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匡扶後周

小說博覽 第260章 勸降劉贇 文 / 張建邦

    第260章勸降劉贇

    順利拿下劉贇之後,董遵誨立即派人向開封府送去奏章,一方面向朝廷通告劉贇已被擒拿的消息,並祝賀郭威榮升監國職務;另一方面也對郭威進行勸進,希望他早日登基稱帝。

    郭威此時對李太后以母侍之,宮傳出的消息說李太后很是高興,對郭威多次予以嘉賞。現開封府城裡武百官正蜂擁上書,一起向郭威勸進,希望他能早日登基稱帝。董遵誨雖然不喜歡趨炎附勢隨大溜,卻不願意這些小事上給別人以把柄,所以這奏章卻也不可或缺。

    不久,郭威就命人快馬送來消息,對董遵誨叮囑道:徐州乃是劉贇起家之地,劉贇起身赴京後,將徐州的軍政大事全部交託給右都押牙鞏廷美、教練使楊溫。如今劉贇剛剛被貶為湘陰公,徐州官場如果得到消息,肯定會發生大地震。郭威希望董遵誨能夠抓住這個有利時機,迅速平定徐州可能有的叛亂,防止徐州與河東或南唐勾結。為加強董遵誨所部兵力,郭威已經命令郭崇威率領一萬士兵緊急趕赴宋州,以作增援。

    董遵誨立即找來劉慶義等人商議,大家大多主張等候郭崇威的大軍,一併威逼徐州。只有張逸力排眾議,越眾而出,對董遵誨建議道:「將軍,如今劉贇被貶為湘陰公的旨意乃是京師派人快馬傳來,末將相信其餘各地應該還沒有得到消息,別說離開封府遠的徐州了。也就是說,那徐州鞏廷美等人還做著從龍之夢,不如咱們趁著他們還沒有得到消息,突襲徐州,將這徐州一舉平定!」

    「好!」董遵誨一拍几案,「凌雲說的很有道理,徐州距離開封府的距離可是宋州的兩倍,就算有心人已經開始傳遞消息,這消息現也來不及抵達宋州。現徐州的劉贇舊部肯定沒有得到劉贇被廢的信息,咱們與其這宋州等上幾天再去進攻防備嚴密、與外界勾結的徐州城,還不如趁現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何況劉贇現也咱們手,咱們可以勸他寫下書信,派出精銳部隊扮作送信的信使,混入徐州城,以作內應!」

    張逸、董遵誨說的很有道理,大家紛紛贊同,不斷出言補充,很快就做出來一個完整的行動計劃。反正如今劉慶義已經統帥步兵大部趕到宋州,加上吞併的張令超所部,董遵誨手已經有五千士兵,足以應付一場大戰。

    大家商議妥當後,董遵誨很快就來到了看押劉贇的居所。董遵誨也放得下身段,竟然對他施了一禮,對這倒霉的劉贇說道:「湘陰公,末將前段時間多有不恭,特來向您賠罪!希望您大人有大量,不要與我計較。」

    劉贇冷哼一聲,卻也沒敢說什麼過激的言語,他手下得用的董裔、賈貞已經被董遵誨所部亂刀砍死,劉贇哪裡還有什麼膽量來諷刺董遵誨呢。

    董遵誨又笑著說道:「末將剛剛得到消息,郭帥已經命令王度、趙上交兩位大人,數日後護送湘陰公繼續西進,不日抵達開封府。」

    劉贇愣了一下,苦笑著問道:「郭威不是要登基稱帝了嗎,讓我這被廢的皇儲去開封府做什麼?難道是要殺我祭旗嗎?!」

    董遵誨連忙解釋道:「劉公這是說得什麼話,郭帥又豈是這樣的人?現他已經被太后授命為監國,正需要劉公等人與他同心同德,共同開創出一番事業來!」

    「太后授命郭威監國?」劉贇冷著臉重複了一句。

    董遵誨連連點頭,將李太后前不久發佈的誥書抄錄本遞給了劉贇,劉贇打開一看,就見上面說道:

    「樞密使、侍郭威,以英武之才,兼內外之任,翦除禍亂,宏濟艱難,功業格天,人望冠世。今則軍民愛戴,朝野推崇,宜總萬機以允群議,可即監國,外庶事,並取監國處分,特此通告。」

    董遵誨又向劉贇遞上郭威發佈的教令,劉贇顫抖著接過教令,定睛一看。就見郭威已經公然稱孤論寡,對天下人說道:

    「寡人出身軍戎,並無德望,因緣際會,叼竊寵靈。高祖皇帝甫經綸,待之心腹,洎登大位,尋付重權。當顧命之時,受忍死之寄,與褚勳舊,輔立嗣君。旋屬三叛連衡,四郊多壘,謬膺朝旨,委以專征,兼守重藩。俾當勁敵,敢不橫身戮力,竭節心,冀肅靜與疆場,用保安與宗社!不謂奸邪構亂,將相連誅,偶脫鋒芒,克平患難,志安劉氏,順報漢恩,推擇長君以紹丕構,遂奏太后,請立徐州相公……」

    劉贇看到此處,不由得手心發抖,那教令愣是落了地上。接下來應該就是郭威對前不久兵變的解釋和對劉贇處置的辯解,這可關係到劉贇的身家性命,他不由自主地惶恐不安。

    董遵誨連忙上前撿起教令,慢慢遞給了劉贇。劉贇感激地衝他輕輕點頭,努力定了定神,繼續看了下去:

    「……逢迎已於道途,行李未及於都輦。尋以北面事急,冠騎深侵,遂領師徒,逕往掩襲;行次近鎮,已渡洪河。將登澶州,軍情忽變,旌旗倒指,喊叫連天,引袂牽襟,迫請為主。環繞而逃避無所,紛紜而逼脅愈堅,頃刻之間,安危不保,事不獲己,須至徇從,於是馬步諸軍,擁至京闕。今奉太后誥旨,以時運艱危,機務難曠,傳令監國。遜避無由,黽勉遵承,夙夜憂愧。所望內外武百官,共鑒微忱,匡予不逮,則寡人有深幸焉!布教四方,鹹使聞知!」

    劉贇哀歎一聲,良久沒有說話。既有些氣憤,也有些氣餒。俺好不容易才被推為皇儲,容易嗎?!一個皇帝的位置就這樣被輕易奪去,劉贇深感氣憤。但他覺得有些氣餒,郭威既然敢向天下明發教令,分明是已經做好了登基稱帝的準備,如今又有太后的監國誥書相助,即便俺父親劉崇起兵造反,也改變不了俺階下囚的命運!

    董遵誨卻看他有些可憐,低聲提醒道:「郭帥雖然無心登基,但武百官卻時時勸進,希望他能早稱帝。事到如今俺也不瞞你,這數百份勸進的奏章,就有我董遵誨的一份。眾意難違,眼看著郭帥就要登基稱帝,希望您能及時明瞭自己應處的位置,莫要被小人進了讒言……」

    後一句話董遵誨並沒有說出來,相信劉贇也能夠聽明白他的意思。當然,如果這劉贇聽不明白,董遵誨也不會繼續相勸,懶得惹這麻煩。歷史上劉贇失去了謀士的勸說,總是硬頂著不服軟,不肯向郭威行君臣之禮,加上劉崇不合時宜地進言求釋,結果後郭威密令李洪義將他毒殺。

    劉贇聽得心猛然一動,有些個憤怒,不過接著他就明白過來,感激地對董遵誨行了一禮:「多謝董將軍相勸,我……我這就寫就一份賀章,希望……希望董將軍幫我送往郭公處。」

    既然已經服軟,劉贇也越說越是順嘴,董遵誨輕輕點頭,對他善意地提醒道:「我聽說朝有人對郭帥進言,說徐州鞏廷美等人暗通南唐,圖謀不軌。這些雖是謠言,卻很能迷惑眾人。希望湘陰公能夠有所表示,免得被朝大臣們誤解。」

    劉贇連連點頭:「我這就寫封書信,請董將軍派人送回徐州,交給我的正妻劉董氏。她有我徐州節度使的副印,我會叮囑她以我的名義領銜徐州群臣上書朝廷,向郭公勸進。」

    劉贇馬上命人取來紙筆,迅速寫了一封書信,輕輕吹乾筆墨,從貼身處取出一枚古玉,沾上印泥蓋這書信之上。劉贇審視一遍,見並無錯謬之處,便將書信塞到信封之,信封上寫上「劉董氏親啟」。不過他沒有封口,而是直接遞給了董遵誨。接著劉贇又匆匆寫了一封勸進奏章,洋洋灑灑數百字,充斥著對郭威的讚譽。反正前段時間對劉贇的阿諛聲不斷,劉贇也學到了不少奉承語句,如今正好現學現賣。他將這賀章蓋上了自己徐州節度使的印鑒,也交給了董遵誨。

    董遵誨將書信與奏章塞到懷裡,與劉贇閒聊幾句,便轉身離開。臨走之前,董遵誨叮囑負責看守劉贇的黨進,命他為劉贇整治幾桌上好的飯菜,並釋放劉贇的侍妾,讓她們前去侍奉劉贇。

    回到軍帳後,董遵誨取出奏章,仔細研讀。見奏章並無違禁字樣,而且充斥著對郭威的崇敬、愛戴,不由得微微一笑,立即命人快馬送往開封府,送往郭威府上。

    董遵誨又取出書信,仔細研讀數遍,見裡面並無暗語,這才放下心來。有這封書信手,徐州之事應該容易解決,完全可以交給劉慶義等人處理。如今郭威就要登基稱帝,自己理應押送這劉贇趕回開封府,免去郭威心頭之患。於是董遵誨命令劉慶義、馬德海、張逸等人立即領軍出發,數日後傳來消息,鞏廷美、楊溫兩人自縛乞降,徐州就此平定。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