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大明首輔

小說博覽 第十三章 淮南煙花地 文 / 諒言

    京杭大運河的水,靜靜的流淌著。冷冷的月光折水面上,像是灑上了一層細碎的銀粉。蕭墨軒他們乘坐的印巡船,像是母親懷抱裡的嬰兒一般,隨著水波上下輕移著。

    寧蘇兒已經漸漸進入了夢鄉,小巧的鼻翼帶著均勻的呼吸,嘴角上還掛著一絲微笑。

    蕭墨軒看了看寧蘇兒,也是輕輕一笑,閉上了眼。

    「嘎吱吱……」一陣轉蓬的聲音驚醒了蕭墨軒。

    他睜開眼睛看了看四周,卻見外面天已經大亮了。

    寧蘇兒還沒醒,不知什麼時候,她的小腦袋已經靠到了蕭墨軒的肩膀上。

    蕭墨軒略側了下面孔,蘇兒的際上帶著一股馨香,軟軟的,讓他有些著迷。蕭墨軒怕驚醒了蘇兒,也不敢動,就這樣靜靜的坐著。

    忽然船身一陣抖動,想是外面已經起了錨,蕭墨軒的身體也不禁跟著震了一下。

    蘇兒正睡的香,忽然感覺自己的「大枕頭」移了位,迷迷糊糊的就要伸手來扶,手尖觸及,卻像是一個人。

    「表哥。」一雙迷朧的睡眼,略轉過來,卻現自己正靠蕭墨軒肩上。心裡一緊,連忙坐了起來。

    「我先出去漱洗,你再睡會便是。」蕭墨軒搖了搖被蘇兒靠得有些酸的肩頭。

    「不……不睡了。」寧蘇兒也頗有些不好意思的向蕭墨軒投來一笑。

    「那就一起去用早膳。」蕭墨軒倒也隨她去了,雖然這麼個睡法有些不爽,但是船上反正也沒什麼事兒。若是還困,等午後再打個盹便是。

    等出了船艙,卻見羅龍早就起來了,端著一把紫砂壺,那臨窗品茗。

    「蕭大人,呵呵,昨個夜裡睡的可好?」羅龍見蕭墨軒和寧蘇兒出來,回過頭來,臉上一片怪異的笑容。

    「呵呵,畢竟不如家裡舒坦。」蕭墨軒看出羅龍臉上的笑有幾分不正常。

    「是啊,這船艙裡的床太小,怕是擠了點。」羅龍一雙眼睛直往寧蘇兒身上落。

    寧蘇兒聽了這話,立刻鬧了個大紅臉,於是羅龍便加堅信自己所猜果然不假。

    過了滄州,到濟南這段卻是順水,所以船也開的快了些。所以雖然水程要比京城到滄州還遠些,但是到了下午申時初,船便開到了濟南段。

    濟南城的地方官吏早就知道有兩位京城裡的大紅人要打這裡經過,濟南知府杜思帶著一幫大小官員,自午起開始就河邊守著了。遠遠的看一排船隊開了過來,當頭一艘印巡船上,船高懸著金黃色的團龍圖案和奉旨賑災的旗號,知道是兩位欽差大人來了。又不等船靠了岸,便一起擁了上去。

    蕭墨軒本來正念著答應了蘇兒要去城裡買些毯子送給災民,又想正好修一封信送回京城裡頭去給爹娘和舅媽,於是也跟著下得船去。

    等用了飯,杜思又早驛站裡備下了客房,蕭墨軒又幫蘇兒也要了間,這一夜才算是睡了個好覺。

    等到第二天,一行人辭了杜思又繼續乘船南下,到了月初二,便到了揚州。

    揚州,南北通埠處,淮南煙花地,街垂千步柳,霞映兩重城。

    公元前四八十年,吳王夫差為了攻打齊國而開掘了這一條連接長江和淮河的水道,名喚邗溝。隋煬帝開鑿京杭大運河之後,邗溝也就成了運河的一條重要水道。可惜的是,開掘邗溝的吳國終不但沒有成功拿下齊國,卻還為吳國自己掘下了一條水上墓道。

    吳國的滅亡,即使對於身處大明朝的蕭墨軒來說,也是千年前的事兒了。但是大運河造就了一個繁榮的揚州,卻是實的事情。

    當船隊駛過邗溝的時候,站船上的蕭墨軒便看見岸邊一片旌旗飛揚,那陣勢要比濟南府的時候還要大上許多。

    大明朝東南地方上的兩位封疆大吏,應天巡撫翁大立,浙江巡撫鄭必昌,竟然都親自帶了人前來迎接。

    「哈哈,羅大人,蕭大人,一路辛苦。」等羅龍和蕭墨軒下了船去,翁大立和鄭必昌立刻走上前來。

    蕭墨軒雖然不認得翁大立和鄭必昌,但只看這架勢,又見兩人都穿著紅袍,上面繡著錦雞,也知道來頭不小,連忙拱手回禮。

    羅龍和翁大立,鄭必昌早就認識,倒也不用介紹。蕭墨軒卻還是第一次見他們,只是兩眼看著,並不知道到底誰跟誰。

    「下翁大立,這位是浙江巡撫鄭大人。」因為這是揚州,屬於南直隸的地盤,翁大立便算是主人了,平掌向蕭墨軒介紹說。

    「呵呵,蕭大人,久仰久仰。」鄭必昌笑得官帽上的兩根?頭不停的亂抖著。

    久仰?我穿越過來才幾個月,你上哪兒久仰去。

    蕭墨軒心裡偷偷一笑,卻又生了幾分納悶,這裡是揚州地界,屬於南直隸。即使羅龍和自己兩個人是欽差,他鄭必昌身為浙江巡撫,朝廷二品封疆大吏,有必要跑這麼遠來迎接嗎?

    心裡一動,抬頭再看時,迎接自己的仍然是一副笑臉。

    「下官揚州知府盛儀。」等兩位巡撫大人和欽差打過了招呼,一邊的揚州知府盛儀也湊了過來。

    「盛大人,兩位欽差遠道而來,你可做好了些安排?」鄭必昌看似漫不經心的對盛儀問道。

    「有有有,翁大人早就吩咐下來了。」盛儀的頭點的像小雞啄米,「今個晚上先廣陵閣用晚膳,飯後已經安排了兩個戲班,聽幾段揚州的清音評話。明兒早上再由下官陪兩位欽差大人和兩位撫台大人上觀音山進個香,求個平安。午和晚上各有幾位鹽商幫欽差大人設了宴。」

    盛儀開了口,說個不停,一直說到了大後天,蕭墨軒也沒聽見一件和賑災有關的事情。

    「那這賑災的事兒,啥時候去辦?」蕭墨軒略皺了下眉頭,開口問道。

    「哎,羅大人和蕭大人這一路勞頓,到了揚州該是先歇息幾日才是。」鄭必昌連忙擺了擺手,「再說了,賑災的這些小事兒,只要兩位欽差吩咐下去,翁大人和下這裡,有的是人手,何勞親自前往。而且眼下這天氣還沒全出梅,斷斷續續的仍下著雨,這路也是不好走。盤恆上幾日,下正好陪著兩位欽差一起去杭州。」

    「蕭大人,翁大人和鄭大人也是一片好意。」羅龍也上來勸道。

    賑災的這些小事,那麼什麼才是大事?蕭墨軒心裡又是一動,看他們這樣子,似乎倒是非要把自己留揚州呆上段日子一般。難道真如張師傅,高師傅和自己所預料的那樣,浙江那地方上藏著什麼秘密?

    「既然幾位大人都有如此美意,那麼下就卻之不恭了。」蕭墨軒微微一笑,跟著翁大立和鄭必昌向前來迎接的車隊走去。

    「表哥,當真只這揚州城裡呆著?」寧蘇兒有幾分詫異,又有幾分氣惱的對蕭墨軒問道,「你不是說,江南的姓還等著這些糧食救命嗎?」

    「呵呵,既然幾位大人有這般的美意,又怎好拂了。」蕭墨軒對著寧蘇兒笑了一下,揚了揚嘴角。

    「四,去把船上的貨物都點一下,看看有沒有損毀,回頭晚上到我房裡來報。」蕭墨軒又轉過頭去,對著蕭四吩咐。

    「是,少爺。」蕭四得了吩咐,立刻又折身向河邊走去。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