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明風萬里

第二卷 年號天啟 第五十七章 情報戰 明方勝 一 文 / 石頭比較多

    第五十七章情報戰明方勝一

    就在朱由校躊躇滿志,既要擇日成婚,又要興辦軍校、創辦新軍之時。遙遠的遼東則是另外一番景象……

    瀋陽城內,遼東經略駐地

    遼東經略熊廷弼看著面前的這位錦衣衛千戶,沉吟了半晌,才開口問道:「駱大人,你所說的可是真的?」

    「千真萬確,」那駱大人微微一欠身,「自從駱某奉旨前來,便著手偵緝建虜奸細,更派密探深入敵境,瞭解建虜動向。如今,探子回報,建虜確實有集中兵力的動向。著如何防範,還請大人明鑒。」

    這駱大人名駱養性,是錦衣衛指揮使駱思恭之子。去年十月間,駱思恭被皇上一陣臭罵,被認為沒有盡到皇上耳目的責任。駱思恭便一狠心,把自己的親生兒子派到了遼東,擔任錦衣衛遼東千戶,負責對建虜的情報工作……

    熊廷弼也知道駱養性能力不錯,說的話靠譜,但卻有點遲疑。自從他擔任遼東經略以來,便身處漩渦之中,朝野之上,各種各樣的人抱著各種各樣的目的,對熊廷弼進行著不斷地攻擊和指責,讓以前習慣了罵別人的熊廷弼嘗到了被罵的滋味。焦頭爛額之餘,熊廷弼也拿起筆墨,和來自四面八方的攻擊進行罵戰,更是四面楚歌、孤立無援。但這一切對熊廷弼的刺激,都不如前些日子剛接到的一道聖旨來的大……

    新年伊始,皇上便頒下聖旨,諭令設立遼東經略府,加派得力之人為熊廷弼分憂。熊廷弼雖上本抗辯,認為這樣干擾了自己的指揮,並以辭職相要挾。但不得不接受命令,從後方的遼陽前移到瀋陽,靠前指揮對建虜的作戰。

    如今,聽得駱養性來報,建虜兵馬已經動員,要乘機來犯,熊廷弼更是暗中叫苦、心生悔意。他雖整編了十八萬大軍,卻分佈在清河、撫順、柴河、三岔兒、鎮江一線,毫無重點可言。如今,瀋陽城內兵力空虛,如遭建虜來犯,必無所抵擋……

    「難道真要死在這裡不成……」熊廷弼絕望的想道,臉色灰白,卻想不出好辦法來挽救自己的命運。原來,朝廷有制度在先,守土官失土者斬。熊廷弼身為遼東經略,又被皇上把駐地遷移到了瀋陽城,正是守土有責。一旦瀋陽失守,熊廷弼必死無疑……

    朱向輝是熊廷弼的幕僚,負責謀劃軍事。如今見氣氛凝重,東主又臉色灰白,便想緩和下氣氛,就笑道:「恭喜東主,此乃天賜良機啊。」

    熊廷弼的臉色頓時從灰白變成了鐵青,卻懶得搭理那朱向輝……

    朱向輝沒得到東主回應,只好自己唱獨角戲,接著說道:「學生向來以為老奴(努爾哈赤)是一世梟雄,卻不想今日老奴卻急了……」

    熊廷弼一愣,急道:「你說什麼?老奴急了?」

    「正是,」朱向輝洋洋得意,指了指門外,讓熊廷弼向外看,「東主請看……」

    熊廷弼抬頭向外一看,頓時愣了。這遼東天氣寒冷,屋簷上都結上了巨大冰凌。為防止誤傷了行人,幾個軍士正拿了棍子,在那裡敲打冰凌……

    「你的意思是說……」熊廷弼有點明白,看著朱向輝遲疑道,「可是天氣?」

    「對,天氣。」朱向輝也不賣關子了,大聲笑道:「正是天氣。如今天氣寒冷,遼人即使耐凍,也不當此時出兵。究其原因,必是大人以守為攻的策略起效了。」朱向輝解釋道:「昔日,建虜順服於我,每到冬日,朝廷都要給予賞賜,助其過冬。自老奴反叛,這賞賜就沒了,東主更是關閉榷場,嚴加防範。如今,這建虜即買不到,也搶不到,日子便艱難起來,不得不在這寒冷時節出兵,此為天亡老奴也。」

    熊廷弼一想,對啊,這樣寒冷的天氣,我害怕你老奴不成。就是你老奴再皮厚、再耐凍,也是在勞師遠征。等你攻下撫順,來到瀋陽時候,就是再驕勇善戰,也要損兵折將、疲憊不堪。只要我以逸待勞、堅守不出,你老奴也沒轍。如果老天再給點面子,來場大雪,我就是在想陪你玩玩,也要出去幫你收屍了……

    想到這裡,熊廷弼哈哈大笑,對著朱向輝誇獎道:「向輝此言,可是一語驚醒夢中人啊。待到老奴授首,本帥必定上書朝廷,為向輝請功。」

    朱向輝有著舉人身份,因考場不如意,多次考進士不得,才不得不投身在熊廷弼幕府,做個幕僚。原本只想混口飯吃,並無什麼雄心,但見熊廷弼如此抬舉,也是喜出望外。連忙應承道:「學生能得東翁提攜,實為僥倖。細想當初,如沒有大人前期籌劃之功,又怎能逼得老奴自投羅網……」又奉承道:「聖上御極之初,曾有三年不動秉政大臣之言。今日細想,這內閣大學士之位,豈不是給大人留的……」

    熊廷弼笑的已是合不攏嘴,卻擺手道:「向輝,言重了,言重了。這朝廷上下,有德、有才之人,可是甚多啊。」

    自張居正以來,錦衣衛不得不在內廷和外朝之間來回搖擺,尋求支持。那駱養性出身錦衣衛世家,也是習慣了結好大臣。如今見朱向輝編排皇帝、奉承熊廷弼,也不以此為恥。反而湊趣道:「熊大人,這有德有才的人是不少,可比起功勞,大人可是朝中第一啊……」

    「那裡、那裡,」熊廷弼雖然好罵人,但也知道花花轎子人抬人,這錦衣衛畢竟不能輕易得罪。便回應道:「駱千戶能忠君心切,甘願冒險前來遼東,想必那錦衣衛指揮使之位,日後也非你莫屬了……」

    如此互相吹捧了一陣,熊廷弼才開始籌劃如何防範建虜……

    朱向輝雖然科途不順,但對軍事倒也有幾分見地。稍一思付,並提出了一個好主意……

    「建虜遠道而來,必定要尋求速戰;而其又是因財貨而來,必要取大城。這樣一來,瀋陽便成了老奴的首要目的。」朱向輝指著地圖,對熊廷弼詳細解釋道:「目前,我們首先要通知撫順守軍,令其和瀋陽一起,加強城防。如建虜先攻撫順,則其到達瀋陽之時必是強弩之末,不堪再戰;如其不取撫順,意圖偷襲瀋陽。當令撫順守軍四下襲擾建虜後方,瀋陽則死守不出。等到老奴久攻不下、師老兵疲之時,國朝大軍會於瀋陽城下,必能全殲老奴……」

    「好,向輝真國士也。」熊廷弼大喜,興奮地站起來,在大廳內不停地來回走動。心中更是在不斷的吶喊,『如此一來,看誰還敢說我勞師誤國、虛耗國帑……』,更盤算起,回京後如何羞辱那些小人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