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匡扶後周

小說博覽 第354章 伏擊追兵 文 / 張建邦

    第354章伏擊追兵

    董遵誨此次出征正陽,麾下只有三千人馬,略顯薄弱。不過這也沒有辦法,後週一共才只有多少匹戰馬?要不是王峻幽燕地區竭力籌措,後周連這些戰馬都不能湊出來。能夠一次武裝出三千騎兵,並提供相應的後勤輜重,這已經是後周樞密院目前調的極限。

    董遵誨一面命令張逸率領餘騎兵先行偵察,探查正陽方面敵我雙方狀況;一面派張毅喬裝趕往壽州城下,告知援兵已至的消息,讓他們不要慌張。

    接到命令,張毅立即換上那身道士行頭,帶著兩名侍從迅速趕往壽州。得益於他那身行頭,路上遇到的南唐小股部隊並沒有為難與他,張毅得以平安來到壽州城附近,距離城下不過十餘里。

    然而就這時,張毅卻看到了遠處營搖曳而上的黑煙,看到了大堆大堆燃起的火光,鼻子裡全是烤焦粟米的味道!難道是被敵軍襲營了?張毅很是詫異,隨後他就遇到了北撤的周軍士卒,連忙上前打探。原來李谷已經下令撤兵,並縱火焚燒帶不走的糧草物資。

    張毅大吃一驚,立即策馬往李谷營趕去。出示董遵誨的印信之後,張毅很快就來到了李谷身前,對李谷稽說道:「貧道受開國伯董遵誨將軍委託,特意前來向李將軍稟告:陛下已經御駕南征,委派李重進將軍為先鋒,董遵誨將軍為副先鋒。為防浮橋有失,董將軍所部正抓緊時間趕往正陽!」

    李谷長歎了一聲,低聲說道:「你來晚了一步啊!我佈置淮河一線的防禦部隊已經被劉彥貞所部擊潰,剛剛我已經下令燒燬大營帶不走的器械、糧食,為撤退做準備!早知道援軍來的這麼快,我豈會凡是這等錯誤?!」

    張毅這個人,雖然喜好道法,但對軍事謀略也有一定的見解。何況董遵誨他臨來之際,反覆向他提點那劉仁瞻的厲害,也給他打足了預防針。張毅便對李谷說道:「貧道隨從師門遊歷天下,也曾聽說過這劉仁瞻。這個人志軍嚴明、驍勇善戰,貧道從十餘里外就能見到大營裡的黑煙,劉仁瞻城牆之上,看得應該格外清楚。按照他的脾性,一定會出城追擊,將軍可要小心!」

    李谷大笑,「來得好!正愁他縮烏龜殼裡不出頭呢!只要他敢出壽州城,我就讓他有來無回!這樣,道長替我向陛下獻上奏疏,就說:

    南唐劉彥貞所部兵力雄厚,加上南唐艦隊又淮河央行進,佈置淮河兩側的弓箭手根本無法施以有效進攻,我阻擊部隊已經被他們悉數擊潰。如果浮橋陷落,我軍軍心勢必動搖,極有可能全軍覆滅,微臣不得已,這才燒燬物資,準備後撤。如今淮河水位日益見漲,陛下如果御駕親征,萬一被那南唐艦隊斷絕了糧道,則大事去矣。還請陛下暫留陳、穎二州,陳兵威懾。而臣等到李重進抵達之後,便會與他攜手作戰,攻擊劉彥貞所部。不過,臣看來,只要咱們能夠充實戰備,就算是一時退卻,也能夠捲土重來,還望陛下勿怪!」

    張毅連連點頭,表面上很是體諒李谷的樣子,心卻不以為然。浮橋就算是被劉彥貞奪去,依靠軍儲備的糧草物資,李谷也能堅守一段時間,等到主力的到來。可現倒好,李谷燒燬了軍帶不走的存糧,也就失去了淮南南岸堅守的依仗,他其實是將全軍帶入了被動!

    過去有人說,李谷為人厚重剛毅,善於評論,時稱「樸能薦士,谷能知人」。看來這李谷也只能做個大總管之類的角色,指著他開疆擴土,未免有些個勉強。

    張毅連忙答應下來,臨行之際,再次提醒李谷注意那劉仁瞻的襲擊。等到張毅離開之後,李谷笑著對眾將說道:「區區一個道士,哪裡知道什麼是軍事,無非就是董遵誨臨行教唆而已!我們已經圍困壽州月餘,劉仁瞻哪裡還有什麼兵力出城襲擊,他難道就不怕抽調人手後壽州城空虛嗎?!」

    眾將大笑,韓令坤卻輕輕皺眉,這董遵誨提醒得倒有些道理,劉仁瞻可不是善類,必須加以提防。但韓令坤李谷帳下多日,知道李谷的脾氣,他眉頭一轉便上前說道:「那咱們根本不用考慮這劉仁瞻了,直接撤軍就是!那董遵誨一個黃毛小兒,而且遠離戰場,他能知道什麼?!」

    李谷卻笑著搖了搖頭,低聲說道:「人家董遵誨也是一番好意,老夫也得從諫如流。也罷,老夫就留你率一軍斷後,以防萬一。其餘人等,則隨老夫撤離。董遵誨雖然有一定能力,但兵力太少,誰知道他能不能保住浮橋?!咱們萬萬不可大意!」

    不久,李谷領軍撤離,命韓令坤率領兩千五人馬悄悄留下,負責斷後。城頭上劉仁瞻立即召集手下,準備出城追擊。

    劉仁瞻之子劉崇低聲勸道:「父帥,周軍圍城月餘,軍折損甚大,疲憊不堪。現好不容易才盼到他們撤離,咱們還是趕緊休息一番,就不要再出城追擊了!」

    劉仁瞻怒道:「你懂什麼?!咱們疲憊不堪,那李谷所部又能好到哪裡去?!現他們燒燬了糧草物資,一心退卻,正是咱們追擊的大好時機。如果讓他們撤回淮河北岸,休整後再次出擊,那咱們壽州就要承擔多的壓力!崇兒,你只要聽我的命令好好打仗就是,用不了想太多!」

    劉崇有些個不服氣,撅著嘴不說話。劉仁瞻有些個失笑,懶得與小孩子一般見識,挑選了兩千士兵,命令他們西門處集結。

    半個時辰之後,劉仁瞻來到西門,卻見士兵們大多坐地上,酣睡不醒。劉仁瞻想起兒子的話來,歎了一口氣,對眾將說道:「我知道大家都很疲憊,可這是難得的破敵良機,萬萬不可輕易放棄!剛剛劉崇說士卒疲憊,可敵軍攻城月餘,損失我軍之上,他們加疲憊。咱們正要抓住這個良機,以報仇雪恨!孫羽,你是我手第一大將,你覺得如何?」

    孫羽連忙上前,其實他非常同意劉崇的建議,但他也明白劉仁瞻的意思,點自己的名字決不是讓自己帶頭反對。再說了,自己作為壽州第一大將,哪裡能有怯戰之心呢?於是孫羽連忙上前說道:「大帥放心就是,我這次親自領軍出擊,一定會李谷身上,狠狠地割下一塊肉來!」

    劉仁瞻連連點頭,「這就對了,咱們只打劉谷部將,絕不攻擊李谷本部。能夠以優勢兵力圍城月餘而取不到任何戰果,這劉谷可是咱們的好朋友!」

    眾將大笑,孫羽也連聲大笑:也對,那李谷分明不通軍略,又怎麼會防備壽州的追兵?自己有些個多慮了。於是孫羽向劉仁瞻行禮告別,便率領親兵將那二千士卒全都喚醒,悄悄出了西門,往李谷撤軍的方向追去。

    早有斥候得到消息,迅速報於負責斷後的韓令坤。韓令坤低聲笑道:「劉仁瞻這傢伙果然不死心,傳令下去,全都埋伏妥當,離開道路至少二十丈,咱們這次要打壽州軍一個措手不及!」

    聽到他的命令,所部士兵連忙繼續留山林之潛伏,靜候追兵的到來。大家攻城月餘未得寸功,心早就憋了一肚子火氣,正準備洩一番,敵軍來的正是時候。

    再說孫羽率領部隊,唯恐李谷逃離,沿途不斷加速,很快就來到了那韓令坤埋伏的山林附近。他正要領軍加速通過,突然心悸動:這山林不對勁!偌大一片山林,居然聽不到飛鳥的鳴叫聲,很像是被人所驚走,難道有伏兵不成?!

    想到這裡,孫羽立即點出二士兵,命令他們入內查看。正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一時的耽誤總比悔恨終生強,這可是打仗,容不得半點大意!

    二名壽州軍士兵,努力揉了揉酸脹的眼睛,走進了樹林。剛離開孫羽的視線,大家不約而同地打了個呵欠。守城這麼多天,人家李谷的攻城部隊還能輪番歇息,可劉仁瞻只有這麼多人馬,只能夠頻繁作戰,士兵們已經疲憊異常。不過大家還是有些個興奮,據說周軍忙於撤退毫無防備,大家只要追上去就能對周軍展開屠殺!這樣的好差事,縱使已經疲憊不堪,也讓大家有了點行動的**。

    士兵們往裡走了十餘丈,就懶得再往裡查。大帥都說了,敵軍已經狼狽撤離,大家還盼著追擊途建功勳呢,幹嘛把時間浪費這樹林?!沒有鳥叫還不正常,現天氣變冷了,也許早就凍死了呢!

    很快士兵們就從樹林裡走了回來,向孫羽稟報並無現任何異常。孫羽雖然心悸動,卻還是下令繼續追擊,於是率領部隊一頭闖進了韓令坤的伏擊圈。

    半個時辰之後,孫羽僅以身免,狼狽地逃回壽州。劉仁瞻大怒,但卻無力再次出擊,只能眼看著韓令坤所部城下挑著屍耀武揚威、得意離開!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