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大明科技體系

小說博覽 一六五節 茶話會 孝敬 文 / 孤舟雪

    【例行求點擊!!推薦!!!收藏!!!!評價!!!!評論!!!!!!】

    即使在商量的是可能違法的事情,但是這些不法商人們,仍然小心的遵守著朝廷規定的那個集會人數上限。誰知道附近是否有幾個無聊的錦衣衛,或者衙役東廠神馬的。萬一他們心血來潮,或者想幹點兒業績,將自己等人當成果報上去,被扣一個「欲行不軌」或者「謀反」的罪名,就悲催了。

    就在在各地不法商人們陸續進行私自集會的時候,李、劉兩位閣老和三兩位同派官員也在進行新年前茶話會。當然,目前參加這個小型碰頭會的人不會用「茶話會」這個詞語,稱呼這種社交形式的,在大明也是,除了某人。

    李閣老家的下人們只是將水送了過來,泡茶這一道手續則是被這些大人物親手進行的,要的就是一個意境。

    在這個年代,上流社會中沖泡的清茶已經全面流行了開來,倒是普通百姓中仍有將茶葉熬煮,加上鹽等各種調料食用。在原來歷史上,到了明朝中後期,隨著明朝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會發展,泡茶才全面普及開來。

    給每人的茶碗都斟上水蓋好放下茶壺後,李閣老發話了:「不知道諸位對於馬上要實行的朝廷新政有何看法?」

    劉閣老道:「可行。朝廷受財政之苦不是一年兩年了,而且說實話,自成祖以降,對於那些行商之人,也確實缺乏管理。此法看上去八成能有效,暫且且拭目以待不錯。」說罷轉頭看著其他幾人,意思是聽聽他們的意見。

    時任戶部尚書的馬文才附和道:「朝廷缺錢,這一點在下所在的戶部感觸良多,每到青黃不接入不敷出之時,讓人真是愁啊,而且愁也無法。而從小民身上要的話,又是涸澤而漁之舉,再說下面那些人的德行都知道,最後交上來的能佔到兩成就不錯了,最後還是小民受苦,徒增不穩。如今有了此策,若成,則積弊迎刃而解;若不成,也不會出太大的亂子。在下一直認為值得一試。」

    有人插嘴道:「估計謝閣老也是贊同的,最近謝閣老可是和陛下走的很近呢,每天忙的腳不沾地。而且陛下新婚,初掌朝政,謝閣老他肯定也會支持陛下的提議的。」

    「而且陛下明顯有勵精圖治之心,又差不多是首次有這樣重大的提議,即使不是那麼有效,只要不太離譜的話,咱們也不好拂了陛下的面子。少年人萬一首次便受挫,一蹶不振就不好了。」

    這時,旁邊陰暗角落裡又有人道:「不過,可慮的就是商人們會得寸進尺,又不想遵紀守法交稅。這些人一直是這樣,從未曾改變,而且。」頓了頓,用更低沉的語氣說道「據我所知,南方很多名為地主實則經商的大家族高薪聘請名師,教育家中子弟,欲博一個好出身。他們的財力物力可不一般,到時候朝堂被此等人佔據……」

    周圍人也是沉默。

    大家除了貧寒出身,也大都是地主家庭出來的,對於經商並不感冒,對他們的人品也是有那麼一絲看不起。聽到這種可能讓自己以後喪失話語權的情況,都沉默了,想著自己的心事。

    「好了!」老成謀國的李閣老揮手朗聲道。這一聲將眾人從思緒之中拉了出來。

    「不說這些了,反正這個在很久之前就已經定下了,這次只不過是再統一一下意見而已。現在看來,大家仍然和開始看法一樣。那麼接下來說說,這項政策到底應該如何實行?這段時間咱們討論出來的條目該如何取捨?諸位不妨暢所欲言。」李閣老拍了拍桌上的幾份書稿道。

    於是眾人圍了過來,開始七嘴八舌的討論相關事宜。

    接下來,眾人又商議了很長時間。

    直到裊裊的炊煙從各家各戶的煙囪中,慢慢飄散在夕陽餘暉下的北京城中之時,幾位大人的馬車才從李大學士家門口緩緩駛離。

    當夜色籠罩住整個天空時候,大地上則是萬家燈火,零零星星點綴著些城中富戶們所放的煙火。離著新年的鐘聲又近了一天。

    ——————————————————————

    「呼,總算數完了。」

    將最後一兩銀子放入箱中蓋好貼上封條,朱厚照長出了一口氣,活動了一下肩膀。

    而記得手發麻的沈皇后,則在記錄下最後一個數字之後,放下了筆甩甩手。

    「夫君,只要將最後這些數字在匯總一下就行了。」沈皇后臉上閃著幸福的光芒。

    她也是小門小戶出身,雖然家境還算殷實,但是父親只是個老秀才,沒見過什麼大世面的,何時見過這麼多的銀子?

    而且這銀子還是屬於自己丈夫的,真真切切的屬於。

    「好了,來人吧。」這是對外面喊得。

    外面人應聲推門而入。

    「去找幾個人,將這些箱子都抬到研究院去,交給吳院長,他知道怎麼處理。」

    然後扭頭對皇后道:「娘子你有些累了,咱們回房去算吧,反正也不急著這一時。這些銀子先鑄成銀幣,回來用的時候更方便。」

    「對了,眼看要過年了,過幾天朕要回宮,咱們一起去。順便朕要孝敬母后和皇祖母一些,到時候朕要帶鑄造好的去。」

    然後他看了看自己妻子,笑道:「國丈那邊,也給一些,到時咱們去拜見的時候給帶去吧,你親自交給岳父大人。」

    回房間的路上,朱厚照的思緒則漸漸飄遠,想起了昨天李先生過來找他時候,拿來的那份最終商議好的提案。

    說實話,對於這份提案,朱厚照很滿意。

    在他看來,這些條目都已經比較完美了。牛人果然是牛人,能在那樣複雜靈活的科舉制度下活下來,並且能脫穎而出的人,智商就沒有低於平均水平的。甚至他看了兩遍,也沒找到什麼由於局限性帶來的的不足。

    真正的問題,要等待在實行過程中慢慢調整了。

    再完美的計劃,終究只是計劃。而計劃,終究是由人來實施的,是人就會出錯誤。同時,計劃也是為了解決事情而做出的,情況,終究會變。

    君不見,前世那個著名的施裡芬計劃的下場?看起來完美的計劃,最終由於人對於計劃執行的不徹底和改變導致一切差不多付諸東流。

    在實現過程中,讓問題自己暴露出來,然後解決掉。

    畢竟大明這個老大的帝國,還處於中年時期,內外平穩。目前最不怎麼缺的,除了人手,就是時間。

    【求新軍的正式名字,國防軍?皇家陸軍、海軍、空軍?帝國陸軍、海軍、空軍?】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