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大明科技體系

小說博覽 三十七節 問答 驛站 文 / 孤舟雪

    【瘋狂打滾求推薦!!!!!!求收藏!!!!!求點擊!!!!!!求評價!!!!!!收藏始終在二百三十左右徘徊,為什麼捏?】

    浙江余姚人,字於喬,號木齋。生於明正統十四年,卒於明嘉靖十年。

    關於這個謝遷同學,還有一段軼事。

    有一天晚上,隔鄰的一妙齡少女,乘雙親赴省城探親,私自來到思慕已久的謝遷書房裡,百般挑逗,親近謝遷。謝遷初時以禮相待,後來見其如此不知廉恥,嚴正訶斥她說:「你乃閨女,應自愛自律,竟敢如此不知羞恥,倘若我也不顧禮義,與你**,豈不是毀了你的貞操,使你終生蒙污,而且敗壞你家名譽,如此缺德之事,天理難容,千萬不可為也……。」

    少女被謝遷義正辭嚴的訓斥後,如夢中醒來,羞愧萬分,感激謝遷見色不亂,及時制止她免犯下遺恨終生的錯事,眼淚不由自主地如泉湧出,拜謝他的訓誨,惶恐地回家去。謝遷光明磊落的高尚人格,以及夜夜勤學不懈,第二年應考,高中狀元,後來官升至宰相,是明朝著名的賢相,聲譽卓著,其子也官至侍郎。百度百科上說:「這是他拒淫處女,所得之善報。」時人謂之:「拒淫示淫過高中狀元郎」

    這點也可以從側面反映了明朝的風氣並不死板。

    不過個人認為那名女子是因為被拒絕羞怒才哭著跑回去的……

    閒話休提。

    且說謝太傅心下詫異,回答道:「回陛下,正是。」

    「如果朕沒有記錯,謝師傅是成化十一年也就是四一七三年的狀元吧。多少年沒有回鄉了?不知道家鄉可好?平時有書信來往麼?」

    謝太傅的聲音有點哽咽了,「老臣多謝陛下的關心。老臣自成化十一年中的狀元,至今已逾三十年了。家鄉也還好,從家鄉倒是來過信件。舍弟因臣之蔭,在廣東為官。老臣之故交好友也偶有信來。」

    朱厚照同學開始問關鍵問題了:「誒,對了,不知道那些信件都是用何種方式送達的?所用時間多少?至於普通百姓又是用什麼方式寄信的?」

    「回陛下,舍弟因為官身,可以使用驛站傳遞。至於其他的都是托上京之人捎來的。驛站的時間需要兩個月,至於其它的時間不確定但是時間都很長。平常百姓也是托人捎信吧。」

    朱厚照同學做出一種恍然的樣子:「哦——」。

    朱厚照同學轉身走了。

    驛站在明代是歸兵部車駕清吏司管理的,用於傳遞緊急軍情和公文等所用的機構。到了明代,驛站還多了讓官員趕路的時候住宿的功能,相當於一種福利。所以朱厚照同學不準備裁撤或者改革,要不然很有可能妨礙軍情傳遞什麼的。

    朱厚照同學準備在驛站的基礎上另外建立一個系統。

    第二天朱厚照同學罕見的上朝了。

    蓋因現在朱厚照同學上朝很有規律了,總是五天一上朝,其他時間就隨便找個借口就推辭。群臣已經習慣了這個規律,但是昨天剛剛上過朝的朱厚照同學今天又上朝了。每個人都有個模糊的感覺,貌似今天要有什麼事情發生了。

    眾人開始像往常一樣開始工作。

    首先是各種各樣的工作記錄,比如某個縣遭災啦某某地方需要撥一筆錢啦什麼的。

    然後就是需要小小的議論一下的東西,例如某個犯人是否該處決啦,某某空閒官職該授給誰啦什麼的。

    再然後就是正餐了。

    朱厚照同學看著下面說道:「諸位愛卿,朕今天又發現了一個問題。」

    看著群臣都把注意力投過來了,繼續說道:「昨天朕和謝太傅閒聊的時候偶然發現一件事情,天下百姓寄信都很難。一般都是托人捎信,只有官員才可以動用驛站遞信。朕回去查了查,發現驛站傳遞少量的信件十分浪費錢財。不知道諸位有什麼方法?」

    下面的人先是寂靜一片,眾人互相看看。然後人們開始反應過來了,很多人開始沉思。

    有人開始說了:「陛下不可啊,驛站為傳遞軍情只用,如果改成混用會延誤軍機的啊……」

    「陛下慎重啊,祖宗之法不可輕廢啊。」

    「xxoo」

    「…………」

    當然說話的都是一些小角色,那些大佬們都很穩重。現在的朝堂還沒有到後世那麼氾濫,但是也有了不少的苗頭。他們都是皇帝支持的,就要無條件反對,皇帝反對的,就要支持,這樣能獲得很多的名望。

    朱厚照同學的嘴角翹了起來,他微笑著說:「諸位不用擔心,朕想了一個方法。」

    「在每個驛站旁邊,建立一個郵局。它和驛站是獨立的,專門為百姓服務。」

    「馬愛卿,你看怎麼樣?」他對戶部尚書馬文升說道。

    馬文升同學遲疑了一下,然後站出來說道:「臣無異議。」

    「哦,那就好,那就這麼定了。這件事……,就交給戶部侍郎王鏊吧(王鏊這傢伙俺印象深。作者)。諸位可有異議?」

    眾人腹謗,你這明顯是已經決定了的,沒必要去找不自在。於是眾臣都俯身道:「臣附議。」

    「哦,呵呵呵。不錯,沒什麼事情就退朝吧。王侍郎跟著過來下。」

    王鏊同學領命。眾人退朝。王鏊同學無意間轉頭看了一下,發現同僚們都用一種羨慕的眼光看著自己。

    上次也是這樣,皇帝交給謝閣老一件事情。然後謝閣老辦的不錯,結果就是謝閣老的聲望一時五兩。很多人意識到王鏊同學走了大運了,不少人又是羨慕又是嫉妒。這樣好的事情怎麼落不到我的頭上,人家命好沒辦法啊。

    這件事情的一個直接結果就是此後幾天,京城幾個寺廟道觀的香火旺盛了不少,許多身份高貴衣著華美的人出出進進的來許願。會看前程的大師們也多接了不少佈施。

    【請各位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網——!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