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燕人張飛在此

第三卷 稱霸河北 【043】張飛魄力應局勢 文 / 擇木

    【一更送上,求收藏、求支持……】

    大營中,呂布接到董卓送來的將令,卻是有些不滿。

    他率軍出來,是為了與張飛一決高下,報虎牢關前受傷之仇的。而董卓的命令,卻是讓他拖住張飛,沒有機會,就不用與張飛廝殺。

    看著帳下的督糧官,呂布問道:「士卒們還有多少糧草?」

    督糧官拱手說道:「回稟將軍,此次出兵倉促,士卒們都只帶有十日乾糧。」

    「十日麼?」呂布皺眉想了一下,心中頓時有了決斷,「此去函谷關不過兩百里,我就在這裡拖住張飛五日,再與他廝殺兩日,而後前往函谷關,到時義父也應該到了函谷關了吧?」

    將董卓的將令拋卻一邊,呂布對著身邊的侍衛問道:「斥候們可有張飛的消息?」

    「稟將軍,張飛在對面的山後建了一座大營,似乎不打算走了,而且……」說到這裡,侍衛有些為難。

    「而且什麼?」呂布嗤笑,就一萬騎兵,張飛還能幹出點兒什麼?

    「而且張飛麾下的一萬騎兵,似乎又聚集到了一起,還不時派出兩千人一隊,在營外狂奔,好像在引誘將軍追擊。」侍衛越說聲音越低,生怕觸怒了呂布。

    「哼!」呂布確實被氣到了,經過一天的追逐,他也知道,自己麾下的西涼鐵騎,是追不上張飛麾下的并州騎兵的。他也是從并州出來的,昨日只是一時氣憤,才忘記了并州騎兵,可是以速度見長的。冷哼了一聲,呂布心中的氣氛,卻是一點沒有消散,只是在心裡恨恨的想道:「就讓你在囂張幾日,到時我五萬大軍齊發,看你拿什麼抵擋。」

    因為,呂布他也不得不這麼做,昨夜的喧鬧,讓士卒以及戰馬都沒休息好,此時根本沒辦法上戰場,只得在大營裡休息。

    雖然幾日後不一定能攻破張飛的大營,但是呂布心裡已經做出了決定,待拖得時間一到,無論如何也要攻擊一回,不然難消心頭之氣。

    而對面山坡下,安坐於大營內的張飛,此時卻是異常的高興。只因大哥關羽已經立了首功,將徐榮麾下的兩萬騎兵給收拾了。

    待觀看了那一戰的詳細信息,張飛此時還有些心有餘悸。如果是徐榮親自領軍,恐怕就不會落入算計了。不僅不能滅掉這一隻騎兵,恐怕還會暴露自己的意圖。徐榮可是董卓麾下難得的大將之才,唯一一個將孫堅、曹操兩人都擊敗過之人,豈會如此容易受到迷惑?

    不過此時卻不用擔心了,董卓麾下十萬西涼鐵騎,已經少了兩萬。而且,經過一夜的騷擾,徐榮、呂布今日是別想出戰了。

    更何況,徐榮至今也沒弄清楚他圍困的山上,到底有多少人,並沒有輕舉妄動,這也正是張飛所希望看到的。至於呂布,有些一根筋,沒有謀士輔助,張飛並不怎麼擔心他。

    「主公!」

    見到侍衛進來,張飛笑著問道:「可是有了董卓的消息了。」

    侍衛點了點頭,說道:「斥候已經回來稟報,董卓已經帶著大軍向著黽池進發了,並未向陝縣而來。」

    聽到這個消息,張飛頓時笑得更甚,不由歎道:「果然不出文和所料啊!」

    笑過之後,張飛又對著身旁的張郃問道:「三弟,在大營外奔跑的騎兵可引起呂布的注意?」

    「呵呵!」聽二哥問到這些騎兵,張郃也笑了起來,對著張飛說道:「呂布麾下的西涼鐵騎,估計今日是不能出戰了,騎兵們甚至到呂布大營外去逛了一圈兒,呂布都沒有一絲反應。」

    聽到呂布沒反應,張飛沉吟片刻,臉上頓時露出了微笑,「不是他不想反應,恐怕……是董卓不讓他有反應。」

    想通了這點,張飛也放心了。既然董卓這麼識相,他也不用待在這裡了,扭頭對著帳內的呼廚泉喊道:「呼廚泉!」

    「末將在。」

    「本將給你留下五千騎兵,不可與呂布交戰。每日派出兩千騎兵,時刻注意呂布的動向,如若發現其有攻營跡象,你可直接放棄大營,退回陝縣,守衛城池。」

    「喏!」

    張飛這次出兵新安,總共帶出了兩萬五千騎兵,一萬五千步卒,已經是自己麾下三分之二的兵力。並將關羽、張郃、典韋、徐晃等人都帶了出來,只給賈詡留下了張遼、樂進兩個小將,以及萬餘步卒可用。

    而程昱則是坐鎮河東,率領著衛家之人,為大軍解決後勤補給。

    此時,已經達到了初步目的,張飛必須得將這些士卒都給帶回去了。

    讓呼廚泉率領兩千騎兵出大營,在外狂奔一圈兒。將大營周圍的呂布斥候都給趕走,而後回到大營,換上另一隊人,奔出大營,繼續驅趕呂布的斥候。

    如此半日,呂布麾下的斥候幾乎是見著大營裡出來騎兵就跑。

    對於此,聽得侍衛報告多次,呂布也煩了,讓斥候盯住自家大營不被張飛攻擊就行了。至於張飛那裡,半個時辰前去查看一次即可。

    沒有了呂布的斥候,張飛從容的帶著張郃、典韋以及七千騎兵,向著陝縣跑了去,與賈詡、關羽等人匯合。

    待張飛到達陝縣之時,整個天空都已經完全黑了下來。

    讓張郃將大軍帶入軍營,張飛進入城門之後,卻發現賈詡、關羽、徐晃等人都沒有休息,似乎在專門等著他。

    看著眾人的臉色,張飛心裡也不由得跟著沉重起來,難道出了什麼意外?

    來到縣衙之中,張飛讓眾人都坐下之後,看向賈詡,沉聲問道:「文和,到底出了何事?」

    賈詡面無表情,看著張飛,說道:「董卓不顧百姓生死,正急速趕路,據斥候回報,此時已經過了黽池,而且還在連夜趕路,向著函谷關而去。」

    聽得賈詡的話,張飛心裡也不由得焦急起來。歷史上董卓遷都,可是走了近一月,所以張飛才覺得自己有足夠的時間佈置。但是,沒想到自己的出現,徹底將董卓遷都的速度給提快了。想想也是,歷史上董卓遷都,在弘農根本沒有任何危險,只需慢悠悠的到達長安即可。現在卻有了他這麼一個攔路虎,董卓又帶著大批的金銀財寶,能不急嗎?

    至於百姓的生死,董卓恐怕就從來沒考慮過,百萬百姓,走到長安,能剩多少就是多少。就如他自己說的一樣,「吾為天下計,豈惜小民哉!」

    張飛皺眉,沉吟半晌後,抬起頭來,看向賈詡,「文和,命士卒即刻啟程,可還來得及?」

    一直在與呂布糾纏,對於陝縣以及董卓的消息,張飛並不如賈詡知道的多。

    「主公,命士卒晝夜狂奔,應該能趕到董卓之前。但是,即使追上董卓,恐怕到時士卒也無多少戰力可言。」

    「追?還是不追?」董卓突然加快速度,的確是給張飛帶來了一個難題。

    本來一切都已安排妥當,只要將董卓麾下的十萬西涼騎兵留在新安附近,讓董卓走黽池一帶回到函谷關,那董卓就必然會從崤山中經過。

    待迷惑住十萬西涼鐵騎後,經過最開始的計算,董卓也最多帶著皇帝、大臣以及百萬百姓走到黽池,還會留給張飛大把的時間進入崤山佈置。但是現在,一切的計劃都泡湯了,董卓似乎覺察到了危險,加快了速度,此時更是已經通過了黽池,打了張飛一個措手不及。

    追,士卒就得連夜狂奔,到時到達崤山之中,恐怕也是疲憊之師,能不能與董卓一戰,很是問題。

    但是不追,張飛又覺得不甘心,謀劃了那麼久,難道就這麼放棄了?

    抬頭看向眾人,見所有人都端正坐姿,一絲不苟的看著自己,等待著自己做出決定。

    見此,張飛迅速打定主意,沉聲說道:「追!」

    聽到這話,所有將領臉上都露出了笑容。就連賈詡,也頷首點頭,覺得這樣的張飛,才是一個合格的主公。必須要有魄力,必須要捨得一搏,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做事唯唯諾諾,瞻前顧後,到最後只會一事無成。

    既然決定了要追,張飛也不再耽擱,即刻下令。關羽、張郃、典韋、徐晃四人跟隨自己,率領兩萬步卒,進入崤山。而張遼、樂進則率領騎兵,即刻趕往函谷關,做出進攻函谷關的姿態。

    張飛本打算讓賈詡坐鎮陝縣,但是賈詡卻堅決要跟隨張飛進入崤山,以應對可能瞬息萬變的局勢。

    考慮了一下,張飛還是答應了賈詡的請求,畢竟多一人出謀劃策,也的確好一些,董卓麾下可是有李儒這樣不可小覷的智謀之士。

    也的確如張飛所料,加快行軍速度的計謀,正是出於李儒之手。

    張飛麾下的騎兵,連續兩次出現在大營之外,但是又不對大營進行攻打,也不進行騷擾,讓李儒頓時覺得有些奇怪。按說有百萬百姓的拖累,張飛派出騎兵騷擾應該是最好的策略了,那他為什麼又沒有這樣做呢?

    雖然當時並沒有想通張飛為什麼要這麼做,但是在快到達黽池之時,李儒突然醒悟了過來,因為他發現崤山之內,極其的適合埋伏。這讓他頓時明白過來,的確如丞相在大營中所說,這是張飛的調虎離山之計,只是並不是要馬上謀劃他們,而是在他們進入崤山之後。

    於是他立刻向董卓進言,希望能即刻提高行軍速度,以防不測。

    本以為高枕無憂的董卓,聽完李儒的述說,頓時也有些緊張起來,立馬就採納了李儒的意見,命麾下的士卒驅逐百官以及百姓們,加快速度,不聽號令者,盡數殺光。

    直到函谷關已經遙遙在望,董卓這才輕鬆下來。

    [

    ookid=2264067,

    ookname=《巫女求婚記》]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