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耕唐

第二卷 初入仕途 第六十三章 大魏平帝之後!? 文 / 深悟不空

    第六十三章大魏平帝之後!?

    在眾人的歡呼雀躍中,時間悄悄溜走,眼看夕陽西沉,又是一天走到了盡頭。

    這時老管家帶了老兵前來,招呼磚窯旁興奮的眾人,喊道:「吃飯了,大家辛苦一天了,都回去吃飯了!」

    見老管家來催,胡戈抬頭望望天,發現確實不早了,便也準備回去吃飯,這段時間,王老實說什麼也要讓胡戈上自己家吃飯,說是大鍋飯沒有家常飯菜香,胡戈笑著應了,見老管家來招呼大家吃飯,胡戈跟袁昭通招呼了一聲,讓他帶大家回去休息,便準備去王家,剛走出幾步,這時背後一個聲音傳來:「歸唐,請留步!」

    胡戈回頭一瞧,原來是老管家,朝他施了一禮,道:「老管家,您怎麼不去吃飯啊!」

    「不忙不忙,我找你呀有點事情!」老管家呵呵笑道。

    「我是晚輩,老管家有事直接吩咐便是了,只要我能做到的,無有不從!」見這平地上也沒有凳子,胡戈忙取了幾塊燒好的紅磚,累積成凳,請老管家坐。

    「歸唐,這就你煉成的磚頭?老夫這一輩子,見過的東西也不算少了,可就沒見過一次就能燒出這麼多磚的窯啊!」老管家揮著手上的磚頭道。

    「您過譽了!」胡戈謙謝道,又解釋說,「其實還可以加倍的,只是這回是第一次燒磚,所以沒有按最大量制窯!」

    老管家笑道:「歸唐做事,總是留有餘地啊,呵呵,不錯,我可以試試這質量嗎?」

    「這有什麼不可以的,您請試!」胡戈道,十萬磚頭呢,長者要試幾塊打什麼緊。

    「啪!」一聲脆響,老管家左手上的紅磚立馬斷成兩半。

    「老管家,您老好功夫啊!」胡戈伸出大拇指讚道。

    老管家呵呵一笑,道,「人老了,不比當年了!」頓了頓,又道:「不過這磚還真是結實,不比那青磚差多少,好手藝啊,歸唐!」

    「那您再試試這塊!」胡戈又遞上了一塊黃磚,老管家接到手上看了一會,又是一聲脆響,黃磚也斷成了兩半。老管家道,「這塊卻比紅磚要差一點,不過也差不到哪裡去,也不錯!」

    「這紅磚是取渭水旁的河灘土燒製而成的,河泥土質軟,粘度大,是燒磚的絕佳材料,而這黃磚是取死地土燒製而成的,死地的土雜質多,跟河泥不能比,但能燒成這樣,我已經是大喜過望了!」胡戈笑著給老管家解釋著這兩種磚頭的來歷。

    「嗯」了一聲後,老管家很認真的問道:「歸唐,你這燒一窯磚本錢幾何啊?」

    「約百貫錢,先前請村民加工磚坯,十萬塊磚坯的加工費就是五十貫錢,燃料取自荒地上的黑石,不要錢,現在我這雖然有三百匠人,其實日後熟練了,三個匠人足以,這三人工錢加上燃料運來和成磚後運到京師的運輸費用,以及其他雜七雜八的事項,五十貫差不多了,所以這十萬磚頭的成本大概在一百貫錢左右,平均一文錢一塊磚!」老管家不是外人,見長者問,胡戈便細細的給他算了算這筆帳。

    見胡戈賬目甚是明白,老管家讚賞的點點頭,又問:「歸唐,那你又可知道這市面上青磚的價格否?」

    「聽下面人講過,最便宜的也要二十文一塊!」胡戈答道。

    「嗯,問題就在這!」老管家站了起來,給胡戈分析道:「和你的窯比,別人燒磚用的是木炭,光這燃料上一項就比你高了許多,再加上磚塊的出窯量跟你更不能比,這一增一減,成本就比你高了上數十倍,而我觀你這一窯磚的本錢,還可以再降,你定是特意提高了村民製作磚坯的工錢,要不然你這磚還要便宜,只怕一文錢兩塊三塊都有可能,這還沒有考慮如果你單窯的產量再擴大,到時候,我看其他人的生意也不必再做了。」

    胡戈沒想到老管家看得是這般明白,當下拱手道:「確實如此!」

    「歸唐,《禮記》上講,作奇技奇器,以疑眾,殺,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胡戈心中一驚,但轉瞬即逝,恢復平靜,誠懇道:「請老管家為晚輩解惑!」

    老管家見胡戈初聞時面色微變,但很快恢復正常,也在心中暗歎這年輕人不簡單,先前臉色微變明明是猜中了自己接下來要說的話,這麼快臉色如常要麼是修養好,要麼是心中已有對策,如果是心中已有對策,那麼此人應當是先前已經考慮過這個問題,所謀深遠,真不枉永思一番看重。

    老管家頓了頓,緩緩道「歸唐,我華夏自古以來,禁止奇『淫』技巧你道為何?」

    胡戈恭敬道,「願聞其詳!」

    「我華夏之地雖廣博,但子民亦多,一家數口,躬耕百畝之田才能有望小康,前提還要是官府薄稅愛民,自古以來,失地者眾,大家沒了田地,沒奈何,近者投京,遠者投縣,往城市中來,希望能找個活計,以謀生路,但現有的作坊等需要僱人的地方不一定能完全容納他們,那麼多餘的人便成了流民,流民是朝廷最放心不下的人群,此時,若再有心靈手巧之輩來改進一下器械,使原本從業者紛紛失業,最後導致無業者眾,你說,朝廷會作何反應?」老管家語速不緊不慢,但短短一席話,點透了朝廷的心思。

    胡戈聽完此言,心思怪不得古代政府對技術改良一事極不熱心,甚至禁止人民發明機器,出發點倒不全是思想僵化,其實最根本的是怕造成人民失業,成了沒有了生活來源的人,而他們正是讓朝廷最為頭疼的那類人。

    既然出發點是不讓人民失業,這才解釋得通在這種敵視機器,輕視工匠的社會氛圍中,我國古代仍有許多發明領先於全世界,看來只要是不對社會舊有生產關係造成衝擊的,不讓人民大量失業的發明創新,還是有它生長的土壤的。

    老管家見胡戈靠在磚牆上沉思,知道自己剛才一番話他聽了進去,便又道:「你的這磚窯一出,只怕天下磚匠都會失業,而能開得起磚窯的人,必定都是有勢力的大族,歸唐,你的磚窯既斷了工匠的生路,又斷了豪族的財路,必惹人忌恨啊!」

    胡戈聽完老管家一席話,歎道,真是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啊!

    這老管家平時彌勒佛一般的人物,從沒見他舞文弄墨,吟詩作賦,讓旁人看不出一絲蛛絲馬跡,只以為是一位德厚的長者,卻沒想到他胸中自有丘壑,能藏百萬兵,這才是真人不露相啊,竟在這個時候,給自己這麼重要的警示,胡戈心中感激萬分,道:「老管家之言,真如醍醐灌頂,讓晚輩受益匪淺啊,請受我一拜!」說完,胡戈便要對老管家施禮。

    老管家托住胡戈,微微運勁,讓他拜不下去,問道:「那歸唐準備如何處理此事?」

    胡戈沉吟道:「今天要是沒有您的提醒,我只怕會考慮不周,急促間上奏,多會出紕漏,但畢竟這土窯之事有利於國家,再難也要嘗試一番!現下我已經打好腹稿,心中大略有了辦法!」

    老管家知道胡戈不是輕易放棄的人,但沒想到他這麼快就有了對策,感歎道:「歸唐和永思當年一樣才思敏捷,真是讓老夫羨慕啊!」

    胡戈忙道,「小子哪敢跟軍爺比,老管家謬讚了!」

    「既然你有了對策,老夫也不問了,此事的結症無非是給其他人留條路走,相信歸唐自有妥善安排,老夫也不再絮言,今天我來找你,還有一事相托!」老管家說到最後,語氣變得慎重起來。

    「您是軍爺的長輩,就是我的長輩,您有事,但請吩咐!」

    「說來話長!」老管家歎了口氣,道:「我冉氏一族,自三百年前至今,只剩下永思一人,前年遭逢巨變,老朽我無能,沒有保住冉家血脈,九泉之下都無法面對冉氏先人,歸唐,我這輩子,還有最後一個心願,就是想再抱抱永思的兒子!」

    三百年前,冉魏時期!?軍爺果然是……想到這裡,胡戈失聲道,「平帝之後?」

    老管家點點頭,似乎對胡戈能猜出冉氏的身世並不吃驚,道,「嗯,知道這事的人不多,只有陛下,薇薇的父親,還有蔡國公寥寥數人而已,永思三十有五了,馬上一眨眼就到了不惑之年,難道上天竟要叫我冉氏無後不曾?」

    沒想到軍爺真是當年冉閔的後人,不過這貞觀朝堂上前朝帝脈並不少見,比如駙馬楊師道,他乃是前朝宗室。再有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中的蕭瑀,其祖父便是後梁宣帝蕭察。

    「我懂了,老管家,我知道該怎麼做了!」胡戈點頭應允道。

    雖早知胡戈不會推辭,但這時親耳聽到他答應,老管家心頭還是忍不住高興,道:「你和永思結識的時間雖短,前後不過兩個月而已,但我看出來了,你們兩人是義氣相投,真心結交,他對你的意見很是看重,歸唐,只要有機會,一定要勸永思再尋一門良配!」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