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大明首輔

小說博覽 第十八章 海不揚波 文 / 諒言

    杭州官驛,會客廳。

    西湖龍井的茶香讓譚綸的情緒略微平靜了些,他仔細的回想著張居正那封信上的內容。自從嘉靖三十七年,自己領軍大破倭寇,得蒙聖上召見並委以浙江按察副使以後,已經有數年沒去過京城了。只聽別人說的一些事,畢竟不能詳細。

    馬上要見的這個蕭墨軒,不但是裕王爺的親信,還是刑部蕭尚書的公子,是好友張居正的得意弟子。一層層耀眼的光環下面,卻不知是怎樣的一位角色。

    「蕭大人。」譚綸見蕭墨軒轉進廳來,整了整身上的大紅官袍,拱手相迎,心裡卻暗暗詫異。雖然早就知道蕭墨軒年紀不大,可看眼前這位少年,竟似二十歲都還不到,又生得白淨,看上去就是無害。這麼一個小子,可能攪得動東南的這鍋濁粥?譚綸不禁倒吸一口冷氣。

    「哎,譚大人客氣了。」蕭墨軒右手輕擺,請譚綸坐下,「下是張大人的學生,譚大人是張大人的故交,論起來譚大人該叫我一聲世侄。」

    蕭墨軒輕描淡寫似的一句話,立刻把自己和譚綸的關係拉近了幾分。

    「呵呵,既然蕭世侄不見外,下也就不謙了。」譚綸略一頜,心裡頓時對蕭墨軒生了幾分好感。

    「看張大人的信上說,蕭世侄是受了裕王爺的托來浙江的?」譚綸輕輕移開茶杯上的杯蓋,吹開浮水面上的碎沫。

    「下此次是陪著羅大人奉旨賑災,既然是奉旨,自然是受了皇上的托。」蕭墨軒微微一笑,目光裡並無半點異動。

    好個深藏不露的小子,譚綸心裡又是一番讚歎,

    「蕭世侄可想過,這浙江的災,興許不僅僅是天災。」譚綸低下頭,喝一口清茶,「興許還有**。」

    「既然是賑災,自然不管是天災還是**。」蕭墨軒臉上掛著淡淡的笑意,「只是不知譚大人所說的**,到底是指怎麼回事。」

    「蕭世侄可知這浙江的災民斷糧已有兩日?」譚綸覺得蕭墨軒有些過於平靜了。

    「適才略有耳聞。」蕭墨軒似乎仍是不溫不火的樣子。

    「還有一事蕭世侄定然不知,五月二十日那天,曾經從江西來過一批糧船,載了兩萬石糧食,說是江西先前向浙江借的。」譚綸站起身來,繼續說道,「浙江這地方,七山二水一分田,姓又多,年年是靠產了絲綢、茶葉和外省去換糧,又怎會有餘糧去借給江西。」

    「譚大人的意思是,浙江帳冊上的存糧和實際官倉裡的數字不符?」蕭墨軒腦海裡的思路,也漸漸清晰起來。

    「不錯,而且相差甚多。」譚綸點了點頭,「依下想,這約莫就是嚴嵩急著舉薦羅龍來這裡的原因。」

    「那差的那許多糧食去了哪?」蕭墨軒抬起頭,看了譚綸一眼。

    「下雖然雖然兼著浙江的按察副使,但這錢糧的事,一向歸總督,巡撫和布政使衙門管著,所以下並不清楚。」譚綸迎上蕭墨軒的目光,「這事兒,想是蕭世侄比我想知道,裕王爺派蕭世侄來這裡,想要知道的,也就是這些事兒。」

    「依下看,蕭世侄來的倒是有些早了。」譚綸不等蕭墨軒開口,又微微歎息一聲。

    「來早了?」蕭墨軒有些疑惑,就這樣浙江都斷了兩日的糧了,若是再來得遲,怕真的要出了人命。

    「這浙江的官員都是嚴嵩的人,嚴嵩這麼急著派羅龍下來,想是這事裡也脫不了干係。」譚綸略湊得蕭墨軒近些,「若真出了人命,朝廷追查下來,也少不得牽連上他們,不死也得傷了元氣。」

    「譚大人,只怕裕王爺不會允許這樣的事情。」蕭墨軒心裡驚了一下,「若真有什麼事兒,慢慢查便是。」

    「蕭世侄有所不知。」譚綸搖了搖頭,「嚴黨枝大根深,別說你想浙江查出些什麼來就不簡單。即使查了出來,興許也只能砍幾隻替罪羊,卻動不了其根本。只有死了人,才能把事兒捅到天上去。」

    姓,又是姓。蕭墨軒心裡泛起一陣悲哀,張了張嘴,卻一句話也沒說出來。

    「蕭世侄,我這次來,還有件事便是奉了胡部堂之命,請去行轅一敘。」譚綸見蕭墨軒不再說話,也停住了口。

    「既然是胡部堂相邀,那便立刻動身便是。」蕭墨軒雖然不知道胡宗憲要見自己是為了什麼事兒,但想來大抵也和浙江的這場水災有些干係,於是立刻站起身來。

    因先前約了鄢盛衍共進晚膳,蕭墨軒叫了一個公差去知會一聲,自個帶了蕭四,隨著譚綸出得門,直向總督行轅而去。

    杭州,浙直總督行轅。

    「蕭大人賑災東南,替皇上分憂,本該由下去見,奈何倭寇作亂,卻是分不開身,竟要欽差過來見我。」胡宗憲站堂前,對著蕭墨軒拱手笑道,心裡也是微微一驚,沒想到這位欽差這麼年輕。

    「胡部堂為國勞,下早有耳聞,欽佩尚且不及。」蕭墨軒一邊回著禮,一邊跟著胡宗憲向大堂裡面走去。

    「剿滅汪直,徐海兩名倭酋之後,這海面上算是清淨了些。」胡宗憲伸手請蕭墨軒坐下,讓雜役奉上茶來,「不過剩下的倭寇卻也化整為零,反而難追剿了。」

    胡宗憲長歎一口氣,繼續說道:「近來又有吳平等匪海上盤踞,聚集散匪,大有繼汪直、徐海而立之勢。」

    「吳平?」蕭墨軒略有些驚詫的問道,「這倭寇大多是由從倭國流出來的浪人所組,為何這些匪的名字倒似我漢人?」

    「哈哈,蕭大人有所不知。」胡宗憲哈哈一笑,「倭寇雖然多是倭國浪人,但他們畢竟是異藩蠻夷,又不熟悉沿海地形,所以他們領事的卻大多是我大明犯事的奸凶,逃去了海上,便也成了海寇。」

    「原來如此。」蕭墨軒點了點頭。

    「蕭大人可有興趣聽老夫談談這倭寇之亂?」胡宗憲眼裡射出兩點精光,隨手拿起一份案捲來。

    「這……」蕭墨軒不明白胡宗憲為什麼不和自己談賑災的事情,卻一直往倭寇的事情上面扯。

    「聽聽也是無妨。」胡宗憲微微一笑,翻開剛才拿手裡的卷宗,不等蕭墨軒再開口,先念了起來。

    「嘉靖三十年四月二十三日,倭寇千餘人流劫溫州,殺姓兩千七餘人,毀屋間。

    嘉靖三十年五月初一始,倭寇出動戰船數艘,轉掠江北,復流竄嘉興,殺姓四千四餘人,毀屋千間。

    嘉靖三十年月初四,倭自浙江溫州、台州二府竄入,皆登岸焚掠而去。月十日,倭攻陷金華縣,擒知縣葉宗,劫庫獄,殺姓二千餘人,焚燬官民廨捨四余間…………

    嘉靖三十年間,沿海倭寇共浙江犯事二十餘起,殺害軍民近兩萬,毀壞屋舍千餘間,被劫糧食、財物無數。」胡宗憲也不去看蕭墨軒,自個照著案捲上緩緩讀來。

    海不揚波。蕭墨軒的雙眼直直的盯著胡宗憲背後高懸著的匾牌,也不禁握緊了手裡的拳頭。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