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匡扶後周

小說博覽 第271章 遼國劇變上 文 / 張建邦

    第271章遼國劇變

    汾州城頭,守將不可置信地看著城下丟盔卸甲的潰兵們,大聲喊道:「你們是哪裡的部隊,怎麼狼狽成這個樣子?有沒有領頭的將領,讓他出來跟我回話!」

    城下潰兵們看著汾州城頭的漢軍旗幟,顧不得回話,全都淚如泉湧、嚎啕大哭!大家一路上這個慘啊,那可惡的董遵誨,居然派出了兩支騎兵部隊交替追擊,讓大家根本就得不到休息。好不容易才從田鼠窩裡挖出點糧食,還沒等篝火裡燒熟,潰兵們就又聽見追兵那可惡至極的牛角號聲!丟棄了所有武器的潰兵們也只能忍饑挨餓、不停逃亡,後能夠順利逃到汾州城下的絕對不超過千人。

    有一個面目塗得漆黑的士兵抬起頭來,看著城上漢軍旗幟,高聲喊道:「這裡可是汾州?我是大皇子劉承訓啊!快快開城門讓我們進去,快給我們點東西吃啊!」

    汾州守將驚訝地看著城下這人,就見他身著一身小兵的破爛皮甲,腳蹬一雙灰濛濛沾滿泥土的靴子,臉上也塗得漆黑,根本看不出任何面目特徵來。

    汾州守將不免有些遲疑,這時旁邊一個全身裹滿繃帶的將軍勉強衛兵的服侍下站了起來,努力喊道:「城上可是劉將軍,老夫乃是白從暉,這位確實是劉承鈞殿下。」

    汾州守將倒是認得白從暉,連忙命令手下打開城門,熬上小米粥。很快,城下的這群潰兵顧不得那小米粥還半熟不開,咕咚咕咚喝了個一乾二淨,大家將那木碗舔得那叫一個乾淨,汾州城的乞丐們看了也會自愧不如!

    稍後,劉承鈞、白從暉洗漱乾淨,命人抬著昏迷的李存瑰出現汾州刺史府。劉承鈞對那汾州刺史說道:「快快派人向父皇稟告,我軍長壽村遭到晉州、隰州及周朝央軍隊三軍襲擊,將士們雖然奮勇作戰,無奈寡不敵眾,只能倉皇后撤。」

    那刺史不敢怠慢,連忙命人奉上紙筆,待劉承鈞書寫妥當後立即命人快馬送出。

    且不說劉承鈞驚魂未定,單說晉陽接到大軍戰敗的消息後頓時大吃一驚。劉崇雖然麾下有不少部隊,不過平白折損近萬精銳部隊依然讓他很是心疼。加上北漢初立,第一次出兵就遭受敗績,頓時人心不穩。劉崇也有應對的辦法,那就是派通事舍人李跫立即出使遼國,乞求支援。

    李跫接到旨意,不顧自己身薄力單,居然一路上快馬加鞭,火速趕到了臨潢府。到了臨潢府後,兩股之間全都磨泡了皮,雙腿也成了羅圈腿。

    遼國皇帝很是詫異,沒想到漢人的騎術居然也如此之好,居然這麼多時間內就從晉陽趕到臨潢府,難道有什麼訣竅不成?於是,遼帝耶律兀欲便立即接見了李跫。

    李跫對遼國皇帝耶律兀欲叩說道:「外臣李跫叩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耶律兀欲很是和藹,笑著說了一圈嘰裡咕嚕的話,通譯大體翻譯道:「愛卿請起,這幾日朕的臨潢府很是熱鬧,前不久,成立的那個周朝才派使節田敏來到這裡!」

    李跫心一涼,郭威的動作也不慢啊,不過既然遼國皇帝第一時間接見了我,那說明他對我們漢朝還是心存善意的。

    李跫連忙說道:「陛下,郭威乃是刻薄寡恩之人。罔顧我大漢先帝對他的恩典,居然篡我河山,我漢朝上下與他勢不兩立!況且郭威野心甚多,過去對大遼軍馬也多有冒犯,堪稱是大遼和我漢國的共同敵人。我家陛下前不久已經派人表露了與大遼結盟的誠意,如今願依從晉朝舊例,奉陛下為叔父!」

    通譯詫異地皺了下眉頭,還是職責地翻譯給耶律兀欲。耶律兀欲大笑,嘰裡咕嚕說了幾句,讓那通譯對李跫翻譯道:「當年,石敬瑭甘居兒皇帝,每年還要進貢綢緞三十萬匹,如今你家皇帝想要認我為叔,他準備每年進貢多少綢緞啊?是不是也要依從這舊例?」

    李跫心一顫,三十萬匹綢緞,把晉陽的國庫折騰空了也沒有這麼多錢財,何況是連年進貢!李跫連忙解釋道:「當年晉高祖佔據原,收納州風華,才能為上國提供這麼多財物。如今我漢國雖然勵精圖治,無奈治下卻多為貧瘠之地,實是無力負擔。不過,我國願意每年進貢兩萬貫錢財,為陛下賀壽。」

    通譯連忙將這些話翻譯過去,耶律兀欲心一動,多少是多啊?每年平白多出兩萬貫收入也不算少了。不過看著李跫那焦急的神態,耶律兀欲性獅子大張口,大聲說道:「十萬貫!每年給大遼十萬貫錢財,朕就興兵南下,與你漢國共討郭威!」

    李跫臨來之際,劉崇已經跟他講清楚了,不惜一切代價,尋求遼國的支持。現遼國皇帝雖然要價較狠,不過這個人倒也有些信用。想想現人心惶惶的晉陽城,李跫一咬牙便答應下來。

    李跫便對耶律兀欲說道:「我漢國期盼遼國援軍,如同久旱期盼甘露一般!即便這一年十萬貫我漢國拿出來有些困難,可考慮到漢國與遼國的友好關係,我願替我家陛下答應下來。只希望陛下能夠及早出兵,與我漢國共討郭威!」

    耶律兀欲連連點頭,卻有些後悔,早知道這漢國劉崇如此急切,剛剛不如開價十五萬貫嘍!他笑著說道:「好好好,愛卿所講甚合朕意。只要你們獻上正式國書及相應質物,我大遼軍馬立即南下。」

    原人過於奸詐,答應過的事情事後很多都不算數。耶律兀欲也不傻,不會相信李跫空口無憑的許諾。

    李跫也沒有辦法,連忙命令護衛連夜趕回晉陽,向劉崇通稟這一切。李跫還臨潢府高調出遊,宣示北漢與遼國的親密合作關係。

    而面臨後漢軍事壓力的劉崇雖然有些個無奈,卻也只能答應下來,派遣禮部侍郎、同平章事鄭珙攜帶正式國書立即前往臨潢府,同時攜帶大批金銀財寶做質,換取遼國大軍火速南下增援。

    此時,郭威臨潢府布下的探子也街頭遇到了大張旗鼓的李跫,連忙將北漢與遼國勾結的消息火速傳往國內,引起了郭威的注意。前些日子後周建立之際,番將朱憲曾經奉遼帝之命,前來賀喜。現遼國要轉向北漢,郭威哪敢疏忽,立即派出左金吾衛將軍姚漢英出使遼國,試圖緩和周朝與遼國的關係。

    等到姚漢英趕到臨潢府的時候,年老體弱的鄭珙還沒有進入遼境。姚漢英立即抓住這有利時機,與遼國官員們加強往來應酬,試圖通過遼國官員來影響遼帝的決策。不過,雖然有不少遼國大臣幫著姚漢英進諫,可一年十萬貫的收入足以堅定遼帝的信心。可憐的姚漢英,除了結交了不少的酒肉朋友,居然一無所獲。

    當然,遼帝也曾命人暗示,只要後周每年再獻上十五萬貫錢財,遼國就願意兩不相幫。如果後周願意每年獻上二十萬貫錢財,遼國甚至願意與後週一道,將北漢徹底消滅。

    姚漢英哪敢答應,要是讓帝郭威知道了,他這條小命可就完了。

    耶律兀欲見姚漢英不肯答應這歲貢的條款,便也懶得理他,不再接見。等到鄭珙攜帶大批財貨來到臨潢府之後,興高采烈的耶律兀欲是下令將姚漢英囚禁起來,不得南歸。

    也許大家還記得鄭珙,就是前不久貪慕董遵誨獻上蒸餾酒的那個人。自從他回到晉陽以後,再也喝不到如此美酒,而市井的酒漿歷經蒸餾酒考驗的鄭珙看來,不過是清水而已。此次他能夠出使遼國,一方面是因為劉崇的指派,另一方面也是為了貪戀遼國的烈酒。

    來到臨潢府之後,鄭珙立即前往皇宮處獻上國書,上面開頭第一句話就是:「侄皇帝致書於叔天授皇帝!」

    劉崇不但國書正式確立下自己與耶律兀欲的侄叔關係,還請求遼國皇帝耶律兀欲對自己進行冊封,並對北漢立即進行軍事援助。

    耶律兀欲很是高興,於是一口答應下來,並設宴款待鄭珙。聞著這濃郁的酒香,雖然略有些粗劣,可鄭珙還是興奮異常,一杯杯喝個不停。

    遼國正處於遊牧民族向耕種民族轉換之際,依然將能喝酒的人都看成是壯士。許多遼人前來勸酒,既是對北漢屬國的看重,又是對鄭珙酒量的挑戰。尤其是前不久姚漢英與大家酒桌上結下了深厚的友誼,現姚漢英卻被皇帝扣押起來,大家不敢明面上反對皇帝,就來找這鄭珙的麻煩,希望將他灌醉,讓他醜態畢露!

    好不容易才滿足酒癮的鄭珙來者不拒,不僅喝光了遼國官員的勸酒,還灌醉了遼國素以酒量著稱的幾名武將,大展酒威!不過鄭珙那衰老的身體,哪裡撐得住這來回的奔波,尤其是突然喝了這麼多的烈性酒,簡直就是自尋死路!

    當夜,醉醺醺的鄭珙酒宴上就昏迷不醒,大家還以為他喝醉了,就用轎子將他抬回驛館。半夜,鄭珙兩肋劇疼,醉死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