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明風萬里

第三卷 五大臣時代 第一百零六章 王佐 軸承 二 文 / 石頭比較多

    第一百零六章王佐軸承二

    看著皇上興奮卻又自矜的模樣,王佐不由得一陣頭疼。有心想勸諫皇帝兩句,表明自己剛正不阿的態度。可又怕除了皇帝的霉頭,讓自己這個工部尚書徹底靠邊站。

    左右為難之際,卻聽到皇上得意洋洋的聲音,「王愛卿,朕的這個軸承怎麼樣?好用嗎?」

    王佐心中一陣翻騰,陛下啊,這軸承好用,可你可是要倒霉了……抬頭看了看左右,發現四周全是宮中的內侍,除自己以外,並沒有外朝的官員,王佐才鬆了口氣。

    「陛下,」王佐衝著皇上一拱手,正色道:「陛下天資聰穎,竟然能格物致知,在普通的事物中悟出摩擦力這個道理來,真是可喜可賀。」

    「呃,」朱由校的臉微微發燙,卻大言不慚的應承下來,「朕只是多看多想,才明白了一些道理,實在不足掛齒,不足掛齒。」朱由校的一雙眼睛亮晶晶的閃著,企盼著王佐能夠再說幾句好聽的,讓自己滿足一下虛榮心……

    「可是,」王佐並不知道皇帝所想,可也是捏著一把汗,硬著頭皮在進諫。「這木匠活本是賤業,操此業者,多為黔首之徒。而陛下卻身為一國之君……微臣斗膽進諫,還請陛下以天下蒼生為念啊。」

    朱由校的滿腔興奮都被澆了個透心涼。什麼叫賤業?只不過是你們這些讀聖賢書的鄙視勞動而已。有心想和王佐批駁一通,讓王佐明白自己這樣做是在阻攔華夏的發展。可又怕王佐說不過自己,便強詞奪理,四處宣揚。

    「算了。我還是不要再四處樹敵了。先把內閣換屆的事情擺平了再說……」朱由校悶悶不樂的想道。可心裡卻覺得很不得勁,「這王佐可是工部尚書啊?這工部尚書都把工匠視作賤業,那大明的工匠豈不是活在水深火熱當中……」

    朱由校強行壓下心中的暴虐念頭,作出一副風淡雲輕的表情,淡淡的說道:「王愛卿所說倒也有著幾分道理,朕登基以來,每日操勞國事,這木匠活也就不再沾手了……」

    曹化淳在一旁聽了,不由的呲了呲牙,「皇上,你這話誰信啊?向不說娘娘跟前的嬰兒車,單說你手裡正拿著的軸承,這不是明晃晃的罪證嗎?」

    聽皇上瞪著雙眼說瞎話,王佐臉上飛速的滑過一絲苦笑,卻擺出一副洗耳恭聽的樣子,心想,「皇上,你趕快圓吧,只要圓上了,臣也就解脫了……」

    朱由校也知道自己的解釋有些蒼白,卻算準了王佐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心態,「這親手做木匠活,是有點不符合朕的身份。不過,」朱由校得意的笑了笑,問王佐,「這格物致知,總可以吧?」

    王佐只想再狠狠地給自己一記耳光,什麼是格物致知?自己是在胡亂說些什麼?竟讓皇上抓住了語病,給皇上了一個口實……

    王佐腦子急轉,想著脫身之策。「陛下,這格物致知出自《禮記·大學》,『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一句。」

    「南宋時,朱子曾註釋曰:『格,至也。物,猶事也。窮推至事物之理,欲其極處無不到也。』」

    「本朝陽明公則言,『無善無惡是心之體,有善有惡是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唯有『端正事業物境』,才能『達致自心良知本體』……」

    聽王佐掉文,朱由校連忙側耳細聽,當聽到朱熹的註釋時,朱由校暗暗點頭,可聽到王陽明的解釋時,卻搖頭苦笑。最終,朱由校做出了最後決斷,「這個解釋,是朱子講得好。」

    「啊?」王佐一驚,卻敏銳的感覺到,這將是朱熹的理學和王陽明的心學的一大碰撞,皇帝將表明自己對這兩大學派的態度。連忙躬身道:「陛下請講,臣願聞其詳。」

    「《禮記》成書於上古,此時,先民剛從蒙昧中走出。」朱由校搜腸刮肚,翻出前世所學,對『格物致知』進行解釋。「如何從蒙昧中走向文明?自然是格物致知。朕以為,格物,就是窮究事物之理;而致知,就是把已經明白的事物原理整理成知識,一代代向下傳。」

    「正有了先民格物致知的種種作為,如神農嘗百草等等,才有了我華夏傳承。」朱由校慷慨激昂,「唯有這格物致知,才能使我華夏世代繁衍,傳承文明。這一切,又和善惡有什麼關係?陽明公太虛無了。」

    「陛下教誨的是。」王佐恭恭敬敬的向朱由校施禮道,「臣一直為這『格物致知』感到迷惑不解,今日得陛下之言,方茅塞大開。這才知道了格物致知為文明之基,就如同稚齡小兒,只有進學讀書後,明白了聖人之道,才能誠意正心、修身齊家。」

    「王愛卿所言甚是,」朱由校滿意的點了點頭,「因此,朕以為,格物致知是士子本分。士子通過研究事物,整理歸納出事物原理,然後教導給百工,讓百工能更好的製造器械。這是一件多麼有意義的事情啊?」

    王佐本是理學大家,一直以宣揚理學,抵制心學為己任。聽到皇上表明自己態度,支持理學。便容忍了皇上借理學格物致知的外衣,給自己掩醜的行動。

    王佐笑了笑,「陛下所言甚是。就像陛下所做的那樣,窮究事物原理,得出了摩擦力這一結論,又指導工匠作出了軸承這一利國利民的器械。」說著,王佐便跪在地上,泣道:「陛下憂心黎民之苦,窮思竭慮想出了這摩擦力,以解民之憂困。臣恩銘五內,代天下臣民叩謝皇恩。」

    朱由校暗自點頭,這就對了嘛。朕是個有學問的人,怎麼會親手做木活呢?朕只是發現了摩擦力而已。見王佐語句中有毛病,朱由校連忙糾正道:「格物致知務必要實事求是。朕只是發現了摩擦力而已,可不是憑空想出來的。」見王佐有些不解,便提點道,「那摩擦力,可是恆古便有的……」

    「是,摩擦力是恆古便有的。」王佐連忙應道,「可陛下能發現前人未發現的道理,可謂天生聖明……」

    「愛卿過譽了,」朱由校連忙搖頭,「這格物,就要多看,多想。只有做到了,才能致知。」

    「陛下教誨的是。」王佐連忙應諾。君臣二人又商議了一番如何推廣軸承,如何向國人傳授摩擦力原理。直談了一個多時辰,王佐這才離去。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