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大明首輔

小說博覽 第三十三章 隱患 文 / 諒言

    因為之前見過次面,所以蕭墨軒和戚繼光並不算陌生。

    只是兩匹馬,並列著走了十來里地,兩人卻一句話也沒說。

    「上回富陽一戰,戚將軍的戰法著實令人驚歎。」蕭墨軒終於按捺不住,先行開了口。

    「呵呵,彫蟲小技,怕是入不了蕭大人法眼。」戚繼光聽見蕭墨軒和他說話,這才回過神來。

    其實適才這麼長時間,戚繼光並不是故意不說話,而是思考。

    他想的倒也不是被蕭墨軒奪了功勞的事情,那樣的戰鬥,自己每年都要打上不少場。自己不是蕭墨軒,即使勝了,也頂多分幾兩銀子,聽幾句好話而已。

    眼下他腦子裡,想的卻是兩個字,前途。

    打了這麼多年的戰,剿了這麼多倭寇,前年卻只因為一場失敗就被奪了軍權。直到現為止,雖然還掛著個都司參將的名頭,其實做的事情和個千戶沒多少區別。

    倒是自己的老搭檔俞大猷的一樁事,提醒了自己。

    嘉靖三十八年,有流寇竄至浙江沿海遊蕩,消息傳到了胡宗憲那裡,他卻下令只防不追,不放倭寇上岸就行。

    按理說,這事做的也沒錯。可壞就壞那幫倭寇見浙江佔不了便宜,就掉頭去了福建,大大的劫掠了一番。

    福建被劫掠,若真追究起來,也是福建軍防上的問題,斷然和浙江扯不上關係。但是偏偏這個時候來了個監察御史李瑚,向嘉靖老人家參了胡宗憲一本,罪名是縱敵逃竄,以鄰為壑。

    胡宗憲是嚴閣老提拔起來的人,真問起了罪,自然不會是他來擔。於是,這個罪名就落到了當時巡視海道的俞大猷身上。

    接著,俞大猷倒霉了,剝了職,入了獄,眼看朝不保夕。可就這時,奇跡又生了。

    嘉靖老人家又一次下旨,把俞大猷放了出來,並調往北方邊界戴罪立功。北方轉了一年以後,又回到了浙江,還升了副總兵。

    讓戚繼光震驚的是,解救俞大猷的居然是當朝錦衣衛都督,加太保兼少傅,陸炳,陸大人。陸炳不但自己出面幫俞大猷說情,還自己出錢幫俞大猷疏通關節。俞大猷什麼時候搭上了陸炳這個硬後台,自己不得而知。但是可以知道的是,如果自己有一天落個俞大猷一樣的下場,絕不會有機會再逃出生天。

    所以,雖然自己有一顆報效國家的心,卻也需要一個陸炳這樣的人來後面托著自己。

    那自己的「陸炳」會哪?這個問題戚繼光想了也不止一天了,可直到今天,他才第一次感覺到,自己要找的這個人,興許就自己身邊,就是自己身邊這個小子。

    雖然這小子目前只是個七品的監察御使,可是他的背後,卻是朝內唯一能和嚴黨旗鼓相當的勢力。況且,若是有一天裕王真繼了大寶,恐怕他的權勢不會當年的陸炳之下。

    「下本是軍職,剿倭殺敵,本就是下的份內之事。「戚繼光正了正馬鐙,對蕭墨軒笑道,「倒是蕭大人膽識過人,才令末將佩服。」

    「但是這功勞,卻不該計下一人頭上。」蕭墨軒硬著頭皮說道,一邊瞥過眼去,偷偷觀察著戚繼光的表情。

    「哈哈哈哈。」戚繼光聞言卻是一陣大笑,「蕭大人說的可是皇上封賞一事?」

    「不錯。」蕭墨軒點了點頭。

    「蕭大人不必見懷。」戚繼光擺了擺手,「蕭大人是朝廷欽差,自然該是朝廷封賞。末將是軍部的人,便由軍部嘉賞了,胡部堂也早就安排過了。」

    「原來如此。」聽了戚繼光的話,蕭墨軒這才暗暗鬆了口氣,稍放下了心。

    「戚將軍覺得,這剿倭之,大的隱患卻何處?」蕭墨軒放下了心裡的石頭,便想著要瞭解起浙江的兵事來。

    「隱患?」戚繼光把馬放的慢了些,跟了隊伍後面,蕭墨軒也跟著緩了一下,依舊和戚繼光並列而行。

    「這個事兒,下倒還真想過。若要說隱患,卻還這『兵』字上頭。」戚繼光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聲音壓的低了很多。

    「難道便就是衛所懈怠,軍備鬆弛?」蕭墨軒夾著馬鞍往上移了些,雖然已經騎過不少次馬了,可是歪歪扭扭的,總還是有點不習慣。

    「這倒不是。」戚繼光搖了搖頭,「胡部堂未任總督之前,張部堂的時候,這浙江的兵就已經算是訓練有素了。」

    「訓練有素還會有隱患?」蕭墨軒覺得有點不可思議,「那些倭寇畢竟只是群烏合之眾,即使佔著兵器的銳利,又怎能和朝廷大軍相抗?況且現戚將軍不已經有了應對之策。」

    「蕭大人有所不知。」戚繼光苦笑一聲,揚起馬鞭,指著前面的士兵說道,「上回富陽一戰的那五兵,便也裡頭,蕭大人覺得這些士卒如何?」

    「殺敵數十而無一自傷,雖然說是佔了兵器和陣勢的厲害。」蕭墨軒向前望了一眼,繼續說道,「倒確實也是訓練有素。」

    「蕭大人這麼看,倒也並不奇怪。」戚繼光回道,「就連末將,也是統領這些士兵多日,經歷數戰後才看了些出來。」

    「看出了什麼?」蕭墨軒好奇的問道。

    「浙的兵,大多是從處州和紹興所征,但是這兩地的兵,卻又各有特點。」戚繼光又是一聲苦笑。

    「甚麼特點?」蕭墨軒又問。

    「先說處州的兵,作戰勇猛,衝鋒陷陣,無所畏懼。」戚繼光說道,「富陽的時候,末將領的便就是處州的兵。」

    「好兵。」蕭墨軒讚歎一聲,「即便是太祖和成祖治下的兵,也不過如此。」

    「可就是這些兵,想叫他們出戰卻不容易。」戚繼光微歎一聲,「他們須得詳知對手情形,若覺得能勝,方才出戰;若覺得難勝,便懈怠不出。」

    「這……」蕭墨軒一陣愕然,「那紹興的兵,又有何特點?」

    「紹興的兵倒是嚴從軍令,便是讓他們以一敵,也絕無怨言。」戚繼光接著說道,「可是若敵方進攻,凡與敵相接三十步內,即將肉搏之時,他們常常便會全軍退走;等到敵方退卻,他們卻也轉頭追擊。若敵方又轉頭迎擊,他們便又退走」

    「這……」蕭墨軒張了張嘴,擠出句話來,「那該如何是好?」

    「無法可想。」戚繼光也頗有些無奈的搖了搖頭。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