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大明首輔

小說博覽 第三卷 第二十九章 蒼天之下 文 / 諒言

    府城外的長城上,一縷縷狼煙騰起。這就表示著這i韃靼的攻擊。

    圖門的攻擊是從獨石口起的,這裡也是長城上的一個隘口。

    於此同時,殺胡口外的草原上。

    「俺答,明軍的狼煙起了,應該是圖門已經帶人入關了。」黃台吉揚頭看著柱形的狼煙,哈哈大笑,「只怕這些明軍怎麼也想不到,他們的狼煙今天居然成了我們的探子。「

    「把都兒,進了隘口後,你帶一萬騎兵擋住那裡出來的明軍,其他的人跟著我衝擊河口。」俺答揚著馬鞭,對老把都兒說。

    「永謝布的勇士入關後都跟著我。」老把都兒接了命,勒過馬頭,朝著左翼的一萬騎士叫嚷著。

    「走。」俺答一抖韁繩,當先衝了出去。後面數萬騎兵,也一起催動馬蹄。

    一片塵土揚起,像是一片快速移動著的雲。

    「轟……轟……」的馬蹄聲,像是擂響的戰鼓,每一下都敲人的心坎上。

    右玉林衛守備王世臣,剛得了些閒暇,合著甲冑剛躺倒床上,想要小憩一會,也被這一陣響動驚起。

    「將軍,將軍,俺答親自帶人破關來了。」哨兵從城樓上奔下,氣喘吁吁的對著王世臣稟報。

    「***,年年都不讓人消停,什麼時候才是個頭。」王世臣恨恨的皺緊了眉頭,順手從兵器架上取下了大刀。

    「弓兵上城,騎兵上馬。」王世臣一邊走出營房,一邊大聲叫著。

    等王世臣攀上塘子山城樓的時候,已經依稀可以看見馬背上的蒙古騎士,一個個揮舞著彎刀,出駭人的嚎叫。

    「開炮,開炮,往韃子人群裡邊打。」王世臣揮舞著令旗,衝著炮台上的士兵喊道。

    「砰……砰……」長城上的紅夷大炮,出一聲聲怒吼,整個塘子山城樓彷彿也跟著抖動了一下。炮彈落蒙古騎兵群,立時便是一片血肉飛濺。

    雖然殺胡口是個谷口,按理說應該有炮擊的死角,可是西面的大堡山上也設有炮台。兩邊一合,只要是谷裡走的,決計藏不起來。想要安全只有一個辦法,用快的速衝過谷口。

    「快,快衝過去。」辛愛跟俺答身後,拚命的招著手。蒙古騎兵雖然厲害,但是對這種遠距離的大型火器也是無計可施,只能爭取明軍射多炮彈前,衝過這一千丈左右的死亡禁地。

    「俺答,你也小心些。」辛愛一邊側過眼去,瞥著遠處城樓上的明軍,一邊對俺答喊道。

    「我是長生天選出來的大汗,長生天會保佑我的。」俺答似乎對身邊一具具血肉模糊的人骸馬屍視而不見,反倒是哈哈大笑,「等進了關,我們死一個兄弟,都要漢人用十顆人頭來還。」

    「弟兄們,跟我出城攔住韃子。」城樓上的王世臣,見蒙古騎兵已經大半湧過了隘口,超出了火炮的射程,跺了跺腳,向城樓下奔去。

    右玉林衛和塘子山城樓的城門,幾乎同一時間打開。一千多名明軍騎兵,毫無懼色朝著十數倍與自己的韃靼鐵騎衝了過去,他們身後,跟著兩千名步兵。

    老把都見明軍果然出城迎敵,立刻轉過馬頭,帶著永謝布的一萬騎迎上前去。

    「飛……」散開,現出了間的步兵。步兵陣,長銃、短銃,齊聲射。衝前面的蒙古騎兵,像落地的風箏一般,紛紛栽落地下。

    蒙古人是使用弓箭的能手,但是火銃的射程要比弓箭遠上一程。明軍也知道這個道理,所以北關的明軍現所用的大多是火器,倒是很少用弓箭了。

    可是火銃射過後,是需要時間去裝填的,乘著這個間隙,老把都領著的人馬,便衝到了陣前,和王世臣所領著的騎兵攪了一起。

    「殺……」李虎見王世臣已經和韃子攪了一起,若是再用火銃只怕會傷了自己人,於是也抽出刀來,猛得一揮,也衝了上去。

    「那是個當官的。」老都把站陣後,朝著前面觀望著。看了幾回,瞅見了穿著一身五品鎧甲的王世臣正舞動著一把長柄的大刀,彷彿水潑不進一般。於是回過身來,對著一邊的射手說道。

    一邊的幾名射手,立刻明白了老把都的意思,立刻彎弓搭箭,朝著前面射去。可是連射幾回,不但沒有射到王世臣,反倒把一名朝著王世臣撲去的蒙古騎兵射落。

    「用漢人的話說,你們這便叫飯桶。」老把都見他們不但沒射到王世臣,反倒把自己人射到了,頓時臉上有些掛不住。揚起鞭子,就朝射手們抽了過去,臉上留下一道火辣辣的血痕。

    「拿我的弓來。」老把都完了火,眼睛仍直直的盯著王世臣,右手向後伸了一下。

    一邊的射手,連忙翻身下馬,從老把都的馬後取出弓箭,交到手上。

    老把都是韃靼人有名的射手,雖說蒙古騎士都是弓馬嫻熟,可普通的蒙古射手,一般所用的也只是兩石的弓,而老都把所用的,足足有五石之力,整個韃靼萬戶裡,也只有他一個人才能用這麼重的弓。

    「死也得給

    ,再撐一個時辰,劉總兵帶著的人便要到了。」王i一名蒙古騎兵砍過來的刀,回手一刺,將身邊的蒙古騎兵刺落馬下。

    「嗤……」五石弓射出的箭矢,快如閃電,從空掠過,箭身上的尾羽劇烈的抖動著,出一陣刺耳的鳴聲。這樣的速,即使是看見箭矢射出也難躲避,別談還搏殺著的王世臣了。

    「噗……」王世臣正揚起了刀,想要朝著另一名蒙古騎兵砍去,卻忽得身側一震,像是一記大錘砸身上一般。

    他緩緩的低下頭來,只見一支手指粗的白羽箭已經穿透了自己的鎧甲,半支箭身透入身內。緊跟著,一陣劇烈的撕痛感,從體內的五臟腑傳來。

    「王將軍。」遠遠的,李虎也看見了這一幕。頓時心如火燎,一口鋼牙,幾乎要咬得粉碎。他和王世臣是同一年入的軍,舖位挨著住了兩年,自己能做千戶,也都是靠王世臣提拔。

    「終……終於……到頭了。」王世臣慘笑一聲,四肢一個失力,從馬上滾落下來。剛滾落到地下,便又有幾隻馬蹄踏了上去。血,的流著,直透入地下,把這一片泥土都染得通紅。

    「將軍……」李虎像瘋子一樣掄著大刀,想要衝了過去。可是一批批騎兵面前跳躍著,讓自己難以向前一步。

    「哈哈哈哈。」老把都一聲長笑,把手上的弓丟給一邊的射手,略有些嘲笑的看了他們一眼。

    「哦……」身邊的蒙古兵,出一陣雷鳴般的歡呼。

    「糧食,奴隸,鐵鍋,統統都有。」老把都換上一把刀,催動胯下的戰馬,也衝了上去。

    一千騎兵已經損失怠,只剩下李虎領著一千多步兵仍死命相搏。

    從大同來的救兵,仍然沒有絲毫信訊。李虎他們並不知道,俺答親自領著的兩萬多騎兵,已經一路迫近大同。劉漢即使想派出救兵,怕也是無能為力了。

    可就這時,李虎一行突然覺得壓力一減,面前的蒙古騎兵紛紛向後面撤去。

    「難道是援兵來了?」李虎有些驚喜的向四周望去。

    「嗷……嗷……」一陣嚎叫聲遠遠傳來。

    「唔……」李虎頓時不禁瞪大了眼睛。只見從他們的側面,又是一隊蒙古騎兵衝了過來。

    原來蒙古騎兵稍微後撤一些不是因為要敗退,而是拉出空間,好讓迂迴到側面的騎兵衝擊。

    騎兵大的威力,不是單單的機動性強。當一名騎士騎馬上衝鋒的時候,藉著馬奔跑的衝擊力,可以輕易的砍掉一個人的腦袋。

    「報國的時候到了。」李虎抿了下嘴唇,握緊了手裡的大刀。

    「殺……」李虎深吸了一口氣,用大的聲音喊出。

    蒼茫的天空之下,響起了一陣慨然的怒吼。像一股驚雷一般,雲朵之間不停的迴盪著。顯得有些蒼涼而悲壯。

    這是一個農耕民族對著一個遊牧民族出的怒吼:我們不是任人宰殺的羔羊。

    寧夏,總兵府。

    「蕭大人,韃靼入關了。」寧夏副總兵袁正,急匆匆的走進大廳,對著蕭墨軒報道。

    「真來了?」蕭墨軒心裡一陣激動,立刻從椅子上跳了起來,「從哪裡入關的?」

    「是從大同外殺胡口入的關。」袁正倒似乎對這些事兒司空見慣了,表情仍然很平靜,「延綏總兵趙將軍派人來問大人,是救還是不救。」

    「救,當然要救。」蕭墨軒略有些不滿的答道,「這還要問嗎?」

    「那便請大人一封令,由下派人送到延綏去。」袁正向蕭墨軒拱手道。

    「怎生如此麻煩。」蕭墨軒皺了下眉頭,命人取過筆紙,攤開了就要寫。

    「宣大和延寧,不歸著一個戰區,向來都是如此。」袁正微微笑了幾下,一邊坐下等著。

    「蕭大人真的要救?」坐一邊一直沒說話的王崇古,突然出聲問道。

    「那是自然,不救,上對不起朝廷,下對不起姓。」蕭墨軒把筆蘸飽了墨。

    「哦。」王崇古應了一聲,又低下頭去。

    「韃靼難道不知道寧夏這裡遭了震災?」蕭墨軒想著王崇古剛才問的話,剛提起來的筆,卻又停空。

    「呵呵,下適才也想的,其實也正是這個問題。」王崇古見蕭墨軒朝自己問話,又抬起頭來,「朝廷派蕭大人和下來這裡,就是要防著韃靼。誰知道韃靼仍只想著宣大。」

    「是不是蒙古人有什麼顧忌,不敢來寧夏?」蕭墨軒丟下筆,先不急著寫軍令。

    「軍情未明之前,下不敢妄猜。」王崇古略欠了下身。

    「那王大人覺得,大同該不該救?」蕭墨軒咋了下嘴,繼續問道,「萬一是韃子的調虎離山之計,那豈不是不妙。」

    「救當然該救。」王崇古不慌不忙的回道,「只是眼下軍情未明,下也不知該如何去做。」

    媽的,我怎麼找了這隻老狐狸來幫我。蕭墨軒心裡暗叫一聲苦,臉上卻仍得翻出笑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