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耕唐

第二卷 初入仕途 第一一零章 《治安策》也不過如此 文 / 深悟不空

    第一一零章《治安策》也不過如此

    終於,那枚金屬物件在耗盡慣性後,無力的歪倒在書案之上。胡戈定睛看去,呈現在自己面前的,赫然是一枚被切去了半邊的開元通寶。

    胡戈捻起這半枚銅錢,輕輕摩挲著,思緒也隨著眼前這物件漸行漸遠。

    ……

    「魏大人,卑職剛才在廊廡下走了一圈,按您的吩咐,特意在工部胡大人的考鋪前站了一會,胡大人正伏案疾書,見下過經過,只是點頭笑了笑,並沒有多說什麼,也沒有提出什麼異議!」

    廊廡盡頭臨時設立的考官辦公地點內,一位青袍官員正恭敬的向本次科考的主考官魏征匯報著。

    按慣例,原本歷年的科舉考試都是由吏部考功司的員外郎主持,可今年因為參考的學子中有一位朝廷現職官員:太子司議郎、檢校工部員外郎胡戈,按他的職事官品級,還在吏部考功司員外郎盧承慶之上,讓下級官員監考上級官員,有些於理不合,故而李世民欽點了秘書監魏征與盧承慶一同主持這次考試。

    自古在官場上,但凡有兩個人的名字並列出現,必然會分出個前後高低來,李世民雖沒有明確說明這兩人誰是主考誰是副考,但瞎子也能看出,在紫袍大員前,那有綠袍官員頤指氣使的份?

    那魏征聞得來人回報,臉上帶著讚許的笑容,輕輕點了點頭,盧承慶見魏征不再言語,對那位九品主事揮了揮手,示意他自便,那主事見了自己司裡的上官動作,恭敬的朝二人拜了一拜,輕手輕腳的出去了。

    「子餘,如此佳婿上哪裡尋去,你那堂妹,眼界太高啊!」

    這時屋內就剩魏征和盧承慶倆人,魏征也沒有藏話,只是直截了當的對盧承慶歎道。

    盧承慶雖然與魏征品級隔得太遠,但聽了魏征這位准丞相用教誨的語氣跟自己說話,他也沒像一般下官那樣誠惶誠恐,只是平心靜氣道:「大人,舍妹的家事,下官也不好多問,她自小多有主見,當年為了和任國公相守,連家都不顧了,只隨著他亡命江湖,現下為了我那外甥女的婚事,可謂操碎了心,不過好在舍妹雖為女子,卻也是言出必行,只要這位胡大人能夠狀元奪魁,她也不會自食其言的!」

    魏征聽完盧承慶的話,心道這位員外郎行為舉止不亢不卑,倒是一番好氣度,不愧士族底蘊,當下呵呵一笑,用玩笑的語氣道:「你那堂妹,就沒有私下裡找過你?」

    「大人,科舉為國選才,下官不會因故徇私,不敢隱瞞大人,舍妹沒有找過下官!就是找過下官,下官也不會做那營私舞弊之事!」盧承慶起身朝魏征拱了拱手,正色道。

    魏征點點頭,不再言語,料想盧承慶已經領會了自己的意思。

    剛才他故意那般說,就是在用言語在點撥此人,有些事情是不能去做的,這次皇帝為了助胡戈奪魁,連無字之卷的法子都想了出來,如果盧承慶因親情遮住了眼睛,這次只怕要栽跟頭。

    也只有魏征會如此提點於他,要是換了別人,也不會這樣和盧承慶說話,只因關隴集團出身的官員,因為皇帝的態度,多少對出身山東高門的官員有些敬而遠之的味道。而魏征和其他出身關隴集團的官員不一樣,他對山東高門態度卻是比較溫和。(魏征雖然出身李建成集團,但是李建成小派系也屬於關隴集團內部分支)

    他在內心裡是很看好這位盧員外郎的,此人氣度寬宏,品行甚佳,又有才幹,且見識不凡,而且他和其他出身山東高門的官員不一樣,此人之父昔日在前隋時做過河東令,和李淵是故交,因為這這一層原因,李世民待他也是很不錯的,剛即位不久就把他從秦州參軍這個品級較低位置上超拔到了吏部,做了考功司員外郎,按他的才幹和李世民的賞識,假以時日說不定又是一員朝廷棟樑。

    魏征的眼光沒有錯,按歷史發展,盧承慶在高宗時終於官居執宰,新舊唐書上還專門有此人的傳記。

    ……

    「胡大人,兵部冉將軍遣人給你送飯食過來了,現在天氣寒冷,你還是先趁熱吃了,再答題吧!」

    就在胡戈奮筆疾書時,不知不覺一上午的時光已經流逝,此時已到了午時光景,趙主事一手端了一個餐盤,另一隻手輕輕的往書案上著熱氣騰騰的飯食。

    胡戈聞到菜香精神不由一振,他早上就沒有吃飽的,此時便擱了筆,笑著謝了趙主事,又客氣道:「趙主事不如留下,我們一起用一點?」

    「胡大人客氣了,今天是你重要的日子,來日若有機會,下官定陪大人飲上三杯!」趙主事把菜食擺好,客氣的婉拒了。好歹也在這尚書省裡當了好幾年差,他聽得出這位大人只是客套,不分時間地點事由的和人拉關係這種低級錯誤,他不會犯。

    果然胡戈笑了笑,說聲有勞了,便收撿著自己桌上的筆墨試卷,準備用餐了。趙主事不經意的瞄了一眼,發現這位大人已經滿滿的寫完了四張試紙,第五張紙上已經開了個頭。只是他對這些也不在意,擺好菜式便收了餐盤,道了聲慢用,便告退了。

    已經是飢腸轆轆的胡戈不顧斯文,先往嘴裡趴了一口粟米墊底,朝著桌上四樣精緻小菜嘗去,一入嘴便感覺跟平時吃到的風醉幽所做菜式的口味不同,他又夾了一粒雞丁在嘴中細細品味,越來越肯定了自己心中的想法,這肯定是心裡那個她親手做的。雖然這些小菜味道趕不上風醉幽這樣的大廚手藝,但是卻是自己心上人親自下廚所做,光這份心意就足以讓他有情飲水飽了,何況以他的感覺來說,她的手藝並不差,當下心中無比甜蜜,就著飯,夾著菜,風捲殘雲般將這四菜並一碗粟米飯裝進了肚裡。

    吃完後他又給自己泡了杯茶,慢慢飲著,在腦海中構思著剩下的最後那篇方略策。一刻鐘後,他放下茶杯,又拿起筆來,在紙上行走如飛。

    「噗噗……」

    時間又過去了不到半個時辰,這時胡戈腳邊的鐵盆中,木炭漸漸燒的通紅,沉悶的爆裂聲在這安靜的考場中格外響亮,胡戈放下筆,伸了個懶腰,心情格外舒暢,今天的五篇方略策,在這還沒進行一半的應試時間裡,他已經完成了。

    他俯身用鐵夾從包袱裡又夾了幾塊木炭到鐵盆中,調了調火,又拿起自己的答卷看了一遍,檢查完畢沒發現什麼遺漏後,他把自己的試卷放到那個有李世民御筆親題的紙袋中,起了身,前去交卷。

    這時有考場巡視的官員見胡戈已經做完,都不由得有些驚奇,他們也不是第一次協助吏部參與考務了,見過有提前交卷的考生,但是沒見過如此之早便交卷的考生,現在怕連未時(下午三點)都沒過,這位工部的胡大人便封好捲走了出來,他們都是用一種不可思議的眼神望著他,都愣在原地,連招呼都忘記上前打了。

    不光是這些考官們如此,就是一同參考的學子,也是用驚羨的眼神看著這個考場上第一個交卷的人,有那冥思苦想不得其果之人撓著頭暗地裡自怨自艾,也有那感覺良好的學子一見此景忙低頭作答,顯是被胡戈的舉動刺激到了。

    來到臨時的考務辦公室前,胡戈整理了一下衣衫,上前敲了門,裡面傳出一個聲音道:「請進!」

    胡戈推了門,見兩位主考坐在一個火盆旁,都是拿著書簡在讀,兩人見了胡戈手上拿著紙袋進來,臉上也都是露出一種詫異的神情,只聽魏征關心道:「歸唐,還有時間啊,怎麼這麼快交卷了?」

    胡戈笑著拱拱手,道:「下官已經檢查過一遍了,這才來交卷!」

    聞言盧承慶起身,走到胡戈身旁,對他說道:「按例天黑之後才能出考場,胡大人提早交卷,也是不好出考場的,不如再回去修改一番,到時候同各位考生一起交卷如何?」

    見盧承慶一片好心,胡戈忙拱手道:「多承好意!」說完卻仍是原地不動,盧承慶見狀,只好接過胡戈的卷子,遞給魏征。

    魏征見胡戈堅決,也不再勉強,只是接了卷子,道:「既然如此,我便收了,只是舊例不好破,我這裡有一卷書,歸唐拿去先打發一下時間吧!」

    胡戈點頭謝了倆人,拿了書,在盧承慶極其不解的目光中告辭而去。

    等胡戈出去了,魏征微笑著打開紙袋,從中取出一篇方略策研讀,盧承慶見魏征沒有把剩下試卷遞給自己,也沒有造次,只是回到原位,坐等魏征反應。

    只見魏征看了胡戈第一張策論之後,不動聲色,又抽出另外四張紙,只是閱讀的速度越來越快,最後兩張基本只是掃了一眼,便裝回袋子,他偏頭對盧承慶道:「子餘,我要進宮一趟,歸唐的試卷我帶走了,這裡的事情你多照應些!」

    盧承慶大感意外,但還是應承下來,魏征沒有多和他寒暄,便拿了試卷出門去了,只留下了一頭問號的盧考官。

    胡戈拿著魏征給他的書簡回到了考鋪,愜意的靠在牆壁上,作為一個久經考場的現代人,他非常享受交完卷無事一身輕的這片刻的感受,不是他太過自信,而是他身上的東西,超出這個時代太多,未來多少高人學者的思想在他腦海中交融,寫出五篇自由命題的方略策還是不太難的,他知道自己的書法拿不出手,只好在內容上下點心思,再者,他也想用這些觀點,影響一下這個時代的最高統治者。

    「呵呵,歸唐好雅興啊!」

    就在胡戈烤著炭盆,煎茶讀書的時候,一位大員來到他的考鋪前,胡戈一見此人,忙起身行禮,那人正是他的頂頭上司工部尚書段綸。

    「我在都堂裡,聽下面人說你提前交了卷,就過來看看你,魏大人做事一向嚴正守律,歸唐莫要怪他呀!」段綸走了進來,頗為交心的跟胡戈歎道。

    「哪裡哪裡,規矩就是要人守的嘛,下官正好也躲躲清閒!」胡戈語氣輕鬆道,沒有接著段綸的話說下去,他聽出段綸雖然是在明誇魏征,可實際上有點挑撥的意味在裡頭,自己一個六品官員,不想隨便捲入這些當朝大員的恩怨之中。

    段綸聞言哈哈一笑,道:「你是躲了清閒,可忙了我們這些人!」

    胡戈忙笑著說不敢不敢,兩人說了會沒有油鹽的客套話,段綸便離開了,他來此本沒有什麼事情,只是在都堂議完事,想起胡戈今天在這裡考試,特地親自來走一遭,他知道有時候這樣一些小動作,更能換來屬下的死心塌地。

    不止段綸知道,官場上人都知道在某個人身處特殊之時來點錦上添花的舉動往往會事半功倍,於是這下午胡戈的考鋪裡是熱鬧非凡。

    按說考場戒備森嚴,一般人是難以出入的,可是此時科舉考試不過剛剛起步,在時人眼中卻並非那般重要,這由主持其活動的官員品級還不到五品便可窺一斑。

    唐人為官,有三入之說,一乃是入品,就是要有品級,不然一輩子做個沒品級的書吏是很丟面子的。二是進五品,進了五品官就算是踏入高級幹部的行列了,現代人常說「官到處級止,人到五十休!」就是說的一個人要是五十歲還是處級,這輩子仕途就基本沒有什麼希望了,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正處到副廳這一步之關鍵,之艱難。而唐時的官員,由六品進五品也是一個關鍵的坎,很多官員辛辛苦苦了一輩子,還是跨不過這關鍵一步,歷史學家錢穆曾經說過類似的話,他說唐時的縣令們,一輩子升來升去,等於沒升,大多數官員往往從一個下縣做官做到老來致仕,到頭來也還是一介縣令,只是所轄的縣城換成上縣了而已。

    最後一入就是入三品了,那便是光宗耀祖的事情了,表示你踏入了這個帝國的最高端,一般只要你不犯什麼大錯,你的子孫後代都可以借你的光生活得美滿幸福。

    所以別看此時尚書省外戒備深嚴,那都不是對著當朝官員的,是以這個帝國最高的行政機構照常運轉著,平日裡怎麼樣辦公此時還是怎麼樣辦公,各部來訪的官員照例遞了魚符就可以進來,考場內雖然有那凶神惡煞的尚書省和吏部考功司的考務人員,但這種表情他們是不會隨便對自己同僚們露出的。

    好在胡戈的考鋪設在廊廡之下最靠外的一邊,就算人來人往也不至於影響到其他考生參考,大家趁著這個難得的機會表達著自己的熱忱,倒是叫胡戈有些後悔自己提前交卷的舉動來,

    且說魏征一人拿了胡戈的試卷,來到皇城,打聽到李世民正在書房批閱奏章,他便在外面請求覲見,李世民見魏征趕過來了,心知可能跟今天的科舉有關,也不遲疑,便請了他進來。

    一進殿,魏征朝李世民行了禮,說了些禮節上的話,李世民便賜了座,魏征剛一坐定,便說道:「陛下,恭喜啊!」

    李世民聞言靠在椅背上,笑道:「魏卿,何喜之有?可是今日科考之上,被愛卿覓得良材?」

    「其他人的才學如何臣還不知道,不過歸唐的這五篇方略策,老臣看來,卻不是非常之人能夠寫出來的,臣把他們帶了來,請陛下過目!」魏征起了身,將胡戈的答卷遞給了李世民。

    李世民呵呵一笑,接了胡戈的試卷,打開自己昨晚親自封上的紙袋,先沒有直接觀看試卷,只是將它們抽出放在一邊,撐開了紙袋在往裡面一看,見親手放進去的半枚銅錢已經不見蹤影,當下會心一笑,這才拿了胡戈的方略策細細觀看起來。

    只見他越看臉色越是慎重,和魏征剛才的舉動正好相反,越看越慢,看到後來又略略拿起前面的紙張對比,魏征見此情形也不驚異,只是氣定神閒的坐在椅子上,閉目養神,等待著李世民研讀。

    過了大概小半個時辰,李世民終於把這五張紙上數千文字讀完,他神色略有些激動,望著魏征道:「愛卿,這些方略策你都仔細看過?」

    「事先看了一小部分,怕陛下著急,我直接就送了過來!」魏征呵呵笑道。

    「你先看看吧!」李世民又把它們遞還給魏征,然後對身邊的內侍吩咐道:「請尚書省的兩位僕射,中書、門下的幾位執宰到這裡來!」

    那宦官領命去了,李世民看著正聚精會神正在閱卷的魏征,感歎道:「那日朕在咬金的書房,聽馬周暢談古今時,恍惚覺得此人如賈誼再世,我得馬周便如文帝遇賈誼一般,可今天讀了歸唐的方略策,只覺得那千古奇文《治安策》也不過如此啊!」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