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明朝美好生活

卷二 風生水起 第103章 拭目以待 文 / 方景

    第103章拭目以待

    乾清宮,成化帝朱見深頭都大了,暗罵又是這位好侄兒,真是什麼混賬事都少不了他。

    聚眾鬥毆,傷及無辜,連堂堂閣臣都敢毆打,何等猖狂?偏偏肇事雙方都沒有動用利器,使得都是那傳說中的七大神器!這類似市井間的混戰,到底該如何處置?

    帝王很頭疼,殺又殺不得,本身那混賬就是被軟禁之身,算是宗室最嚴厲的處罰了,還能把他怎樣?難不成,發配邊關充軍?

    而另一方的帶頭人又是萬家嫡親後輩,而且挨揍的乃是朱祐桓和一干太監,被人家錦衣衛打得鬼哭狼嚎,狼狽不堪,幾乎此刻全都躺在了太醫院裡呢。

    一想到那混賬身受重傷,皇帝的心情總算好過了些,轉身起駕去了壽安宮報喜,更是索性把難題扔給了下面處置。

    首輔萬安接過這燙手山芋,想都沒想,很乾脆的把此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要說萬安這位紙糊相公,學問是盡有的,一輩子也沒做過什麼惡事,就是為人品行差了些,最擅長的不是治國安邦,而是阿諛奉承,投機鑽營,只能說他是個十足的小人。

    萬安想著兩頭都不得罪,遂親自帶著厚禮去看望劉棉花了,把其中利害好一通剖析,那劉吉果然不再追究此事,還連夜派人去了趟東宮,對太子殿下暗送秋波。

    卻說養病中的萬貴妃,耳聽帝王訴說此事後,先是勃然大怒,接著轉怒為喜,立馬召見替自己出頭打架的親侄子。

    看著侄兒萬吉青一塊紫一塊的軒昂面容,萬貴妃好像終於瞭解了某人,暗罵自己倒霉,竟是碰上了這麼一位魯莽傻子一樣的二世祖。

    「這小畜生背後必有人蠱惑,難道會是太子?」

    萬貴妃一邊聽著侄兒眉飛色舞的描述輝煌戰績,一邊心裡面深思,太子一方推出這麼個不知天高地厚的東西出來,用意不外乎想要激怒自己,甚或是打著趁你病要你命的陰毒算盤。

    好一個借刀殺人,這朱祐桓,明明就是對方推出來的傀儡,一個棄子。

    哼!萬貴妃瞬間不再計較挨個一耳光的大仇,朱祐桓雖然死不足惜,但他的死實在是無足輕重,還顯得自家行事呲牙必報,容不得人。

    不過朱祐桓不死,萬貴妃又不甘心,思來想去。她心中一動,故意好生讚了侄兒幾句,鬧得萬吉忘乎所以,熱血上湧,立誓這幾日一定要宰了朱祐桓,徹底為娘娘了卻恨意。

    以胡鬧手段對付胡鬧手段,以紈褲子弟對付紈褲子弟,自詡高明的萬貴妃含笑不語,當下也不鼓勵也不勸止,但那眼神卻格外透著歡喜。

    宗人府,剛剛從太醫院歸來的朱祐桓,真就如萬吉吹噓的那樣,可謂是遍體鱗傷。

    太監豈是錦衣衛的對手?挨了揍的某人偏偏非但不以為意,臉上還有著說不出的開心。

    打架此等事,講究的就是一個快意恩仇,縱情任意,不管最終是輸是贏,總之偶爾打上一架,整個人都會輕鬆快意多了。

    其實萬吉一樣受了內傷,一返回府上即躺了半個月有餘,有心為娘娘復仇,奈何暫時無能為力。

    不提萬吉將養身體時,幾次召集心腹商議,定下種種狠辣計策,就準備一等養好傷後,親自上門手刃仇家。

    正是因為他想要在萬貴妃面前掙得表現,想著自己親自上陣,是以並未盡快出手剷除朱祐桓,憑空放走最好的機會,可見萬貴妃設下紈褲對紈褲的計謀,到底還是紈褲等級的。

    良機一旦溜走,很難再挽回局面,五月初,剛剛進入初夏時節的京城,一場地震突如其來。

    震中位於京城郊外,深夜,整個紫禁城顫抖了足足有半分鐘,帝王和嬪妃一身單衣的倉皇逃出,神色驚恐。

    所幸震級不大,並未造成毀滅性的災難,但還是使得京城外城和郊外無數民間倒塌,傷者多達五千多人,無家可歸者不計其數。

    謠言一夜之間成了真,隨後而來的一道道餘震,越發使得謠言的正確性塵囂其上。

    面對臣民的怒火,成化皇帝終於撐不住了,除了連番派出相關大臣賑濟百姓外,再也不提廢立太子了。

    萬吉的計劃因此泡了湯,因為宗人府在地震中變成了一片廢墟,有感於這位災星太過禍國殃民,帝王一腳把人給踹回了家。

    為了平息事態,朱見深又下旨罷免五百六十四位傳奉官,又免去陝西的今年賦稅。

    其後三個月,朝廷累的人仰馬翻,八個月來的辛苦,都只為了善後這一樁事,山東,陝西,山西,河南,河北,京畿,四川,天災遍地開花。

    偏偏破屋連逢漏雨,八月底,京城又遇上月食,各地災後重建困難重重,開倉放糧容易,但安置流民安家落戶何其艱難?那土地早被大戶豪門趁機侵佔了。

    朱見深憤怒於三閣老辦事拖沓,下旨令老臣劉珝致仕,誰知新提拔上來的詹事彭華,還是和萬安,劉吉等人狼狽為奸,為人刻薄記仇,善揭他人之短,乃是早年狀元,首輔閣臣彭時的族弟。

    總算滿朝文武皆惡於彭華又畏懼他的那張尖酸刻薄的嘴,大多不敢怠慢政令。朝廷又連續選派多位巡撫使,趕赴各地督促賑災等善後事宜。

    十一月,京師又遇地震,十二月,蒙古韃靼小王子率軍進犯蘭州,涼州等地。

    一連串的天災**,使得成化二十一年,比之二十年還要淒淒慘慘,風雨飄搖。

    唯一值得安慰的,就是災患越多,太子朱祐樘的地位就越是穩如泰山,萬貴妃三次試圖下手謀害,總是被又一次的天災生生打斷。

    皇帝早就死了心了,此刻所有注意力,都聚焦在遭遇兵災的河套地區,每日一有閒暇,就守在病入膏肓中的愛妃身邊。

    兩人總是相顧無言,明明廢除太子之位,不過是小事一樁,誰知現在竟成了逆天之舉。

    朱見深坐在鳳塌之側,輕撫昔日的三千青絲,今日的滿頭白髮,歎息道:「人人都說天威難測,依著朕看,這天威哪是指的朕?姐姐,罷手吧!這萬里江山再經不起折騰了。」

    臉色蒼白,猶如一具枯槁的萬貴妃,梗咽道:「皇上,臣妾日夜都睡不好覺,總是夢到太子將來報復啊!」

    「不怕,莫要擔心。」

    朱見深神色溫柔,小心翼翼的扶起愛妃坐起,皺眉道:「朕正當壯年,怎麼著,還得再坐上二十年的皇帝,有何可怕的?再說杬兒還小,等再過兩年,朕就下旨封賞一干皇兒王爵,封地,一等捱過這幾年,朕保證姐姐定能心想事成。」

    磕磕巴巴又真心誠意的安慰話,好歹使得萬貴妃心中暖洋洋的,念及如今朝廷遭遇的困境,無奈的點點頭。

    見心愛之人臉上一絲血色緩緩升起,朱見深大喜,連忙吩咐宮人端上來湯藥,親自動手,一勺一勺相喂。

    萬貴妃勉強吞嚥下最後一口苦藥,忽然幽幽說道:「臣妾有件事,想請陛下恩准。」

    朱見深含笑點頭,溫柔的用絲巾拭去婦人嘴角上的殘跡,柔聲道:「儘管說,朕都依著你。」

    萬貴妃神色平靜,一字一句的慢慢道:「請陛下徹底赦免那朱祐桓,並允許他進宮給太子伴讀,賞給他一個小小官位。」

    「什麼?」朱見深不可置信的望著愛妃,萬萬不敢相信,此話竟是出自她的口?

    東宮,朱祐樘背手站在殿外,看著面前的雪景,垂柳被冰花覆蓋,一條條好像水晶宮裡的琉璃珊瑚一樣,晶瑩如玉。

    陽光照下,萬千冰晶枝條一點點的漸漸融化,無數水滴落下從而匯聚成流,沖潤的雪地好似冰川消融,縱橫交錯的露出黑土地本來面目。

    一陣寒風吹過,午時的艷陽被白雲遮蓋,本來有些泥濘的雪地,重新凍成了光可鑒人的冰層,殘綠的楊柳嬌柔不堪,紛紛垂下枝條猶如懶染鉛華的少女,默默等待著下一次的雪打風吹。

    權義靜靜的陪在身後,一早收到消息就趕來稟告殿下,他一樣猜不透萬貴妃的用意。

    免去六爺的罪過,不再計較往日恩怨,這麼大的仇恨都捨得罷手?難道萬貴妃年老後,這心也變善了?

    不過有一點是肯定的,就是殿下總算是守得雲開見月明了,起碼最近幾年,再不必擔心被廢了。

    朱祐樘輕笑著搖搖頭,輕歎道:「本以為會度日如年,誰知自打桓弟來了之後,這日子過的真快啊!」

    權義頓時為之愕然,揣摸不出殿下話中深意,只得順著說道:「可不是嘛!一轉眼,眼瞅著就又要到除夕夜了。殿下,今年可萬不能請六爺進宮守歲了,唉!小的委實怕了。」

    「哈哈!」

    朱祐樘聞言開懷大笑,神色開朗的大點其頭,大笑道:「不用你提醒,今年太后包管不會放任何親戚進宮就是了,再來一次那件事,誰能承受得了?」

    權義憨厚的賠笑,有些擔心的問道:「可是正月十五之後,六爺就要日日進宮伴讀,萬一和萬娘娘撞見怎麼辦?」

    「撞不見的。」

    朱祐樘意有所指的笑了笑,突然自言自語道:「我也很期待,桓弟到底是什麼樣的人,就讓咱們一起拭目以待吧!」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