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明風萬里

第三卷 五大臣時代 第一百七十八章 澎湖戰事 出海墾荒 文 / 石頭比較多

    第一百七十八章澎湖戰事出海墾荒

    九月初,福建送來奏章,福建總兵俞咨皋攻克澎湖,全殲荷蘭海寇,並收復台灣島。

    一接到福建的捷報,葉向高便入宮賀喜,朱由校在御書房接見了他。

    「葉老此來,不光是為了向朕道賀吧?」朱由校乜了葉向高一眼,臉上全是嘲弄之意。

    被皇上揭破用心,葉向高覺得有點尷尬。作為福建的士林前輩,又曾是內閣首輔,葉向高自然和福建士林、福建官場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如今又被選為資政會資政,葉向高更是被福建士紳看做在京城的靠山。

    既然是靠山,關鍵時刻自然要靠得住。面對家鄉父老的殷殷重托,葉向高也只能迎難而上。

    「卻不知陛下將如何處置福建官員?」葉向高心中明白,福建官員隱瞞夷人侵佔澎湖達一年之久,已經犯了大忌諱,完全脫罪已經是不可能的了。為今之計,就是希望皇帝看在俞咨皋打了勝仗的份上,對福建官員從輕發落。

    「葉老又是如何看呢?」由於前任福建副總兵張嘉策一口咬定,是自己收受了賄賂,隱瞞了夷人佔據台澎的事實,朱由校也不好再嚴格處罰福建官員,只好將皮球踢給葉向高。首輔,是何打算。

    「臣不敢,」葉向高一臉的驚慌,連連擺手道:「臣既非三法司,也不是閣臣,怎能干預陛下處置人臣?」

    「恕你無罪,」朱由校微微一笑。「葉老也是朕心腹之臣,但說無妨。」

    「陛下,臣以為張嘉策罪大惡極,應當嚴懲。其他官員只是受其蒙蔽,只需小懲,也可使其感悟陛下恩典。」葉向高不再推辭,稍作沉吟後奏道。

    「那俞咨皋呢?」

    「俞咨皋收復台灣、澎湖有功,還請陛下不吝獎賞。」

    朱由校的心中一陣膩歪。

    俞咨皋用了十倍於荷蘭人的兵力,花了半年時間,損耗軍資無數,才打下了一個小小的澎湖島。如此戰績,卻被福建官吏吹捧為善戰,更要為其請功,真是叔可忍,嬸嬸不能忍……

    「葉老,這福建上下如何處置,就按你說的辦。讓內閣票擬了,朕批紅就是了。不過,」朱由校先給了甜棗,接著就是一巴掌,「葉老真的以為,俞咨皋是打了勝仗?」朱由校冷笑道。

    「這,這澎湖和台灣不都是收復了嗎?就連那股夷人,不也是被全部緝拿歸案了嗎?」葉向高有些不解。

    「不錯,這次作戰的目的確實達到了。可葉老知道這伙荷蘭人有多少人馬嗎?」朱由校從案幾上翻出一份奏章,扔給了葉向高看,「據高起潛等人報告,這幫子荷蘭人只有十三條船,一千二百多人。可俞咨皋卻用了十倍的人去打,死傷了三千多人才將這些夷人全殲。事實上,在荷蘭人的火藥沒有用完前,俞咨皋根本拿人家沒有辦法,只知道用人命去填。」朱由校氣的直搖頭,「你說說,這樣的戰果,算的上是勝利嗎?」

    葉向高默然。

    他雖接到了福建送來的書信,卻不知道死傷如此嚴重。而高起潛等觀察使的奏章,更是秘密的送往了宮中,連內閣也沒有收到消息。

    「陛下,這傷亡雖然慘重,可也收復了台澎,將士們都想著借此得些犒賞。還請陛下明察,莫要傷了將士之心。」葉向高沉吟了半晌,才委婉的的勸道。

    「葉老放心,朕自然不會虧待那些為國殺敵的將士。」朱由校點點頭,心中卻拿定主意,獎賞是要給的,可也要讓世人知道這次戰爭的真相。

    畢竟,荷蘭素有海上馬車伕之稱,是當世一等一的海上強國。如今在澎湖折損了一支艦隊,又豈會善罷甘休?若荷蘭人再大舉來犯,就未必會像這次一樣,龜縮在澎湖讓明軍圍攻。

    想想漫長的海岸線,朱由校只覺得一陣頭痛,「是該讓世人明白海防的重要性了。」朱由校心中暗想。

    又和皇上閒談一會兒,葉向高便離開了皇宮。

    如今的京城已經和往昔有著很大的差異,而其中最大的變化就是,路面要比以前更加整潔了。

    按照成例,京城的道路都是由工部直接負責的。由於工部人少事繁,對修路這種小事自然不太上心。整個京城之內,除了御道和幾個關緊所在,道路路況都處於自生自滅狀態。雖然有巡城御史和順天府尹不時上疏,可也架不住戶部沒錢、工部沒閒。長處深宮的皇帝,更是不會為宮外的道路是否平整而費心。

    不過,朱由校卻是個愛出宮微服私訪的皇帝。看到路況如此糟糕、衛生環境更是令人髮指,朱由校便撩出了衛生評比這一法寶,讓順天府在每月月初公佈各街各坊的衛生情況,並敲鑼打鼓的將衛生流動紅旗給佼佼者送去。而最差的三個街坊,則是用墨筆寫了,高掛在各處城門之外。

    經過一番整頓後,朱由校才讓順天府拿出各街道的命名權拍賣,以換取資金整修道路、改建下水系統。並借此機會,順理成章的將京城的道路修建權和衛生整頓權下放給了順天府。

    如今的京師,雖不能和後世的祖國首都相媲美,可也有了些帝都的風範。到了夏季,居民們也不用再聞著惡臭過日子,朱由校也不再擔心如前世1644年(崇禎十七年)那樣的大鼠疫發生。

    可葉向高走在這整潔的道路上,卻沒有絲毫感受聖恩之意。他在心思,還完全沉浸在剛才和皇帝的對話之中。

    雖然皇上答應了寬恕福建官員,並嘉獎俞咨皋等有功將士,可葉向高卻隱約覺得,這事兒並沒有完。而隨後葉向高向皇帝提出的一個請求,更是碰了一鼻子灰。

    最近一段時間,陝西、山西、遼東、山東,以及北直隸的一些官員和士紳連番上疏,要求朝廷准許其赴海外開荒。而內閣卻不知道是何打算,竟然以開荒屬於糧食問題,把這事兒交給了評議會討論。一時間,評議會便成了風中孤舟,北方各省和南方沿海各省的議員在會議上不停爭吵。連帶的,各省在京的士子也屢有爭執發生。

    葉向高是資政會資政,又被皇帝授以穩定資政會和評議會的重任,自然不願看到這種混亂情況發生。可就在葉向高向皇帝請求,明令禁止雙方議員爭執的時候,意外的事情發生了。

    「既然是開會,那就要允許雙方發表不同意見,有爭論才是好事。」朱由校緩緩的說著,心中卻在暗笑。將北方各省出海墾荒之事交給評議會決定,正是出於朱由校的指示。如今尚未達到預期目的,朱由校怎會輕易放棄。

    「可這樣做,卻會讓評議會四分五裂啊。」葉向高憂心忡忡的說道。

    「這樣吧,」朱由校自然不願意讓自己一手打造的議會變成笑柄,便指點道:「葉老幫著雙方溝通一下,先定個日子。到那天,朕讓方先生出席見證,由評議會議員***決定是否准許海外墾荒。如何?」

    「***後的決定,是朝廷的決定嗎?要是有人反悔了怎麼辦?」葉向高一時也沒有更好的辦法,只好順著皇帝的話問道。

    「***之後,用評議會的名義寫份奏章上來,朕批了之後,明發天下。」朱由校沒有半點含糊,「若是還有人不服,想要找事兒,那就驅除出評議會。朕的評議會,不要那種壞規矩的人。」

    「臣遵旨。」葉向高心中大定,可又想探探皇上的底子,免得評議會做出了一個違背聖意的決定,惡了皇上。

    「陛下,你覺得這出海墾荒可行嗎?」葉向高問。

    「這事兒朕還沒有想明白,還是等評議會的結果吧。」朱由校推諉道。頓了頓,卻又問道:「葉老呢?」

    「臣以為這出海墾荒不可行。」見皇上還沒有拿定主意,葉向高急忙進言。

    「這是為何?難道多收些糧食不好嗎?」朱由校故作驚訝地問道。

    「陛下有所不知,這出海墾荒有三不可。若是應了那些人的意思,怕是國將不國啊。」葉向高向皇帝陳述著自己反對出海墾荒的三大理由……

    聽完葉向高的講述,朱由校一臉的遺憾,「如此說來,還要苦百姓多時,朕心難安啊。」

    「其實,墾荒根本不用到海外去。」葉向高堅持認為,北方人出海墾荒是假,經商牟利才是真,就想揭那些北方人的短。

    「陛下,北方各省,如河南、山西等地,都有大量空地。只要陛下准許墾荒者免稅,自然有人出面墾荒種糧。即便是北方人懶惰,也有大量南方商賈北上墾荒。」葉向高提議道。

    「累世不起科嗎?」朱由校暗地裡翻了翻白眼,這可是東林黨的老生常談了,完全是為了本利益團體效勞。

    「正是。唯有累世不起科,才能吸引商人墾荒屯田。」葉向高果然應道:「種糧之後,朝廷可以向其平價收購。或者,讓其售予各地糧行。」

    「葉老,朝廷的用度,可是一直不夠啊。」朱由校意味深長的說了句,隨即推脫道:「此事容朕稍思。」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