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明風萬里

第二卷 年號天啟 第五十三章 天下雖安忘戰必危 一 文 / 石頭比較多

    第五十三章天下雖安忘戰必危一

    作為京畿之地、首善之區的四九城,從來少不了各種流言。最近一段時間,北京城裡更是熱鬧……

    先是內閣傳來消息,首輔方大人封駁了皇上的詔書,又斥責了內閣同僚,讓文武百官對他的印象感觀大為一變。接著就是宮中傳來消息,皇上已選定皇后人選,開封府的張氏女即將母儀天下,急的河南籍的、姓張的是一陣雞飛狗跳……

    如今,英國公府上,一個伺候國公爺的小子又在酒肆中喝醉了酒,爆出了一個驚天消息,據說,他的主人,英國公正在聯絡勳貴,要向皇上提議,設立軍校、創辦新軍……

    當下,就有巡城御史上疏彈劾,英國公張維賢最近形跡可疑,請皇上下旨訓斥……。到讓原本想放出風聲,看看動靜的張維賢、方從哲等人措手不及,連忙由張維賢聯合成國公朱純臣等人上書,獻上了《諫議軍制改革疏》,拉開了大明軍事改革的序幕……

    其實,在這本奏章上奏之前,張維賢、方從哲等人便多次入宮,和皇上進行協商。張維賢、方從哲等人認為,這次改革的爭論之處,應當是在軍制和軍銜上,要求皇上不要太過急躁,先按大明現在的軍制為好……

    果不出所料,朱由校剛剛下令,明發奏章,令朝中大臣進行議論。京城之中便炸開了鍋。一些自以為知兵的大臣紛紛上書,反對變幻軍制。他們認為,國朝軍制已經完備,只需按照祖宗成法,嚴加訓練即可。更有甚者,竟指責張維賢等人包含禍心,意圖顛覆朝廷……

    面對這樣的亂局,朱由校不得不下詔,令於閏二月初六平台召對。際時,三公九卿、科道言官都可到此參加……

    平台,位於建極殿以北,雲台門以南,因地方大、視線好、離乾清宮又近,便被明朝的皇帝當做了召見大臣、處理國務的一個地方,被大臣們稱為平台召對。前些年,萬曆皇帝倦政,這平台召對便和常朝一樣,成了擺設,僅僅有個別大臣可入乾清宮覲見……

    閏二月初六,平台

    今天,京城內的王公貴族、文武百官,只要夠資格的都來了,把那片宏大的場地擠得是水洩不通。也虧得大太監王安經驗足,早早的便和內閣議定章程,讓這些大臣們按照所屬衙門分別站列……

    巳時正(九點整),朱由校從建極殿走出,剛在御座上坐定,就是一陣暗罵,早知道是這麼冷的天,就不這樣賣弄了,放到明天早朝時也不遲,也省的如此受罪……

    朱由校小聲吩咐下去,讓宮人們又抬來一座屏風,直到把自己嚴嚴實實的擋住了,才開口講話,讓大臣們開始議事。旁邊伺候的魏朝見不是個事兒,便吩咐下去,令關了朝北的宮門,才勉強擋住了北方來的寒風……

    起初上場的是英國公張維賢,張維賢上前奏道:「啟奏陛下,自遼東糜亂,臣便寢食難安、夜不能寐,常思為陛下分憂,這才會同成國公朱純臣等人,議定了這番軍制改革之法。幸得吾皇恩准,才能在此接受大臣評議。臣等誠惶誠恐,恭聽陛下聖斷。」說罷,便和成國公朱純臣等十多位勳貴一起跪倒奏道:「請陛下聖斷。」

    朱由校點點頭,言道:「諸位愛卿操心國事,能主動為朕分憂,實在是國之忠臣。還請起身回列,聽聽大臣們是如何議論的。」

    「臣等遵旨。」張維賢等人便起身回列,等候大臣們發言。

    大臣們這才覺得不對,皇上怎麼沒有斥責張維賢等人,這大臣私自變革軍制可是大忌諱啊?!有些機靈些的便在想,「這些勳貴從來都是吃人飯,不干人事兒的。怎麼突然間又關心起國家大事了,還議定了一個軍制改革方案出來。難道是在和皇上演雙簧不成?……」

    疑心一起,便有部分大臣打定主意,還是別露頭,先看看風聲再說……

    有人可以選擇不說,但有些人卻避無可避,戶部本部侍郎王紀就是其中之一……

    王紀本是戶部左侍郎,因皇上突然間把戶部改的七零八散的,戶部尚書李汝華又致仕而去,王紀便成了事實上的戶部尚書。但他這個代理的戶部尚書卻與前任不同,能分得職權都分到其他新建的官署去了,財政預算的編制又被內閣所把持,他只能管些雜事,卻又在戶部的八大侍郎中名位最尊。一時間,進退兩難……

    王紀上前奏道:「啟奏陛下,如今國庫空虛,朝廷用度不足。近日內,陛下即將大婚,這編練新軍,新建軍校更是耗費無度。戶部如何應對,還請陛下示下。」

    朱由校原就做好心理準備,要打一場硬仗。可沒成想,第一個遇到的不是兵部,反倒是戶部。一時間,有些啼笑皆非。便一本正經的調笑道道:「那就把朕大婚的錢節省點,挪給這軍校用,如何?」

    一言出口,廣場上就像開了鍋了,大臣們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皇帝竟然提出減少自己的大婚用度來建設軍隊,這可真稀罕?……一個性急的的御史便跳了出來,大聲奏道:

    「陛下不可,」這個御史吼道,「有道是,國雖大,好戰必亡。陛下如今窮兵黷武,必定會加重百姓負擔,使百姓民不聊生,一旦民怨沸騰,陛下就悔之晚矣。還請陛下三思啊,陛下……」

    朱由校『噗』的一聲就把口中的茶水噴了出來,怎麼還有這樣的人啊?真逗。心中卻又升起一股無名火來,想想前世的日本和滿清,日本天皇砸鍋賣鐵建軍隊,滿清太后挪用軍費修園子,自己好不容易發回善心,想學一學好,卻被大臣如此大罵,真是晦氣……

    「你是何人?」朱由校大聲喝道:「竟敢出此狂言?難道朕操心國事不好嗎?」

    「臣廣東道御史趙學禮,」那個御史回道:「請陛下駁回《諫議軍制改革疏》,」這趙學禮抬著頭,挺著胸,大氣凜然的奏道:「只要陛下勤儉治國、整飭吏治,不需一兵一卒,就可四夷賓服、八方來賀……」

    周圍那些大臣原本都以為這趙學禮趙御史能說出個子午卯丑,對陛下進行一番勸誡,不成想卻是個書獃子,一時也傻了眼。幾個心地好的就想上前勸諫,也好救下此人性命……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