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明朝美好生活

卷三 風起雲湧 第176章 魚與熊掌不能兼得? 文 / 方景

    第176章魚與熊掌不能兼得?

    一進屋,除了擺設似曾相識外,朱佑桓就覺得氣氛很古怪,不單單是叫了他來,嫂子李氏和幾位兄弟都在,一個個規規矩矩的站著。

    老太君表情嚴肅的盤膝端坐炕上,太太潘氏終於多年媳婦熬成了婆,得以側坐身邊,兩位姨娘和二嫂榮氏立在一邊,還有一身綾羅綢緞的綠蝶,多年未見,綠蝶長得越發嫵媚,只是此時愁眉不展。

    驚見老六來了,人人都想看看老太君的反應,不想太太潘氏搶先開了口,似乎是有意做給媳婦們瞧瞧,很是隨意吩咐道:「到你兄弟身邊站著去。」

    「是」

    朱佑桓的反應很規矩,老老實實的應承,低著頭幾步走到老五朱佑桪身邊。誰知瞅到後頭四五個生面孔,都是**歲的孩子,一個個穿著打扮都是少爺模樣。

    老太君有些猶豫,本來不想喚老六過來,總覺得有些彆扭,一本正經的道:「今次叫你們過來,不為別的,往後除了你們大嫂和桓兒,其餘都要隨老身住在東府,說不得要警告警告。」

    朱佑桓心裡越發奇怪,冷眼抬頭,又發覺一樁稀奇,兩位姨娘身邊也是立著四五個太太打扮的中年婦人,此外還有幾位十幾歲的姑娘家。

    這可奇了,一個都不認得,難道家裡來親戚了?朱佑桓忍不住多打量幾眼,他長相在兄弟中最是出類拔萃,立時吸引的對面女人紛紛看過來。

    果然接下來老太君拐著彎的告誡所有人,這前腳剛剛進京,後腳就投奔來幾家親戚,長此以往還怎麼得了?

    最後老太太耍起了無賴,指著一臉苦笑的李氏,說道:「家裡一應花銷都是出自宮中,老身沒錢養活你們,大*奶就在這,有苦就尋她說去。」

    李氏左右為難,和朱佑桓一樣,一來才驚覺,幾位太太的娘家人都投奔進京了,來了難道還能打發走?

    萬般無奈,李氏只好說道:「長輩們進京是看得起朱家,自當妥善安置,還請諸位姨媽姑媽和弟弟妹妹們安心,米面等物回頭就派人給你們送過去,先暫時委屈幾日,一等府上建好了,就給大家修建家宅。」

    婦人們聞言露出一絲笑容,含笑道謝,眼見老太太沒打算留大家吃飯,遂心裡罵了幾句,帶著兒女轉身去了。

    朱佑桓早就低下了頭,對面幾個少女掃視過來的讚賞目光,全都視而不見。

    外人一走,潘氏當先訴苦道:「老家的妹妹一聽到熜兒封了王爵,立馬全家投奔而來,我們姐妹十幾年未見,也不好打發人回去,唉」

    「誰說不是呢。」二姨娘趁機一臉苦瓜相,眉梢間卻是含著笑,說道:「父母病逝,弟妹的日子過得拮据,這些年幫襯有限,這來了,也不好攆人走。」

    「罷了罷了,都是親戚里道的,來了也是看得起咱家。」

    老太太裝模作樣的歎了口氣,悠悠說道:「也不知打哪出來的遠房親戚,一下子就冒出來這麼多位,親人星散,如今聚首也是一樁喜事,孫媳婦,你說是不是?」

    「是,祖母說的是。」

    現在李氏還能說什麼?剛剛一番介紹,就屬姓杭的人家最多,這一輩子李氏都未見過這麼多姓杭的人氏,今日算是開了眼界,敢情老太太娘家還是江南某地的名門望族呢。

    眼瞅著親戚們的吃喝拉撒,都統統落到自己頭上,前頭老祖宗還提醒自己節省過日,現在可好,連房子都得給掏錢修建。

    思來想去,李氏壯著膽子說道:「安頓親戚是分所應當的,每人一份錢糧,咬咬牙咱家也能支撐的住,可是今後舉凡置辦衣物,首飾,婚喪嫁娶等事,總得立個規矩出來,總不能一味的供養親戚吧?」

    潘氏等媳婦頗有些幸災樂禍,不當家不管柴米貴,自然懶得替李氏操心。

    至於幾位在場的男人不約而同的皺起眉頭,畢竟嫂子說的大有道理,朱佑林生性小氣,開口道:「不能任由親戚們佔便宜,好吃好喝供著,這傳揚出去,什麼八竿子打不著的親戚都一窩蜂似地跑過來,誰家負擔得起?」

    言下之意,就差沒擠兌親戚都是一群蝗蟲了,往日在山東老家一個不得見,眼下倒好,呼啦一下全都冒出來了。

    潘氏見狀皺眉道:「你閉上嘴,家裡事由不得你亂發言,去去去,你們小輩除了桓兒,都出去。」

    感受到兄弟們臨走時的嫉妒眼神,朱佑桓對此早就習慣了,反而這些亂七八糟的家裡事,想想都令人頭疼,他乾脆只帶著耳朵沒帶著嘴,一言不發。

    兒子媳婦們一去,潘氏立即眉開眼笑,喜滋滋的說道:「我觀親戚家的幾位姑娘,都長得俊俏斯文,個個知書達理,看來老三老四的婚事都有著落了。」

    「嗯,老身也覺得都不錯。」

    老太君滿意的又笑道:「就算有幾家門不當戶不對,給桓兒他們做個小妾都足夠格了,等親上加了親,照顧親戚也就有了說辭,再來人也可以推脫了。」

    二姨娘跟著湊趣,唯獨三姨娘心裡發苦,兒子娶了個丫鬟為妻,確實是丟了臉子,今後算是抬不起頭,卻是忘了當日一心貪圖錢財,非要把人娶回家。

    李氏暗地裡朱佑桓對視一眼,都心說敢情長輩都打著這盤算呢,朱佑桓急忙說道:「我不要,我就喜歡靈兒。」

    「胡說。」老太君不悅的道:「哪個男人不是三妻四妾?再說你和靈丫頭還不知能不能修成正果哩,萬一國公家又反悔,你這孩子一輩子難道還不成親了?」

    朱佑桓想了想沒言語,他不想明著頂撞老太太,什麼事私底下再說。此刻真是深為後悔,當日就不該同意讓親人進京,麻煩事太多。

    李氏有心替他解圍,低聲道:「修宅子已經花費了幾萬兩銀子,而王府大部分積蓄都是姑奶奶的,咱家動不得。如今不過剩下十幾萬兩,每年進賬不過萬兩,花銷卻日大一日,不想辦法的話,總有坐吃山空的那一天。桓兒那頭倒是和靈姑娘買賣興隆,據說日進斗金的,可惜人家還未嫁過來,賺的銀子算不到宮中去。」

    「當真?」

    這番話算是徹底捅了馬蜂窩,幾位長輩頓時心中驚喜,都沒想到那張靈兒還有如此高明手段?

    不管如何,這金山銀山絕不能輕易放走了,老太君不容拒絕的大手一揮:「明日一早我就去見大姐,先把名分定下來再說。」

    「對對,先定親,佔住名分再說。」

    太太和姨娘點頭附和,一臉的喜氣洋洋,老六夫妻賺的大筆銀子,那就是大傢伙的。

    尤其是三姨娘,暗中牢牢記住此事不提。朱佑桓則對此沒什麼意見,對於錢財他從不計較,這也是男人的通病。

    晚上陪著長輩用了飯,喝了一頓食不知味的野鴨子湯,朱佑桓和李氏一起告辭離去。

    返回的路上,月光迢迢,銀河斑斕,李氏卻感受不到絲毫浪漫,頭疼的道:「每天操不完的心,還得早晚兩頭過去問安,累的我一天到晚腳不著地,剛剛回房還未等休息片刻,不是下人進來回事,就是哪位長輩派丫頭喚我過去,就連置辦個竹簍,銅盆都得吩咐你去跑腿,唉難怪姑姑什麼事都不管,看來早有預見今日了。」

    朱佑桓忍著笑,安慰道:「能者多勞嘛嫂子也不必憂心,等日子久了,一切就會走入正軌,立下家裡的規矩,人人照章辦事,秋菏碧痕幾個都是精明人,都會幫你分憂。」

    「說到分憂,嫂子倒是有個屬意人選。」

    李氏眼眸流轉,取笑道:「就是怕我弟弟不樂意。」

    「嫂子是說靈兒?不好,我不喜歡她打理俗事。」

    朱佑桓大搖其頭,走著走著突然回頭吩咐道:「你們都回去吃飯,我與嫂子有事商量。」

    眼見兄弟打發走一幫子婦人婆子,李氏紅著臉輕聲道:「到處都是人盯著,今晚還是算了吧,昨夜折騰的我一天緩不過神來,要不,你去尋秋菏好了。」

    被嫂子婉拒道別後,朱佑桓沒心思尋秋菏,遂一個人走入院子前,抬眼瞅見隔壁院子裡燈還亮著,習慣性的抬腳走了過去。

    清幽小院麗影處處,小丫頭們有澆花的,有喂鳥雀的,還有站在院子擺弄茶爐子的,眼見黑影裡走出個六爺來,紛紛笑嘻嘻的問好。

    忽然司棋掀起簾子打正屋出來,上前低聲道:「姑娘似乎有些惱了,你進去哄哄吧。」

    「為了何事?」朱佑桓有些奇怪,靈兒生性大度,輕易不會生氣。

    司棋苦著臉道:「也是我晚上多嘴,聽到老太君誇讚姑娘會賺錢,就順嘴拿出來取笑,不想姑娘就不樂意了。」

    「這有何不樂意的,一家人何必分個彼此。」

    朱佑桓頓時有些生氣,在他的意識裡,賺錢就是為了養家,供養親人天經地義。

    司棋察覺出不對勁,急忙說道:「不是我替姑娘說好話,辛辛苦苦賺來的銀子,轉眼間就被那邊拿去揮霍,誰會心甘情願的?六爺覺得沒什麼,但姑娘則未必了,女人家針頭線腦的都會計較一番,何況那麼多的銀子?你要是能好好哄就進去,不願意就趕緊回屋,省的拌起嘴來,傷了和氣。」

    朱佑桓聽勸,頓時笑道:「那好,我進去哄她。」

    抬腳進了屋,司棋等大丫頭不停的朝他使眼色,朱佑桓點頭徑直走到裡間,就見靈兒輕蹙秀眉,正在看著一摞子賬本。

    朱佑桓暗道這就叫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了,原本人家素來不關心銀錢往來,是自己非要逼著她打理生意,現在可好,體會出賺錢的艱難,自然人也變得吝嗇了。

    心裡說不出是什麼滋味,既想佳人遠離塵囂,飄逸出塵,又想她能做一位合格的持家賢妻,兩者似乎揉不到一處去。

    怪不得男人都喜歡納妾,妻子操持家務,肯定會變得斤斤計較,只關心兒女,油鹽醬醋,親戚間的人情往來。而小妾則心無瑣事,能做到未出閣時的瀟灑,一心一意的悠然南山下,采菊魅惑人了。

    更多到,地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