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明風萬里

第三卷 五大臣時代 第二百一十二章 挨打了 文 / 石頭比較多

    第二百一十二章挨打了

    「萬歲爺,不好了,方閣老被人打了……」

    魏忠賢的這句話就像個晴天霹靂,硬生生的砸在朱由校、朱由檢兄弟二人的頭上。雖說兄弟二人看到魏忠賢急匆匆的跑過來,就知道不會有好事,可當朝內閣首輔挨打,這也太匪夷所思了吧?

    信王朱由檢有些好奇,仗著有皇兄在背後撐腰,便板著臉問道:「魏公公,這是怎麼回事?」

    魏忠賢是何等聰明的人,自然知道信王在朝中的尷尬地位,也有心和信王劃清界限,便故意低頭不語,好讓皇帝明白自己的赤膽忠心。

    見魏忠賢如此反應,朱由檢有些尷尬,他抬頭看了看魏忠賢,又飛快的掃了皇帝一眼,雖心有不滿,大腦卻還是有些清明,便努著嘴退到一旁暗生悶氣。

    「你這奴才,信王不是問你話呢?怎麼不如實回話?」朱由校雖有心抬舉朱由檢,但那也要在自己早喪、身後無嗣的基礎上。現在朱由校自己活得好好地,自然不願手下親信去拍信王的馬屁。故此,對魏忠賢雖呵斥有加,但心中卻是暗喜不已。

    「是,」魏忠賢低聲應了下,可一開口,卻還是將信王爺扔的遠遠的,

    「回萬歲爺,因對自身生活狀況不滿,一些在京的宗室子弟就圍住方閣老想討個說法,又言語不合,便發生爭吵,最後發生鬥毆……」魏忠賢將事情的經過原原本本的講了一遍,期間,半句也沒有提信王什麼事。氣的信王爺臉色鐵青,卻無可奈何。

    「什麼發生鬥毆,怕是那些無法無天的東西,打了方先生吧?」朱由校勃然大怒,將手中的茶杯硬生生的摔在了魏忠賢的面前。

    「萬歲爺息怒。」魏忠賢低著頭,任憑飛濺的茶水落在自己身上。

    「方先生現在何處?何曾傳喚了御醫?那些無法無天的東西可曾收押起來?」朱由校連珠炮似的問著,卻抬腿向外走,準備親自去看望方從哲這個當朝重臣。

    「有勞皇上掛心,臣感恩不盡。」方從哲吃力的支起半邊身子,向皇帝表達著自己的謝意。

    「都是朕約束不力,以至於先生招此無妄之災。」看到方從哲鼻青臉腫,還帶著兩個黑眼圈,官袍更是撕得粉碎,朱由校不由得無名火起。「先生放心,那些行兇之人,朕一定要嚴加處置,給先生個圓滿交待。」說到最後,朱由校的牙齒已經咬得咯吱直響。

    這些宗室子弟也太欺負人了,竟然在光天化日之下毆打朝廷官員,這不是在打朕的臉嗎?朱由校忿忿不平的想道。

    「萬歲爺息怒,臣只是皮肉之傷,看似嚴重,過兩天就會好的。」方從哲聽得眼角一挑,急忙勸阻皇帝。想那毆打自己的不下百人,還都是宗室身份,這要是統統治罪,還不知道給自己惹下多少仇家。方從哲世情通達之人,又怎麼不明白其中的凶險之處。

    「也是臣無能,不能輔佐皇帝成就事業,以至於國庫空虛、宗室生活頓困。」方從哲唉聲歎氣,自責道,「那些宗室也是出於義憤,年輕氣盛才做下此事,還請萬歲從輕發落。」

    朱由校一陣無語,這是什麼人啊?是不是聖賢書讀多了,不以直報怨就活不下去啊?是了,這一定是激將法。方先生是覺得那些人是宗室,朕出於情面不好追究,再給朕敲邊鼓呢?

    想到這裡,朱由校便氣憤的說道:「方先生說什麼話?那些狂徒無法無天,竟然敢毆打朝廷官員,朕要是不嚴加處置,又如何向天下人交代?不行,」朱由校氣的一拍桌子,「朕一定要嚴懲不貸。」

    「萬歲爺不可,」方從哲一下子就急了,他只有一個兒子,又是個不爭氣的,要是惹了宗室的仇恨,日後又怎能過得安穩。

    「萬歲爺有所不知,臣受命處理宗室事務,卻一直漫無頭緒,心中早有不安。現如今被人這麼一打,心中到輕鬆了許多。」方從哲拉下臉來,苦苦哀求,「還請皇上網開一面,也好減輕臣之罪過。」

    多好的同志啊,為了不給朕找麻煩,竟然願意放過那些可惡的傢伙。朱由校一下子就感動了。

    掏出手帕擦了擦眼角,朱由校的話音帶著絲絲霧氣,「都是朕無能,不能充盈國庫,使得宗室生活頓困、苦不堪言,還使得朝廷大臣無端受辱。這都是朕的罪過,朕要下罪己詔,朕要給宗親們道歉,為宗親們的悲慘生活道歉……」

    在場的人都傻眼了,這都是哪跟哪啊?現在都這麼亂了,皇上你還要下罪己詔?難道下了罪己詔,宗室的生活就能夠得到好轉嗎?

    「皇上不可,」方從哲急的爬了起來,跪在床幫上連連叩頭,「臣知道皇上仁慈,看不得宗親們受罪,可皇上也無需下罪己詔啊?再說了,宗室生活落到這番田地,也是積年沉痾難起,實在怪不得皇上。」

    「請皇上三思。」屋子裡的人齊刷刷的跪了一地。

    「方先生不要再說了,」朱由校擺了擺手,示意大傢伙都起身說話,「朕是皇帝,既然繼承了這萬里江山,那就要為天下臣民負責。無論是宗室,還是庶民,只要有所冤屈、有所不滿,都是朕應承擔的責任。哪怕是列祖列宗一時考慮不周所留下的弊端,朕也要一力承擔。」說著,朱由校又向前扶住方從哲,「先生,宗室制度弊端重重,以至於宗室子弟生活頓困,落到了賣兒鬻女的地步。朕身為天子,為皇族之長,又怎能麻木不仁、視而不見……」

    方從哲心中一陣苦笑,皇上,你這是想幹嘛啊?本來那些宗室已經是理直氣壯了,你還要火上澆油啊?

    根據方從哲的經驗,只要皇帝的罪己詔一出,那些自以為受了冤屈的龍子龍孫們就會揭竿而起,朝廷再也壓制不住他們,朝局必定會發生動盪,後果將不堪設想。

    「萬歲,臣有罪,臣上不能輔佐皇上處理國政,下不能安撫宗室安居樂業,竟使得萬歲爺親下罪己詔,實在有愧。」方從哲心一橫,便從床上跳了下來,跪在地上奏道:「請皇上另選賢能,執掌內閣。臣,實在無面目再在內閣位置上做下去了。」

    朱由校頓時變了臉色,這方從哲應該是第三次請辭了吧。

    第一次請辭,方從哲用的理由是自己執政時間過長,朱由校考慮到政權的平穩過渡,准了方從哲的請辭,但要求方從哲再堅持一陣,等自己找好後繼人選後,再辭職不遲。

    接下來的第二次請辭,卻是因為《宗藩生活狀況》頒布,方從哲聞到了危險的味道,想避開凶險。可朱由校出於政權穩定的考慮,要求方從哲繼續堅守。而其他的朝廷重臣出於自身的考慮,也要求方從哲留任。

    如今,這已經是第三次請辭了……

    朱由校凝神看向方從哲,心中頗為惱火,一種被愚弄、被拋棄的感覺油然而生。

    「方愛卿真的想要致仕嗎?」朱由校淡淡的問道,平靜的聲音聽不出半點喜怒哀樂。

    方從哲卻心中猛地一緊,忙看了看左右,奏道:「臣自請致仕,實在有不得己的苦衷,還請萬歲屏退左右,聽微臣細細講來。」

    朱由校死死地盯著方從哲,過了好半天才發出了聲音,「你們都退出去。」

    「臣等遵旨。」剎那間,滿屋子的人走了個乾乾淨淨。

    人走完之後,方從哲才磕了個頭,「萬歲爺,臣遭受宗室子弟羞辱,實在無顏再在首輔位置上做下去。不過,」方從哲微微一笑,「臣此時致仕,卻是個轉機,是個讓朝廷拜託目前困境的轉機……」

    朱由校的眼睛頓時就亮了,「是嗎?先生不如說來聽聽。」

    「臣遵旨,臣的想法是這樣的……」方從哲連忙將自己的想法娓娓道出,最後才總結道,「只要皇帝應對妥當,說不定還能將宗室問題徹底解決。到時候,朝廷沒有了宗藩這個負擔,才是長遠之策。」

    朱由校聽得暗暗點頭,真不愧薑桂之性、到老愈辣,方從哲看似和善的一個人,卻在人心上把握如此到位,所出的這個主意,更是比自己當初謀劃的要好上數十倍。

    「方先生,對於宗藩的處置,你又有何方案?」朱由校問。

    「臣還不曾想好,」方從哲搖了搖頭,「但臣想,也不過分化推恩,區別對待而已。若是皇上有暇,不妨讀讀《孟子》,《孟子》的《離婁章句下》一章中,會有皇上所要的答案。」

    《孟子》?《離婁章句下》?朱由校微微頷首,知道方從哲礙於君臣臉面,不便直說,也就不再追問。

    「還有,萬歲爺回宮後,可將歷年來改革宗藩的詔書仔細看看,也許會有些啟發。」方從哲實在不想得罪天下宗室,可更不想得罪皇帝,不得不委曲求全,用隱語將自己的一些想法說出,只求皇帝看在自己老邁的份上,給自己條生路。

    朱由校點了點頭,其實,歷年來改革宗藩的詔書他已經翻了不知道多少遍,但聽方從哲這麼一講,朱由校決定回去後再仔細看看。

    「方先生,這兩天你就在府中好好養傷,關於你致仕的事情,朕心中有數……」朱由校走到門口,卻又停下腳步,回頭叮囑道。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