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大明首輔

小說博覽 第四卷 第三十一章 歪詩信箋 文 / 諒言

    五日的假?」蕭夫人以為是蕭墨軒自個請的,「都是侍郎了,怎得竟還想著去戲耍。」

    「哪呢,是皇上見孩兒前些日子都忙著重修萬壽宮,忙碌得辛苦,故而開恩賜了五日的假讓孩兒歇息上一陣。」蕭墨軒連忙擺了擺手。

    「噢。」蕭夫人點了點頭,顯得明白了,「那也是好,整日忙得辛苦,也乘這幾日休息下。你若是願意,也去店子裡,幫著採買些東西來。後面的幾個月,也都要用著。」

    「這倒是沒空,京郊外的田地,已是犁好了。」蕭墨軒的腦袋搖的像撥浪鼓,「乘著這幾天閒暇,得趕快把蕃薯和玉米種下去才是。」

    「啥?蕃薯?」蕭夫人似吃了一驚,「那些個金貴的東西,若是伺候不好,夏收的時候莫要折騰得倒本。」

    蕭夫人也知道蕃薯和玉米,但是這些東西大明從來沒有大量種植過,賣得又金貴。常人想來,東西既然是賣得金貴,自然是因為得來不容易。所以蕭夫人覺得難種,倒也不奇怪。

    其實,也不單單是蕭夫人這麼以為,就連蕭家的那些個佃戶,聽說要種蕃薯和玉米,也是一個個腦袋直搖,甚至有人直接要求退佃。

    播種的事兒,是蕭四去安排的。去了京郊一趟,被那些佃戶折騰的一頭包,回來氣得直罵娘,只嚷著說:要退便退,有地還憑找不到人種。

    不過好蕭墨軒心裡倒是有底的很,他心裡知道,蕃薯和玉米其實好種的很,眼下又是希罕東西。每畝的收成至少要比種稻穀高上幾十倍。撇開價格不說,一畝地用來種稻穀,一年可以收上來三四石。而種這些東西,一年不但可以比稻穀多收一季,而且產量也高,一畝地一年至少可以收十石以上。

    不管地主也好,農戶也好,都是凡人,都有個趨利性。

    只要等到收穫的時候,見果然有了好收成。到時候種植地人自然會越來越多。到了那個時候,不管旱也好,澇也好,大明朝的糧食問題也都算暫時解決了。

    解決了糧食問題,才能解放出多的人來去從事商業和手工業,甚至……還可以改革軍隊的衛所制,組織一支強大的軍隊。

    不過,真等到那個時候,只怕蕃薯和玉米也就不值錢了。但是好蕭墨軒已經想好了後面的法子,所謂偉人。其實也不過是比別人快上一步,而這點。就是蕭墨軒大的優勢。

    官不愛錢。蕭墨軒偷偷笑上幾聲,誰說我不愛錢呢,只不過,「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罷了。

    恍惚著,突然覺得自己已經有些被蘇兒給同化了,怎麼老想著掙錢去呢。

    「妹妹莫要擔心軒兒會去亂折騰,他心裡比誰都明白的緊呢。」寧夫人這個准岳母,倒似比蕭夫人寵著蕭墨軒。

    「憑他?」蕭夫人卻仍是放不下心來,「別看他跟他衣裳上面的孔雀一般活靈活現的。其實卻還是個大孩子呢。」

    蕭墨軒本就是個不喜歡別人把嘴架自己身上地人,見兩個七嘴八舌的說著自己,腦袋裡已是有幾分昏。趕緊分別和娘親,舅母招呼了一聲。先奔了出去。

    「少爺。」剛走到堂,便看見門房蕭五站那裡,看見蕭墨軒走了出來。連忙迎了上去。

    「少爺,剛才來了個人,送來了一封信箋,說是給少爺您的,要您今個一定要看。」蕭五挽了挽袖子,把手裡拿著的信箋遞了過來。

    「信箋?」蕭墨軒好奇的從蕭五手上接了過來,「會有誰給本公子寫信?」

    這麼長日子以來,蕭墨軒收到的不是公就是禮單,還真從來沒收過一封單獨的信箋。

    信箋的封口,是用火漆封上的,顯然是防止有人偷看。

    拆開封口,只有一張宣紙。宣紙上也只寫著寥寥兩句話:金菊本當建開,三月把酒京采。

    「咦……怎的就這兩句話?」蕭墨軒心裡不禁暗暗生怪,再把那張紙翻來倒去地看了幾回,也沒有落款,也沒有署名的。

    「是誰送來地?」蕭墨軒對著蕭五問道。

    「好像也是哪位大人家裡的人。」蕭五回道,「只把信送到這裡,便急匆匆的走了,小的也沒來得及問。」

    「嗯

    下去。」蕭墨軒知道從蕭五嘴裡,也再問不出什他揮了揮衣袖,讓退了下去。

    金菊本當建戌開,三月把酒京采。

    難道是誰個人閒來無事,寫了兩句歪詩,再派人送來給自己這個所謂的「京城第一才子」雅正?

    當然不可能,蕭墨軒暗自笑著搖了搖頭。卻不論這兩句詩寫的實不怎麼樣,就算有人想靠這個辦法來出頭,也絕不會不落款不署名。把名字藏詩裡?誰知道你是誰?連人都不認識,還猜個大頭。

    雖然蕭墨軒這一年來讀了不少書,怎麼著也能趕上大半個秀才的學識了,可兩眼盯著信箋,足足看了好一會,也沒弄明白到底是個東西。

    尋思想府裡找個人問問,可仔細想來,興許只有爹爹和蘇兒能看明白,但是這兩個人眼下又都還沒回來。

    「定要我今個就看,難道竟是今個便有什麼事兒?」蕭墨軒把信箋揣手上,又看了幾眼,只覺得加納悶。想要去不管,又怕其會有什麼要緊。

    剛要把信箋揣進袖裡,卻突然又像想起了些什麼。

    依依眼下還住那小院裡,整日也是無事,。明個要去京郊,也不可能是自個去田里種,安排一番後,也多是閒暇,不如去把她也給叫上。

    一來可以出去散散心,二來倒也可以把這兩句詩帶去給她看看,看看其是否會有什麼蹊蹺。

    心想著,腳下便也就動了起來。蕭四已經去了惠豐行,蕭墨軒便叫蕭三去備了轎子,直奔依依住的小院而去。

    內房裡,依依正拿了筆墨,要給剛畫的一幅畫描上顏色,卻見倩雪從門簾外探進個小腦袋來。

    「小姐,蕭少爺又來了。」倩雪略有些調皮的把著門框,朝著依依擠著眼睛。

    「呵呵,啥子叫又來了,好似很不耐煩地一般。」蕭墨軒輕輕笑著,已是邁進了門來。

    依依聽說蕭墨軒來了,心裡也是欣喜,趕忙轉過頭來看,可巧是撞上了蕭墨軒的目光,臉上頓時泛起一隻小酒窩來。

    「子謙怎的剛從衙門回來,便來了這裡。」依依輕輕捏著衣角,心裡甜絲絲的。

    「今個是皇上喬遷萬壽宮地日子,皇上念著本大人監工辛苦,特准了五日的假。」蕭墨軒剛才出來的匆忙,身上地官服也是未及換下,於是故意抖了一下,擺出一副辛苦的模樣來。

    「難道竟是要你上屋架樑去了?」依依見了蕭墨軒這副耍寶的模樣,也是禁不住「撲哧」一聲笑了出來,露出兩隻貝殼般的皓齒,頭上銀釵上垂下來的流蘇也是抖個不停。

    她只當蕭墨軒是說笑,卻又怎知道,這位蕭大人還真親自上屋架樑去了。

    「適才回家裡去了一趟,便想著來你這裡看看。」蕭墨軒自然不會去和依依說這些事,隨口想要撇開話題。

    「噢,原來已經回過家裡了。」依依原來只當蕭墨軒出了衙門就往這裡來的。眼下聽了句話,心裡卻微微有些失落起來。不過又想到蕭墨軒還是記掛著自己的,心裡又寬了些。

    只不過,不知道他這五日的假期,會有多少時候是陪著自己。莫不是只來這麼一回,那便才是叫人心惱。

    「明個一起去京郊外散散心可好?」蕭墨軒也是絲毫沒有察覺依依的心思,自個搬過一張凳子,依依面前坐了下來。

    「京郊?」依依這些日子只呆這座小院裡,常是覺得無聊。突然聽蕭墨軒要帶她出去散心,頓時喜出望外。

    「皇上上回賞的那一千畝地,眼下也都犁好了。正好又賜了五日的假期,便是正好要去安排這事情。」蕭墨軒這裡倒是不客氣,果真當真了自己家一般,自個尋著了屋角的草墊子,從裡面摸出了水壺來給自己泡了一杯茶。

    「工部衙門裡的事兒,向來繁瑣,平日裡也多無空閒。這回既然是出了城,自然要呆上一天。」蕭墨軒少泯了一口茶水,繼續說道,「獨樂樂不如眾樂樂,有你們陪著,才是好。」

    「嗯。」依依連忙點了點頭,像是怕蕭墨軒反悔一般。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