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耕唐

第二卷 初入仕途 第七十五章 朕把兒子就交給你了 文 / 深悟不空

    第七十五章朕把兒子就交給你了

    等了半天不見二叔回來,又見胡戈打瞌睡已經打了很久了,坐在椅子上跟小雞啄米似的頻繁著點頭,劉詩薇瞧著心疼,便起身把他輕搖醒來,說道,「別等啦,回房去睡吧,你明天還要早朝呢!」

    胡戈正睡得迷迷糊糊的,突然被人被叫醒,忍不住重重地打了個哈欠,問道,「什麼時辰了?」問完突然心中一驚,須知跟人說著話卻睡著了這是很不禮貌的事情。他今天一早便從終南縣快馬趕回了京城長安,一路上顛簸了好幾十里,白天還沒在意,剛才坐了一會只覺身子困乏得厲害,竟然在跟劉詩薇說話時就不知不覺的睡著了,頓覺不妥,當下偷眼瞧她的臉色,似還正常,沒有生氣的跡象,心中這才安定。

    「二更(晚上十一點)剛剛過啦,去睡吧?」劉詩薇詢問道。

    「好吧!」胡戈站起來伸了個懶腰,壞笑道:「走,咱們一起去歇息!」

    劉詩薇一聽他這話臉上便紅透了,女孩子心思天生細膩,暗想:「歇息就歇息吧,偏偏前面加個「一起去」,也不知道他是故意的還是無意的,反正這人心裡總憋著壞,對自己說的每句話只要細想一下,都可以生出這許多歧義來!哼,自己難道是上輩子欠了他的?讓這死人現在這般欺負自己!」

    話休絮煩。就在胡戈瞌睡、劉詩薇坐等之時,杜府正門大開,兩個中年人翻身上馬,也不顧天色已晚,城中宵禁,只是策馬朝皇城的方向奔去。

    (這時城中宵禁對高官、執行任務的低級官吏、婚嫁的百姓無礙,到了後來,朝廷還一度允許朝中重臣將自己府第直接與坊牆相連,在牆上另外開一小門,方便大臣夜晚有急事之時進出,從而不必走每坊的正門)

    「就吃這麼點啊?再加一個餅吧,上午的時間那般長,你看杜叔叔他就是餓出來的病,我可不要你也如此!」見胡戈只是喝了點粥,擱下筷子便不吃了,劉詩薇擔心道。

    「早上一起來這天還沒亮透,人都沒緩過來,誰吃得了那許多,說實話我是真沒胃口,這碗粥還是看你的面子才喝完的呢!」卻聽胡戈振振有詞道。

    見胡戈又開始了,劉詩薇感覺很不適應,畢竟這是在別人家呢,嗔道:「你又來了,這是在杜叔叔家呢!」

    「杜大人有事先走了,就算沒事,也不會來聽我們倆個說私房話的,你擔心個什麼!」胡戈笑道。

    「哼!說不過你!」劉詩薇佯裝生氣道,突然目光停留在胡戈喝完的粥碗上,心生急智,幽幽道:「原來我的面子只值一碗粥啊!」說完,又恰到好處的歎了一口氣。

    胡戈擦了嘴巴正要起身,卻聽劉詩薇這般說,當然重新坐定對她好言勸慰,最後又哄她道:「那你說,你的面子值多少,為了你的面子,叫我上刀山,下火海都義不容辭!」

    「不要你做那些嚇人的事,不過,我的面子怎麼說也值得一碗粥再加上一個餅吧!」劉詩薇抿嘴笑道,今天宿怨得報,終於作弄了一下這惡人。

    胡戈起身,一把抓起桌上的兩個胡餅,道:「我不但吃,我還揣,這下你滿意了吧!」

    劉詩薇噗嗤一聲笑了出來,胡戈這番舉動逗得她笑靨如花,兩人鬧開了,後來見時間不早了,兩人才罷手,劉詩薇便和胡戈一起出了門,看著他在路上吃完了餅,又把他送到皇城腳下,道了聲:「等你回來吃飯!」,才依依不捨的朝西市而去。

    胡戈目送劉詩薇遠去,直到再也看不見了,才往等待上朝的官員隊列中走去,今天正是月中,舉行的朝會屬於朔望朝,全長安九品以上的官員都來了,不過這種早朝持續的時間比每日舉行的早朝要短得多,因為參加的人一多,自然不可能在這種集會上討論什麼細務,一般多是宣讀一下近期的大政,然後讓平時很少上朝的官員們享受一下上早朝的待遇,這基本上就是朔望朝存在的意義了。

    胡戈走到工部的隊列裡,少不了和眾人寒暄幾句,當下卻沒見段綸的身影,隨意問了一句,只見一位不知是虞部還是水部九品主事,悄悄往不遠處一指,胡戈順著他給的方向望去,原來好幾個四五品官員圍著段綸,臉上均帶著恭維的顏色,不知在說些什麼。

    只是這一指卻惹得屯田司的兩個主事心裡不快,主官問話,我等不會答嗎,你說你一個外司的跑來湊什麼熱鬧,這不隔著牆拍馬屁嗎!

    心中雖不快,但兩人嘴上卻不慢,低聲跟胡戈說道:「今天早上特意過來找尚書大人的人可不少,現下這已經是第四撥人了,咱工部什麼時候被這般看重過,今天可算是揚眉吐氣了!」

    胡戈笑著點點頭,他心知這事的起因,只是事關頂頭上司,自己不好在私下裡發表什麼言論,當下也沒說什麼,這時聽見武將隊列裡一陣哄鬧,不由得朝那裡望去。

    卻見尉遲恭和程咬金等一班大將軍圍著一個中年人興高采烈的說著什麼,這人身影好生熟悉,當下便走近了些細看,不看則已,看完一喜,原來中間這人不是軍爺是誰!

    怪不得昨晚等了半宿沒見他動靜,今天一早又沒見他出來吃飯,還以為他因為睡得晚了還在補覺呢,卻不料現在與他在皇城根下相見,難不成……

    胡戈越想越是肯定,好歹也在官場上廝混了一月有餘,這點敏感度還是有的,不過這馬上就要上朝了,不便過去跟他打聲招呼,當下只是在心中暗自歡欣。

    不久早朝的時辰便到了,在御史台的監督官們引領下眾臣依次進殿,這朔望朝可比每日舉行的朝會講究多了,只見殿中特別設了黼扆、躡席、熏爐、香案,依時刻陳列儀仗,大家安品級、司職在殿中站好之後,李世民方才露面,眾臣在典儀唱贊下行再拜之禮,今日的朝會便算是正式開始了。

    胡戈沒有猜錯,果然朝會開始時,尚書右僕射杜如晦上前奏道,自己因身體原因不適合身兼多職,請求李世民免去其身兼的兵部尚書一職,李世民允了,這是昨天夜裡他和幾位執宰商量好的,此時不過走一過場,於是接著便宣佈了一個新的人事任命,原魏國公、檢校兵部尚書、右金吾衛大將軍冉毅官復原職,爵位依舊,而且還給他新加了一個統領百騎的職務(百騎乃皇帝私兵,為唐朝北衙禁軍的前身,此時人數不到千人。這個官職如果要硬套的話,大致相當於中央警衛團團長)

    然後還有一些人事調整,多是涉及其他衙門,跟工部沒什麼大關係,胡戈也沒在意,後來禮官有通報了朝廷一項新決策,在東宮門下坊(有比照門下省的意思,龍朔二年時改為左春坊)新增加司議郎一職,正六品上,掌侍從規諫,駁正啟奏。

    胡戈心想這時太子還不到十歲,給個孩子天天規諫,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得來的,當下也抱著看熱鬧的心情想聽聽這中獎者是誰,打起精神聽這禮官宣讀,沒曾想,這新任司議郎的名字一念完,瞬時有許多雙眼睛朝自己看過來,胡戈傻眼了,他怎麼也沒想到這東宮新設官職的第一任官員竟是自己!

    好在這種朝會的人事任命只是通報,不用當事人出班謝恩,禮官很快念到下一項去了,那些瞧向自己的眼神也都慢慢收回,又投向當紅的下一人。

    胡戈心覺唐突,暗道怎麼來得如此突然,事先一點風聲都沒有收到,竟然就給自己加官了,而且還是東宮的官職,怪不得昨天晚上,杜如晦在書房對自己說出那番話來,還叫自己好自為之,原來這一切都是有所指的啊!

    這時李泰還小,還談不上和哥哥爭什麼太子之位,而且李承乾自小聰慧,又得長孫皇后喜愛,也未見李世民有不待見他之處,如無意外的話,大家都認定了這孩子就是將來的國君了,杜如晦讓自己常伴未來皇帝身旁,也是一番愛護之意,可他哪裡能料到,這李承乾將來的下場。

    想到這裡,胡戈心亂如麻,原來想為這大唐做點力所能及之事,讓我中土百姓都能生活得好一些,卻沒曾想在可以預見的將來,自己還是要捲入這等權位之爭中去!而且這官還辭不得,這是皇帝和宰相對自己的信任,難道自己跟他們說,李承乾笑不到最後?不被當成詛咒當朝太子的妖人才怪!

    也許,這就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吧?也罷,既來之則安之,看看再說吧!

    就在自己感悟人生的過程中,早朝的時間眨眼而過,待出了皇城,過了御史台的監督範圍,本部同僚們才紛紛過來恭喜,說要胡戈請客,這陛下因人設官,真乃皇恩浩蕩,現在官升兩階,司議郎大人不請一頓飯說不過去云云。

    原來剛才宣旨時,胡戈是升任了司議郎不假,可是他的本官檢校員外郎也沒免去,現在身兼兩職了,別人當然是稱呼自己官階高的那個職務了。

    正在眾人恭賀聲中,一位身穿五品官服的老者走了過來,此人看上去五十多歲左右的年齡,跟胡戈打了聲招呼,胡戈忙還禮,只是眼拙,不認識此人,工部司郎中瞧出端倪,笑著介紹道:「歸唐,你還不認識這位大人吧,這位便是太子中允孔大人!」

    這太子中允(正五品下)孔大人便是門下坊的二把手,胡戈雖不識得這人,但這官位還是識得的,怎麼說這也是日後的上司啊,忙行了一禮,只聽那人微笑道:「胡大人不必多禮,請隨我一行,太子左庶子(正四品上,門下坊最高長官)戴大人有話要對你交待!」

    胡戈忙應了,跟眾人道了聲告辭,便隨著這位新上官又回到皇城,他做官才剛剛一個月,中途又下到縣裡半個多月,所以對這些比較「冷僻」單位的負責人還是不怎麼清楚,想向這位太子中允孔大人請教,又怕失禮,便忍著沒說,兩人往剛才開朝會的殿中走去,剛到門口,只見杜如晦和軍爺以及霍國公柴紹三人邊說這話邊往外走,見了孔大人帶了胡戈過來,杜如晦便停止交談,站在台階上微笑望著來人。

    太子中允孔大人見了宰相大人和新任兵部尚書,以及右衛大將軍朝自己看了過來,倒也不怯,笑著上前行禮,胡戈也跟著行禮。軍爺和柴紹像是與此人是老相識了,也笑著還了禮。寒暄了一會,只聽杜如晦問道:「沖遠,是去見戴大人吧?」

    那孔大人點頭應道:「蔡公,正是如此!」

    「陛下還在跟他說話,你們稍等一下,我先去了,歸唐,好好幹吶!」杜如晦道,最後還點了胡戈一句。

    「為國家之事,下官不敢懈怠!」胡戈拱手謝道。

    杜如晦點點頭,便下階而去,軍爺卻停了一下,吩咐道:「陛下在光德坊賜了我府第,你先搬過來,其他事晚上再說!」當下便把具體地址告訴了胡戈,這才離去。

    軍爺說話時柴紹一直打量著胡戈,從話裡聽出胡戈和軍爺關係不淺,便也拍了拍胡戈肩膀,勉勵了幾句才去。

    太子中允見新任司議郎這般架勢,自在心裡暗暗詫異,不過面上卻沒有帶出一絲異狀,笑道:「胡大人,我們進去吧!」

    胡戈回神,應道,「孔大人先請!」

    聽說李世民正和太子左庶子戴大人正在談話,兩人便候在大殿門口,等了一會,李世民才和戶部尚書戴胄走了出來,見了孔大人和胡戈,戴胄驚詫道:「這便是胡戈?怎麼這般年輕?」

    原來戴胄不認識胡戈,倆人雖然每天同上早朝,但戴胄官居尚書百事纏身,沒理由注意一個新晉的檢校員外郎,只是聽段綸說過他的名字,因聞他有點土成金的本事,便在心裡勾勒出了一副高人形象,是以這回見了他本人,和心中感覺實在出入太大,故而十分驚訝。

    「沖遠、歸唐都平身吧!」李世民對正在地上行禮的二人吩咐道,又對戴胄說:「戴卿,沒錯,便是這般年輕呵!你們談吧,朕先回了!」

    「恭送陛下!」三人又是行禮。

    李世民走出一步,卻又回過頭來,對胡戈道:「歸唐,朕把兒子就交給你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