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大明首輔

小說博覽 第四十章 主動被動 文 / 諒言

    推薦票,求推薦票,先拜謝了!

    ………………………………………………………………

    台州,東南重鎮,海上仙居。

    寅時末,等蕭墨軒領著一彪軍,椒江岸邊靠了上來時,台州城下,仍是祥和一片。

    「唔……總算及時趕到了。」蕭墨軒從乘坐的海滄船上走了下來,慶幸的略鬆一口氣。

    「欽差御使蕭大人,受總督府之托,前來接管台州軍事,快快打開城門。」白斯清縱馬先奔到靖越門下,勒起韁繩,對著城樓聲叫道。

    「可有總督府的勘合?」城樓上的垛口邊,探出幾個腦袋來。

    「大人,請借總督府勘合一用。」白斯清回身對蕭墨軒說道。

    「嗯。」蕭墨軒從懷裡掏出勘合遞給白斯清,白斯清拿了裹箭上,射入城。

    「確實是欽差御使大人,打開城門迎接。」不大一會,城樓上又傳出一陣喊聲。

    隨著一陣「轟隆隆」的響動,兩扇巨的城門打了開來,一名穿著從三品鎧甲的將軍,領著一隊士兵迎了出來。

    「台州衛指揮同知劉意,參見蕭大人。」迎出來的將軍見了蕭墨軒,拱手迎道,「甲冑身,請恕不能全禮。」

    「事態緊急,馬將軍不必多禮,快快進城。」蕭墨軒微微點頭,算是回禮。

    台州衛指揮所的大堂內,也懸著一幅詳細的台州及軍力部署圖。蕭墨軒本來還擔心自己對台州地形不熟,見了這幅圖,心裡又略鬆一些。

    「立刻派人前往海門衛,松門衛及河,桃渚,楚門諸千戶所,要他們派出探子,周邊嚴密監視,一有倭情,立刻來報。」蕭墨軒看著地圖,對劉意吩咐道。

    「是。」劉意接了令,立刻叫來一名鎮撫,叫他安排去了。

    「台州城裡,眼下還有多少可用之兵?」徐渭坐了一陣船,也是消了疲勞,恢復了精神。

    「連城門守衛和府裡的衙役,還有一千零十三人,適才又派了八人前去各衛所通報,眼下卻還有一千零五十五人。」劉意略算了一下答道。

    「加上蕭大人帶來的,也有兩千了。」徐渭微微點頭道,「叫這兩千人全部登上城樓,十步立一火炬,若是天明,則城上之人站於垛邊,另征城內民夫多運石塊,檑木上城。台州城內若還有剩下的盔甲,旗號,也分一些給民夫。」

    「盔甲,旗號,倒是還有一些。」劉意聽了徐渭的話,有些不解,「只是那些民夫,多未受過訓練,也叫站於城上,無非投磚擲瓦,可會有用?若是他們氣怠,只怕還會引得軍心浮動。」

    「劉將軍此言差矣。」徐渭大笑一聲,「倭寇雖然凶殘,可畢竟處我大明城下,仍有幾分忌憚。我等此次守城,重一個『拖』字,倭寇見城上兵多,必多幾分遲疑。拖得時間越長,對我等卻是越加有利。」

    「噢。」劉意將信將疑的點了點頭,雖然不知道徐渭的辦法是否有效,但是適才聽蕭墨軒說過,來襲的倭寇可能會有數千之多,便抱著將且一試的念頭去了。

    蕭墨軒雖然暫領了台州軍事,但畢竟不懂具體,好有徐渭和劉意,一切倒也安排的有條不紊。

    台州城內,厲兵秣馬,嚴陣以待倭寇來襲。

    巳時初,桃渚千戶所,河千戶所,健跳千戶所飛馬來報:倭寇果兵分三路而來,每路皆不下兩千人,一路由桃渚千戶所附近的裡浦登岸,一路由河千戶所附近的周洋港登岸,一路由健跳千戶所附近的圻頭上岸,三路倭寇上岸以後,皆直奔台州城而來。

    「告桃渚,河,健跳三所,倭寇勢大,不可力敵,只可帶人側面襲擾,滯其進速。」蕭墨軒和徐渭,劉意商議一番之後,傳出令來。

    未時,城外探子傳來消息,三路倭寇,除河一路距離教遠,進速較緩外,其餘兩股已距台州不足四十里。

    申時,探子又傳來消息,倭寇前鋒已分別進至距台州城只有十里的杜橋鎮和洪家鎮。

    申時末,台州城牆上的士兵和民夫們,一個個臉色繃的緊緊,牢牢的握住了手裡的弓箭和長矛。御使大人剛進城時,還說是可能有倭寇來襲,還不至於這般緊張,可就半個時辰前,他們又收到了倭寇來襲的確切消息。

    望樓上,幾名斥侯的目光不斷的對遠方掃射著。

    「倭寇來啦……」幾乎是同時,興善門和朝天門的望樓上,分別傳出兩聲警呼。

    「不要慌亂,不要慌亂。」指揮同知劉意和台州把總樓楠,分別登上朝天門和興善門城樓。

    兩股倭奔到台州城下時,卻見台州城上旌旗飛揚,刀槍皚亮,卻也是吃了一驚,前進之勢頓時為之一滯。

    「大家不要慌亂,俞將軍帶的援軍已經出了,唐大人也已回師了。」劉意和樓楠按照蕭墨軒的吩咐,對城牆上的人叫著。

    其實蕭墨軒倒也沒有亂說話,俞大遒那裡是已經出了援軍,只不過不是來支援台州的,而是支援寧海的戚繼光的。

    至於唐堯臣,回師途正巧遇見了從河上岸的倭寇,兩邊已是鏖戰不休。

    城下倭寇見台州城幾個城門上都有士兵把守,商議了一陣以後,兩股倭寇一起開始向興善門靠攏,此時,已是台州衛大堂的滴漏上的指針,已經指向了酉時。

    「倭寇共有多少人?」蕭墨軒也登上了興善門,趴垛口上向下看著。

    「約有五千。」劉意看著城樓下密密麻麻的人群,也不禁倒吸一口冷氣。唐堯臣帶出城去的是城精兵,剩下雖然還有一千來人,可有一小半都是老弱,若不是蕭墨軒又帶了近一千精兵來,怕是今天台州城定然難逃此劫。

    「倭寇約莫是見城上兵多,便想等天黑乘夜襲擊。」徐渭也巴望了一陣以後說道。

    「可要把其餘幾個城門的士兵都調這裡來?」劉意問道。

    「不可全調,以防了倭寇的調虎離山之計謀。」徐渭略想一下回道。

    「唉……「蕭墨軒也是輕歎一聲,以前現代時總覺得古人傻,若是給自己領軍上陣,絕對只會贏不會輸。可等眼下真領了軍,才知道也沒那麼簡單。就拿眼下守城來說,雖然城裡佔了地利,可是畢竟不如城外的敵人主動,總要被牽著鼻子走。

    …………………………………………………………………………

    有一個美麗的傳說,凡是收藏了《星紀道標》的人,…………下面的話忘記了。

    連接下面,自己去問。

    起點網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快、火的連載作品!

    點擊察看圖片鏈接: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