擴大,第五件事,就是機車廠和造船廠,這兩件也要抓緊時間辦,這兩個和鐵路、港口是相輔相成的……」

    接連一股腦的吐出公司未來兩年要辦的事情時,穆湘玥在合筆記錄的時候,卻把眉頭微微一斂。

    「這些工程要是辦起,恐怕資金方面會有問題儘管公司的資金充足,但是如果要辦這些事情,恐怕還是有些緊張,更何況現在公司還準備辦一家銀行,銀行也需要佔用大量的準備金,而且還有一系列的附屬中小型配套工廠,資金充沛是保證工程進度的唯一前提,而且,」

    穆湘玥又一次把話題轉到了之前兩人的爭論上。

    「你還要辦大學,還有中小學教育,這都需要佔用大量的資金,或許……」

    不待穆湘玥把話說完,李子誠便把打斷他。

    「學校不能停,這些學校是保證未來企業技術人員和技術工人的根本保障,沒有他們,咱們根本就不可能在未來七八年內實現真正的膨脹式發展,寧可少辦一座廠,也要保證沿線的教育推廣,還有大學的建立,沒有錢,嗯……」

    沉吟片刻之後,李子誠又繼續說道。

    「等明年咱們的工廠一個個的開始投產了,可以考慮用企業作抵壓,抵壓給銀行貸幾筆款子,即便如此,咱們也要把這個教育辦下去」

    或許是怕穆湘玥還不能理解自己的用意,李子誠又語重心長的說道。

    「藕初,你知不知道,二十世紀最重要的是什麼?」

    「嗯?」

    「人才」

    學著葛大爺的腔調,李子誠重重的一哼。

    「只要咱們抓住了這兩字,公司的未來就會前途無量,這人才不單單是指將來培訓出來的大學生,更重要的是技術工人,這幾年,咱們要是能培訓十萬中學生,五六年後,公司至少能得到六萬熟練技術工,兩萬五千名技術員,一萬名教師、基層管理人員,還有五千大學生,這些人能給公司帶來多少利潤啊」

    一聲感歎之後,李子誠又認真的說道。

    「所以說,教育,教育才是強國之本哪我的穆藕初同志,所以……」

    認真的的看著穆湘玥,李子誠繼續說道。

    「我準備過幾天去一趟青島,專程去和德國人談合辦大學的事情」

    (第二更了,提前求二月份月票)。

    更多到,地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