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大明首輔

小說博覽 第九卷 第六章 東方的野心 文 / 諒言

    「眼下北方雖是逐漸平靖。皇上可還記得北元否?」蕭墨軒淡淡笑道。

    北元?隆慶的腦子裡,騰的跳出這麼個詞來,頓時之間,巨大的不快讓他再也嚥不下口鮮美的羊肉片,隆慶重重的丟下手的筷子,冷哼一聲。

    對於雄據原的大明王朝來說,北元,實是個奇怪的東西。

    明洪武元年八月,已經佔據了原大部分領十的大明鐵軍,大將軍徐達的帶領下,攻克元大都。元朝滅亡,元順帝妥歡帖睦爾北奔蒙古故地,仍稱國號為元。

    雖然後來的北元,明成祖永樂皇帝的不斷壓迫和分解下,逐漸崩潰。窩闊台汗國、察合台汗國、伊兒汗國、欽察汗國等蒙古部族逐漸向南方的大明王朝垂下頭顱,納表稱臣,可一個王朝另一個王朝的故地上肆掠了年後卻全身而退,不可不所謂是一個奇跡。

    明景泰三年,公元一四五二年。瓦刺部領也先殺死脫脫不花,奪取汗位,教靶與瓦刺分裂,北元名存實亡。

    明憲宗成化十年,公元一四八零年,教靶第二個小王子,把突猛可繼教靶汗位,稱達延汗,率軍擊敗瓦刺。

    此後,達延汗便成為成為北元名義上的繼承者。而號為「札薩克圖汗」的圖門,正是「達延汗小。這個稱號的繼承者。

    雖然佔有教靶右翼諸部的俺答。也自號「司徒汗」試圖與「達延汗小。分庭抗禮。可名分上。卻不得不仍然接受北元的繼承者「達延汗。的冊封,被稱為「土謝圖汗」。

    可自從大明嘉靖四十年後。無論是俺答還是圖門,卻又分別嘉靖四十年和嘉靖四十二年接受了南方的大明王朝的冊封。

    俺答封為順義法王,圖門則被封為全寧王。

    如此一來,無論是圖門還是俺答,他們的腦袋上,都頂著三個不同的爵位。

    圖門頂的分別是,北元王朝的繼承者「達延汗。」勒鞋左翼諸部的實際掌控者「札薩克圖汗。」大明王朝冊封的「全寧王」。

    俺答頭上頂的則是,北元王朝冊封的「土謝圖汗。」勒桓右翼諸部的實際掌握者「司徒汗。」以及大明王朝冊封的「順義法王。」

    尤其是對俺答而言,無論是面對北元的繼承者「達延汗。小圖門。還是面對大明王朝的無上聖君隆慶。只要沒面子上完全扯開,都要擺出一幅藩屬對待宗主的模樣來,想來也是痛苦至極。

    而面對「達延汗」這個宗主,「司徒汗。也時不時的露出一些挑戰的態勢。面對大明這個宗主國。「達延汗」這個北元的繼承者是曾經咄咄逼人。

    三者之間的關係,真是剪不斷,理還亂。況且眼下雖然降伏了鞋鞋兩部,卻還有北元的另一支。瓦刺!遊走於嘉峪關外。乾清宮的大殿上關於瓦刺降伏的那一份國書。也不過是隆慶和蕭墨軒的導演下,散出的一個出兵的由頭。

    而也先之後,瓦刺諸部雖是率眾西遷,但瓦刺精騎的身影,卻仍然時不時的出現蒙古草原上,甚至與教鞭右翼的俺答部屢次生衝突。

    其嘉靖三十一年和嘉靖三十七年,俺答曾經兩次親自率軍出擊瓦刺。先是札布汗河附近擊敗瓦刺部八千輝特,迫使瓦刺部遷離和林。然後又兵出吐魯番,攻襲額魯特和巴圖特部。兵行濟勒滿山,直擊衛拉特萬戶。

    而眼下瓦刺四部,杜爾伯特部。準噶爾部,土爾扈特部,和碩特部的主要領地和牧場,正是分佈額爾齊斯河流域。

    嘉靖四十年,俺答向南方的大明王朝納表稱臣,明廷准開邊大同和歸化。歸化,逐漸成為草原與土的貿易心。即便是仍然與教鞋人互相仇視的瓦刺人,也趕著成群的牛羊前來歸化與漢人的商隊做起了交易。

    而歸化大明王朝的大軍戒備下,從嘉靖四十年到隆慶四隻,竟是年未向西派出一兵一卒,而瓦刺諸部延綏,宣大兩軍,數十萬大明邊軍的威脅下,也是數年未向東走出半步。

    曾經金戈鐵馬,爭鬥不息的蒙古草原上,竟然是難得得出現了數年的和平。

    可無論是教鞋部還是瓦刺部,只要他們還有**的部族行走草原上,北元,這個曾經的蒙古心汗國,就一天不會徹底消亡。

    明成祖雖然五次出征蒙古草原,可大漠苦寒,又要維持漫長的補給線,後的結果只能是退回關內。蒙古人的馬,依然奔騰無邊無際的草原上。

    隆慶雖是自小生長宮闈之。可徹底征服草原,仍然是他心大的夢想,也是兩年來,大明王朝歷

    大明號稱擁兵萬,可兩年來,其三分之二的兵力囤兵於長城沿線,所要防備的,也正是這個名存實亡的北元。

    「皇上不必惱怒,勒靶眼下既歸我大明,想是瓦刺諸部亦不久。微臣倒是聽說,眼下西域那邊,近年來卻走出現了一個葉爾羌的汗國,乃蒙古察合台後人所立。」蕭墨軒一邊試圖平緩著隆慶的不悅,一邊緩緩說道。

    「聯到是也聽說過,禮部和兵部的簡報,聯也都詳細看過。」隆慶聽蕭墨軒說起,又想到李成梁剛剛率軍踏平全寧。擒獲圖門,北元殘部已是去了一半,心裡到是也鬆了一些。

    「此葉爾羌國,信奉回教,民風甚是驍勇。終日向東窺視,所窺者,無非畏兀兒和瓦刺兩部。」蕭墨軒笑道。

    「眼下瓦刺部,北有西洋俄羅斯,南有葉爾羌,正所謂惶惶不可終日,說的正是瓦刺,瓦刺所能倚仗的外援,只有畏兀兒一部,可畏兀兒畢竟國力有限。南北兩端,也和瓦刺相同,此兩部只能說是相依為命罷

    「若是再加上我大明,便就是三面合圍。」隆慶被蕭墨軒這麼一番細說,龍顏大悅,呵呵的笑出聲來。

    「皇上錯了。」蕭墨拜搖頭說道。

    「如何錯了?。隆慶不禁有些愕然。

    「我大明並非瓦刺和畏兀兒之敵,瓦刺諸部,也是我大明藩屬。」蕭墨軒微微工笑。一邊招手示意蕭福,過來給火鍋裡添些熱水,免得燒乾了。

    「難道你蕭子謙還當真了不成。」隆慶只當是前幾日乾清宮的朝堂上的那齣戲,頓時擺手訕笑。

    「皇上又忘了北元。」蕭墨軒提醒隆慶。「皇上可別忘了,京城裡頭,還有一個北元正宗的大汗呢

    「子謙你是說圖門?」隆慶又是一番訕笑,「你竟是以為,瓦刺人會認他這個正宗?」

    「此一時。彼一時也。」蕭墨軒對隆慶的說話不置可否。

    「眼下瓦刺正是惶惶不可終日,前日歸化所私販火藥,也多半是賣給了瓦刺和畏兀兒人,若是此時能得一強援,瓦刺人又該如何選擇?若是皇上您。又該如何選擇?」蕭墨軒細說道。

    「得一強援,是為有利;名附北元。是為有份;此等有利有份之事,可為。」隆慶未及多想,心裡頭已是有了答案。

    「所以瓦刺納表一事,皇上不必多慮,只消我朝大軍,兵出嘉峪關,不但是瓦刺,便就是畏兀兒人的納降國書,自然會送到京城來。」蕭墨軒說的明白,隆慶也聽得明白,兩人不禁是相視一笑。

    「兩國納表,已不是難事,皇上和微臣二人,也不必擔心會貽笑於人,可只一個納表歸降,豈不是草草了事。」蕭墨軒似乎並不滿足於只圓了自己拉著隆慶大人一起撒的謊。

    「若是能永消北患,才是大拜」隆慶也是連連點頭。

    「歷朝以來,我原多有對西,北二地再兵。」蕭墨軒說道,「可卻是奪而不能守,後統統還了回去,仍然給養出了元氣。」

    「正所謂此一時,彼一時,眼下我大明,卻有幾樣利器,可破此局。」蕭墨軒笑道。

    「子謙你是一樣,我大明火器也是一樣,聯只記得起這兩樣,還有哪幾樣,莫非譚綸,戚繼光還是李成梁?」隆慶一時間竟是弄不懂蕭墨軒所說。

    「皇上又錯了,臣說的並非是人,不是火器。皇上若比軒作利器,軒一向於人和善,豈不是敗壞名聲。」蕭墨軒搖頭否認。

    「與人和善」隆慶帝吃進了一片辣椒,正端著清茶消火,差點禁不住喝進的一口茶全噴桌子上,「我大明這幾年來,四面戰火,雖是都勝了,可大半也是你蕭子謙惹出來的。」

    「子謙這是教他們為善,況具我大明只是由守而攻。無論哪次都是如此,若是不好好教他們一番,省不得又會生出事端來,怎生好說是臣惹出來的。」蕭墨軒擺出一副委屈的姿態。

    「這算是聯錯了,聯給蕭大學士賠罪了隆慶也意識到自己說錯了話,面皮上頗有些掛不住。

    「微臣豈敢。」既然做皇帝的都已經屈尊道歉了,蕭墨軒自然也不好再追究。

    「至於這一回,臣也只是替我大明防患於未然。」蕭墨軒故作正色道,「我大明眼下精兵萬,北患大減,太倉殷實,軍心求戰。自秦以來,我原企圖經略西,北二地,所獲良機,無過此次。」

    「願此戰過後,我大明再無關外關內之分,長城一線,納為土。」蕭墨軒深吸有一口氣,站起身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