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耕唐

第二卷 初入仕途 第七十四章 老夫心中有一怕 文 / 深悟不空

    第七十四章老夫心中有一怕

    從蔡國公杜如晦的書房出來,胡戈深深的吸了一口氣,他抬頭看了看天空中那輪圓月,心中感慨萬分。初秋的夜晚總是這麼醉人,只聽樹葉在微風下發出沙沙的響聲,偶有知了歌唱著對夏日的懷戀。

    晚飯過後,大家坐在客廳裡敘了會話,由於公務纏身,杜如晦不得不起身,讓冉毅陪著道長說話,自己去了書房。因為土窯一事還有些細節需要落實,便喊了胡戈隨他一同而來。

    一進書房,兩人坐定,便開始就具體事項進行商議,倆人從土窯的建設、運作、燃料、人員的構成、磚塊的出售,再談到磚款的回收方式等等,過了大概近一個時辰方才差不多弄完。其間多是胡戈講述,杜如晦提問,然後揀要緊的提筆書成正式公文,只待明日讓房玄齡過目後,下發到各個衙門。

    待到最後說完土窯的事,杜如晦將紙筆收好,請胡戈坐了,輕歎了一口氣,誠摯道:「歸唐,你有治蝗防旱的大功,後又為朝廷獻出了一個年入千萬貫文的法子,無論哪一條單拿出來都是留名青史的美事,先前因為某些原因讓你在名譽方面吃了些虧,但這些陛下和我都是記在心裡的,歸唐,委屈你了!」

    剿滅蝗蟲和治理旱情一事朝中早有定論,胡戈做事的本心也不是為了那些許虛名,所以早在心中將此事放下了,哪想到此刻杜如晦竟鄭重其事的舊事重提,委婉的向他表達歉意,這一聲「委屈你了」著實讓胡戈有些感動,他一時不如如何作答,稍稍沉吟,道:「大人,滅蝗防旱的成功乃是天祐我大唐,小人只是剛好恰逢其事,身為大唐子民,在此等大災之時略盡薄力,也是應該之事!還是陛下愛民,事事親為,才有了今天的大好局面!」

    只見聽者微微點頭,胡戈這番話甚是得體,言語間毫不居功,還特意點名是李世民事事親為來表明了自己態度,這讓杜如晦在心中又暗暗將胡戈讚歎了一番,只是這等秘辛不宜多說,雙方意思到了即可,所以他話鋒一轉,頗為感慨道,「歸唐,這些天來,你可是讓老夫眼界大開啊,班固說霍光『不學亡術』,其實這『術』,要學也沒地方學去,書上不會記載,得靠自己悟性,你知道我最看好你哪裡嗎?」說到這裡杜如晦停了一下,目光炯炯的望著胡戈,只是沒等後者開言,又道:「相對於『術』而言,我更看重的是你的這兒!」言罷,杜如晦右手指向胡戈心臟所在的部位。

    見當朝宰相在這等私下場合面對面的誇讚自己,從未有這種經歷的胡戈很是不好意思,剛要出言謙虛一番,還沒等他說話,杜如晦彷彿料定了他心中所想一般,對他擺擺手,繼續道:「你年紀輕,曾得高人教授,胸中自有乾坤,更難得的是心中有一股以民為本的思想,今天此處就我等二人,老夫便有些心裡話想對你說說!」

    「蔡公請講,小子洗耳恭聽!」聽杜如晦這般說,胡戈忙道。

    杜如晦點點頭,道:「陛下昔年未登基時,為我大唐四處征伐,攻城拔寨,平定戰亂,功績彪炳,是以在秦王府文臣武將心中,如天人般敬畏,後來陛下任我入主吏部,我知他心中所慮,所用之人雖不敢說皆是廉政愛民之士,但也佔了大半,歸唐,縱觀歷史,歷朝歷代多有憂民之臣無憂民之君,又或有憂民之君卻又無憂民之臣,似我朝這般,君主愛民,又有我等一班老臣幫襯,這種形勢,史上少見啊!」

    「陛下聖明,又有蔡公等一班國之重臣衷心輔佐,將來必將創造出一個盛世來!」胡戈拱手道,這倒不是他亂吹捧,須知能被後人稱頌的盛世才是真盛世,自封的不過騙騙當世之人而已,徒惹人笑。

    不料杜如晦卻呵呵笑道:「你可是在心裡想老夫為何在這裡自誇?」

    「小子卻沒作這般想,蔡公此言,必有深意,還請蔡公明言!」胡戈忙道。

    「曾聽永思與我講起,你與他說過一段『巨室論』。陛下和玄齡聞之都誇你眼界甚高,能看得清這混沌之世。歸唐,陛下雖不是開國之君,卻有開國之功,我等雖然老朽,說出來的話也還有些作用,現在陛下和我等推行民本之政,有些人就算有想法,他們也鬧不出多大動響來。不過,老夫心中有一怕啊,怕就怕將來,陛下和我等若是老去,忙一場,到頭來還是人亡政息啊!」說到最後,杜如晦眼中流露出一絲落寞的神情。

    胡戈弄不明白杜如晦這時候跟自己說這些是什麼用意,一時愣住,沒有答話,只聽這時杜如晦一聲長歎,道:「歸唐,好自為之啊!」

    「小子定當銘記蔡公教誨!」胡戈答道,心中卻在思索杜如晦這最後一歎卻是什麼意思,是勉勵自己?還是別的什麼意思?

    他想問個明白卻見杜如晦不再說話,便把到了嘴邊的疑問又吞了回去,略坐了一會,整個書房無比沉寂,胡戈心道自己該告辭了,便躬身別過了杜如晦,後者點點頭,胡戈轉身離去。

    走在林蔭小道上,胡戈雖然滿心疑問,但回想起剛才在書房的一幕,不由暗歎著,國有宰輔如此,萬民何求?

    想到這裡,胡戈做了一個深呼吸,就這樣一邊感受著秋夜的涼爽,一邊慢慢朝大廳渡步而來,一進屋,只見軍爺正和劉詩薇在對弈,這時已經不見了道長,想必回房思索藥方去了。他一進來,便被二人發現,只聽劉詩薇回頭求援道:「快來,我要輸給二叔了!」

    胡戈聞言望去,軍爺只是笑笑不語,只是粘著一枚棋子把玩,好像頗有心事。

    胡戈便將目光轉向棋局,他細數了一下,這時的圍棋縱橫各十九道,棋子為黑白兩色的圓形(古時為方形棋子),棋盤之上已經密密麻麻擺滿了近百子。胡戈雖不善此道,但也看得出劉詩薇頹勢並不明顯,笑了一聲,道,「別慌,我來了!我精神上支持你!」言罷走到劉詩薇身邊觀戰。

    「精神上怎麼支持啊?」卻聽劉詩薇不解道。

    「精神上支持就是你下棋,我站在你身邊默默的鼓勵你,即使你輸了也不會瞧不起你!」胡戈一本正經的胡扯道。

    「去,就你會說!」劉詩薇輕拍了胡戈一下,便低頭思索起棋局來。

    胡戈見她眉頭緊鎖,嫩白的手背挨在鼻尖下,玉蔥般纖長的手指正粘著一枚棋子,這副認真的模樣甚是迷人,當下也不再說話,做一名觀棋手不語的真君子。

    兩人下了半晌,最後劉詩薇棋差一著,軍爺小勝,收了棋,軍爺這才開言道:「跟蔡公談完了?」

    「嗯,蔡公看上去精神不是很好!」胡戈答道。

    軍爺點點頭,他是知道緣由的。

    這次杜如晦累得吐血,他吏部和兵部的兼職遲早要拿掉,吏部跟自己沒有關係,可這兵部,與他干係甚深。

    在當朝諸將中,他的資歷除了比結義大哥劉弘基略低,卻要比秦王府大部分將領都要資深得多,當年李世民玄武門起事之時,十六衛中只有大哥和自己掌控的左右金吾衛等寥寥數衛可以算作是李世民的鐵桿,這時秦王府諸將還未出頭。李世民登基之後,便要封自己檢校兵部尚書一職,替他執掌軍隊中的人事大權。這一年多來,自己雖然隱居鄉野,李世民和杜如晦兩人的心思,他又怎麼會不明白。

    一想到此,軍爺長歎了一口氣,起身對二人吩咐道:「你倆待一會,我去蔡公書房,和他談談!」

    胡戈和劉詩薇點頭應了,目送軍爺出去。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