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大明科技體系

小說博覽 第三節 透鏡 擒縱器 文 / 孤舟雪

    [[[cp|/chapters/201010/26/]]]第二天早上,

    起床後又是習武,吃早飯,上朝的老套路。

    早朝無甚大事,朱厚照同學也不想在很短的時間內做出太多驚世駭俗的事情來,

    雖然他是皇帝,但是溫水煮青蛙的方式才是他最喜歡的,他不想弄出個官員暴動什麼的。

    他問了問標點符號的推廣情況,得知已經在翰林院、國子監等地開始推廣了,眾人雖習慣但是還是在學,有些追趕時尚潮流的想法,對於有的人更重要因為以後考試很可能會有。所以現在標點很有當年洛陽紙貴之勢。

    如是幾日無事。

    又是一天凌晨,朱厚照同學正在將醒未醒的迷糊狀態中,

    旁邊可惡的小太監在催「陛下該起床了,已經兩天沒上早朝了。」

    我們的朱厚照童鞋十分費力的起來,順手就向枕頭旁邊去摸眼鏡盒,這一摸確摸了個空,才想起來已經穿越了。

    突然某人心裡一咯登,準備的那一堆東西裡頭竟然沒有準備副眼睛,失誤啊失誤,要是真的正常肉身穿越到想去的時候,確忘了戴上眼鏡什麼都看不清,那該多麼倒霉啊。還是現在的狀態好。(狠狠的鄙視某個阿q精神的人)

    又一咯登,明朝不知道有眼鏡了沒?貌似小時候在書攤上一本盜版的《小學生十萬個為什麼》上看過一幅西方傳教士的圖,上面畫著一個很像竹竿的人,鼻子上戴著像兩個小鈴鐺一樣的眼鏡在寫東西,據說那種眼鏡像一個夾子一樣,戴久了鼻子會疼。不知道現在有眼鏡了沒?我要給現在所有的近視眼和老花眼帶來福音。邪惡的笑。

    旁邊的小太監看見某人臉上的邪惡的笑容心裡直哆嗦:不會是不滿意我喊他起來準備用酷刑之後殺掉我吧,要是劉公公喊就好了。

    但是還得大著膽子去喊,朱厚照同學突然睜開眼(小太監嚇得又一哆嗦):「通知一下今天不去早朝了,另外,」他的語氣突然加重「不是說了我不用人服侍穿衣了麼。」一瞪眼又是將那個可憐的人嚇得直告罪。某人心裡暗暗想是不是按著原來的想法搬出宮去,這樣就不那麼麻煩了。

    「起來吧,不要打攪了我今天的好心情,你去通知吧。」

    洗漱完畢他也不去習武了,就坐在書房的椅子上開始搜索原來腦中的記憶,記憶力就應該有一種這樣的東西可是就在嘴邊想不起來。

    如是十分鐘後外面站崗(請原諒我用這個詞)的太監宮女們突然聽到一聲大喊「靉靆!!!」

    就在一群人準備衝進去的時候裡面又發話了:「來人,去內庫取幾個靉靆來。」

    正進來的小太監一愣,見他不明白又說「就說是單照,快去吧,順便把御用監的掌印太監叫來。」

    不一會要的人和物品都到了。

    他拿起桌子上放的一個單照,此物直徑有四公分左右,有一個精巧的小柄,後面有環可以穿繩掛於頸子上。

    「此物御用監可以做麼?」他問掌印太監。

    「回稟陛下,可以的,宮內的工匠要比外面的好上一些。」

    「那麼能不能做有兩個鏡片的?」

    「呃,不是什麼難事情,只要把兩個連在一起就行了。」

    「我說的不是那種,是重新做一種鏡框,兩個鏡片,後面有鏡腿可以架在耳朵上,前面有鼻托使鼻子不累,就像這樣」在紙上畫了幾個部分的形狀。

    「回陛下,只要鏡片是現成的可以在半日之內做出來。」

    「喏,這幾個你去拆了吧,去吧,做好了拿來給我看看。」

    其人領命準備下去,「對了,回來,還有件事情,」某人突然想到了什麼,

    「你們能磨凹透鏡和凸透鏡麼?」

    見其不懂就說道「墨子上有記載的,就是這樣的……」畫出了截面的形狀,

    「凸透鏡要能讓陽光聚成一個點,凹透鏡的兩面要和凸透鏡互相吻合才行。」

    「這個……需要很長時間。」

    「不著急,慢慢磨,多磨幾副啊,去吧。」

    看到掌印太監走了,他心裡想是該把玻璃弄出來了,畢竟合適的透明水晶不是那麼好找的,而且還特別貴,雖然咱有錢但也不能太浪費了。

    想到了欽天監監正正在造原始的鐘錶,就對旁邊人說過去看看。

    到了地方一看,欽天監特意騰出來一間屋子,進去發現裡面好幾摞半人高的書在搖搖欲倒,旁邊有幾個木頭架子還有兩個工匠,我們可敬的欽天監監正吳昊正在研究。

    幾人趕緊過來見禮。

    「吳愛卿啊,過程還順利麼?各個有關部門都還配合麼?」

    「回稟陛下,一切都還好,這個人是臣去工部之後工部支援的良工,微臣又找到了很多相關的典籍,目前正在查找中,臣爭取早日將其復原,不負陛下所托。」

    朱厚照看了看旁邊的兩個工匠,一人年老一人年青,於是問道:「你們叫什麼名字?」

    那老者顫顫巍巍的回答道:「回陛下,小老兒王成,這是草民的學徒帶叫李白。」

    朱厚照摸了摸鼻子,這個名字太有個性了。

    然後,用ccav的話來說他親切地問候了這位老者,並表示中央會解決生活上的困難,希望其老當益壯,為大明的建設事業添磚加瓦。

    他學著電視裡那些領導的樣子拍了拍那個年輕人的肩頭說道(雖然他才16歲,但是已經夠高了,營養好,沒辦法):「小伙子,好好幹,我看好你哦。」頓時讓年輕人激動地不能自已『天啊,皇帝拍我的肩膀了,那可是皇帝啊』,頓時感覺皇帝的笑容又平易近人了幾分,皇帝的形象在他的眼裡頓時高大起來,並隱隱散發著神聖的光輝。

    然後他轉向了監正大人:「這個水運渾天儀研究上有什麼困難?」

    「現在其他部分都已明瞭,正在研究關鍵的擒縱部分,而且儀器做好後需要不斷調整以使精度合適。」

    「擒縱機構……我看過這部分的介紹(前幾天在電腦上找到的),不過那本書找不到了。就是這樣……」

    北宋宰相蘇頌主持建造的台水運儀象台,能報時打鐘,結構已近似於現代鐘錶的結構,可稱為鐘錶的鼻祖。每天僅有一秒的誤差。而且,它有擒縱器,正是擒縱器工作時能發出嘀嗒嘀嗒的聲音。這就是鐘錶與計時器的區別。國際鐘錶界都把擒縱器視為鐘錶的心臟。在瑞士,有一本世界鐘錶界的權威書刊上寫到:「現代機械鐘表中使用的擒縱器源自中國古代蘇頌的發明。」到了宋代,科學家蘇頌又發明了「天球儀」,之後,英國著名科技史家李約瑟的書中,記載:「蘇頌把鐘錶機械和天文觀察儀器結合以來,在原理上已經完全成功,他比羅伯特?胡克先行了六個世紀,比方和斐與胡克同被西方認為是天文鐘表的發明人先行七個半世紀。」12世紀以後,中國鐘錶技術傳入歐洲,歐洲人才造出鐘錶,可以說是中國人開創了人類鐘錶史,並影響了後來西方鐘錶的進展。

    擒縱機構是一個拉於輪列和振蕩器(調速機構)之間的機構。其功能是每當振蕩器通過死點時,將少量的能源分配給振蕩器。"死點"的定義即振蕩器停止時佔用的休止位置。啟動時,振蕩器從死點起擺,每次擺動,必須脫開擒縱輪的一個齒,使輪系和指針以極小的跳動旋轉並使振蕩器有很均勻的隨動頻率。在擒縱機構釋放輪列的極短瞬間,擒縱機構停止,而振蕩器只在發條能量耗盡時停止。也即在這短瞬間,輪列將微量的能源分配給振蕩器。

    他把擒縱器的原理仔細的說給吳監正聽,然後又拿了根木條蘸著墨水畫了兩種擒縱器結構,頓時讓監正大人如獲至寶。他不疑有他,因為皇帝小時候聰慧善記是很出名的。

    他激動的說:「有了這個,只用半年左右這渾天儀就能完工了。」

    厚照同學繼續誘導之:「對了,這兒附近沒有河流沒處找水啊,用水很不方便的,這樣吧,你想一想能不能用一個重錘來代替水力?還有水運儀像台是觀測天文的儀器,你能不能另外做一種把所有天文儀器去掉,簡化後只剩下計時功能的呢?至於計時器的報時問題就不要用小人敲鼓的了,雖然精巧但不太實用,你用日晷的形式,就是一個表盤,表盤上有六十個刻度,中間有三根針,以一天為二十四時對應二十四氣,表盤一圈為十二時,每時分三千六百秒對應周天之數,每六十秒為一分,表上最長者為秒針,中者為分針,短者為時針。」他邊說邊寫,記了一大堆,「就按照這個樣子造就好。好了,你繼續做,朕先走了不打擾你了。」

    吳監正連道不敢,將皇帝送出門外。

    朱厚照同學心情很好,興致勃勃的對旁邊的小太監和侍衛說「你們和朕換上便服出宮去走走。」——

    &網——網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網——!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