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明風萬里

第二卷 年號天啟 第八十八章 小民易欺 文 / 石頭比較多

    第八十八章小民易欺

    第二天一早,朱由校就派人去請王安和方從哲、沈飀,讓他們到弘德殿議事。

    這三個人中,王安耿直、熟悉宮中禮儀,和皇上情分又深;方從哲圓滑、熟稔政務,又是當朝首輔;都是朱由校處理政務時的左膀右臂。至於沈飀,他有急智,關鍵時刻能拉下臉,昧著良心幫皇帝說話,也逐步的得到朱由校信任,加入到朱由校的執政核心中來。皇上在和內閣、九卿商議政務前,先召開由他們三人組成的御前會議,也逐漸成了慣例。

    在召開御前會議時,朱由校往往只留一人伺候,以作保密。這個人,以前是魏朝,現在是曹化淳,都是以司禮監首席秉筆太監身份近身伺候,至於其餘的閒雜人等,都受到過嚴令,不得靠近。

    曹化淳沉著臉,站在御書房內,看著內侍收拾桌椅茶几,心中卻是一陣忿忿不平。自魏朝壞事,他就接替魏朝當上了司禮監首席秉筆太監兼乾清宮首領太監。原以為,即使不能大權在握,也會成為皇上腹心。可萬萬沒想到,皇上借魏朝去職之際,竟然把司禮監的朱批大權盡數收回,使司禮監成了一個真正的空頭衙門,每日只能和宮內那些太監打交道。而自己這個首席秉筆太監,也根本在皇上面前說不上話,只是一個隨身伺候,端茶倒水的身份……

    恍惚間,內侍已經把桌椅收拾停當,曹化淳連忙打起精神,向前察看了一遍。見沒有差池,曹化淳才打發內侍下去,自己卻走到給王安預設的椅子前站定,臉上陰晴不定了一陣,才長歎道:「熬吧,總有熬上去那一天……」

    朱由校並不知道自己的貼身太監在那裡暗自誹謗,即使知道了,也會付之淡然一笑。在即位之初,他人生地不熟,不通禮節,生怕鬧笑話,才不得不倚重魏朝。可隨著時間推移,當他熟稔政務後,他就發現,魏朝手中的司禮監批紅權利,已成為了他直接掌控政務的絆腳石。其礙手礙腳的程度,甚至比內閣的票擬權利還要大。不得己,他只好驅逐魏朝,換上根基尚淺的曹化淳,並用了張彝憲、高起潛、方正化三人相制約。最後,又將司禮監批紅大權收回。

    看看時間,王安三人也快要到了。朱由校就闔上眼睛,準備把自己擬定的預案在腦海中再過一遍,也好主持待會兒的會議。

    可突然,朱由校卻坐了起來,從懷中掏出袁應泰的那份《遼東有糧疏》,仔細尋找起來……

    「沒有,」朱由校心猛的一沉,臉色頓時變得十分難看,「這不是笑話嗎?一個講遼東有糧食的奏疏,竟然全是虛詞。既沒有遼東每年糧價,也沒有遼東人口耕地糧食產量等數據……」朱由校氣的臉色鐵青,一個給皇帝做國務決策的重要文件,竟然沒有數據支撐,這大明不亡,天理何容?……

    雖然生氣,可朱由校卻還要立即拿出補救措施。畢竟,往大的說,遼東關係到他皇帝寶座的安穩。而望小的說,御前會議也馬上就要召開了……

    為了不讓自己的面子被人狠狠地踩在地上,朱由校隨手喊過小黃門,「你,還有你,快去錦衣衛和東廠,讓駱思恭和魏忠賢帶著遼東今年的糧價數據,到弘德殿侯見……」

    小黃門飛快的跑走了,單留下朱由校在那裡祈求上蒼保佑,錦衣衛和東廠已經有了遼東的糧價信息,駱思恭兩人能夠來的比王安等人快……

    幸運的是,錦衣衛離皇宮比較近,駱思恭又是武人,經得起折騰;更幸運的是,大學士沈飀家住的比較遠,路上耽誤了時間,才讓駱思恭一路疾走,趕在御前會議前到達弘德殿。隨後片刻,魏忠賢也跟著來到。

    「……遼東糧價的消息回來了嗎?」朱由校淡淡的問道。七八月份,正是遼東收成時節,朱由校曾分派錦衣衛、東廠,派人員喬妝打扮進入遼東核查糧價,卻一直沒有得到消息。今天事到臨頭,才記起詢問。

    「這……」駱思恭有點猶豫,唯一側身,卻感覺到魏忠賢那陰狠的目光,又想起皇上前些時提起的本分二字,心中一凜,忙小聲稟道:「請陛下屏退左右。」

    朱由校聞言,心中就是一突兒,看看身邊伺候的內侍,便一揮手,讓魏忠賢帶著內侍們魚貫而出,只留下君臣二人。

    「啟奏陛下,」駱思恭害怕皇帝從東廠問出實情,便一不做二不休,把寶全壓在了皇上身上。「臣分派了數撥細作赴遼東察看,並有意使他們隔斷聯繫,最終得出遼東糧價,實為每石六七錢。」

    「多少?六七錢?」朱由校好懸沒栽倒地上,連忙長吸一口氣,穩穩心神,然後作出不經意的樣子,問道:「那些細作都是怎麼回報的,你詳細講講吧。」

    「臣遵旨,」駱思恭知道已經把遼東都司、以及和遼東有關係的人全部得罪死了,便拋開顧及,給皇上詳細講解起細作所見所聞來。「因各撥人馬,都只知有其他人,但卻不知道對方姓名,俱老實查探。」

    「……遼東各衛所收糧時,故意用大斗收糧,每石只合關內三四斗,衛所軍官尚不滿足,並百般刁難,逼迫屯田兵卒交納現銀。」

    「……其間糧商,均是衛所官員家人所開。其收糧也用大鬥,但每石可合關內四五斗,比官價稍高,以示衛所軍將之恩。」說到這裡,駱思恭悄悄抬起頭,看了眼皇上,卻見皇帝臉色如常,忙低下頭去,如實稟報:「糧商收糧,約為每石六七錢,但收購之後,卻並不轉運,而是囤積當地,待到春黃不接之時,才高價賣出,牟取暴利。」

    「講完了?」朱由校問道。「沒有補充的了?」

    駱思恭一驚,連忙仔細回想了一下,發現並無遺漏,才搖頭道:「……沒有補充的了。」

    「你先出去等候,」朱由校不動聲色,「讓魏忠賢進來。」

    駱思恭連忙退了出去,心神不定的看著魏忠賢進去匯報。

    片刻之後,朱由校帶著魏忠賢走了出來,看到駱思恭還等在那裡,便似嗔似笑的看了駱思恭一眼,「……這次算你過關了。」

    「陛下,」駱思恭長鬆了口氣,蒼白的臉上也有了一點血色,「臣一片忠心,不敢欺瞞陛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