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明朝美好生活

卷三 風起雲湧 第241章 繡花鞋 文 / 方景

.    第241章繡花鞋

    大雨一下就沒完沒了,京城裡的溝渠大多年久失修,淤泥雜草等堵塞水路,漸漸雨水漫過堤壩流入民居,到處都是深達一米的積水。

    京師遭受水患倒也罷了,城外乃至京畿的田地幾乎被連綿大雨毀於一旦,河道氾濫,黃河又遭決堤。

    一年賽過一年的天災,攪得朝廷上下焦頭爛額之餘,都已經習以為常,百姓一樣習慣了,既然老天爺靠不住,唯有指望皇帝和百官了。

    不提官民齊心協力的治理水患,七月帝王下旨,免今年受災百姓賦稅,待雨勢一歇,官府發貧民麥種,口糧。

    燕王府。

    書房裡,朱祐桓接到消息,南京和北京一樣,連續下了一個月的大雨,船廠裡的各項工程都被迫停頓,損失頗大,更為要命的,是有錢都買不到糧食。

    湖廣和四川乾旱,對於天下影響太大,這年頭畝產又不高,幸虧人口也不高。

    「好事多磨。」

    朱祐桓歎了口氣,今明兩年乃是最關鍵的兩年,西北和東北都需要兩年的時間來平整土地,播種耕種,所需糧食都急需供應,偏偏這節骨眼上,幾個產糧大省都遇上了水患。

    「命令各邊鎮督府,甭指望朝廷輸送糧草,自己想辦法解決。告訴他們,事急從權,多用用腦子。」

    朱祐桓一邊吩咐,一邊思考難題,冷雪低著頭認真寫字,卻未留意到六爺的神色竟然很開心,毫無適才唉聲歎氣的痛苦模樣。

    原來朱祐桓就從未打算動用內地的糧食來供養邊境,以此時的腳力,路上吃的比輸送的都多,對於朝廷和百姓的負擔太大,不然明軍也不可能連續退縮,委實是供應不起。

    和河套地區不同,無論是西域和遼東,周圍有的是『好鄰居」朱祐桓此舉是逼著軍隊去買,去搶,為了生存不顧一切,反正是別指望朝廷了,除了煤炭和爐子等過冬物資,你們統統自謀活路去吧。

    進入七月,總算是老天開眼,一連放晴三日,王府裡立時亂成一團,各房都忙著晾曬被褥,衣衫,有的甚至把衣架搭在草地上,到處都是花花綠綠,更有甚者,一連串的肚兜抹胸堂而皇之的懸掛在花圃上,蔚為壯觀

    一早,榮氏起身梳洗,問丫鬟:「二爺呢?」

    丫鬟說道:「回奶奶,二爺從四娘屋裡出來,去了太太那請安了。」

    「哼」榮氏冷哼一聲,不再言語,這四娘是朱祐林新娶的小妾,乃是工部侍郎劉璋家的庶女,自從嫁過來後,深得太太歡心。

    正待下床,榮氏低頭尋昨日腳上穿過的紅鞋,左來右去少了一隻,問丫鬟秋菊,因秋菏早已改了名,是以秋字再無人避諱,丫鬟說道:「昨個奶奶躺在花園曬太陽,沒見穿著鞋。」

    榮氏沒來由的心裡一蕩,立時想起昨日的難堪一幕來,當時她本打算在葡萄架下魅惑丈夫,有意穿著薄紗,內裡不著寸縷,哪知一時不慎,竟被路過的六爺撞見,險些被看盡了身子,心慌意亂的命丫鬟攙扶,逃回房裡。

    有意遮擋此事,婦人笑罵道:「賊奴才,莫不是我精著腳進來了?」

    秋菊撇嘴道:「奶奶你穿著鞋,怎麼屋裡沒有?」

    榮氏頓時惱了,盯著秋菊,罵道:「還裝憨兒學會頂嘴了,你趕緊給我老實尋出來,就在這屋裡。」

    「哦」秋菊一見奶奶臉色不對,趕忙把個內外三間屋裡,床上床下,裡裡外外的尋了一遍。

    榮氏坐在床上尋思,難道是老六給拾去了?隨即搖搖頭,真要是老六看見了,只定會說出來的。多少丫頭每日間在他眼前亂扔東西,還有些丫鬟不要臉,連那女孩家的**抹胸都藉故掛在園子裡,也沒聽過老六他對誰彎過腰。

    「端的是我屋裡有鬼,攝了只鞋去了。」榮氏對著隔壁數落,意有所指。又罵秋菊:「連腳上穿的鞋都不見了,要你這丫頭在屋裡做什麼?」

    秋菊大感委屈,低聲道:「倒只怕是奶奶忘記了,昨日匆忙回來,落在花園裡,沒曾穿進來。」

    榮氏一直不待見她,做事懶惰就好傳個閒言碎語,是以氣道:「敢情我是曬暈了?我鞋穿在腳上沒穿在腳上,我不知道?春梅,你押著這死丫頭,往花園裡尋去。尋出來便罷,若尋不出來,叫她院子裡頂石頭跪著。」

    這春梅受寵,為人伶俐,真個押著秋菊到花園各處並葡萄架前,尋了一遍,無果

    春梅清楚此事原委,說道:「都是你辦事不力,害得我陪著出來。你媒人迷了路,沒的說了;媽媽賣了磨,推不了了。」

    秋菊氣的扭過頭,叫道:「不知什麼人偷了奶奶的那只鞋去了,反正我沒看見她穿進屋。對了,敢是你昨日守在花園門,不知放了誰進來,拾了奶奶的鞋去。」

    春梅心虛,她尿急怕騷味傳進去,因此開了門,溜到對過角落裡方便,誰知六爺正好路過?情急之下一口吐沫淬去,罵道:「賊見鬼的臭肉,又攪纏起我來了?六爺吵著叫門,你敢不開?我想盡辦法拖出爺們,你抱著奶奶的鋪蓋不經心瞧好了,還敢還嘴?」

    使勁掐了秋菊一把,然後押著她進了屋,回榮氏說沒尋到鞋,榮氏氣的立時要攆她去院子裡跪著。

    秋菊唬的哭喪著臉,說道:「等我再往花園裡尋一遍,尋不著隨奶奶發落。」

    春梅冷著臉說道:「奶奶休信她,花園裡清掃的乾乾淨淨,就是根針也尋得出,哪來討鞋來?」

    秋菊頓時急了,賭誓道:「若我尋不出來,教奶奶打罵就是了,你在旁戳舌怎地?鞋丟了,又不是我一個人的過失。」

    榮氏被吵的有些頭疼,不禁有些感歎,小時候家裡都是下人一群伺候著,誰經管什麼事,一查就清楚。現在倒好,堂堂親王府的二奶奶,總共就四個丫頭,其中兩個還是僱請的,一不順心就吵著要回家。

    「行了行了。」榮氏吩咐道:「春梅你跟著她,看她哪裡尋去。」

    當下兩個丫鬟一前一後的出了裡屋,另兩個大丫鬟笑瞇瞇的裝著視而不見,督促著廚娘和婆子做事。

    花園山子底下,各處花池邊,松牆下,挨個尋了一個遍,根本沒有一路上秋菊忍不住埋怨起春梅,不想春梅照著她臉上扇了兩記耳光,就要拉著她回去。

    秋菊捂著臉,哀求道:「我錯了,我錯了。對了,還有那個雪洞沒尋呢。」

    春梅雙手叉腰,柳眉倒豎,說道:「你失心瘋了?那春暖閣是六爺的暖房,等閒誰敢過去?」

    秋菊求道:「哪都尋不到,可不就是被六爺拾到了?此等女人家的物件,六爺不會拿著四處招搖,應該會隨手扔在暖房裡。」

    春梅心裡有些信了,冷哼道:「要是沒有,看我怎麼和奶奶說,趕緊走。」

    二人偷偷跑到園子深處,打開角門沿著花叢走了一會兒,闖進建在山底下的窯洞內,正面是張坐船,旁邊香幾上都尋到,沒有。又向書匣內尋。

    春梅慎道:「那都是六爺的拜帖紙,奶奶的鞋怎會到了那裡?我看你是沒的遮溜子涯工夫翻的他恁亂騰騰的,惹被六爺知道還罷,其她人看見能輕饒你?」

    忽然,只聽秋菊喜道:「這不就是奶奶的鞋嘛?」說完伸手取出一個紙包,內裡裹著棒兒香和排草,拿出來給春梅瞧。

    「可怎的就有了,剛才就調唆打我,現在沒話說了吧?」

    春梅一把搶過來,瞪了眼得意洋洋的秋菊,沒好氣的道:「總歸是把鞋丟了,你得意什麼?咦還真是奶奶的鞋。」

    端詳著手裡的大紅平底繡鞋,春梅警告道:「此事不許說出去,管管你那張臭嘴,別看六爺對誰都親親熱熱,萬一此事傳揚出去,誰都救不了咱們。」

    秋菏曉得厲害,急忙點頭,小叔子把嫂子的鞋藏起來,肯定不是什麼好事。二女七手八腳的把屋裡收拾利索,翹首翹腳的溜回來,一五一十的告訴了榮氏。

    榮氏心裡奇怪,難道老六真的暗戀自己?不然幹嘛把鞋和安息香排草一起裹在紙包裡?此種作為還用說嗎?都是風流男女慣用的浪漫勾當,強忍著一絲驚喜,把鞋拿在手裡把玩片刻,取過另一隻來一比,都是大紅四季花緞子白綾平底繡花鞋兒,綠提根兒,藍口金兒。

    「不對。」

    榮氏搖搖頭,心裡又是鬆了口氣,又難免有幾分莫名其妙的失落,遂指著鞋給兩個丫頭瞧,原來儘管尺寸大小,外觀看上去一模一樣,卻惟有鞋上鎖線差些,一隻是紅綠鎖線,一隻是翠藍鎖線,不仔細認不出來。

    至此三個女人面面相覷,都不免慌了神,榮氏一想這鞋指不定是誰的呢,罵道:「春梅你趕緊給送回去。秋菊,你快與我跪著去,對了,搬塊石頭給她頂著。」

    秋菊嚇得慌了神,哭道:「不是奶奶的鞋,是誰的鞋?俺饒著替奶奶尋到鞋來,還要打俺。若是再尋不出一隻來,還不知怎麼整治俺呢?」

    榮氏罵道:「賊奴才,休說嘴」

    正好此時幾位姨娘進來,榮氏趕忙把鞋塞給春梅,使了個眼色,生怕秋菊大吵大嚷,吩咐下人把她推出去。二奶奶心裡吃醋,還真命人取來塊大石板頂在秋菊頭上。

    日頭炎熱,可憐秋菊遭了無妄之災,很快就汗流浹背,跪在地上搖搖欲墜。

    榮氏和小妾們說著話的工夫,另尋了一雙鞋換上,嫌屋裡熱,吩咐丫鬟把妝台搬到迴廊下,領著女人們出去梳頭,不在話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